- 元素周期律
- 共62506题
下列哪项是肺炎链球菌的主要致病因素
正确答案
解析
肺炎链球菌荚膜是其主要的致病因素,它具有抗吞噬功能,使细菌能侵入机体内并繁殖而致病。其次的致病因素有肺炎链球菌溶血素0、紫癜形成因子及神经氨酸酶。C反应蛋白是人体血清中的一种β球蛋白。可中和沉淀肺炎链球菌细胞壁的特异性C多糖本身不是致病物质,为活动性风湿热等的诊断标志。肺炎链球菌不产生内毒素及外毒素。
女,60岁。右髋部疼痛20余年,近2年加重。步行200米即出现明显髋痛,不能盘腿,髋关节内外旋均受限。X线检查示右髋骨关节间隙消失,关节边缘骨质增生,股骨头变宽,与髋臼失去正常对合关系。首先的治疗方法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X线检查示右髋骨关节间隙消失,关节边缘骨质增生,股骨头变宽,与髋臼失去正常对合关系。初步诊断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分非手术疗法和手术治疗1.髓心减压术: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早期;2.带血管蒂的骨移植:多条血管束及松质骨移植入术;3.截骨术:根据坏死区位于股骨头内侧或外侧分别采用转子间内收或外展截骨术,达到转移负重区的目的,效果良好;4.髋关节融合术:选融合术应非常谨慎;5.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适用于晚期患者由于髋关节疼痛严重,活动明显受限,股骨头严重塌陷、拖尾,继发髋关节骨关节炎者。本题受限的治疗方法选人工关节置换术。
下列说法中,违背道德要求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常识性题目
某研究者拟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评价补肾活血颗粒改善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的有效性,试验组使用的中药配方包括山茱萸、何首乌和当归等成分。对照组用药由淀粉、糊精和苦味剂等成分制成,其气味、口感与试验用药非常近似,但没有药理作用。该试验采用的对照属于
正确答案
解析
安慰剂对照:又称“假药对照”,仅给予安慰剂的对照。所谓安慰剂是外形、颜色、大小均与试药相近,但不含任何有效成分的制剂。
辛某,女,60岁,因肺心病收住院治疗,护士巡视病房时,发现患者口唇紫绀,血气分析结果显示:PaO<sub>2 </sub>5.6kPa,PaCO<sub>2 </sub>9.3kPa。根据患者症状及血气分析,判断其缺氧程度为
正确答案
解析
动脉氧分压是反映缺氧的敏感指标。一般以PaO2的高低作为缺氧的分级依据。PaO<sub>2</sub> 6.6~9.3kPa为轻度缺氧;PaO<sub>2</sub> 4.6~6.6kPa为中度缺氧,PaO<sub>2</sub>在4.6kPa以下为重度缺氧。
赵女士,60岁。绝经12年之后出现阴道流血。妇科检查:子宫稍大、较软,附件(-),首要怀疑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此题属于临床基础类考题,属于比较简单题目。子宫内膜癌多发于绝经后的老年患者,绝经后阴道出血是其典型症状,结合患者子宫增大、质软的特征,最可能的诊断是子宫内膜癌。故选E。
患者,女,32岁。因再生障碍性贫血接受丙酸睾酮注射治疗1个月余。护士每次在为患者进行肌内注射前首先检查
正确答案
解析
此题属于基础类考题,比较简单。丙酸睾酮为油剂,肌内注射后不易吸收,局部注射常可形成硬块,甚至发生无菌性坏死。故需采取深部、缓慢、分层肌内注射,并经常更换部位,检查局部有无硬结。
患者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征兆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在促凝物质的作用下,凝血因子被激活,血中凝血酶量增加,血液呈高凝状态,循环血液中易有血栓形成。故患者的血标本易凝固,表现为不易抽出。出血倾向是常见的临床表现。
大面积烧伤血浆渗出最多的是伤后
正确答案
解析
体液渗出多自烧伤后2-3h开始,6-8h最快,至36-48h达高峰,随后逐渐吸收。
任女士,68岁,诊断为急性心梗,一日出现心房纤颤。 患者此时最可能出现的脉搏异常为
正确答案
解析
心房纤颤时,最常见的脉搏节律异常为脉短绌,故选项D正确。选项A,间歇脉多见于心脏病或洋地黄中毒的患者;选项B,常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急性心梗的患者可以出现二联律,但是心房纤颤主要表现为脉短绌;选项C,缓脉常见于颅内压增高、阻塞性黄疸、甲状腺功能减退、房室传导阻滞等患者;选项E常见于甲亢、高热、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患者。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