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体的检验
- 共1690题
工业碳酸钠(纯度约为98%)中含有Ca2+、Mg2+、Fe3+、Cl-、和SO42-等杂质,提纯工艺线路如下:
Ⅰ、碳酸钠的饱和溶液在不同温度下析出的溶质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NaOH溶液的作用______,上述实验中均需使用的仪器______
(2)“趁热过滤”时的温度应控制在______.
(3)有人从“绿色化学”角度设想将“母液”沿流程中虚线所示进行循环使用.请你分析实际工业生产中是否可行______,并说明理由______.
(4)怎样检验所得试剂级碳酸钠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因工业碳酸钠中含有Mg2+,Fe3+,Ca2+,所以先加水溶解生成硫酸钙沉淀而除去,再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可生成Mg(OH)2、Fe(OH)3沉淀,从而除去钙镁离子,所以加入NaOH溶液的作用除去其中混有的Fe3+、Mg2+;溶解过滤都用到的仪器是玻璃棒,
故答案为:除去其中混有的Fe3+、Mg2+;玻璃棒;
(2)“趁热过滤”的原因是使析出的晶体为Na2CO3•H2O,防止因温度过低而析出Na2CO3•10H20晶体或Na2CO3•7H20晶体,所以温度高于36℃,
故答案为:高于36℃;
(3)若“母液”循环使用,则溶液c(Cl-)和c(SO42-)增大,最后所得产物Na2CO3中混有杂质,这样不符合该提纯工艺,
故答案为:不可行;若“母液”循环使用,则溶液c(Cl-)和c(SO42-)增大,最后所得产物Na2CO3中混有杂质;
(4)碳酸钠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取少量试剂级碳酸钠溶于水配成溶液,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往其中滴加稀盐酸直到无气泡产生,再往其中滴加几滴氯化钡,若有沉淀生成,则证明有硫酸根离子;反之,则无,
故答案为:取少量试剂级碳酸钠溶于水配成溶液,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往其中滴加稀盐酸直到无气泡产生,再往其中滴加几滴氯化钡,若有沉淀生成,则证明有硫酸根离子;反之,则无.
解析
解:(1)因工业碳酸钠中含有Mg2+,Fe3+,Ca2+,所以先加水溶解生成硫酸钙沉淀而除去,再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可生成Mg(OH)2、Fe(OH)3沉淀,从而除去钙镁离子,所以加入NaOH溶液的作用除去其中混有的Fe3+、Mg2+;溶解过滤都用到的仪器是玻璃棒,
故答案为:除去其中混有的Fe3+、Mg2+;玻璃棒;
(2)“趁热过滤”的原因是使析出的晶体为Na2CO3•H2O,防止因温度过低而析出Na2CO3•10H20晶体或Na2CO3•7H20晶体,所以温度高于36℃,
故答案为:高于36℃;
(3)若“母液”循环使用,则溶液c(Cl-)和c(SO42-)增大,最后所得产物Na2CO3中混有杂质,这样不符合该提纯工艺,
故答案为:不可行;若“母液”循环使用,则溶液c(Cl-)和c(SO42-)增大,最后所得产物Na2CO3中混有杂质;
(4)碳酸钠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取少量试剂级碳酸钠溶于水配成溶液,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往其中滴加稀盐酸直到无气泡产生,再往其中滴加几滴氯化钡,若有沉淀生成,则证明有硫酸根离子;反之,则无,
故答案为:取少量试剂级碳酸钠溶于水配成溶液,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往其中滴加稀盐酸直到无气泡产生,再往其中滴加几滴氯化钡,若有沉淀生成,则证明有硫酸根离子;反之,则无.
氯化亚铜(CuCl)是白色粉末,不溶于水、乙醇,熔点422℃,沸点1366℃,在空气中迅速被氧化成绿色,常用作有机合成工业中的催化剂.以粗盐水(含Ca2+、Mg2+、SO2-4等杂质).Cu、稀硫酸,SO2等为原料合成CuCl的工艺如下:
(1)反应Ⅰ中加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2)反应Ⅱ在电解条件下进行,电解时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可表示为______.
(3)写出反应Ⅵ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反应Ⅳ加入的Cu必须过量,其目的是______.
