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法律制度
- 共347题
某家具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2年6月发生下列主要业务:
1.购进业务:
(1)购进生产用木材一批已入库,购进额300000元,进项税额51000元,已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同时支付运输费用20000元,其中包括保险费2800元,装卸费1200元;
(2)购进苹果一批(用于职工福利),购进额1500元;
(3)购进生产用自来水,支付金额42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税额为546元;
(4)购进生产用铁钉价款金额8000元,进项税额为1360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并且货物已入库;
(5)购进一批装饰材料装饰餐厅,价值15000元,取得专用发票注明税款2550元,支付运输费用800元,其中包括保险费160元,装卸费40元。
2.销售业务:
本月销售家具180套,售价4000/套,另收取包装费120元/套;另外有10套作为礼品赠送给有业务往来的其他单位。
3.其他事项:
(1)装修餐厅领用木材60立方米,买价共计12000元;
(2)火灾烧毁木材10立方米,买价计2000元。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企业本月的销项税额为______元。
A.122400
B.126072
C.132872
D.133076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包装费属于价外费用,应并入销售额中计算销项税额;将自产的产品用于赠送应当做视同销售处理。该企业本月的销项税额=(180+10)×(4000+120)×17%=133076(元)。
某市大型商贸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兼营商品加工、批发、零售和进出口业务,2009年12月相关经营业务如下:
(1) 进口化妆品一批,支付国外的买价220万元、由本公司负担的包装材料费用6万元、国外的经纪费4万元;支付运抵我国海关地前的运输费用20万元、装卸费用和保险费用11万元;支付海关地再运往商贸公司的运输费用8万元、装卸费用和保险费用3万元。
(2) 受托加工化妆品一批,委托方提供的原材料不含税金额86万元,加工结束向委托方开具普通发票收取加工费和添加辅助材料的含税金额共计46.8万元,该化妆品商贸公司当地无同类产品币场价格。
(3) 收购免税农产品一批,支付收购价款70万元、运输费用10万元,当月将购回免税农产品的30%用于公司饮食部。
(4) 购进其他商品,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支付价款200万元、增值税34万元,支付运输单位运输费用20万元,待货物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商品金额10万元(占支付金额的5%),经查实应由运输单位赔偿。
(5) 将进口化妆品的80%重新加工制作成套装化妆品,当月销售给其他商场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不含税销售额650万元;直接销售给消费者个人,开具普通发票,取得含税销售额70.2万元。
(6) 销售除化妆品以外的其他商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应收不含税销售额300万元,由于月末前可将全部货款收回,给所有购货方的销售折扣比例为5%,实际收到金额285万元。
(7) 取得化妆品的逾期包装押金收入14.04万元。
(注:关税税率20%,化妆品消费税税率30%;当月购销各环节所涉及到的票据符合税法规定,并经过税务机关认证)
要求:按下列顺序回答问题:
1.分别计算该公司进口环节应缴纳的关税、消费税、增值税;
正确答案
国内销售环节实现的销项税额=[46.8÷(1+17%)+650+70.2÷(1+17%)+300+14.04÷(1+17%)]×17%=180.54(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杨某于2007年1月设立A个人独资企业(生产性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有从业人员6人。2007年主要经济业务如下:
(1)购进生产用材料共计180000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已经通过认证,发生运费15000元,取得运输部门开具的运费普通发票。
(2)销售自产产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金额为1500000元,开具普通发票的金额为 70200元。
(3)产品销售成本为936000元,营业费用为25000元,税金及附加30000元。
(4)包括在上述成本费用中的从业人员工资为129600元、杨某领取的工资为60000元。
(5)企业按实发工资分别计提了2%、14%、2.5%的工会经费、福利费及职工教育经费,企业仅实际发生福利费为10000元,工会经费与教育经费未实际列支。
(6)企业发生的广告和业务宣传费为40000元。
(7)发生业务招待费12000元。
(8)发生坏账损失5000元。
(9)向其他企业投资取得投资收益30000元。
(10)当地从业人员的计税工资标准为每月1600元。
(注:企业购买材料、销售货物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
要求:按下列顺序回答问题,每问均为共计金额:
(1)计算企业当期应当缴纳的增值税;
(2)计算企业当期可扣除的工资;
(3)计算企业当期可扣除的三项经费;
(4)计算企业当期可扣除的广告和业务宣传费;
(5)计算企业当期可扣除的业务招待费;
(6)计算杨某应当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正确答案
