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进入20世纪,人类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中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亲历者。

请回答:

(1)两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史实说明,两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国际地位的影响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第一世界大战的中心在欧洲,中国远离战场,仅仅派遣劳工赴欧洲,是配角;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是反法西斯的主战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牵制着主要的日军。

(2)一战后,巴黎和会把原来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华盛顿会议中国重新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二战后,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国际地位有所提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材料:

材料一 俄国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和平法令》指出,苏维埃的工农政府向一切交战国的人民及其政府建议,立即就公正的民主和约进行谈判,立即实现“不割地(即不侵占别国领土、不强迫合并别的民族)不赔款的和平”。

材料二 11月10日,英、法、日、意等国派驻俄国大本营的军民代表团团长联合发出一份照会。照会威胁说:“如果俄国退出战争,它将遭到最严重的后果。”

材料三 法国军事当局要求俄国的杜霍宁将军阻止谈判的开始,并把俄军留在前线。

材料四 11月27日,德军总局司令部的答复来了,他表示同意和平谈判。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苏维埃政府对当时的战争采取了什么态度?其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二、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四反映了德国的态度,德国为什么会采取这种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进行停战谈判,退出帝国主义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战争给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

(2)帝国主义协约国威胁和阻止苏俄退出战争。一方面怕消弱协约国的力量,另一方面说明帝国主义对无产阶级革命的仇视。

(3)德国可借此减少东线压力,得到喘息机会。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德意志放弃它在东非的要求……承认英国保卫桑给巴尔……英国把海利哥兰岛让给德意志……德意志应……对大英帝国……在非洲的反法政策……在亚洲的反俄政策……给予帮助。

——引自1890年7月1日英德关于殖民地的协定

材料二我们德意志人相信我们的力量……我们必须用尽一切办法,努力争取适合我们实际情况的政治权威……如果我们只是欧洲大陆的强国,并偎依英国的恩惠而求得一些殖民地的话,我们将限于1866年的政治卑微地位。

——引自1911年4月本哈第著《我们的前途》

材料三德国要求法兰西共和国把……广大地区(注:这里指刚果)让出。……法国放弃它在那块土地邻近区域享有的权利,而由德国控制这一区域,这将会……使英国的北非与南非分离开来。德国当政人士……必须明白,任何一个英国政府……也不会容许在分配非洲政权上有这样巨大的变更!

——引自1911年7月14日《泰晤士报》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英国对德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本哈第的态度反映了什么问题?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说明英国对德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由勾结德国反对法俄到支持法国反对德国。

(2)德国不再满足于欧洲大陆强国的地位,而要求成为世界帝国,夺取英国的殖民地。因为随着德国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对外扩张的野心也急剧膨胀。

(3)表面上维护法国的殖民地,实际上是勾结法国抑制自己的劲敌德国,以维护其既得的殖民霸主地位。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日本都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都曾干过趁火打劫的勾当。其中,日本在一战中趁火打劫的表现有

①夺取德属太平洋岛屿马里亚纳群岛、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②侵人中国山东半岛,占领德国租借地青岛③对美宣战④占领中国的东北三省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②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非正义战争,但就局部来看,有些国家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具有民族解放的性质。这些国家包括(  )

①塞尔维亚 ②保加利亚 ③比利时 ④法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把历史的镜头回放到1919年,假若你作为一名中国外交官,和顾维钧、陆征祥等人一起代表中国出席巴黎和会,在这次会议上,你应该不会看到

A会议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B美国、英国和法国操纵了这次会议

C斯大林率领苏俄代表团参加会议备受冷遇

D会议通过了相当苛刻的对德和约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凡尔登战役计划的制定者认为,无论德国人能否攻占凡尔登,“法国军队都将血流成河,尸积如山”、“将使法国人民明白,就军事方面而言,他们没有什么可指望的”。由此可见,德国发动凡尔登战役的战略目的是

A企图结束西线战斗

B彻底瓦解协约国同盟

C迫使法国退出战争

D打开通往巴黎的门户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

A第一次世界大战急剧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推动了革命的发生

B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C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有战争”这个条件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战中,对1916年战争形势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德军速决战计划破产,双方转入阵地战

B双方的制海权发生重大变化

C协约国开始掌握战略主动权

D美国的参战加速了一战的结束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中,最主要的是

A法、德矛盾

B俄、奥矛盾

C美、欧矛盾

D英、德矛盾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开始于

A德奥同盟条约签订

B意大利加入同盟国

C法俄缔结军事协定

D英俄签订军事协约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塞尔维亚所进行的战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性质

B欧洲战场上的西线进行的战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C战略主动权转到协约国方面是在大战的第一阶段

D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战后,战胜国声称按照民族自决的原则来处理领土问题,下列各项,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A“波兰走廊”的划定

B捷克斯洛伐克独立

C对德国殖民地进行委任统治

D佛朗哥政权的建立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徳皇威廉二世对战争的胜利信心百倍,他对即将开往前线的士兵宣布:“叶落之前你们就能返回故乡。”一战中德国在西线速胜的信心被打破的战役是

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日德兰海战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金色少女”雕像肩负起世博会卢森堡馆“欢迎大使”的重任。“金色少女”雕像全身镀金,是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的3000名卢森堡士兵而建,被视为卢森堡的国宝。在一战中最多时一天造成几万名士兵伤亡,而且是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是

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日德兰海战

正确答案

C
下一知识点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第一次世界大战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