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体的检验
- 共1690题
钛(Ti)被你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金属,我国的钛铁矿储量居世界首位.工业上由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杂质成分为FeO、Fe2O3、SiO2等)制备Ti的有关反应包括:
酸溶FeTiO3(s)+2H2SO4(aq)═FeSO4(aq)+TiOSO4(aq)+2H2O(l)
水解TiOSO4(aq)+2H2O(l)H2TiO3(s)+H2SO4(aq)
汽化TiO2(s)+2CCl4(g)TiCl4(g)+CO2(g)
还原TiCl4(g)+2Mg(g)Ti(s)+2MgCl2(g)
简要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注意:CCl4有毒,TiCl4遇潮湿空气产生白雾,Ti是活泼金属,在高温条件下,能与空气中的O2、N2、CO2等发生反应.
(1)钛液I中主要含TiO2+、Fe3+、Fe2+等离子,往钛液I中加入试剂A为铁粉至浸出液显紫色,此时溶液仍呈强酸性,该过程中有如下反应发生:2TiO2+(无色)+Fe+4H+═2Ti3+(紫色)+Fe2++2H2O;Ti3+(紫色)+Fe3++H2O═TiO2+(无色)+Fe3++2H+.则铁粉的作用是______.
(2)钛液I需冷却至70℃左右,若温度过高会导致产品产率降低,原因是______.
(3)取少酸洗后的H2TiO3,加入盐酸并振荡,滴加KSCN溶液后无明显现象,再加H2O2后出现微红色.这种H2TiO3即使用水充分洗涤,煅烧后获得的TiO2也会发黄,发黄的杂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4)制备纳米TiO2的方法之一是TiCl4水解生成TiO2•xH2O经过滤、水洗除去其中的Cl-,再烘干、焙烧除去水分得到粉体TiO2.TiCl4水解生成TiO2•xH2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检验TiO2•xH2O中Cl-是否被除净的方法是______.
(5)反应TiCl4+2Mg═2MgCl2+Ti在Ar气氛中进行的理由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往①中加入铁屑至浸出液显紫色,说明浸出液中含有Ti3+,由方程式可知,Fe3+氧化为Ti3+,加入铁屑作还原剂,将Fe3+还原为Fe2+,防止Ti3+被Fe3+氧化成TiO2+,故答案为:防止Ti3+被Fe3+氧化成TiO2+;
(2)由于TiOSO4容易水解,若温度过高,则会有较多TiOSO4水解为固体H2TiO3而经过滤进入FeSO4•7H2O中导致TiO2产率降低,
故答案为:由于TiOSO4容易水解,若温度过高,则会有较多TiOSO4水解为固体H2TiO3而经过滤进入FeSO4•7H2O中导致TiO2产率降低;
(3)先加KSCN溶液无现象,加H2O2后出现红色,说明存在Fe2+,经加热后Fe2+氧化为Fe2O3而使产品发黄,故答案为:Fe2O3;
(4)设TiCl4的系数为1,根据元素守恒,TiO2•xH2O的系数为1,HCl的系数为4;再根据O元素守恒,可知H2O的系数为(2+x);溶液中生成TiO2•xH2O沉淀,固体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会吸附溶液中的Cl-离子,可通过检验Cl-离子的方法检验沉淀是否被洗净,检验沉淀是否洗净的方法是,取少量洗涤液,检验溶液中溶解的离子是否还存在,
故答案为:TiCl4+(x+2)H2O⇌TiO2•xH2O+4HCl;取少量最后一次水洗液,滴加AgNO3溶液,不产生白色沉淀,说明Cl-已除净;
(5)Mg是活泼金属,能与空气中多种物质反应,因此可得出Ar气作用为保护气,防止Mg和空气中物质反应,
故答案为:防止高温下Mg(Ti)与空气中的O2(或CO2、N2)作用.
