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FeSO4,较多的Cu2+和少量Na+.为了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工厂计划从该废水中回收硫酸亚铁和金属铜.请根据下列流程图,完成回收硫酸亚铁和铜的实验方案.

(1)操作a的名称为______,所需要的玻璃仪器为______

(2)固体E的成分为______,加入的试剂④为______,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加入试剂①的目的是______

(4)从溶液D和溶液G中得到FeSO4.7H2O晶体的操作为______、冷却结晶、______、洗涤、干燥.

(5)为验证溶液C中含有SO42-:取少量的溶液C于试管中,先加入______再加入______,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则说明溶液C中含有SO42-

正确答案

解:实验方案为:1、加过量碱,过滤出Cu(OH)2,Fe(OH)2沉淀,滤液是Na2SO4、NaOH溶液;

2、在Cu(OH)2,Fe(OH)2中加过量稀H2SO4,溶液C的成分为CuSO4,FeSO4、H2SO4

3、加过量铁,过滤出Fe、Cu,滤液D是FeSO4

4、加过量稀H2SO4,过滤出Cu,实现了回收金属铜,滤液是FeSO4、H2SO4

5、最后溶液合一块,进行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就得到FeSO4•7H2O,回收硫酸亚铁.

(1)经过②后,分离出液体和固体,故答案为:过滤;漏斗、玻璃棒、烧杯;

(2)溶液C的成分为CuSO4,FeSO4、H2SO4,加过量铁,过滤出Fe、Cu,溶液D中只有一种盐是硫酸亚铁,所以固体E就是Fe、Cu,所以固体F就是铜,过量的铁是为了将CuSO4中的铜全部置换出来,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是除去铜中的铁,实现了回收金属铜,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验证即可,

故答案为:Fe和Cu;稀硫酸;Fe+H2SO4=FeSO4+H2↑;

(3)为了实现Na+的溶液分离,可将溶液中的Fe2+和Cu2+转化为沉淀,故答案为:将溶液中的Fe2+和Cu2+转化为沉淀,便于与含有Na+的溶液分离.

(4)蒸发是从溶液中获得晶体常采用的方法,产生沉淀后通过过滤实现分离,故答案为:蒸发浓缩;过滤;

(5)先加入足量稀盐酸再加入少量BaCl2溶液,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则说明溶液⑧中含有SO42-,故答案为:足量稀盐酸;少量BaCl2溶液.

解析

解:实验方案为:1、加过量碱,过滤出Cu(OH)2,Fe(OH)2沉淀,滤液是Na2SO4、NaOH溶液;

2、在Cu(OH)2,Fe(OH)2中加过量稀H2SO4,溶液C的成分为CuSO4,FeSO4、H2SO4

3、加过量铁,过滤出Fe、Cu,滤液D是FeSO4

4、加过量稀H2SO4,过滤出Cu,实现了回收金属铜,滤液是FeSO4、H2SO4

5、最后溶液合一块,进行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就得到FeSO4•7H2O,回收硫酸亚铁.

(1)经过②后,分离出液体和固体,故答案为:过滤;漏斗、玻璃棒、烧杯;

(2)溶液C的成分为CuSO4,FeSO4、H2SO4,加过量铁,过滤出Fe、Cu,溶液D中只有一种盐是硫酸亚铁,所以固体E就是Fe、Cu,所以固体F就是铜,过量的铁是为了将CuSO4中的铜全部置换出来,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是除去铜中的铁,实现了回收金属铜,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验证即可,

故答案为:Fe和Cu;稀硫酸;Fe+H2SO4=FeSO4+H2↑;

(3)为了实现Na+的溶液分离,可将溶液中的Fe2+和Cu2+转化为沉淀,故答案为:将溶液中的Fe2+和Cu2+转化为沉淀,便于与含有Na+的溶液分离.

