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政治民主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更是人类不懈的努力和追求。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在政治民主化尤其是民主法制建设的道路上不断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9月21——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各民主党派、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和特邀代表662人。经过充分的民主讨论,代表一致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组织法》规定了人民政协是全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将作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协商机关而长期存在。

材料二: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会议听取和通过了刘少奇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和周恩来的《政府工作报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

材料三:见下图。

(1)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新中国的政治民主化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反映了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进步。透过图片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谈谈“依法治国”方略的现实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平反冤假错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加强立法工作;加强立法和普法知识的宣传;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改革基层民主选举。

(3)加快了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步伐,保障人民的合法权利,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奴隶决不会成为主人的朋友,小人也不会成为君子的朋友,即使他们攫有了平等的地位也不会如此;因为如果对不平等的东西给以平等,其结果正是不平等

——柏拉图《法律》

(1)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制宪会议取得制宪的任务,不是基于人民的创意或同意……而是由于会议中代表自己的决定。参加会议的各州代表的产生,不是出于人民直接或间接的选举,制定出来的新宪法也未交人民表决。

——《高中历史教学用书》

(2)有人据此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没有反映广大人民的意见”,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2009年12月,国务院法制办主任曹康泰强调,在制度建设中要把公开听取意见、专家咨询论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必经程序加以规定。

——中国新闻网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有哪些特征?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民主政治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只是奴隶主阶级内部的民主,奴隶不享有民主权利。 

(2)同意。立法程序脱离民意,导致出现忽视甚至损害人民权利的结果。如:没有提及人民的基本权利;承认黑人奴隶制。

不同意。有利于维护人民的利益。如确立联邦制原则,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促进经济发展;确立民主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共和政体,防止了独裁和暴政。

(3)特征: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主要目的:维护人民的利益。

(4)趋势:民主主体范围不断扩大;民主制度不断完善。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一组图片,回答问题。

(1)根据以上图片及所学知识,概述百年中国的宪政之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发展趋势的角度分析,中国百年宪政之路对你有何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维新派提出效法日本明治维新,欲开国会、设议院、颁宪法,实行君主立宪。但在顽固派的反扑下陷于失败。

       ②武昌起义胜利后,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民主共和政体。但随着辛亥革命的果实为袁世凯所窃取,《临时约法》也最终被废除。

       ③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进行重庆谈判,签署《双十协定》,规定召开政协会议和国民大会,制定宪法、实施“宪政”。但因蒋介石集团坚持独裁反共的方针而未能付诸实施。

       ④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但在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之后遭到践踏。

       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领导人民正确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制定完善了社会主义宪法,提出依法治国,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走民主政治的道路,是中国近现代先进的中国人追求的目标。实现民族独立,是民主政治制度建立的前提。我国政治制度的选择必须符合中国国情。(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发展,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建国初期我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什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这一制度有何新的重大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1954年宪法中的上述条文规定我国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这一规定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有何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把雄伟辽阔的青藏高原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安定祥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胡锦涛在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网北京2010年1月22日电)

(3)建国初期,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的实行有何重大意义?1984年,这一制度又获得了怎样的重大发展?请写出我国除西藏自治区之外的四个省级自治区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使这一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使这一制度进一步完善。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近代百年来,中国人对民主政治的追求矢志不渝,付出了巨大艰辛。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民国初年中国的政治发展其实应视为近现代中国史上的第一次民主转型。下图记录了1833——1915年“民主”、“共和”这两个关键词在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的频率。

 

——《真假共和——1912中国宪政实验的台前幕后》

  材料二 很清楚的,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三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1895——1913年“民主”、“共和”字眼出现的频率呈现什么趋势?当时导致这一趋势出现的重大政治事件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的主要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近代中国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失败的原因。指出新时期我国是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呈现快速增加的趋势。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

(2)中国革命分两步走;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3)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薄弱;专制主义传统深厚;教育水平低下,民主意识淡薄;1982年修订宪法,为依法治国奠定基础(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确立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的“十六字方针”,进一步完善了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颁布《民族区域自治法》,促进了民族团结;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写进宪法,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通过《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扩大了基层民主。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