解析
解:(1)往①中加入铁屑至浸出液显紫色,说明浸出液中含有Ti3+,由方程式可知,Fe3+氧化为Ti3+,加入铁屑作还原剂,将Fe3+还原为Fe2+,防止Ti3+被Fe3+氧化成TiO2+,故答案为:防止Ti3+被Fe3+氧化成TiO2+;
(2)由于TiOSO4容易水解,若温度过高,则会有较多TiOSO4水解为固体H2TiO3而经过滤进入FeSO4•7H2O中导致TiO2产率降低,
故答案为:由于TiOSO4容易水解,若温度过高,则会有较多TiOSO4水解为固体H2TiO3而经过滤进入FeSO4•7H2O中导致TiO2产率降低;
(3)先加KSCN溶液无现象,加H2O2后出现红色,说明存在Fe2+,经加热后Fe2+氧化为Fe2O3而使产品发黄,故答案为:Fe2O3;
(4)设TiCl4的系数为1,根据元素守恒,TiO2•xH2O的系数为1,HCl的系数为4;再根据O元素守恒,可知H2O的系数为(2+x);溶液中生成TiO2•xH2O沉淀,固体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会吸附溶液中的Cl-离子,可通过检验Cl-离子的方法检验沉淀是否被洗净,检验沉淀是否洗净的方法是,取少量洗涤液,检验溶液中溶解的离子是否还存在,
故答案为:TiCl4+(x+2)H2O⇌TiO2•xH2O+4HCl;取少量最后一次水洗液,滴加AgNO3溶液,不产生白色沉淀,说明Cl-已除净;
(5)Mg是活泼金属,能与空气中多种物质反应,因此可得出Ar气作用为保护气,防止Mg和空气中物质反应,
故答案为:防止高温下Mg(Ti)与空气中的O2(或CO2、N2)作用.
欲探究某矿石可能是由FeCO3、SiO2、Al2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探究过程如下图所示.(已知:碳酸不能溶解Al(OH)3沉淀)
(1)用滤渣制备粗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酸性:H2CO3>H2SiO3 b.结合质子的能力:CO>AlO2->HCO3-
c.稳定性:H2O>CH4>SiH4 d.离子半径:O2-<Al3+
(3)滤渣和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通过______现象说明此矿山中不含Al2O3
(4)该矿石和稀H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5)工业上依据上述实验原理处理该矿石,将反应池逸出的气体与一定量的O2混合循环通入反应池中,主要两个目的是______,______;若处理该矿石2.36×103 kg,得到滤渣1.2×103 kg,理论上至少需要1molL-1 HNO3的体积为______L.
正确答案
解:(1)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即得到粗硅,所以用滤渣制备粗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SiO2Si+2CO↑,故答案为:2C+SiO2
Si+2CO↑;
(2)a.非金属性:C>S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酸性:H2CO3>H2SiO3,故a正确;
b.酸性越弱,相应的酸根越容易结合氢离子,则结合质子的能力大小为:AlO2->CO32->HCO3-,故b错误;
c.非金属性O>C>S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故c正确;
d.两种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O2->Al3+,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
(3)滤渣中含有二氧化硅,所以滤渣和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2+2OH-=SiO32-+H2O;
如果含有氧化铝,则滤液中含有偏铝酸钠,偏铝酸钠能和CO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铝,据此可以判断,即无色溶液中通入CO2无白色沉淀生成,证明不含氧化铝,
故答案为:SiO2+2OH-=SiO32-+H2O;无色溶液中通入CO2无白色沉淀生成;
(4)矿石含有FeCO3,可与H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CO3+10H++NO3-=3Fe3++3CO2↑+NO↑+5H2O,
故答案为:3FeCO3+10H++NO3-=3Fe3++3CO2↑+NO↑+5H2O;
(5)由于NO是有毒气体,不能随意排放,所以这样做的目的是NO循环使用能减少环境污染,且NO跟H2O、O2反应后又得到硝酸提高原料利用率;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矿石中含有碳酸亚铁和二氧化硅,其中碳酸亚铁的质量是:2.36×103 kg-1.2×103 kg=1.16×103kg,
碳酸亚铁物质的量为=10000mol,
则根据3FeCO3+10H++NO3-=3Fe3++3CO2↑+NO↑+5H2O可知,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为:n(HNO3)=n(FeCO3)=
mol≈3.33×104mol,
所以理论上至少需要1molL-1 HNO3的体积为:=3.33×104L,
故答案为:NO循环使用能减少环境污染;NO跟H2O、O2反应后又得到硝酸提高原料利用率;3.33×104.