(4)蒸发是从溶液中获得晶体常采用的方法,产生沉淀后通过过滤实现分离,故答案为:蒸发浓缩;过滤;

(5)先加入足量稀盐酸再加入少量BaCl2溶液,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则说明溶液⑧中含有SO42-,故答案为:足量稀盐酸;少量BaCl2溶液.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处理含苯酚的工业废水的方案如图所示:

(1)设备①中进行的是______操作(填操作名称),实验室里这一步操作所用的主要玻璃仪器是______

(2)由设备②进入设备③的物质A是______,由设备③进入设备④的物质B是______

(3)在设备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上图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是C6H6、CaO、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苯酚的工业废水的处理流程原理:工业废水与苯进入设备Ⅰ,苯酚溶解于苯中,得到苯酚、苯的溶液与可以排放的无酚工业废水,将苯酚从工业废水里提取出来,用分液的方法将下层的工业废水放出排放,苯酚和氢氧化钠反应得到苯酚钠溶液,向苯酚钠中通入二氧化碳可以得到苯酚和碳酸氢钠,所以A是氢氧化钠,B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和氧化钙的水溶液即氢氧化钙之间反应得到碳酸钙,碳酸钙沉淀高温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氧化钙可以循环使用.

(1)工业废水与苯进入设备Ⅰ得到苯酚、苯的溶液与可以排放的无酚工业废水,说明在设备Ⅰ中进行的是萃取,利用苯与苯酚相似的结构互溶与与水不溶,将苯酚从工业废水里提取出来,用分液的方法将下层的工业废水放出排放,上层的苯酚、苯混合液进入设备Ⅱ;萃取、分液必须用到的仪器名称叫分液漏斗,

故答案为:萃取、分液;分液漏斗;

(2)盛有苯酚、苯溶液的设备②中注入氢氧化钠溶液,此时,具有酸性的苯酚跟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苯酚钠和水,由设备②进入设备Ⅲ的物质A是C6H5ONa,在设备Ⅱ中的液体分为两层,上层是苯层,下层是苯酚钠的水溶液,上层的苯通过管道送回设备①中继续萃取工业废水中的苯酚,循环使用,下层的苯酚钠溶液进入设备③,在盛有苯酚钠溶液的设备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故答案为:C6H5ONa;NaHCO3; 

(3)依据碳酸性比苯酚的酸性强,弱酸盐与“强”酸发生的复分解反应,二氧化碳和苯酚钠反应生成苯酚,反应的方程式为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

故答案为: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

(4)设备Ⅴ应是石灰窑,CaCO3高温分解所得的产品是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得二氧化碳通入设备Ⅲ,反应所得氧化钙进入设备Ⅳ.在含苯酚工业废水提取苯酚的工艺流程中,苯、氧化钙、CO2、和NaOH理论上应当没有消耗,它们均可以循环使用,故答案为:CO2;NaOH.

解析

解:苯酚的工业废水的处理流程原理:工业废水与苯进入设备Ⅰ,苯酚溶解于苯中,得到苯酚、苯的溶液与可以排放的无酚工业废水,将苯酚从工业废水里提取出来,用分液的方法将下层的工业废水放出排放,苯酚和氢氧化钠反应得到苯酚钠溶液,向苯酚钠中通入二氧化碳可以得到苯酚和碳酸氢钠,所以A是氢氧化钠,B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和氧化钙的水溶液即氢氧化钙之间反应得到碳酸钙,碳酸钙沉淀高温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氧化钙可以循环使用.

