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体的检验
- 共1690题
高铁酸钾是一种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工业上常采用NaClO氧化法生产,原理为:3NaClO+2Fe(NO3)3+10NaOH=2Na2FeO4↓+3NaCl+6NaNO3+5H2O,Na2FeO4+2KOH=K2FeO4+2NaOH
主要的成产流程如图1:
(1)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流程图中“转化”是在某低温下进行的,说明此温度下Ksp(K2FeO4)______Ksp(Na2FeO4)(填“>”或“<”或“=”).
(3)反应的温度、原料的浓度和配比对高铁酸钾的产率都有影响.
图2为不同的温度下,Fe(NO3)3不同质量浓度对K2FeO4生成率的影响;
图3为一定温度下,Fe(NO3)3质量浓度最佳时,NaClO浓度对K2FeO4生成率的影响.
①工业生产中最佳温度为______℃,从图2和图3中可知,Fe(NO3)3与NaClO两种溶液浓度均为最佳时,其质量浓度之比为______..
②若NaClO加入过量,反应过程中会生成Fe(OH)3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若Fe(NO3)3加入过量,在碱性介质中K2FeO4与Fe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K3FeO4,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解:根据流程,得到高铁酸钾,工业上常采用NaClO氧化法生产,原理为:向氢氧化钠中通入氯气,可以得到次氯酸钠溶液,调节pH,向其中加入硝酸铁,次氯酸钠可以将之氧化,3NaClO+2Fe(NO3)3+10NaOH=2Na2FeO4↓+3NaCl+6NaNO3+5H2O,过滤,即可得到高铁酸钠,向其中加入氢氧化钾,可以得到高铁酸钾,即Na2FeO4+2KOH=K2FeO4+2NaOH.
(1)氯气是酸性气体,能和烧碱溶液反应,反应实质为:Cl2+2OH-=Cl-+ClO-+H2O,故答案为:Cl2+2OH-=Cl-+ClO-+H2O;
(2)根据反应Na2FeO4+2KOH=K2FeO4+2NaOH可知,反应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说明此温度下Ksp(K2FeO4)<Ksp(Na2FeO4),故答案为:<;
(3)①寻找最佳温度要具备的条件:该温度下反应速率快,生成高铁酸钾的产率较大两方面,所以工业生产中最佳温度为26℃,因为在该温度下生成高铁酸钾的产率最大,此时Fe(NO3)3与NaClO两种溶液最佳质量浓度之比为=1.2,即6:5,故答案为:26;6:5;
②若NaClO加入过量,氧化过程中会生成Fe(OH)3,原因是NaClO水解呈碱性,Fe(NO3)3水解呈酸性,二者发生互促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lO-+Fe3++3H2O=Fe(OH)3↓+3HClO,碱性介质中K2FeO4与Fe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K3Fe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O42-+Fe3++8OH-=3FeO43-+4H2O,
故答案为:3ClO-+Fe3++3H2O=Fe(OH)3↓+3HClO;2FeO42-+Fe3++8OH-=3FeO43-+4H2O.
解析
解:根据流程,得到高铁酸钾,工业上常采用NaClO氧化法生产,原理为:向氢氧化钠中通入氯气,可以得到次氯酸钠溶液,调节pH,向其中加入硝酸铁,次氯酸钠可以将之氧化,3NaClO+2Fe(NO3)3+10NaOH=2Na2FeO4↓+3NaCl+6NaNO3+5H2O,过滤,即可得到高铁酸钠,向其中加入氢氧化钾,可以得到高铁酸钾,即Na2FeO4+2KOH=K2FeO4+2NaOH.