(1)销项税额=(1500000+70200÷1.17)×17%=265200(元)
进项税额=180000×17%+15000×7%=31650(元)
当期应缴纳的增值税=265200-31650=233550(元)
(2)企业当期可扣除的工资标准=1600×6×12=115200(元)
(3)个人独资企业不得计提三项经费,但可以在费用实际发生时,在计税工资限额内按税法规定比例据实扣除。
企业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未实际发生,当期扣除福利费的限额=115200×14%= 16128(万元),企业实际列支未超过限额,应当据实扣除10000元。
(4)企业当期可扣除的广告和业务宣传费=(1500000+70200÷1.17)×2%=31200(元)
(5)企业当期可扣除的业务招待费=(1500000+70200÷1.17)×0.5%=7800(元)
(6)A企业应纳税所得额
=1500000+70200÷1.17-936000-25000-30000+(129600-115200)+60000+ (129600+60000)×(2%+14%+2.5%)-10000+(40000-31200)+(12000- 7800)-5000
=676476(元)
杨某应缴纳的A企业所得的个人所得税=(676476-1600×12)×35%-6750=657276×35%-6750=223296.60(元)
投资收益所得应当按股息、红利所得征个人所得税=30000×20%=6000(元)
杨某共计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223296.60+6000=229296.60(元)
解析
暂无解析
某市大型商贸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兼营商品加工、批发、零售和进出口业务,2009年12月相关经营业务如下:
(1) 进口化妆品一批,支付国外的买价220万元、由本公司负担的包装材料费用6万元、国外的经纪费4万元;支付运抵我国海关地前的运输费用20万元、装卸费用和保险费用11万元;支付海关地再运往商贸公司的运输费用8万元、装卸费用和保险费用3万元。
(2) 受托加工化妆品一批,委托方提供的原材料不含税金额86万元,加工结束向委托方开具普通发票收取加工费和添加辅助材料的含税金额共计46.8万元,该化妆品商贸公司当地无同类产品币场价格。
(3) 收购免税农产品一批,支付收购价款70万元、运输费用10万元,当月将购回免税农产品的30%用于公司饮食部。
(4) 购进其他商品,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支付价款200万元、增值税34万元,支付运输单位运输费用20万元,待货物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商品金额10万元(占支付金额的5%),经查实应由运输单位赔偿。
(5) 将进口化妆品的80%重新加工制作成套装化妆品,当月销售给其他商场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不含税销售额650万元;直接销售给消费者个人,开具普通发票,取得含税销售额70.2万元。
(6) 销售除化妆品以外的其他商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应收不含税销售额300万元,由于月末前可将全部货款收回,给所有购货方的销售折扣比例为5%,实际收到金额285万元。
(7) 取得化妆品的逾期包装押金收入14.04万元。
(注:关税税率20%,化妆品消费税税率30%;当月购销各环节所涉及到的票据符合税法规定,并经过税务机关认证)
要求:按下列顺序回答问题:
计算该公司国内销售环节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总和;
正确答案
国内销售环节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76.06+8×7%+(70×13%+10×7%)×(1-30%)+(34+20×7%)×(1-5%)=117.11(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某机械制造公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2005年6月购进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200万元,支付运输单位运费10万元,装卸费2万元,建设基金1万元;本月销售产成品取得收入销售收入800万元;从事汽车修理取得收入4万元;为配合税法宣传活动,出动本单位货车,取得赞助收入10万元;附设的宾馆收入6万元,快餐收入4万元。(以上涉及的价款均为不含税价款)。该厂( )
A.应纳增值税101.91万元,应纳营业税 0.8万元
B.应纳增值税102.08万元,应纳营业税 0.5万元
C.应纳增值税101.77万元,应纳营业税 0.8万元
D.应纳增值税103.47万元,应纳营业税 0.5万元
正确答案
A
解析
应纳增值税=800×17%+4×17%-(200×17%+10×17%+1×7%)=101.91 应纳营业税=10×3%+(6+4)×5%=0.8万元
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乙原材料5000吨,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每吨1200元,增值税额为1020000元。另发生运输费用60000元(取得运输专用发票),运费扣除率为7%,装卸费用20000元,途中保险费用18000元。原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原材料为4996吨,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4吨。该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 )元。
A.6078000
B.6098000
C.6093800
