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 共430题
(1)超音速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时,尾气中的NO会破坏臭氧层.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的NO和CO转变成CO2和N2,化学方程式如下:2NO+2CO
2CO2+N2
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为了分别验证温度、催化剂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
①请在表格中填入剩余的实验条件数据.
②设计实验Ⅱ、Ⅲ的目的是______.
(2)工业尾气中氮的氧化物常采用氨催化吸收法,原理是NH3与NOx反应生成无毒的物质.某同学采用以下装置和步骤模拟工业上氮的氧化物处理过程.提供的装置:
步骤一、NH3的制取
①所提供的装置中能快速、简便制取NH3的装置是:______(填装置序号).
②若采用C装置制取氨气(控制实验条件相同),情况如下表:
分析表中数据,实验室制NH3产率最高的是______(填序号).
步骤二、模拟尾气的处理:
选用上述部分装置,按下列顺序连接成模拟尾气处理装置:
③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④D装置作用有:使气体混合均匀、调节气流速度,还有一个作用是:______.
⑤D装置中的液体可换成______(填序号).
a.CuSO4溶液 b.H2O c.CCl4 d.浓H2SO4
⑥该同学所设计的模拟尾气处理实验还存在的明显缺陷是:______.
正确答案
(1)①该实验是验证温度、催化剂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所以Ⅰ、Ⅱ是只改变催化剂表面积,Ⅱ、Ⅲ只改变温度.
所以应填入的数据为:
Ⅱ280 1.2×10-3 5.80×10-3
Ⅲ1.2×10-3 5.80×10-3
②Ⅱ、Ⅲ只改变温度,所以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故答案为: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步骤一、NH3的制取
①制备氨气可采用解热NH4Cl和Ca(OH)2或浓氨水加热的方法制备,其中能快速、简便制取NH3的装置可用加热浓氨水法制备,用H装置,故答案为:H;
②因为NH4Cl受热易分解,生成的部分NH3和HCl又重新结合成NH4Cl,而用NaOH或Ca(OH)2作反应物产生的水较多,吸收的NH3较多,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f制NH3产率最高,
故答案为:f;因为NH4Cl受热易分解,生成的部分NH3和HCl又重新结合成NH4Cl,而用NaOH或Ca(OH)2作反应物产生的水较多,吸收的NH3较多;
步骤二、模拟尾气的处理
③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硝酸铜和NO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
故答案为:3Cu+8H++2NO3-═3Cu2++2NO↑+4H2O;
④D装置使气体混合均匀、调节气流速度,另外,氨气难溶于饱和氨水,可防止倒吸,
故答案为:防止氨气溶解(或防止倒吸);
⑤氨气可溶于硫酸铜溶液、水以及硫酸中,可产生倒吸,氨气为极性分子,不溶于非极性溶剂,可用CCl4代替饱和氨水,
故答案为:c;
⑥缺少尾气处理装置,过量的NO会污染空气,故答案为:未反应的NO无法处理,会污染环境.
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存在压强差。
(1)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
①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向上喷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____________。
(2)利用图3装置,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__________。
A.Cu与稀盐酸 B.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 C.CaCO3与稀H2SO4 D.NH4HCO3与稀盐酸
(3)在图3锥形瓶中加入酒精,瓶外放一水槽,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_________。
A.浓硫酸 B.食盐 C.硝酸钾 D.硫酸铜
(4)从产生喷泉的原理分析,图1、2是______ (填“增大” 或“减小”)上部烧瓶内的压强。图3是
______(填“增大”或 “减小”)下部锥形瓶内气体的压强。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的原理与上述装置图________原理相似。
正确答案
(1)①打开止水夹,挤压胶头滴管;②打开止水夹,用热毛巾捂住圆底烧瓶至有气泡从水中冒出,移去热毛巾
(2)D
(3)A
(4)减小;增大;3
合成氨工业对化学和国防工业具有重要意义。
(1)实验室欲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固定装置略去)制备并收集氨气。
①请在图中烧瓶内绘出导管所缺部分。
②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③为吸收多余的氨气,烧杯中的试剂是______
(2)氨有很多重要性质。
①将酚酞溶液滴加到氨水中溶液呈红色,其原因是____。
②管道工人曾经用浓氨水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如出现白烟,说明有氯气泄露,同时还有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28的气体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3)写出氨的两种用途____。
正确答案
(1)①
②2NH4Cl+2Ca(OH)2CaCl2+2NH3↑+2H2O
③水(或稀盐酸、硫酸等)
(2)①氨水显碱性(NH3·H2ONH4++OH-)
②8NH3+3Cl2=N2 +6NH4Cl
(3)作制冷剂、制硝酸、制化肥、铵盐、纯碱等
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学习小组欲制取氨气并探究其性质。请回答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上图是进行氨气喷泉实验的装置,引发喷泉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氨气使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电离方程式表示)。(3)该小组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部分夹持仪器未画出),探究氨气的还原性并检验产物。
①实验现象为:黑色CuO变为红色;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为蓝色;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气体,该气体无污染。请写出氨气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装置存在明显缺陷,请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同学认为:NH3与CuO反应生成的红色物质中可能含有Cu2O。已知:Cu2O是一种碱性氧化物;在酸性溶液中,Cu+的稳定性比Cu2+差(Cu+Cu+Cu2+)。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该红色物质中是否含有Cu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工业废气中的氮氧化物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为了治理污染,工业上常用氨气与之发生反应:NOx+NH3→N2+H2O,使其转化为无毒的N2。现有NO2和NO的混合气体3.0L,跟3.4L(同温同压下)NH3反应,恰好使其全部转化为氮气,则原混合气体中,NO2与NO的体积比是_________
正确答案
(1)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①轻轻挤压滴管,使少量水加入烧瓶,然后打开止水夹K
②NH3+H2ONH3·H2O
NH4++OH-
(3)①3CuO+2NH33Cu+N2+3H2O;②吸收氨气中混有的水蒸气,防止干扰产物水的测定;
③此装置没有尾气吸收装置,NH3排入大气,污染环境,连接一个吸收氨气装置如图所示:
(合理即可)。
(4)取少许样品,加入稀H2SO4,若溶液出现蓝色,说明红色物质中含有Cu2O反之则没有
(5)7:3
某研究小组进行与NH3有关的系列实验。
(1)从上图中挑选所需的仪器,画出制取干燥NH3的装置简图(添加必须的塞子、玻璃导管、胶皮管;固定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不用画),并标明所用试剂。
(2)将NH3通入溴水中,有N2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
(3)为验证:“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数目的分子”。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图中B管的容积是A管的2倍。活塞K1、K2、K3、K4、K5均关闭(固定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略:HCl和NH3均不溶于石蜡油,也不与之反应;装置气密性好)
①在A管中充满与大气压强相等的干燥HCl气体。操作是_________ 。控制活塞K4、K5,调节C,使B管充满与A管同压的干燥NH3。
②缓慢开启活塞K3,A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 。要达到实验目的,当反应完成并恢复到室温时,B管中预期的现象是 ___________;若观察不到预期现象,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提示:选用仪器:分液漏斗、烧瓶、U型管(或干燥管)、集气瓶等连接。
(2)8NH3+3Br2=N2+6NH4Br(或2NH3+3Br2=N2+6HBr,NH3+HBr=NH4Br)
(3)①关闭活塞③,打开活塞①②,从②处导如HCl气体,①处出现白色酸雾时(或①处放湿润蓝色石蕊试纸,试纸变红时),关闭活塞①②。
②产生白烟;B管中恰好充满石蜡油而石蜡油不进入A管;A管中的HCl可能混有空气。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