(5)反应Ⅵ后,过滤得到CuCl沉淀,用无水乙醇洗涤沉淀,在真空干燥机内于70℃干燥2小时,冷却,密封包装即得产品.于70℃真空干燥的目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反应Ⅰ中加Na2CO3溶液可以粗盐溶液中的除去Ca2+和除去硫酸根离子所加的过量的Ba2+,故答案为:除去Ca2+和过量的Ba2+;
(2)对氯化钠溶液进行电解,在电解池的阳极上是氯离子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即2Cl--2e-=Cl2↑,故答案为:2Cl--2e-=Cl2↑;
(3)二氧化硫和硫酸铜之间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亚铜沉淀,即2CuSO4+2NaCl+SO2+2H2O=2CuCl↓+2NaHSO4+H2SO4或2CuSO4+2NaCl+SO2+2H2O=2CuCl↓+Na2SO4+2H2SO4,故答案为:2CuSO4+2NaCl+SO2+2H2O=2CuCl↓+2NaHSO4+H2SO4或2CuSO4+2NaCl+SO2+2H2O=2CuCl↓+Na2SO4+2H2SO4;
(4)反应Ⅳ加入的Cu必须过量,金属铜可以和铜离子在溶液中生成亚铜离子,这样可以防止生成CuCl2,故答案为:防止生成CuCl2;
(5)CuCl沉淀,用无水乙醇洗涤沉淀,在真空干燥机内于70℃干燥2小时,这样可以加快乙醇和水的蒸发,防止CuCl被空气氧化,故答案为:加快乙醇和水的蒸发,防止CuCl被空气氧化.
解析
解:(1)反应Ⅰ中加Na2CO3溶液可以粗盐溶液中的除去Ca2+和除去硫酸根离子所加的过量的Ba2+,故答案为:除去Ca2+和过量的Ba2+;
(2)对氯化钠溶液进行电解,在电解池的阳极上是氯离子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即2Cl--2e-=Cl2↑,故答案为:2Cl--2e-=Cl2↑;
(3)二氧化硫和硫酸铜之间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亚铜沉淀,即2CuSO4+2NaCl+SO2+2H2O=2CuCl↓+2NaHSO4+H2SO4或2CuSO4+2NaCl+SO2+2H2O=2CuCl↓+Na2SO4+2H2SO4,故答案为:2CuSO4+2NaCl+SO2+2H2O=2CuCl↓+2NaHSO4+H2SO4或2CuSO4+2NaCl+SO2+2H2O=2CuCl↓+Na2SO4+2H2SO4;
(4)反应Ⅳ加入的Cu必须过量,金属铜可以和铜离子在溶液中生成亚铜离子,这样可以防止生成CuCl2,故答案为:防止生成CuCl2;
(5)CuCl沉淀,用无水乙醇洗涤沉淀,在真空干燥机内于70℃干燥2小时,这样可以加快乙醇和水的蒸发,防止CuCl被空气氧化,故答案为:加快乙醇和水的蒸发,防止CuCl被空气氧化.
(2015秋•扬州校级月考)碱式氧化镍(NiOOH)可用作镍氢电池的正极材料.以含镍(Ni2+)废液为原料生产NiOOH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1)加入Na2CO3溶液时,确认Ni2+已经完全沉淀的实验方法是______.
(2)已知Ksp[Ni(OH)2]=2×10-15,欲使NiSO4溶液中残留c(Ni2+)≤2×10-5 mol•L-1,调节pH的范围是______.
(3)写出在空气中加热Ni(OH)2制取NiOOH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若加热不充分,制得的NiOOH中会混有Ni(OH)2,其组成可表示为xNiOOH•yNi(OH)2.现称取9.18g样品溶于稀硫酸,加入100mL 1.0mol•L-1 Fe2+标准溶液,搅拌至溶液清亮,定容至200mL.取出20.00mL,用0.010mol•L-1 KMnO4标准溶液滴定,用去KMnO4标准溶液20.00mL,试通过计算确定x、y的值(写出计算过程).涉及反应如下(均未配平):NiOOH+Fe2++H+-Ni2++Fe3++H2O Fe2++MnO4-+H+-Fe3++Mn2++H2O.