D.6089000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一般纳税企业购入存货支付的增值税不计入其取得成本,其购进货物时发生的运杂费以及合理损失应计入其取得成本。因此,按照购买5000吨所发生的实际支出计算,其中运输费用应扣除可以抵扣的7%进项税额。故该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5000×1200+60000×(1-7%)+20000+18000=6093800(元)。
北京市区某酒业有限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营白酒生产销售,同时通过自设的车间生产酒瓶。2010年1月份和2月份的生产经营情况如下:
(1)1月从国内购进修理配件,取得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金额280万元、增值税税额47.6万元,取得的税控系统开具的货运发票上注明运费10万元,建设基金2万元;
(2)1月在国内销售10万套自产酒瓶给一小规模纳税人,取得含税收入28.08万元;出口自产精装特制汉白玉瓷瓶380万套,取得销售额200万元;
(3)2月进口原材料一批,支付给国外买价120万元,包装材料8万元,到达我国海关以前的运输装卸费3万元、保险费13万元,从海关运往企业所在地支付运费,取得货运发票,发票注明运杂费7万元;
(4)2月进口两台电子酿酒机械设备自用,支付给国外的买价60万元,相关税金3万元,支付到达我国海关以前的装卸费、运输费6万元,保险费2万元;
(5)2月从国内购进一批原材料,取得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金额300万元、增值税税额51万元,另支付购货运输费用12万元、装卸费用3万元,未取得货运发票;当月将30%用于企业职工食堂;
(6)2月1日将A型白酒130吨赊销给境内某代理商,约定2月15日付款,15日企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金额2340万元、增值税税额397.8万元,代理商30日将货款和延期付款的违约金8万元支付给企业;
(7)2月销售A型白酒10吨给本企业关系户,以成本价核算取得销售金额80万元;
(8)2月企业新研制生产B型白酒1.2吨,每吨成本价2万元,为了检测品质,专门通过品酒大会向来宾赠送,市场上无B型白酒销售价格。
其他相关资料:①该企业进口原材料和机械设备的关税税率为10%;②白酒成本利润率10%;③退税率13%;④相关票据在有效期内均通过主管税务机关认证。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下列序号计算回答问题,每问需计算出合计数:
计算企业2月应向税务机关缴纳的增值税;
正确答案
企业2月应缴纳的增值税
=429.56+0.59-(26.93+13.28+35.70)-10.36=343.88(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某市卷烟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销售卷烟,2009年7月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从农业生产者手中收购烟叶一批,支付价款500000元,按规定支付了价外补贴,并同时缴纳烟叶税110000元,开具收购凭证,已验收入库;
(2)将上述收购的烟叶一部分(账面成本为220000元)发给外地一家烟丝加工厂,加工烟丝,加工厂提供辅料一批,加工后直接发给烟厂,共收取不含税辅料及加工费82000元,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受托方没有同类产品售价);
(3)购进卷烟纸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110000元;支付给运输单位运费,取得运输单位开具的运费发票,运费发票注明运费7500元,建设基金500元,装卸费700元,款项已付,货物已入库;
(4)卷烟厂外购一批材料,不含税价款200000元,取得专用发票;其中15%因管理不善被盗;
(5)将上月购进的部分A种烟丝作为福利发给本厂职工一批,原进项税额已无法准确确定,已知该批烟丝实际采购成本为18000元,同种等量烟丝的市场售价为37000元;将试产的B种烟丝在某交易会赠送给一烟草企业作推广,账面成本为20000元;
(6)销售A牌卷烟20箱(每标准箱五万支,下同),每箱不含税销售价格12500元,收取包装物押金8100元,并已单独记账;
(7)销售B牌卷烟15箱,每箱不含税销售价格为10000元;
(8)上月收取的包装A牌卷烟的包装物押金7000元已逾期,包装物未收回,押金不予退还;
(9)将自产A牌卷烟10箱移送本厂设在本市的非独立核算门市部,出厂销售价每箱12500元,零售价(含税)每箱15000元,门市部本月已售出5箱;
(10)从国外购进两箱卷烟作研究使用,到岸价格为每箱28000元,缴纳了相关税金后,海关开具了完税证明。(已知消费税适用税率为:进口关税税率22%;卷烟定额税率为每标准箱150元;比例税率为每标准条对外调拨价格在70元以上(含70元)的,税率56%,70元以下的,税率36%,烟丝税率30%)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向农业生产者购买烟叶的进项税为( )元。
A.79300
B.72500
C.85000
D.85800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某商贸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9年5月初留抵税额8万元。当月发生如下业务:
(1)购进粮食两批:从一般纳税人企业购入,支付金额50万元,从小规模农业生产企业购入40万元,均取得增值税普通发票。购入其他商品支付不含税价款500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2)发生的水电费均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自来水公司开具的发票上注明的水费是10万元,供电企业开具的发票上注明的电费是50万元;