(1)工业废水与苯进入设备Ⅰ得到苯酚、苯的溶液与可以排放的无酚工业废水,说明在设备Ⅰ中进行的是萃取,利用苯与苯酚相似的结构互溶与与水不溶,将苯酚从工业废水里提取出来,用分液的方法将下层的工业废水放出排放,上层的苯酚、苯混合液进入设备Ⅱ;萃取、分液必须用到的仪器名称叫分液漏斗,

故答案为:萃取、分液;分液漏斗;

(2)盛有苯酚、苯溶液的设备②中注入氢氧化钠溶液,此时,具有酸性的苯酚跟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苯酚钠和水,由设备②进入设备Ⅲ的物质A是C6H5ONa,在设备Ⅱ中的液体分为两层,上层是苯层,下层是苯酚钠的水溶液,上层的苯通过管道送回设备①中继续萃取工业废水中的苯酚,循环使用,下层的苯酚钠溶液进入设备③,在盛有苯酚钠溶液的设备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故答案为:C6H5ONa;NaHCO3; 

(3)依据碳酸性比苯酚的酸性强,弱酸盐与“强”酸发生的复分解反应,二氧化碳和苯酚钠反应生成苯酚,反应的方程式为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

故答案为: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

(4)设备Ⅴ应是石灰窑,CaCO3高温分解所得的产品是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得二氧化碳通入设备Ⅲ,反应所得氧化钙进入设备Ⅳ.在含苯酚工业废水提取苯酚的工艺流程中,苯、氧化钙、CO2、和NaOH理论上应当没有消耗,它们均可以循环使用,故答案为:CO2;NaOH.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四川有着丰富的水钴矿,水钴矿中除SiO2外,还有9.24% CoO、2.78% Fe2O3、0.96% MgO、0.084% CaO.从中提取钴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1)在一定浓度的H2SO4溶液中,钴的浸出率随时间、温度的变化如下

图1所示.考虑生产成本和效率,最佳的浸出时间和温度______

A.5h  120℃B.12h  120℃

C.18h  90℃D.12h  90℃

(2)工艺流程中“磨矿”的目的是______(至少回答两条);流程中过滤操作所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______

(3)“沉淀”中含杂质离子主要有C2O42-、SO42-、F-、NH4+______;“操作X”包括____________

(4)“除钙、镁”的反应原理为:MgSO4+2NaF=MgF2↓+Na2SO4;CaSO4+2NaF=CaF2↓+Na2SO4.已知KSP(CaF2)=1.11×10-10,KSP(MgF2)=7.40×10-11,加入过量NaF溶液反应完全后过滤,则滤液中______

(5)某锂离子电池正极是LiCoO2,含Li+导电固体为电解质.充电时,Li+还原为Li,并以原子形式嵌入电池负极材料碳-6(C6)中(如图2所示).电池反应为LiCoO2+C6 CoO2+LiC6,写出该电池放电时的正极反应式______

正确答案

解:水钴矿磨矿将矿石粉碎,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加入稀硫酸,矿渣为SiO2,滤液中含有:CoSO4、Fe2(SO43、MgSO4、CaSO4,加入碳酸钠,除去Fe2(SO43,加入氟化钠,除去钙镁,过滤得主要含CoSO4的溶液,加入草酸铵,通过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四水合草酸钴.

(1)根据图知,时间越长浸出率越高,温度越高,浸出率越高,但浸出12小时后,浸出率变化不大,90℃和120℃浸出率变化不大,且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导致成本较大,所以最佳的浸出时间为12小时,最佳的浸出温度为90℃,

故答案为:D;  

(2)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所以矿石粉碎,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矿石的溶出(浸出)率;过滤操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漏斗、烧杯、玻璃棒等;其中属于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

故答案为:矿石粉碎,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矿石的溶出(浸出)率;玻璃棒;

(3)该沉淀中吸附易溶于水的离子,根据流程图知,溶液中还含有钠离子,所以沉淀上含有钠离子,得到的沉淀要进行洗涤和干燥才能得到较纯净、干燥的物质,

故答案为:Na+;洗涤;干燥;

(4)KSP(CaF2)=1.11×10-10,KSP(MgF2)=7.40×10-11,则滤液中===1.5,

故答案为:1.5;

(5)放电时,该电池是原电池,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oO2+Li++e-=LiCoO2

故答案为:CoO2+Li++e-=LiCoO2

解析

解:水钴矿磨矿将矿石粉碎,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加入稀硫酸,矿渣为SiO2,滤液中含有:CoSO4、Fe2(SO43、MgSO4、CaSO4,加入碳酸钠,除去Fe2(SO43,加入氟化钠,除去钙镁,过滤得主要含CoSO4的溶液,加入草酸铵,通过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四水合草酸钴.