(1)氯气是酸性气体,能和烧碱溶液反应,反应实质为:Cl2+2OH-=Cl-+ClO-+H2O,故答案为:Cl2+2OH-=Cl-+ClO-+H2O;
(2)根据反应Na2FeO4+2KOH=K2FeO4+2NaOH可知,反应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说明此温度下Ksp(K2FeO4)<Ksp(Na2FeO4),故答案为:<;
(3)①寻找最佳温度要具备的条件:该温度下反应速率快,生成高铁酸钾的产率较大两方面,所以工业生产中最佳温度为26℃,因为在该温度下生成高铁酸钾的产率最大,此时Fe(NO3)3与NaClO两种溶液最佳质量浓度之比为=1.2,即6:5,故答案为:26;6:5;
②若NaClO加入过量,氧化过程中会生成Fe(OH)3,原因是NaClO水解呈碱性,Fe(NO3)3水解呈酸性,二者发生互促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lO-+Fe3++3H2O=Fe(OH)3↓+3HClO,碱性介质中K2FeO4与Fe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K3Fe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O42-+Fe3++8OH-=3FeO43-+4H2O,
故答案为:3ClO-+Fe3++3H2O=Fe(OH)3↓+3HClO;2FeO42-+Fe3++8OH-=3FeO43-+4H2O.
我国某大型电解铜生产企业,其冶炼工艺中铜、硫回收率达到97%、87%.下图表示其冶炼加工的流程:
冶炼中的主要反应:Cu2S+O22Cu+SO2
(1)烟气中的主要废气是______,从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排考虑,其综合利用方式是:______.
(2)电解法精炼铜时,阳极是______(填“纯铜板”或“粗铜板”);粗铜中含有的金、银以单质的形式沉淀在电解槽______(填“阳极”或“阴极”)的槽底,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
(3)在精炼铜的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c(Fe2+)、c(Zn2+)会逐渐增大而影响进一步电解.
几种物质的溶度积常数(Ksp)
①调节电解液的pH是除去杂质离子的常用方法.根据上表中溶度积数据判断,含有等物质的量浓度Fe2+、
Zn2+、Fe3+、Cu2+的溶液,随pH升高最先沉淀下来的离子是______.
②一种方案是先加入过量的H2O2,再调节pH到4左右,加入H2O2的目的是______.加入H2O2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冶炼中的主要反应为:Cu2S+O22Cu+SO2,所以烟气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硫;工业上可以将二氧化硫氧化成三氧化硫制取硫酸;
故答案为:SO2; 制硫酸;
(2)电解法炼铜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所以阳极为粗铜板,粗铜板中的金、银还原性比铜的弱,反应后以单质的形式在电解槽阳极的槽底,在电解槽的阴极铜离子得到电子生成金属铜,该电极反应为:Cu2++2e-═Cu,
故答案为:粗铜板; 阳极; Cu2++2e-═Cu;
(3)①根据表中氢氧化物的溶度积可知,氢氧化铁的溶度积最小,其溶解度最小,所以随pH升高最先沉淀下来的离子是铁离子;
故答案为:Fe3+;
②双氧水能够将溶液中的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
故答案为:将Fe2+氧化为Fe3+; 2Fe2++H2O2+2H+═2Fe3++2H2O.
解析
解:(1)冶炼中的主要反应为:Cu2S+O22Cu+SO2,所以烟气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硫;工业上可以将二氧化硫氧化成三氧化硫制取硫酸;
故答案为:SO2; 制硫酸;
(2)电解法炼铜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所以阳极为粗铜板,粗铜板中的金、银还原性比铜的弱,反应后以单质的形式在电解槽阳极的槽底,在电解槽的阴极铜离子得到电子生成金属铜,该电极反应为:Cu2++2e-═Cu,
故答案为:粗铜板; 阳极; Cu2++2e-═Cu;
(3)①根据表中氢氧化物的溶度积可知,氢氧化铁的溶度积最小,其溶解度最小,所以随pH升高最先沉淀下来的离子是铁离子;
故答案为:Fe3+;
②双氧水能够将溶液中的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
故答案为:将Fe2+氧化为Fe3+; 2Fe2++H2O2+2H+═2Fe3++2H2O.
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含有杂质SiO2、Fe2O3、MgO.工业上从铝土矿中提取铝可采用如下工艺流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涉及分离溶液与沉淀的实验方法是______(填操作名称).
(2)沉淀B的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下同);
沉淀C的成分是______;
溶液D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______.