(3)因管理不善造成年初所购货物毁损,损失货物的账面成本78万元,其中包含30%的粮食(均为从小规模农业生产企业购入并开具普通发票),剩余的是其他货物,并且在购入时货物发生的运输成本是账面成本的5%;
(4)向一般纳税人销售冰箱500台,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总额为200万元。向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开具的普通发票上注明的金额为36万元。向消费者个人销售货物,取得含税收入780万元,其中,销售粮食和植物油的含税收入为60万元;
(5)向老年福利院捐赠电风扇300台,开具的普通发票上注明的金额6万元;
(6)将上月购进的账面成本为58万元的床上用品用于换取家具商品一批,双方均已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已知企业销售床上用品时的成本利润率是35%;
当月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均已通过税务机关认证并申请抵扣。企业发生的运输费用均取得合法的普通发票并依法抵扣进项。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下列顺序回答问题,每问均为合计数:
计算业务(4)中应确认的销项税额;
正确答案
计算业务(4)中应确认的销项税额=200×17%+36÷(1+17%)×17%+(780-60)÷(1+17%)×17%+60÷(1+13%)×13%=150.75(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某商贸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9年5月初留抵税额8万元。当月发生如下业务:
(1)购进粮食两批:从一般纳税人企业购入,支付金额50万元,从小规模农业生产企业购入40万元,均取得增值税普通发票。购入其他商品支付不含税价款500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2)发生的水电费均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自来水公司开具的发票上注明的水费是10万元,供电企业开具的发票上注明的电费是50万元;
(3)因管理不善造成年初所购货物毁损,损失货物的账面成本78万元,其中包含30%的粮食(均为从小规模农业生产企业购入并开具普通发票),剩余的是其他货物,并且在购入时货物发生的运输成本是账面成本的5%;
(4)向一般纳税人销售冰箱500台,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总额为200万元。向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开具的普通发票上注明的金额为36万元。向消费者个人销售货物,取得含税收入780万元,其中,销售粮食和植物油的含税收入为60万元;
(5)向老年福利院捐赠电风扇300台,开具的普通发票上注明的金额6万元;
(6)将上月购进的账面成本为58万元的床上用品用于换取家具商品一批,双方均已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已知企业销售床上用品时的成本利润率是35%;
当月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均已通过税务机关认证并申请抵扣。企业发生的运输费用均取得合法的普通发票并依法抵扣进项。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下列顺序回答问题,每问均为合计数:
计算本月的应纳增值税税额。
正确答案
本月应纳增值税
业务(5)对外捐赠应当视同销售确认销项税额=6÷(1+17%)×17%=0.87(万元)
销项税额合计=150.75+13.31+0.87=164.93(万元)
应抵扣的进项税额合计=90.20+9.10+13.31-12.43+8=108.18(万元)
应纳增值税=164.93-108.18=56.75(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甲股份有限公司(本题下称“甲公司”)为上市公司,主要从事大型设备及配套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除特别注明外,销售价格均为不含增值税价格。甲公司聘请丁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甲公司财务报告在报告年度次年的3月31日对外公布。
(1)甲公司2008年12月与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如下:
①12月1日,甲公司采用分期收款方式向Y公司销售A产品一台,销售价格为5 000万元,合同约定发出A产品当日收取价款2 100万元(该价款包括分期收款销售应收的全部增值税),余款分3次于每年12月1日等额收取,第一次收款时间为2008年12月1日。甲公司A产品的成本为4 000万元。产品已于同日发出,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收取的2 100万元价款已存入银行。该产品在现销方式下的公允价值为4 591.25万元。
甲公司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未实现融资收益。年实际利率为6%。
②12月1日,甲公司与M公司签订合同,向M公司销售B产品一台,销售价格为2 000万元。同时双方约定,甲公司应于2009年4月1日以2 100万元将所售B产品购回。甲公司B产品的成本为1 550万元。同日,甲公司发出B产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收到M公司支付的款项。
甲公司采用直线法计提与该交易相关的利息费用。
