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甲)所示,一对金属板M和N平行、竖直放置,M、N的中心分别有小孔P、Q,PQ连线垂直金属板.N板右侧有一半径为r的圆形有界的匀强磁场,其圆心O在PQ的延长线上,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置于P孔附近的粒子源连续不断地沿PQ方向放射出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电粒子(带电粒子所受的重力、初速度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可忽略),从某一时刻开始,在板M、N间加上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其周期为T、电压为U,t=0时M板电势高于N板电势.已知带电粒子在M、N两板间一直做加速运动的时间小于T/2,并且只有在每一个周期的前T/4时间内放出的带电粒子才能从小孔Q中射出,求:

(1)带电粒子从小孔Q中射出的最大速度;

(2)M、N两板间的距离;

(3)在沿圆形磁场的边界上,有带电粒子射出的最大弧长.

正确答案

(1)在M、N电场间处于一直加速的粒子从小孔Q中射出的速度最大,设从最大速度为vm

根据动能定理得 qU=m

解得:vm=  

(2)设M、N两板间距离为d,则两板间的电场强度大小 E=

设粒子运动的加速度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qE=ma

解得:a=

每一个周期的第一个时刻放出的带电粒子刚好能从小孔Q中射出,它加速和减速各经历

由d=a()2×2

解得:d=

(3)每一个周期的前时间内放出的带电粒子才能从小孔Q中射出,其中射出最早的粒子速度最大,越晚射出的粒子速度越小.粒子进入磁场,其中速度越小者运动半径越小,射出点离射入点越近,偏转角度越大(越接近π).最早射入者速度最大,运动半径最大,偏转角度最小,射出点与入射点所夹弧长最大.

设带电粒子以最大速度射入时在磁场中的运动半径为R,偏转角为θ,由牛顿第二定律和几何关系得

 Bqv=m

 tan=

解得:θ=2arctanBr

设沿圆形磁场边界上有带电粒子射出的最大弧长为s(图中实线部分),根据弧长公式

s=r(π-θ)=r(π-2arctanBr

答:

(1)带电粒子从小孔Q中射出的最大速度为

(2)M、N两板间的距离为

(3)在沿圆形磁场的边界上,有带电粒子射出的最大弧长为r(π-2arctanBr).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左侧为二块长为L=10cm,间距d=cm的平行金属板,加上U=×104V的电压,上板电势高;现从左端沿中心轴线方向入射一个重力不计的带电微粒,微粒质量m=10-10kg,带电量q=+10-4C,初速度v0=105m/s;中间用虚线框表示的正三角形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1,三角形的上顶点A与上金属板平齐,AB边的中点P1恰好在下金属板的右端点;三角形区域的右侧也存在垂直纸面向里,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B2,且B2=4B1;求

(1)带电微粒从电场中射出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带电微粒进入中间三角形区域后,要垂直打在AC边上,则该区域的磁感应强度B1是多少?

(3)确定微粒最后出磁场区域的位置.

正确答案

(1)微粒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时间t,加速度a,设射出电场时竖直方向的速度为vy

电场力方向做匀加速运动:=ma     (1)

初速度方向匀速直线运动:L=v0t     (2)

则有:vy=at  (3)

  a==×1011m/s2     (4)t==10-6s       (5)

由上式可得:vy=at=×105m/s  

所以则有:v=+=×105m/s  (6)

与水平方向夹角θ,tanθ==,即垂直与AB出射. (7)

(2)带电粒子出电场时竖直方向偏转的位移y     

则有:y=at2

代入得:y=m=,即粒子由P1点垂直AB射入磁场  (8)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设匀速圆周运动P1Q1段半径R1,根据几何关系有

R1==×10-2m (9)

由qvB=m  (10)得 

B1==T(11)

(3)带电粒子在B2磁场中以O2为圆心做匀速圆周

运动,即Q1Q2段,其半径R2=

再次进入B1区域时做以O3为圆心,半径仍为R1的匀速圆周运动,即Q2P2段,最后从P2点出磁场区域,

如图所示   (12)

在△P2CO3中,有CO3=0.5R1 则有   P2C=R1=m=7.67cm 

答:(1)带电微粒从电场中射出时的速度大小×105m/s和方向是垂直与AB出射;

(2)带电微粒进入中间三角形区域后,要垂直打在AC边上,则该区域的磁感应强度B1T;

(3)确定微粒最后出磁场区域的位置是7.67cm.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天文工作者观测某行星的半径为R1,自转周期为T1,它有一颗卫星,轨道半径为R2,绕行星公转周期为T2,求:

(1)该行星的平均密度;

(2)该行星的同步卫星的速度.

正确答案

(1)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m-----①

得:M=--------------------------②

根据密度的定义得:ρ===------------③

(2)设同步卫星轨道半径为r,则:G=m()2r---------④

速度与周期的关系为v=---------------------⑤

由②④⑤式解得:v=---------------------⑥

答:(1)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

(2)该行星的同步卫星的速度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ABCD为竖立放在场强为E=104N/C的水平匀强电场中的绝缘光滑轨道,其中轨道的ABC部分是半径为R=0.5m的半圆环,轨道的水平部分与半圆环相切于C点,D为水平轨道的一点,而且CD=2R,把一质量m=100g、带电量q=-10-4C的小球,放在水平轨道的D点,由静止释放后,在轨道的内侧运动.(g=10m/s2),求:

(1)它到达B点时的速度是多大?

(2)它到达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是多大?

正确答案

(1)设:小球在C点的速度大小是VB,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NB

则对于小球由D→B的过程中,应用动能定理列出:

qE×3R-mgR=mvB2解得:vB=2m/s

(2)在C点的圆轨道径向,小球受到轨道对它的弹力和电场力,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有:

NB-qE=m

解得:NC=5qE-2mg=5N

答:(1)它到达C点时的速度是2m/s

(2)它到达C点时对轨道压力是5N.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M、N为两块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金属板,两板间电压可取从零到某一最大值之间的各种数值.静止的带电粒子带电量为+q,质量为m(不计重力),从点P经电场加速后,从小孔 Q进入N板右侧的匀强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CD为磁场边界上的一绝缘板,它与N板的夹角为a=45°,孔Q到板的下端C的距离为L.当M、N两板间电压取最大值时,粒子恰垂直打在CD板上.求:

(1)两板间电压的最大值Um

(2)CD板上可能被粒子打中的区域的长度x;

(3)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tm

正确答案

(1)M、N两板间电压取最大值时,粒子恰垂直打在CD板上,

所以圆心在C点,CH=QC=L,故半径R1=L

又因qvB=m

qUm=mv12

所以Um=

(2)设轨迹与CD板相切于K点,半径为R2,在△AKC中:

sin45°=

所以R2=(-1)L

即KC长等于R2=(-1)L

所以CD板上可能被粒子打中的区域即为HK的长度,

x=HK=R1-R2=(-1)L

(3)打在QE间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均为半周期:

T=

所以tm=T=

答:(1)两板间电压的最大值Um

(2)CD板上可能被粒子打中的区域的长度x为(-1)L;

(3)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tm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综合应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