(3)沉淀F转化为物质M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溶液D中通入过量CO2生成沉淀F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过滤
SiO2
Fe(OH)3、Mg(OH)2
AlO2-、Cl-、OH-
2Al(OH)3Al2O3+3H2O
AlO2-+CO2+2H2O=Al(OH)3↓+HCO3-
解析
解:(1)分离不溶于水的固体和液体,可用过滤的方法,故答案为:过滤;
(2)铝土矿加过量盐酸溶解,MgO、Fe2O3、Al2O3和HCl反应溶解,反应方程式分别为:MgO+2HCl=MgCl2+H2O,Fe2O3+6HCl=2FeCl3+3H2O,Al2O3+6HCl=2AlCl3+3H2O.而SiO2不与盐酸反应,所以沉淀B为不溶物SiO2;
滤液A中含有的阳离子有Fe3+、Al3+、Mg2+、H+,加入过量烧碱,氢离子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镁离子、铁离子和铝离子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物沉淀,氢氧化铝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偏铝酸根离子,
所以沉淀C的成分是氢氧化镁、氢氧化铁;
氢氧化镁、氢氧化铁不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但氢氧化铝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偏铝酸根离子,所以溶液D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AlO2-、Cl-、OH-,
故答案为:SiO2;Fe(OH)3、Mg(OH)2;AlO2-、Cl-、OH-;
(3)根据流程图沉淀F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铝和水,反应为:2Al(OH)3Al2O3+3H2O,
故答案为:2Al(OH)3Al2O3+3H2O;
(4)溶液A中含有镁离子、铁离子和铝离子、氢离子,加入过量烧碱,氢离子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镁离子、铁离子和铝离子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物沉淀,氢氧化镁、氢氧化铁不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但氢氧化铝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偏铝酸根离子,所以溶液D中含偏铝酸根离子,通入过量CO2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碳酸氢根离子,离子方程式为:AlO2-+CO2+2H2O=Al(OH)3↓+HCO3-,故答案为:AlO2-+CO2+2H2O=Al(OH)3↓+HCO3-.
铬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许多用途,但化工废料铬渣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危害,以制革工也产生的含铬污泥为原料,回收污泥中三价铬的工艺流程图如图所示(硫酸浸取液中金属离子主要是Cr3+,其次是Fe3+、Fe2+、Al3+、Ca2+、Mg2+)
:
常温下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能提高浸取时三价铬的浸取率的措施有______(填字母)
A.将含铬污泥粉碎并适当延长浸取时间
B.升高温度并不断搅拌
C.多次浸取,合并浸取液
D.缩短浸取时间
(2)氧化过程中加入H2O2,除了把Cr3+氧化为Cr2O72-外,另一个作用时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过滤Ⅱ产生的沉淀是______(填化学式).
(4)钠离子交换树脂的原理为:Mn++nNaR═MRn+nNa+,被交换的杂质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
(5)每生成1molCr(OH)(H2O)5SO4,消耗SO2物的质量为______.
(6)工业上可用电解法处理含Cr2O72-的酸性废水,具体方法是将含Cr2O72-的酸性废水放入电解槽内,加入适量的NaCl,以铁和石墨为电极进行电解.经过一段时间后,生成Cr(OH)3和Fe(OH)3沉淀除去.