③12月5日,甲公司向X公司销售一批E产品,销售价格为1 000万元,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为及早收回货款,双方合同约定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假定计算现金折扣时不考虑增值税)。甲公司E产品的成本为750万元。
12月18日,甲公司收到X公司支付的货款。
④12月10日,甲公司与W公司签订产品销售合同。合同规定:甲公司向W公司销售C产品一台,并负责安装调试,合同约定总价(包括安装调试)为800万元(含增值税);安装调试工作为销售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方约定W公司在安装调试完毕并验收合格后支付合同价款。甲公司C产品的成本为600万元。
12月25日,甲公司将C产品运抵w公司(甲公司2009年1月1日开始安装调试工作;2009年1月25日C产品安装调试完毕并经W公司验收合格。甲公司2009年1月25日收到W公司支付的全部合同价款)。
⑤12月20日,甲公司与S公司签订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接受S公司委托为其提供大型设备安装调试服务,合同价格为80万元。
至12月31日止,甲公司为该安装调试合同共发生劳务成本10万元(均为职工薪酬)。由于初次接受此类设备的安装调试服务,甲公司无法可靠确定劳务的完工进度,但估计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能够收回。
⑥12月28日,甲公司与K公司签订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向K公司销售D产品一台,销售价格为500万元;甲公司承诺在售后两个月内,K公司如对D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不满意,可以无条件退货。
12月31日,甲公司发出D产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收到K公司支付的货款。由于D产品系刚试制成功的新产品,甲公司无法合理估计其退货的可能性。甲公司D产品的成本为350万元。
(2)12月5日至20日,丁会计师事务所对甲公司2008年1至11月的财务报表进行预审。12月25日,丁会计师事务所要求甲公司对其发现的下列问题进行更正:
①经董事会批准,自2008年1月1日起,甲公司将信息系统设备的折旧年限由10年变更为5年。该信息系统设备用于行政管理,于2006年12月投入使用,原价为6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至2007年12月31日未计提减值准备。甲公司1至11月份对该信息系统设备仍按10年计提折旧,其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 55
贷:累计折旧 55
②2008年2月1日,甲公司以1 800万元的价格购入一项管理用无形资产,价款以银行存款支付。该无形资产的法律保护期限为15年,甲公司预计其在未来10年内会给公司带来经济利益。甲公司计划在使用5年后出售该无形资产,G公司承诺5年后按1 260万元的价格购买该无形资产。甲公司对该无形资产购入以及该无形资产2至11月累计摊销,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无形资产 1 800
贷:银行存款 1 800
借:管理费用 150
贷:累计摊销 150
③2008年6月25日,甲公司采用以旧换新方式销售F产品一批,该批产品的销售价格为500万元,成本为350万元。旧F产品的收购价格为100万元。新产品已交付,旧产品作为原材料已入库(假定不考虑收回旧产品相关的税费)。甲公司已将差价485万元存入银行。
甲公司为此进行了会计处理,其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485
贷:主营业务收入 4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
借:主营业务成本 350
贷:库存商品 350
借:原材料 100
贷:营业外收入 100
(3)2009年1至3月发生的涉及2008年度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①2009年1月15日,X公司就2008年12月购入的E产品(见资料(1)③)存在的质量问题,致函甲公司要求退货。经甲公司检验,该产品确有质量问题,同意X公司全部退货。
2009年1月18日,甲公司收到X公司退回的E产品。同日,甲公司收到税务部门出具的《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通知单》,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并支付退货款1 160万元。
X公司退回的E产品经修理后可以出售,预计其销售价格高于其账面成本。
②2009年2月28日,甲公司于2008年12月31日销售给K公司的D产品(见资料(1)⑥)无条件退货期限届满。K公司对D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表示满意。
③2009年3月12日,法院对N公司起诉甲公司合同违约一案作出判决,要求甲公司赔偿N公司180万元。甲公司不服判决,向二审法院提起上诉。甲公司的律师认为,二审法院很可能维持一审判决。
该诉讼为甲公司因合同违约于2008年12月5日被N公司起诉至法院的诉讼事项。2008年12月31日,法院尚未作出判决。经咨询律师后,甲公司认为该诉讼很可能败诉,2008年12月31日确认预计负债120万元。
(4)其他资料如下:
①甲公司上述交易涉及结转成本的,按每笔交易结转成本。
②资料(2)中①提及的信息系统设备12月份的折旧已正确计提,资料(2)中②提及的无形资产12月份的摊销已正确处理。
③本题中不考虑除增值税外的其他相关税费。
④涉及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均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处理。
要求:
(1)根据资料(1),编制甲公司2008年12月份相关会计分录;