正确答案
解:(1)确认Ni2+已经完全沉淀的实验方法是取上层清液,加入碳酸钠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判断镍离子是否全部沉淀,具体操作步骤为:静置,在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1~2滴Na2CO3溶液,无沉淀生成;
故答案为:静置,在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1~2滴Na2CO3溶液,无沉淀生成;
(2)已知Ksp[Ni(OH)2]=2×10-15,欲使NiSO4溶液中残留c(Ni2+)≤2×10-5 mol•L-1,
Ksp[Ni(OH)2]=c(Ni2+)×c2(OH-)=2×10-15,c(OH-)==10-5mol/L,c(H+)=
=10-9mol/L,pH=9;
c(Ni2+)≤2×10-5 mol•L-1,调节pH的范围是pH≥9;
故答案为:pH≥9;
(3)空气中加热Ni(OH)2和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NiOOH和水,原子守恒配平书写化学方程式为:4Ni(OH)2+O24NiOOH+2H2O,
故答案为:4Ni(OH)2+O24NiOOH+2H2O;
(4)消耗KMnO4物质的量:0.01 mol•L-1×0.02L=2×10-4 mol
与NiOOH反应后剩余的Fe2+物质的量:2×10-4 mol×5×(200÷20)=0.01 mol
Fe2+总物质的量:1.0 mol•L-1×0.1 L=0.1 mol
与NiOOH反应的Fe2+的物质的量:0.1 mol-0.01 mol=0.09 mol
n(NiOOH)=0.09 mol
m(NiOOH)=91.7 g•mol-1×0.09 mol=8.253 g
n[Ni(OH)2]==0.01 mol
x:y=n(NiOOH):n[Ni(OH)2]=0.09 mol:0.01 mol=9:1,
即x=9、y=1,
答:x、y的值分别为9,1.
解析
解:(1)确认Ni2+已经完全沉淀的实验方法是取上层清液,加入碳酸钠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判断镍离子是否全部沉淀,具体操作步骤为:静置,在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1~2滴Na2CO3溶液,无沉淀生成;
故答案为:静置,在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1~2滴Na2CO3溶液,无沉淀生成;
(2)已知Ksp[Ni(OH)2]=2×10-15,欲使NiSO4溶液中残留c(Ni2+)≤2×10-5 mol•L-1,
Ksp[Ni(OH)2]=c(Ni2+)×c2(OH-)=2×10-15,c(OH-)==10-5mol/L,c(H+)=
=10-9mol/L,pH=9;
c(Ni2+)≤2×10-5 mol•L-1,调节pH的范围是pH≥9;
故答案为:pH≥9;
(3)空气中加热Ni(OH)2和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NiOOH和水,原子守恒配平书写化学方程式为:4Ni(OH)2+O24NiOOH+2H2O,
故答案为:4Ni(OH)2+O24NiOOH+2H2O;
(4)消耗KMnO4物质的量:0.01 mol•L-1×0.02L=2×10-4 mol
与NiOOH反应后剩余的Fe2+物质的量:2×10-4 mol×5×(200÷20)=0.01 mol
Fe2+总物质的量:1.0 mol•L-1×0.1 L=0.1 mol
与NiOOH反应的Fe2+的物质的量:0.1 mol-0.01 mol=0.09 mol
n(NiOOH)=0.09 mol
m(NiOOH)=91.7 g•mol-1×0.09 mol=8.253 g
n[Ni(OH)2]==0.01 mol
x:y=n(NiOOH):n[Ni(OH)2]=0.09 mol:0.01 mol=9:1,
即x=9、y=1,
答:x、y的值分别为9,1.
硼泥主要由MgO和SiO2组成,含有少量Fe2O3、FeO、Al2O3等杂质.用硼泥生产氢氧化镁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某些氢氧化物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
(1)MgO的电子式为______.
(2)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向滤渣2中继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加入NaOH调节溶液pH=12.0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4)利用Mg(OH)2与含SO2的烟气反应生成MgSO4,可以使烟气脱硫,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若取a吨硼泥为原料,最后得到b吨Mg(OH)产品(假设生产过程中镁元素无损失),则硼泥中Mg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用含有a、b的代数式表示).