(1)根据图知,时间越长浸出率越高,温度越高,浸出率越高,但浸出12小时后,浸出率变化不大,90℃和120℃浸出率变化不大,且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导致成本较大,所以最佳的浸出时间为12小时,最佳的浸出温度为90℃,

故答案为:D;  

(2)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所以矿石粉碎,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矿石的溶出(浸出)率;过滤操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漏斗、烧杯、玻璃棒等;其中属于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

故答案为:矿石粉碎,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矿石的溶出(浸出)率;玻璃棒;

(3)该沉淀中吸附易溶于水的离子,根据流程图知,溶液中还含有钠离子,所以沉淀上含有钠离子,得到的沉淀要进行洗涤和干燥才能得到较纯净、干燥的物质,

故答案为:Na+;洗涤;干燥;

(4)KSP(CaF2)=1.11×10-10,KSP(MgF2)=7.40×10-11,则滤液中===1.5,

故答案为:1.5;

(5)放电时,该电池是原电池,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oO2+Li++e-=LiCoO2

故答案为:CoO2+Li++e-=LiCoO2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探究小组在实验室中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还含有Fe2O3、SiO2)提取氧化铝,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

(2)写出反应①中主要成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写出滤液B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

(4)甲同学在实验室中用如下图1装置制备CO2气体,并通入滤液B中制备Al(OH)3时,结果没有产生预期现象.乙同学分析认为:甲同学通入的CO2中含有HCl气体,是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乙同学认为在实验装置Ⅰ和装置Ⅱ之间增加下图2装置可解决这个问题.请在右下图装置的横线上注明试剂名称.

(5)工业上通常以铝土矿提取得到的Al2O3为原料制备无水氯化铝:2Al2O3+6Cl2+3C4AlCl3+3CO2

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__,若制得22.4L(标况下)CO2气体时,则有______mol电子发生转移.

正确答案

Al2O3+6HCl=2AlCl3+3H2O、Fe2O3+6HCl═2FeCl3+3H2O

NaAlO2、NaCl、NaOH

C

4

解析

解:(1)Al元素是第13号元素,核内由13个质子,核外有13个电子,Al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可以作出Al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故答案为:

(2)①为盐酸,则在①得到滤液中含有铝离子、铁离子,滤渣为二氧化硅.①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方程式为Al2O3+6HCl═2AlCl3+3H2O,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与水,反应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

故答案为:Al2O3+6HCl═2AlCl3+3H2O,Fe2O3+6HCl═2FeCl3+3H2O;

(3)①为盐酸,则在①得到滤液中含有铝离子、铁离子,滤渣为二氧化硅.②为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铁离子,将铝离子转化为偏铝酸根,进入②得到滤液,所以滤液B中溶质的化学式为:NaAlO2、NaCl、NaOH,

故答案为:NaAlO2、NaCl、NaOH;

(4)在实验装置Ⅰ和装置Ⅱ之间增加除去CO2中含有HCl气体的装置,NaHCO3溶液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在除去氯化氢的同时增加了二氧化碳的量,

故答案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5)2Al2O3+6Cl2+3C4AlCl3+3CO2↑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1价,氯气是氧化剂,碳从0价变为+4价,是还原剂,若制得22.4L(标况下)CO2气体时,即1mol二氧化碳,转移电子为1mol×4=4mol,

故答案为:C;4;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胆矾是一种重要工业用盐,如电镀工业用作全光亮酸性镀铜主盐和离子添加剂.印染工业用作媒染剂和精染布的助氧剂,农业上作为杀菌剂.某研究小组拟用废旧铜器(主要杂质为含铁的化合物)来制备胆矾.设计流程如下:

pH值控制可参考下列数据

请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A可选用______(填字母).