①铁电极与直流电源______(填“正极”或“负极”)相连,加入适量NaCl的目的是______;
②若电解后的溶液中c(Fe3+)为2.0×10-13mol•L-1,则溶液中c(Cr3+)为______(已知Ksp[Fe(OH)3]=4.0×10-38,Ksp=[Cr(OH)3]=6.0×10-31)
正确答案
解:含铬污泥酸浸后滤去不溶物,滤液中加入过氧化氢,由(2)可知过氧化氢将Cr3+氧化为Cr2O72-,此外将Fe2+氧化为Fe3+,再加入NaOH调节pH=4,使Fe3+转化为Fe(OH)3,过滤除去,滤液经过钠离子交换树脂后,被二氧化硫还原得到CrOH(H2O)5SO4,则钠离子交换膜除去溶液中Al3+、Ca2+、Mg2+,
(1)酸浸是溶解物质为了提高浸取率,可以将污泥粉碎、进行搅拌,以增大接触面积,可以延长浸取时间,可以升高温度,也可以过滤后再向滤渣中加入硫酸,进行多次浸取,合并浸取液,
故答案为:ABC;
(2)另外作用是将Fe2+氧化为Fe3+,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故答案为:2Fe2++H2O2+2H+=2Fe3++2H2O;
(3)由上述分析可知,过滤Ⅱ产生的沉淀为Fe(OH)3,故答案为:Fe(OH)3;
(4)钠离子交换膜除去溶液中Al3+、Ca2+、Mg2+,故被交换的离子为:Al3+、Ca2+、Mg2+,故答案为:Al3+、Ca2+、Mg2+;
(5)反应中Cr元素化合价由+6价降低为+3价,S元素由+4价升高为+6价,根据电子转移守恒,消耗SO2物的质量为=1.5mol,故答案为:1.5mol;
(6)①Fe为阳极,发生反应:Fe-2e-=Fe2+,得到还原性的Fe2+离子将还原Cr2O72-还原为Cr3+,阴极发生反应:2H++2e-=H2↑,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溶液pH增大,Cr3+、Fe3+转化为Cr(OH)3和Fe(OH)3沉淀除去,铁电极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加入适量NaCl的目的是增大溶液导电能力,
故答案为:正极;增大溶液导电能力;
②Ksp[Fe(OH)3]=c(Fe3+)×c3(OH-)=2.0×10-13×c3(OH-)=4.0×10-38,而Ksp[Cr(OH)3]=c(Cr3+)×c3(OH-)=6.0×10-31,联立解得:c(Cr3+)=3.0×10-6mol/L,
故答案为:3.0×10-6mol/L.
解析
解:含铬污泥酸浸后滤去不溶物,滤液中加入过氧化氢,由(2)可知过氧化氢将Cr3+氧化为Cr2O72-,此外将Fe2+氧化为Fe3+,再加入NaOH调节pH=4,使Fe3+转化为Fe(OH)3,过滤除去,滤液经过钠离子交换树脂后,被二氧化硫还原得到CrOH(H2O)5SO4,则钠离子交换膜除去溶液中Al3+、Ca2+、Mg2+,
(1)酸浸是溶解物质为了提高浸取率,可以将污泥粉碎、进行搅拌,以增大接触面积,可以延长浸取时间,可以升高温度,也可以过滤后再向滤渣中加入硫酸,进行多次浸取,合并浸取液,
故答案为:ABC;
(2)另外作用是将Fe2+氧化为Fe3+,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故答案为:2Fe2++H2O2+2H+=2Fe3++2H2O;
(3)由上述分析可知,过滤Ⅱ产生的沉淀为Fe(OH)3,故答案为:Fe(OH)3;
(4)钠离子交换膜除去溶液中Al3+、Ca2+、Mg2+,故被交换的离子为:Al3+、Ca2+、Mg2+,故答案为:Al3+、Ca2+、Mg2+;
(5)反应中Cr元素化合价由+6价降低为+3价,S元素由+4价升高为+6价,根据电子转移守恒,消耗SO2物的质量为=1.5mol,故答案为:1.5mol;
(6)①Fe为阳极,发生反应:Fe-2e-=Fe2+,得到还原性的Fe2+离子将还原Cr2O72-还原为Cr3+,阴极发生反应:2H++2e-=H2↑,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溶液pH增大,Cr3+、Fe3+转化为Cr(OH)3和Fe(OH)3沉淀除去,铁电极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加入适量NaCl的目的是增大溶液导电能力,
故答案为:正极;增大溶液导电能力;
②Ksp[Fe(OH)3]=c(Fe3+)×c3(OH-)=2.0×10-13×c3(OH-)=4.0×10-38,而Ksp[Cr(OH)3]=c(Cr3+)×c3(OH-)=6.0×10-31,联立解得:c(Cr3+)=3.0×10-6mol/L,
故答案为:3.0×10-6mol/L.
欲探究某矿石可能是由FeCO3、SiO2、Al2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探究过程如下图所示.(已知:碳酸不能溶解Al(OH)3沉淀)
(1)用滤渣制备粗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酸性:H2CO3>H2SiO3 b.结合质子的能力:CO>AlO2->HCO3-
c.稳定性:H2O>CH4>SiH4 d.离子半径:O2-<Al3+
(3)滤渣和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通过______现象说明此矿山中不含Al2O3
(4)该矿石和稀H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5)工业上依据上述实验原理处理该矿石,将反应池逸出的气体与一定量的O2混合循环通入反应池中,主要两个目的是______,______;若处理该矿石2.36×103 kg,得到滤渣1.2×103 kg,理论上至少需要1molL-1 HNO3的体积为______L.