(2)根据资料(2),在12月31日结账前对注册会计师发现的会计差错进行更正;
(3)指出资料(3)中哪些事项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不要求编制提取盈余公积和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1)①12月1日:
借:银行存款 2 100
长期应收款 3 75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 591.2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5 000×17%)
未实现融资收益 408.75
借:主营业务成本 4 000
贷:库存商品 4 000
12月31日: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16.71
贷:财务费用 16.71[(3 750-408.75)×6%/12]
②12月1日:
借:银行存款 2 340
贷:其他应付款 2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
借:发出商品 1 550
贷:库存商品 1 550
12月31日:
借:财务费用 25[(2 100-2 000)/4]
贷:其他应付款 25
③12月5日:
借:应收账款 1 17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
借:主营业务成本 750
贷:库存商品 750
12月18日收到货款:
借:银行存款 1 160
财务费用 10
贷:应收账款 1 170
④借:发出商品 600
贷:库存商品 600
⑤借:劳务成本 1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0
借:应收账款 1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0
借:其他业务成本 10
贷:劳务成本 10
⑥借:银行存款 585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
预收账款 500
借:发出商品 350
贷:库存商品 350
(2)①借:管理费用 68.75
贷:累计折旧 68.75[(600-600/10)/(4×12)×11-55]
②借:累计摊销 60
贷:管理费用 60[150-(1 800-1 260)/(5×12)×10]
③借:营业外收入 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3)资料(3)中①、③事项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
资料①的会计分录: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营业收入 1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
贷:应收账款 1 160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财务费用 10
借:库存商品 75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一营业成本 750
借:应收账款 1 160
贷:银行存款 1 16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4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40
资料③的会计分录: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营业外支 60(180-120)
贷:预计负债 6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0
解析
暂无解析
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乙原材料5000吨,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每吨1200元,增值税额为1020000元。另发生运输费用60000元(取得运输专用发票),运费扣除率为7%,装卸费用20000元,途中保险费用18000元。原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原材料为4996吨,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4吨。该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 )元。
A.6078000
B.6098000
C.6093800
D.6089000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一般纳税企业购入存货支付的增值税不计入其取得成本,其购进货物时发生的运杂费以及合理损失应计入其取得成本。因此,按照购买5000吨所发生的实际支出计算,其中运输费用应扣除可以抵扣的7%进项税额。故该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5000×1200+60000×(1-7%)+20000+18000=6093800(元)。
设在经济特区的某外商投资企业(先进技术企业),注册资本5000万元(中方与外方的资本比例为7:3),经营期限20年。1998年8月投产,1998~2005年的生产经营情况见下表:
金额单位:万元
年度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获利情况 20 -30 20 50 70 60 80 -20
企业所得税税率15%(本题不考虑地方所得税)。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将执行税收优惠的时间从1999年计算。2003年以后该企业被继续认定为先进技术企业。
