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33年12月31日,凯恩斯《致美国总统的公开信》在《纽约时报》上刊发。在信中凯恩斯敦促罗斯福将NRA(国家复兴总署)束之高阁,他将NRA称之为一个“戴着复兴假面具而实质上也许会阻碍复兴”的机构。这说明此时的凯恩斯

A已改变了其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

B找到了拯救美国经济的良方

C希望通过促进公众消费和开放市场来恢复经济

D反对政府扩张权力破坏国家机制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0年2月3日法律界网站登载了题为《刘瑜:动什么,不能动宪法》的文章指出:“……罗斯福新政时期,是总统权力扩张最迅猛的时期。事实上,新政期间,总统权力的转型,也是社会治理方式转型的一个后果。”这里所说的“社会治理方式转型”指的是

A向社会福利型转变

B向中央集权型转变

C向总统集权型转变

D向国家干预型转变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罗斯福在1933年3月对公众的讲演中说:“我们金融体系调整的过程中有个比货币、比黄金都要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公众的信心。你们必须坚定信念,不能被传言和猜疑打垮……。”其中人们的“猜疑”主要是(  )。

A新政府自由放任能否摆脱金融困境

B国家以工代赈是否能够刺激消费和生产

C国家实行金本位制可否刺激出口

D国家整顿银行能否恢复银行信用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是以掩饰资产阶级本质的牧师面貌出现的。”下面最能说明这一特征的是(  )

A调节工业生产,避免盲目竞争

B整顿财政金融,重塑信心

C规定工资工时,维护劳工利益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查署,购买并大量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

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

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

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

正确答案

C
下一知识点 : 战后的西欧和日本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建立“福利国家”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