正确答案
解:(1)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即得到粗硅,所以用滤渣制备粗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SiO2Si+2CO↑,故答案为:2C+SiO2
Si+2CO↑;
(2)a.非金属性:C>S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酸性:H2CO3>H2SiO3,故a正确;
b.酸性越弱,相应的酸根越容易结合氢离子,则结合质子的能力大小为:AlO2->CO32->HCO3-,故b错误;
c.非金属性O>C>S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故c正确;
d.两种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O2->Al3+,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
(3)滤渣中含有二氧化硅,所以滤渣和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2+2OH-=SiO32-+H2O;
如果含有氧化铝,则滤液中含有偏铝酸钠,偏铝酸钠能和CO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铝,据此可以判断,即无色溶液中通入CO2无白色沉淀生成,证明不含氧化铝,
故答案为:SiO2+2OH-=SiO32-+H2O;无色溶液中通入CO2无白色沉淀生成;
(4)矿石含有FeCO3,可与H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CO3+10H++NO3-=3Fe3++3CO2↑+NO↑+5H2O,
故答案为:3FeCO3+10H++NO3-=3Fe3++3CO2↑+NO↑+5H2O;
(5)由于NO是有毒气体,不能随意排放,所以这样做的目的是NO循环使用能减少环境污染,且NO跟H2O、O2反应后又得到硝酸提高原料利用率;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矿石中含有碳酸亚铁和二氧化硅,其中碳酸亚铁的质量是:2.36×103 kg-1.2×103 kg=1.16×103kg,
碳酸亚铁物质的量为=10000mol,
则根据3FeCO3+10H++NO3-=3Fe3++3CO2↑+NO↑+5H2O可知,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为:n(HNO3)=n(FeCO3)=
mol≈3.33×104mol,
所以理论上至少需要1molL-1 HNO3的体积为:=3.33×104L,
故答案为:NO循环使用能减少环境污染;NO跟H2O、O2反应后又得到硝酸提高原料利用率;3.33×104.
解析
解:(1)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即得到粗硅,所以用滤渣制备粗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SiO2Si+2CO↑,故答案为:2C+SiO2
Si+2CO↑;
(2)a.非金属性:C>S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酸性:H2CO3>H2SiO3,故a正确;
b.酸性越弱,相应的酸根越容易结合氢离子,则结合质子的能力大小为:AlO2->CO32->HCO3-,故b错误;
c.非金属性O>C>S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故c正确;
d.两种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O2->Al3+,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
(3)滤渣中含有二氧化硅,所以滤渣和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2+2OH-=SiO32-+H2O;
如果含有氧化铝,则滤液中含有偏铝酸钠,偏铝酸钠能和CO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铝,据此可以判断,即无色溶液中通入CO2无白色沉淀生成,证明不含氧化铝,
故答案为:SiO2+2OH-=SiO32-+H2O;无色溶液中通入CO2无白色沉淀生成;
(4)矿石含有FeCO3,可与H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CO3+10H++NO3-=3Fe3++3CO2↑+NO↑+5H2O,
故答案为:3FeCO3+10H++NO3-=3Fe3++3CO2↑+NO↑+5H2O;
(5)由于NO是有毒气体,不能随意排放,所以这样做的目的是NO循环使用能减少环境污染,且NO跟H2O、O2反应后又得到硝酸提高原料利用率;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矿石中含有碳酸亚铁和二氧化硅,其中碳酸亚铁的质量是:2.36×103 kg-1.2×103 kg=1.16×103kg,
碳酸亚铁物质的量为=10000mol,
则根据3FeCO3+10H++NO3-=3Fe3++3CO2↑+NO↑+5H2O可知,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为:n(HNO3)=n(FeCO3)=
mol≈3.33×104mol,
所以理论上至少需要1molL-1 HNO3的体积为:=3.33×104L,
故答案为:NO循环使用能减少环境污染;NO跟H2O、O2反应后又得到硝酸提高原料利用率;3.33×104.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