正确答案
解:硼泥主要由MgO和SiO2组成,含有少量Fe2O3、FeO、Al2O3等杂质,加入硫酸,MgO、Fe2O3、FeO、Al2O3都和硫酸反应,MgO+H2SO4═MgSO4+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FeO+H2SO4═FeSO4+H2O、Al2O3+3H2SO4═Al2(SO4)3+3H2O,SiO2不与硫酸反应,滤渣1为SiO2,
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加入的过氧化氢可把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H2O2+2Fe2++2H+═2Fe3++2H2O;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pH升高,调PH=6.0,铁离子生成氢氧化铁沉淀,Fe3++3OH-═Fe(OH)3↓;
铝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形成氢氧化铝沉淀,Al3++3OH-═Al(OH)3↓;过滤滤渣2为Fe(OH)3、Al(OH)3,
滤液中含镁离子,调节PH=12,Mg2++2OH-═Mg(OH)2↓;得到滤渣3:Mg(OH)2,洗涤烘干得到Mg(OH)2晶体.
(1)MgO是离子化合物,由Mg2+离子和O2-离子构成,MgO的电子式,故答案为:
;
(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pH升高,调PH=6.0,铁离子生成氢氧化铁沉淀,Fe3++3OH-═Fe(OH)3↓;铝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形成氢氧化铝沉淀,Al3++3OH-═Al(OH)3↓;过滤滤渣2为Fe(OH)3、Al(OH)3,氢氧化铝具有两性,向滤渣2中继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发生反应Al(OH)3+OH-═AlO2-+2H2O,
故答案为:Fe(OH)3、Al(OH)3;Al(OH)3+OH-═AlO2-+2H2O;
(3)滤液中含镁离子,调节PH=12,Mg2++2OH-═Mg(OH)2↓,故答案为:Mg2++2OH-═Mg(OH)2↓;
(4)氢氧化镁无氧化性,根据信息反应物为Mg(OH)2、SO2、产物为MgSO4,所以反应物必有O2,所以该反应为:2Mg(OH)2+2SO2+O2═2MgSO4+2H2O,
故答案为:2Mg(OH)2+2SO2+O2═2MgSO4+2H2O;
(5)设硼泥中MgO的质量分数为x,根据镁原子守恒:,解得x=
,故答案为:
.
解析
解:硼泥主要由MgO和SiO2组成,含有少量Fe2O3、FeO、Al2O3等杂质,加入硫酸,MgO、Fe2O3、FeO、Al2O3都和硫酸反应,MgO+H2SO4═MgSO4+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FeO+H2SO4═FeSO4+H2O、Al2O3+3H2SO4═Al2(SO4)3+3H2O,SiO2不与硫酸反应,滤渣1为SiO2,
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加入的过氧化氢可把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H2O2+2Fe2++2H+═2Fe3++2H2O;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pH升高,调PH=6.0,铁离子生成氢氧化铁沉淀,Fe3++3OH-═Fe(OH)3↓;
铝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形成氢氧化铝沉淀,Al3++3OH-═Al(OH)3↓;过滤滤渣2为Fe(OH)3、Al(OH)3,
滤液中含镁离子,调节PH=12,Mg2++2OH-═Mg(OH)2↓;得到滤渣3:Mg(OH)2,洗涤烘干得到Mg(OH)2晶体.
(1)MgO是离子化合物,由Mg2+离子和O2-离子构成,MgO的电子式,故答案为:
;
(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pH升高,调PH=6.0,铁离子生成氢氧化铁沉淀,Fe3++3OH-═Fe(OH)3↓;铝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形成氢氧化铝沉淀,Al3++3OH-═Al(OH)3↓;过滤滤渣2为Fe(OH)3、Al(OH)3,氢氧化铝具有两性,向滤渣2中继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发生反应Al(OH)3+OH-═AlO2-+2H2O,
故答案为:Fe(OH)3、Al(OH)3;Al(OH)3+OH-═AlO2-+2H2O;
(3)滤液中含镁离子,调节PH=12,Mg2++2OH-═Mg(OH)2↓,故答案为:Mg2++2OH-═Mg(OH)2↓;
(4)氢氧化镁无氧化性,根据信息反应物为Mg(OH)2、SO2、产物为MgSO4,所以反应物必有O2,所以该反应为:2Mg(OH)2+2SO2+O2═2MgSO4+2H2O,
故答案为:2Mg(OH)2+2SO2+O2═2MgSO4+2H2O;
(5)设硼泥中MgO的质量分数为x,根据镁原子守恒:,解得x=
,故答案为:
.