2006年度该企业自行核算取得产品销售收入8000万元,非产品销售的其他业务收入总额 600万元,应扣除的成本、费用、税金等共计7900万元,实现会计利润700万元。后经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审核,发现企业自行核算中存在以下问题:
(1)直接销售产品给某使用单位,开具普通发票取得含税销售额93.6万元,取得与销售产品有关的运输收入11.7万元,未列入收入总额;
(2)发生的与生产经营相关的交际应酬费90万元、技术开发费60万元(2002年的技术开发费50万元),已据实扣除。
(3)转让股票收益70万元;12月接受某公司捐赠货物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60万元、增值税10.2万元,企业负担运输费用4万元,企业对此未作账务处理;
(4)在“营业外支出”,账户中,直接向某学校捐赠20万元,资助相关联的科研机构开发经费40万元全部作了扣除。
要求:按下列顺序回答问题:
(1)计算1998~2005年该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总和;
(2)销售产品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3)发生的交际应酬费和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后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4)转让股权和接受捐赠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5)直接捐赠和资助关联的科研机构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6)计算2006年该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7)计算2006年该企业实现的税后利润;
(8)假定该企业的外国投资者将2006年应分得的税后利润的80%,用于再投资增加本企业的注册资本金(经营期限8年)。请计算外国投资者再投资应退回的企业所得税(退税比例 40%)。
正确答案
(1)1998~2005年合计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20×15%+[50+(20-30)+70+60]× 7.5% +80×10%=3+12.75+8=23.75(万元)
(2)销售产品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93.6+11.7)÷(1+17%)=90(万元)
(3)发生的交际应酬费和新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后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90-[(8000+90- 1500)×3‰+1500× 5‰]-(500×10‰+100× 5‰)-60× 50%=90-27.27-5-0.5-30= 27.23(万元)
(4)转让股权和接受捐赠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70+60+10.2-4×(1-7%)=136.48(万元)
(5)直接捐赠和资助关联科研机构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0+40=60(万元)
(6)2005年该企业应缴纳企业所得税=(700+90+27.23+136.48+60-20)× 10%= 993.71×10%=99.37(万元)
(7)2005年该企业实现的税后利润=700+90+136.48-20-99.37=807.11(万元)
(8)外国投资者再投资应退税额=(807.11× 30%× 80%)÷(1-10%)×10%× 40%=8.61 (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某市一投资电子元件生产加工企业A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8年度企业全年实现收入总额16 000万元,扣除的成本、费用、税金和损失总额15 000万元,实现利润总额1 000万元,已缴纳企业所得税250万元。经税务机关审查,发现有关税收问题如下:
(1)企业将成本价为2000元的产品作为年终聚会活动的奖品发给职工50个,市场上无同类产品价格,产品成本利润率为20%,企业并未对此项业务作任何处理;
(2)扣除的成本费用中包括全年的工资费用2 200万元,企业分别计提了职工工会经费 50万元、职工福利费320万元和职工教育经费60万元。该企业未成立工会组织,所提工会经费也未上交;
(3)5月1日,购入一项专有技术,成本为100万元,公司将其计入无形资产,本年度摊销30万元,该技术并没有明确的使用年限;
(4)当年1月向银行借款200万元购建固定资产,借款期限1年。购建的固定资产于当年10月31日完工并交付使用,预计可以使用10年,无残值,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企业将支付给银行的年利息费用共计12万元全部计入了财务费用核算;
(5)企业购入用于研究开发的专用设备和用于采集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信息的扫描器具各一台,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不含税价款分别为25万元和3万元,企业已将上述支出一次计入管理费用。由于该设备均已经达到了企业的固定资产标准,本年分别计提折旧5万元和1万元;
(6)当年取得A股股票转让净收益80万元,计入资本公积;
(7)“营业外支出”账户中,列支有上半年缴纳的税收滞纳金3万元、交通罚款2万元、意外事故损失10万元(其中2万元获得保险公司赔偿)、非广告性赞助支出20万元,全都如实做了扣除。
要求:
(1)计算上述各项内容对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