解析
解:(1)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即得到粗硅,所以用滤渣制备粗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SiO2Si+2CO↑,故答案为:2C+SiO2
Si+2CO↑;
(2)a.非金属性:C>S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酸性:H2CO3>H2SiO3,故a正确;
b.酸性越弱,相应的酸根越容易结合氢离子,则结合质子的能力大小为:AlO2->CO32->HCO3-,故b错误;
c.非金属性O>C>S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故c正确;
d.两种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O2->Al3+,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
(3)滤渣中含有二氧化硅,所以滤渣和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2+2OH-=SiO32-+H2O;
如果含有氧化铝,则滤液中含有偏铝酸钠,偏铝酸钠能和CO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铝,据此可以判断,即无色溶液中通入CO2无白色沉淀生成,证明不含氧化铝,
故答案为:SiO2+2OH-=SiO32-+H2O;无色溶液中通入CO2无白色沉淀生成;
(4)矿石含有FeCO3,可与H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CO3+10H++NO3-=3Fe3++3CO2↑+NO↑+5H2O,
故答案为:3FeCO3+10H++NO3-=3Fe3++3CO2↑+NO↑+5H2O;
(5)由于NO是有毒气体,不能随意排放,所以这样做的目的是NO循环使用能减少环境污染,且NO跟H2O、O2反应后又得到硝酸提高原料利用率;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矿石中含有碳酸亚铁和二氧化硅,其中碳酸亚铁的质量是:2.36×103 kg-1.2×103 kg=1.16×103kg,
碳酸亚铁物质的量为=10000mol,
则根据3FeCO3+10H++NO3-=3Fe3++3CO2↑+NO↑+5H2O可知,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为:n(HNO3)=n(FeCO3)=
mol≈3.33×104mol,
所以理论上至少需要1molL-1 HNO3的体积为:=3.33×104L,
故答案为:NO循环使用能减少环境污染;NO跟H2O、O2反应后又得到硝酸提高原料利用率;3.33×104.
CaCO3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大理石主要成分为CaCO3,另外有少量的含硫化合物.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备CO2气体.下列装置可用于CO2气体的提纯和干燥.
完成下列填空:
(1)用浓盐酸配制1:1(体积比)的稀盐酸(约6mol•L-1),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
(2)上述装置中,A是______溶液,其作用是______.
(3)上述装置中,B物质是______.
(4)一次性饭盒中石蜡和CaCO3在食物中的溶出量是评价饭盒质量的指标之一,测定溶出量的主要实验步骤设计如下:
剪碎、称重→浸泡溶解→过滤→残渣烘干→冷却、称重→恒重
①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分析,石蜡属于有机物中的______类,为了将石蜡从饭盒中溶出,应选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__.
a.氯化钠溶液 b.稀醋酸 c.稀硫酸 d 正已烷
②饭盒中的碳酸钙常用稀醋酸将其溶出,试写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配制一定体积比的溶液时,应选用烧杯、玻璃棒和量筒,用量筒量出相同体积的浓盐酸和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
故答案为:烧杯、玻璃棒、量筒;
(2)根据实验所用药品,制得的气体中可能含有H2S、HCl和水蒸气,除去H2S是可选用酸性KMnO4溶液;试剂B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用于吸收HCl气体或吸收酸性气体,
故答案为:饱和NaHCO3;吸收HCl气体或吸收酸性气体;
(3)B是用来除去水份的,但这种干燥剂又不能与CO2反应,可以用无水CaCl2或硅胶或P2O5固体,故答案为:无水CaCl2或硅胶或P2O5固体;
(4)①石蜡是有C、H元素组成烃类混合物,有机物类型为烃;根据实验步骤,为将石蜡和碳酸钙溶出,因为醋酸和碳酸钙反应,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可选用稀醋酸溶出碳酸钙,根据相似相容的原理,选择正己烷溶出石蜡,所以d正确;
故答案为:烃;d;
②稀醋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2CH3COO-+Ca2++H2O+CO2↑,
故答案为:CaCO3+2CH3COOH=2CH3COO-+Ca2++H2O+CO2↑.