(2015秋•镇江校级期中)绿矾(FeSO4•7H2O)是治疗缺铁性贫血药品的重要成分.下面是以市售铁屑(含少量锡、氧化铁等杂质)为原料生产纯净绿矾的一种方法:
查询资料,得25℃时有关物质的数据如下表:
(1)操作II中,先通入硫化氢至饱和,目的是______;后加入硫酸酸化至pH=2的作用是______.
(2)操作IV得到的绿矾晶体用少量冰水洗涤,其目的是:
①除去晶体表面附着的硫酸等杂质;②______.
(3)工业上常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绿矾产品中Fe2+含量,测定步骤如下:
a.称取2.850g绿矾产品,溶解,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
b.量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
c.用硫酸酸化的0.01000mol•L-1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20.00mL.
①已知酸性KMnO4被FeSO4还原时生成Mn2+.写出该测定过程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
②滴定时盛放KMnO4溶液的仪器为______(填仪器名称).
③判断此滴定实验达到终点的方法是______.
④若实验操作无失误,测得上述样品中FeSO4•7H2O的含量仍偏低,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铁屑加入稀硫酸生成硫酸亚铁、硫酸锡,过滤后得到滤液,将滤液加入稀硫酸酸化,并通入硫化氢,可生成SnS沉淀并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过滤后得到滤液为硫酸亚铁,经蒸发浓硫酸、冷却结晶、过滤可得到FeSO4•7H2O,
(1)通入硫化氢至饱和的目的是:硫化氢具有强还原性,可以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已知:在H2S饱和溶液中,SnS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为1.6;FeS开始沉淀时溶液的pH为3.0,沉淀完全时的pH为5.5,操作Ⅱ在溶液中用硫酸酸化至pH=2的目的是,在溶液PH=2时,Sn2+完全沉淀,亚铁离子不沉淀,
故答案为:除去溶液中的Sn2+离子;防止Fe2+离子生成沉淀;
(2)②冰水温度低,物质溶解度减小,可以洗去沉淀表面的杂质离子,避免绿矾溶解带来的损失,
故答案为:降低洗涤过程中FeSO4•7H2O的损耗;
(3)①酸性KMnO4被FeSO4还原时生成M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4-+5Fe2++8H+=Mn2++5Fe3++4H2O,
故答案为:MnO4-+5Fe2++8H+=Mn2++5Fe3++4H2O;
②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可腐蚀橡皮管,应放在酸式滴定管中,故答案为:酸式滴定管;
③滴定实验达到终点时,滴加最后一滴KMnO4溶液时,溶液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故答案为:滴加最后一滴KMnO4溶液时,溶液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④Fe2+具有还原性,易被空气中氧化而变质,常常导致测定结果偏低,故答案为:部分Fe2+被空气中O2氧化.
解析
解:铁屑加入稀硫酸生成硫酸亚铁、硫酸锡,过滤后得到滤液,将滤液加入稀硫酸酸化,并通入硫化氢,可生成SnS沉淀并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过滤后得到滤液为硫酸亚铁,经蒸发浓硫酸、冷却结晶、过滤可得到FeSO4•7H2O,
(1)通入硫化氢至饱和的目的是:硫化氢具有强还原性,可以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已知:在H2S饱和溶液中,SnS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为1.6;FeS开始沉淀时溶液的pH为3.0,沉淀完全时的pH为5.5,操作Ⅱ在溶液中用硫酸酸化至pH=2的目的是,在溶液PH=2时,Sn2+完全沉淀,亚铁离子不沉淀,
故答案为:除去溶液中的Sn2+离子;防止Fe2+离子生成沉淀;
(2)②冰水温度低,物质溶解度减小,可以洗去沉淀表面的杂质离子,避免绿矾溶解带来的损失,
故答案为:降低洗涤过程中FeSO4•7H2O的损耗;
(3)①酸性KMnO4被FeSO4还原时生成M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4-+5Fe2++8H+=Mn2++5Fe3++4H2O,
故答案为:MnO4-+5Fe2++8H+=Mn2++5Fe3++4H2O;
②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可腐蚀橡皮管,应放在酸式滴定管中,故答案为:酸式滴定管;
③滴定实验达到终点时,滴加最后一滴KMnO4溶液时,溶液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故答案为:滴加最后一滴KMnO4溶液时,溶液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④Fe2+具有还原性,易被空气中氧化而变质,常常导致测定结果偏低,故答案为:部分Fe2+被空气中O2氧化.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