(2)计算审查后该企业2008年度应补缴的企业所得税。
正确答案
将产品发给职工视同销售,应该计算增值税及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增值税及相关附加增加=2000×50×(1+20%)×17%×(1+7%+3%) =2.24(万元)
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 000×50×20%-2 000×50×(1+20%)×17%×(7%+3%) =1.80(万元)
(2)由于企业没有成立工会组织,所以职工工会经费不能扣除,调增应纳税所得额50万元。
职工福利费调增应纳税所得额=320-2 200×14%=12(万元)
职工教育经费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60-2 200×2.5%=5(万元)
(3)无形资产摊销不能超过10年,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30-100/(10×12)×8=23.33(万元)
(4)固定资产完工前的利息支出应该资本化,不能计入财务费用
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2-10+10/(10×12)×2=2.17(万元)
(5)采购用于研究开发的专用设备和用于采集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信息的扫描器具可以全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但是不得再计提折旧,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6万元。
(6)营业外支出项目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3+(10-2)+20=31(万元)
(7)股票转让净收益应该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调增应纳税所得额80万元。
(8)审查以后的应纳税所得额
=1 000+1.8+50+12+5+23.33+2.17+6+31+80=1 211.3(万元)
(9)2008年应补交企业所得税=1 211.3×25%-250=52.83(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菜市A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销售各类五金产品为主营业务,同时兼营非独立核算的酒楼一座,能分开核算不同的收入,该公司某月相关经营业务如下:
(1)进口五金产品一批,支付国外的买价200万元,支付运抵我国海关地前的运输费用为20万元、装卸费用和保险费用为10万元;支付海关地再运往该公司的运输费用5万元、装卸费用和保险费用3万元。
(2)受A厂委托代销其生产的五金产品不含税价格100万元(已经取得委托方开具的发票),本月销售完毕,同时按实际销售收款的1%收取代理手续费。
(3)将本公司下属非独立核算酒楼制作的糕点 10万元作为职工福利发放给员工。
(4)将五金机械销售给客户获得含税收入234
万元,同时为每位客户提供代办保险一份,共收取客户保险费11.7万元。
(5)为扩大经营,该企业以价值(不含税价格)100万元的五金产品换取了酒店旁边的一处店面,已经取得相关产权证。
(6)购进五金产品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支付价款100万元、增值税17万元,运输费用5万元,待货物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商品10万元。
(7)销售除五金产品以外的其他商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应收不含税销售额300万元,由于月末前可将全部货款收回,给所有购货方的销售折扣比例为5%,实际收到金额333.45万元。
(8)购买办公用品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支付价款1万元、增值税0.17万元。
(9)本月酒店餐饮收入120万元,附设的卡拉 OK收入20万元。
(提示:增值税税率为17%,关税税率为 20%,契税税率为5%,当月购销各环节所涉及的票据符合税法规定,井经过税务机关认证)
要求:
(1)计算该公司进口环节应缴纳的关税、增值税。
(2)计算该公司应缴纳的营业税。
(3)计算该公司国内销售环节实现的销项税额。
(4)计算该公司国内销售环节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
(5)计算该公司应缴纳的增值税。
(6)计算该公司当月应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总和。
(7)计算该公司当月应缴纳的契税。
正确答案
该公司进口环节应缴纳的关税
=(200+20+10)×20%=46(万元)
该公司进口环节应缴纳的增值税
=(200+20+10+46)×17%=46.92(万元)
(2)该公司应缴纳的营业税
=(10+120)×5%+20×20%+100×(1+17%)×1%×5%=10.56(万元)
(3)该公司国内销售环节实现的销项税额
=100×17%+234÷(1+17%)×17%+100×17%+300×17%=119(万元)
(4)该公司国内销售环节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
=100×17%+5×7%+(17+5×7%)×(1-10÷100×100%)+0.17+46.92
=80.06(万元)
(5)该公司应缴纳的增值税=119-80.06=38.94(万元)
(6)该公司当月应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总和=(38.94+10.56)×(7%+3%)
=4.95(万元)
(7)该公司当月应缴纳的契税=100×5%=5(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