解析
解:(1)配制一定体积比的溶液时,应选用烧杯、玻璃棒和量筒,用量筒量出相同体积的浓盐酸和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
故答案为:烧杯、玻璃棒、量筒;
(2)根据实验所用药品,制得的气体中可能含有H2S、HCl和水蒸气,除去H2S是可选用酸性KMnO4溶液;试剂B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用于吸收HCl气体或吸收酸性气体,
故答案为:饱和NaHCO3;吸收HCl气体或吸收酸性气体;
(3)B是用来除去水份的,但这种干燥剂又不能与CO2反应,可以用无水CaCl2或硅胶或P2O5固体,故答案为:无水CaCl2或硅胶或P2O5固体;
(4)①石蜡是有C、H元素组成烃类混合物,有机物类型为烃;根据实验步骤,为将石蜡和碳酸钙溶出,因为醋酸和碳酸钙反应,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可选用稀醋酸溶出碳酸钙,根据相似相容的原理,选择正己烷溶出石蜡,所以d正确;
故答案为:烃;d;
②稀醋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2CH3COO-+Ca2++H2O+CO2↑,
故答案为:CaCO3+2CH3COOH=2CH3COO-+Ca2++H2O+CO2↑.
工业上,以钛铁矿为原料制备二氧化钛的某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钛铁矿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 TETiO3).其中一部分铁元素在风化过程中会转化为+3价.
完成下列填空:
(1)步骤②中,用铁粉将Fe3+转化为Fe2+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步骤③中,实现混合物的分离是利用物质的______(填字母序号).
a.熔沸点差异 b溶解性差异 c氧化性、还原性差异
(3)步骤②、③、④中,均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填操作名称).
(4)可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废液与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反应生产硫酸锰,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利用图2装置,石墨作阳极,钛网作阴极,熔融CaF2-CaO做电解质,可获得金属钙,钙再作为还
原剂,可还原二氧化钛制各金属钛.
①阳极所发生的反应为______.
②在制备金属钛前后,CaO的总量不变,其原因是______.
(6)T业上用4.0吨钛铁矿制得1 6吨的二氧化钛,则钛铁矿中钛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假设生产过程中钛没有损失)
正确答案
解:(1)用铁粉将Fe3+转化为Fe2+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故答案为:2Fe3++Fe=3Fe2+;
(2)步骤③冷却结晶得到硫酸亚铁晶体,利用的是物质溶解度的不同,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得到,故答案为:b;
(3)②③④步骤的操作过程中都得到沉淀或晶体,所以需要过滤得到固体和溶液,故答案为:过滤;
(4)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废液与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反应生产硫酸锰(MnSO4,易溶于水),利用二氧化锰的氧化性氧化亚铁离子为三价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2Fe2++4H+=Mn2++2Fe3++2H2O,故答案为:MnO2+2Fe2++4H+=Mn2++2Fe3++2H2O;
(5)①用石墨作阳极、钛网作阴极、熔融CaF2-CaO作电解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析出钙金属发生还原反应,阳极图示产物可可知,阳极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是电解质中的氧离子失电子生成氧气,氧气和阳极石墨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所以电极反应为:2O2--4e-=O2↑,或C+2O2--4e-=CO2↑;
故答案为:2O2--4e-=O2↑,或C+2O2--4e-=CO2↑;
②阴极上电极反应式为:2Ca2++4e-═2Ca,阳极上电极反应为:2O2--4e-=O2↑,电解槽中发生反应:2CaO2Ca+O2↑,钙还原二氧化钛反应方程式为:2Ca+TiO2=Ti+2CaO,在制备金属钛前后,整套装置中CaO的总量不变,故答案为:电解槽中发生反应:2CaO
2Ca+O2↑,钙还原二氧化钛反应方程式为:2Ca+TiO2=Ti+2CaO,在制备金属钛前后,整套装置中CaO的总量不变;
(6)如果取钛铁矿4t,生产出16吨的二氧化钛,其中钛元素的质量是16××100%=9.6t,所以钛铁矿中钛的质量分数
×100%=24%,
故答案为:24%.
