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肿瘤病人的护理
- 共592题
肺段切除手术后患者的正确卧位是
正确答案
解析
肺段切除术或楔形切除术者,应避免手术侧卧位,最好选择健侧卧位,以促进患侧组织扩张。
患者,男,62岁。支气管肺癌手术后3天,目前一般情况尚可,但有痰不易咳出。最适宜采取的排痰措施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患者术后有痰不易咳出,可能是痰液黏稠粘在气管壁上所致,护士应给予吸痰,不宜拍背、机械振动、体位引流等,以免引起伤口疼痛。
支气管肺癌患者向护士询问我是不是活不了多久?针对这个问题,护士的回答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对于癌症患者应鼓励其积极配合治疗,不应打消其对生命的积极性。
全肺切除术后患者,正确的护理措施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全肺切除术者,应避免 过度侧卧,可采取1/4侧卧位,以预防纵隔移位和压迫健侧肺而导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
患者,女性,70岁,行支气管肺癌术后2天。目前患者痰不易咳出,最佳的排痰措施是
正确答案
解析
肺癌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方法为:鼓励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必要时进行吸痰。病人如有气促、发绀征象,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给予氧气吸入。呼吸道分泌物黏稠者,可用糜蛋白酶、地塞米松等药物行超声雾化。
患者,男,48岁,支气管肺癌。病理组织报告为“鳞状细胞癌”。 患者在输注化疗药过程中,突然感觉静脉穿刺处疼痛,紧急处理措施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比较大,要注意保护血管,防止药液外渗,一旦外渗,应立即停止静脉滴注,局部用50%硫酸镁湿敷,防止皮下组织坏死。
患者,男,45岁,汽车修理工。间断咳嗽3个月,无痰。近20天出现咳嗽加剧,痰中带血,无发热、寒战等症状。查体:T36.7℃,P78次/分,R19次/分,BP110/70mmHg。浅表未扪及淋巴结。高度怀疑肺癌。 患者确诊为肺癌,给予化疗,输注化疗药物需要建立静脉通道,首选的液体为
正确答案
解析
化疗药物对血管刺激性强,建立静脉通道时,应选择生理盐水,化疗药给药前必须先用0.9%的生理盐水诱导,确保针头在静脉内再注入化疗药物,输入化疗药物后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后再拔针。
患者,女,62岁。支气管肺癌术后3天,一般情况尚可,但有痰不易咳出,宜采取的排痰措施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此题属于临床实践类考题,比较简单。患者一般情况尚可,但有痰不易咳出,此时宜采取的排痰措施是给予拍背,使痰液松动后,自行排出。故选B。
患者男性,58岁。胸片示2cm×2.5cm大小的左肺肿块影,并左胸腔积液,支气管纤维镜检查为鳞癌,行左上肺叶加淋巴结切除,手术后第2日病情平稳,患者可进行的活动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术后两日可扶持病人围绕病床在室内行走3-5min,以后根据病人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
男性,58岁,因右肺中央型肺癌行右肺切除术。术后留置胸管,目前处于钳闭状态。该患者术后留置胸管的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对全肺切除术后所置的胸腔引流管一般呈钳闭状态,以保证术后患者侧胸腔内有一定的渗液,减轻或就纠正明显的纵膈移位。
女性,60岁,因肺癌行左肺全切术。麻醉清醒后,护士指导患者正确卧位,其中不宜采取的体位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全肺切除术者,应避免过度侧卧,可采取1/4侧卧位,以预防纵膈移位和压迫健侧肺而导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
男性,68岁,因肺癌行右肺全切术。术后输液速度一般每分钟不超过
正确答案
解析
全肺切除术后病人应控制钠盐摄入量,一般而言,24h补液量宜控制在2000ml内,速度以20-30滴/分为宜。
患者,男,50岁。有30年吸烟史,近日咳嗽,咳白色黏痰,痰中有血丝。胸部X线检查显示右肺肺门4cm×4cm肿块影,怀疑肺癌收入院。 该患者确诊为中央型肺癌,行右全肺切除术加淋巴结切除术,术后清醒后应采取的体位为
正确答案
解析
全肺切除者,应避免过度侧卧,可采取1/4侧卧位,以预防纵膈移位和压迫健侧肺而导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
患者,男,65岁。突发头痛、恶心、呕吐2周,伴左侧肢体活动欠灵活。患者1年前行右肺上叶恶性肿瘤切除术,无发热,无抽搐。 此时解除颅内压增高的最有效措施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手术是治疗颅内肿瘤最直接有效的方法,选项A为颅内压增高处理的禁忌措施,选项B、D、E均无法去除病因。
患者,男,50岁。有30年吸烟史,近日咳嗽,咳白色黏痰,痰中有血丝。胸部X线检查显示右肺肺门4cm×4cm肿块影,怀疑肺癌收入院。 患者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护士将胸腔引流管钳闭,酌情放出液体或气体,每次放液量不宜超过
正确答案
解析
每次放液不宜超过100ml,速度宜慢,避免快速多量放液引起纵膈突然移位,导致心脏骤停。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