a.稀H2SO4b.浓H2SO4c.浓FeCl3溶液d.浓HNO3

(2)第②步加入H2O2溶液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第③步中所加试剂B为______(填化学式).调节溶液的pH合适的范围是______

(4)操作⑤通常加H2SO4调节pH=1是为了:______

(5)本流程中多次用到过滤操作,该操作主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为:______,操作⑥的主要步骤为:____________

(6)某同学认为上述流程中所加的试剂A并不理想,需作改进,其理由是______.请你帮助提出一条改进方案______

正确答案

解:从流程来看①是加入浓硫酸,将铜溶解为铜离子,同时铁的化合物以二价或三价进入溶液.第②步加入H2O2溶液,将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第③步再加入CuO调pH到3.7~5.2之间,过滤除去氢氧化铁(滤渣),铜离子留在溶液.为了防止铜离子在加热浓缩时水解,加入硫酸控制酸度,抑制水解.当溶液浓缩到一定程度,冷却即可结晶出胆矾,过滤即得产品,

(1)A可选用浓H2SO4、加热,稀硫酸不能溶解Cu,而浓FeCl3溶液、浓HNO3会引入杂质,故答案为:b;

(2)H2O2与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故答案为:2Fe2++H2O2+2H+=2Fe3++2H2O;

(3)第③步目的是调节pH值,使用碱性物质,但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故选用CuO或Cu(OH)2或Cu2(OH)2CO3,使PH正好让氢氧化铁完全沉淀,而氢氧化铜不沉淀,故答案为:CuO或Cu(OH)2或Cu2(OH)2CO3;3.7-5.2;

(4)加H2SO4调节pH=1,防止铜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答案为:抑制Cu2+水解;

(5)过滤操作主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为漏斗、烧杯、玻璃棒等,操作⑥的主要步骤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以得到硫酸铜晶体,故答案为:漏斗、烧杯、玻璃棒等;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6)上述流程中产生污染环境的二氧化硫,硫酸利用率低,可以先加热,并在稀硫酸中通入氧气,这样不好产生二氧化硫气体,以避免污染环境,故答案为:产生污染环境的二氧化硫,硫酸利用率低;加热,并在稀硫酸中通入氧气.

解析

解:从流程来看①是加入浓硫酸,将铜溶解为铜离子,同时铁的化合物以二价或三价进入溶液.第②步加入H2O2溶液,将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第③步再加入CuO调pH到3.7~5.2之间,过滤除去氢氧化铁(滤渣),铜离子留在溶液.为了防止铜离子在加热浓缩时水解,加入硫酸控制酸度,抑制水解.当溶液浓缩到一定程度,冷却即可结晶出胆矾,过滤即得产品,

(1)A可选用浓H2SO4、加热,稀硫酸不能溶解Cu,而浓FeCl3溶液、浓HNO3会引入杂质,故答案为:b;

(2)H2O2与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故答案为:2Fe2++H2O2+2H+=2Fe3++2H2O;

(3)第③步目的是调节pH值,使用碱性物质,但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故选用CuO或Cu(OH)2或Cu2(OH)2CO3,使PH正好让氢氧化铁完全沉淀,而氢氧化铜不沉淀,故答案为:CuO或Cu(OH)2或Cu2(OH)2CO3;3.7-5.2;

(4)加H2SO4调节pH=1,防止铜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答案为:抑制Cu2+水解;

(5)过滤操作主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为漏斗、烧杯、玻璃棒等,操作⑥的主要步骤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以得到硫酸铜晶体,故答案为:漏斗、烧杯、玻璃棒等;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6)上述流程中产生污染环境的二氧化硫,硫酸利用率低,可以先加热,并在稀硫酸中通入氧气,这样不好产生二氧化硫气体,以避免污染环境,故答案为:产生污染环境的二氧化硫,硫酸利用率低;加热,并在稀硫酸中通入氧气.

下一知识点 : 其他物质的检验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气体的检验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