解析
解:(1)用铁粉将Fe3+转化为Fe2+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故答案为:2Fe3++Fe=3Fe2+;
(2)步骤③冷却结晶得到硫酸亚铁晶体,利用的是物质溶解度的不同,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得到,故答案为:b;
(3)②③④步骤的操作过程中都得到沉淀或晶体,所以需要过滤得到固体和溶液,故答案为:过滤;
(4)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废液与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反应生产硫酸锰(MnSO4,易溶于水),利用二氧化锰的氧化性氧化亚铁离子为三价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2Fe2++4H+=Mn2++2Fe3++2H2O,故答案为:MnO2+2Fe2++4H+=Mn2++2Fe3++2H2O;
(5)①用石墨作阳极、钛网作阴极、熔融CaF2-CaO作电解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析出钙金属发生还原反应,阳极图示产物可可知,阳极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是电解质中的氧离子失电子生成氧气,氧气和阳极石墨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所以电极反应为:2O2--4e-=O2↑,或C+2O2--4e-=CO2↑;
故答案为:2O2--4e-=O2↑,或C+2O2--4e-=CO2↑;
②阴极上电极反应式为:2Ca2++4e-═2Ca,阳极上电极反应为:2O2--4e-=O2↑,电解槽中发生反应:2CaO2Ca+O2↑,钙还原二氧化钛反应方程式为:2Ca+TiO2=Ti+2CaO,在制备金属钛前后,整套装置中CaO的总量不变,故答案为:电解槽中发生反应:2CaO
2Ca+O2↑,钙还原二氧化钛反应方程式为:2Ca+TiO2=Ti+2CaO,在制备金属钛前后,整套装置中CaO的总量不变;
(6)如果取钛铁矿4t,生产出16吨的二氧化钛,其中钛元素的质量是16××100%=9.6t,所以钛铁矿中钛的质量分数
×100%=24%,
故答案为:24%.
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工业上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含SiO2、Fe2O3等杂质)中提取氧化铝的工艺做实验,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Ⅰ、Ⅱ、Ⅲ的名称为______.
(2)验证溶液B中是否含有Fe3+的方法:______.
(3)不溶物A是______(填化学式),写出D→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4)说出溶液F中含碳元素溶质的一种用途______.
正确答案
解: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含SiO2、Fe2O3等杂质,由流程可知,加足量盐酸过滤得到不溶物A为SiO2,溶液B中含Al3+、Fe3+,加过量NaOH溶液过滤得到不溶物B为Fe(OH)3,溶液D中含偏铝酸根离子,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后过滤得到不溶物E为Al(OH)3,G为氧化铝,溶液F中含碳酸氢钠,
(1)由上述分析可知,操作Ⅰ、Ⅱ、Ⅲ的名称均为过滤,故答案为:过滤;
(2)检验溶液B中是否含有Fe3+,选KSCN溶液,若出现血红色,可证明含有铁离子,故答案为:取少量的溶液B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的KSCN溶液若出现血红色,可证明B中含有铁离子;
(3)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SiO2,D→E反应的化学方式为NaAlO2+CO2+2H2O=Al(OH)3↓+NaHCO3,离子方程式为:AlO2-+CO2+2H2O=Al(OH)3↓+HCO3-;故答案为:SiO2;AlO2-+CO2+2H2O=Al(OH)3↓+HCO3-;
(4)溶液F中含碳酸氢钠,可作发酵粉或治疗胃酸的药物等,故答案为:作发酵粉或治疗胃酸的药物.
解析
解: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含SiO2、Fe2O3等杂质,由流程可知,加足量盐酸过滤得到不溶物A为SiO2,溶液B中含Al3+、Fe3+,加过量NaOH溶液过滤得到不溶物B为Fe(OH)3,溶液D中含偏铝酸根离子,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后过滤得到不溶物E为Al(OH)3,G为氧化铝,溶液F中含碳酸氢钠,
(1)由上述分析可知,操作Ⅰ、Ⅱ、Ⅲ的名称均为过滤,故答案为:过滤;
(2)检验溶液B中是否含有Fe3+,选KSCN溶液,若出现血红色,可证明含有铁离子,故答案为:取少量的溶液B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的KSCN溶液若出现血红色,可证明B中含有铁离子;
(3)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SiO2,D→E反应的化学方式为NaAlO2+CO2+2H2O=Al(OH)3↓+NaHCO3,离子方程式为:AlO2-+CO2+2H2O=Al(OH)3↓+HCO3-;故答案为:SiO2;AlO2-+CO2+2H2O=Al(OH)3↓+HCO3-;
(4)溶液F中含碳酸氢钠,可作发酵粉或治疗胃酸的药物等,故答案为:作发酵粉或治疗胃酸的药物.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