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对人的影响
- 共2908题
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进行,广州是中国第二个取得亚运会主办权的城市,北京曾于1990年举办第11届亚运会。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
材料一:广州亚运会文化活动标志的原型取自粤剧脸谱。粤剧是岭南特有的传统戏曲剧种,发源于南粤,流行于广东、广西,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标志传神地演绎了花旦唱念间的飞扬神采和眼神回转的动人瞬间,具有浓厚的岭南韵味和鲜明的艺术特色。标志设计象征着广州亚运会将以开放的姿态欢迎远道而来的四方宾客,表达了广州亚运会不仅成为亚洲多元文化交流的盛会,也将为国内外来宾展示独特精彩的岭南文化活动。
材料二:在广州亚运会吉祥物和会徽的设计上引发了国内的争论,这种争论反映了时代对传统文化发展的再认识。今天我们处于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一个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对待传统文化应当抱三种态度,即分析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前瞻的态度。
材料三:广州市社科院产业经济与企业管理研究所所长尹涛就“亚运经济”话题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亚运会将为广州新增投资 和消费领域的30多万个就业岗位,额外增加消费支出19亿元,为广州带来45.03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旅游业的总收入增收大概为七八亿元。亚运会还将大大促进广州体育产业的发展,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广告业、现代农业、商业都将从亚运会中获益。 通过举办亚运会,把广东人的优秀传统品质进一步发扬光大,塑造广东人激情好客、文明有礼、开放包容、尊重规则、积极进取、乐于奉献等良好形象。
(1)结合材料一,分析材料反映出中华文化的哪些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材料二中对待传统文化的“三个态度”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和经济的关系、文化塑造人生的知识分析广州举办亚运会的重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粤剧作为岭南特有的传统戏曲剧种两百多年的历史,至今仍焕发出活力,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粤剧的飞扬神采和动人展示显示出浓厚的岭南韵味和鲜明的艺术特色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③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广州亚运会将以开放的姿态欢迎远道而来的四方宾客,成为亚洲多元文化交流的盛会,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2)①所谓分析的态度,就是要辨证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②所谓开放的态度,就是要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既要吸取世界上各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也要让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走向世界。 ③所谓前瞻的态度,就是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关系,面向未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3)①一定的文化给予一定的经济重大影响,对经济具有反作用。亚运会作为文化盛会能够扩大就业岗位、消费,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和旅游业增长。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突出。亚运会能够促进广州体育产业的发展,推动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广告业、现代农业、商业发展。③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举办亚运会,能够丰富广东人精神品质,增强积极进取、乐于奉献的力量,推动广州人更加良好形象形象的形成与素养的提升。
闪烁着时代光辉的中华民族精神,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先进思想并具有顽强奋斗精神的杰出人物:林则徐、谭嗣同、瞿秋白、鲁迅、雷锋、王进喜、任长霞等,他们为振兴中华上下求索、矢志不渝,推动了历史发展和民族进步,深刻地改变了时代的面貌,他们高扬着鲜明的时代精神,挺起了坚强的民族脊梁。
(1)为什么说闪烁着时代光辉的中华民族精神造就了一大批杰出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杰出人物推动历史发展和民族进步体现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的。在中华民族为实现民族振兴而奋斗的不同历史时期,出现了大批体现民族精神鲜明时代特征的杰出人物。②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对人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③它能够培养人的健全人格,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闪烁着时代光辉的中华民族精神,能造就出一大批杰出人物。
(2)①杰出人物推动历史发展和民族进步,体现了优秀文化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中。②杰出人物推动历史发展和民族进步,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材料一: 圆明园是我国古代园林和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1860年被英法联军大肆抢劫后焚毁,现在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址。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圆明园遗址保护和重建方案的争论充分展开,目前主要有原址整体复建、原址部分复建、遗址附近复建、异地重建等观点。
(1)你赞成上述哪种观点?请从文化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承的角度阐述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2010年,我们共同经历了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特大自然灾害;2010年,我们成功举办了上海世博会,发射了“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在当代中国,大力弘扬和培育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航天精神,中华儿女责无旁贷。
(2)辨析:民族精神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是弘扬时代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文化具有教育塑造人的功能,可以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②通过遗址或通过遗址与复建部分的对比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增强人们的忧患意识,提醒人们勿忘国耻,激励人们不甘屈辱,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③以圆明园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园林和建筑艺术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独特地位,通过复建或重建推陈出新,可以使我国古代的园林建筑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注:考生赞成任何一种观点,只要答案中包含上述要点,或者其他合理内容,均可给分)
(2)①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因此,题目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②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突出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所具有的鲜明时代特征。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根本是要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心骨”作用,还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因此,辨题的观点是片面的。
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决定》也指出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如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等现象。
(1)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应该怎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对我们个人有何积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心骨”作用;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④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2)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对于这一战略思想,仅仅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去理解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关注其深刻的文化涵义。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1)为什么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仅仅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去理解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关注其深刻的文化涵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回答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为什么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文化能够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关注深刻的文化内涵,大力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2)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可见,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过程。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据报载,某市教育局在一次对全市中小学生的道德心理状况进行摸底抽查中,得出了一个让人惊讶的结论--景仰黑社会老大的学生几乎是崇拜父母人数的两倍。据一项关于青少年犯罪特点的调查显示,“犯罪低龄化,手段暴力化,方式团伙化”,已经成为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趋势。而广大青少年对于黑势力的认识,则大多来自于一些不良图书和音像制品。
(1)你认为文化在塑造人生方面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别说明国家、文化经营者、青少年应如何应对这种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③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①国家文化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文化市场的规范引导,大力弘扬主旋律,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努力搞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②文化生产经营单位不应当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要把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遵守职业道德,不生产、销售品味低下的文化产品。③青少年应当追求健康有益的文化,深刻认识不良文化对个人成长发展的危害性,提高辨别腐朽文化和落后文化眼力,增强抵御其影响的能力。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1)请从文化的特点角度分析,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文化与政治的关系分析,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的认识世界和改造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的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发展先进文化推动社会的进步。②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发展先进文化有助于提高人们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发展先进文化能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方向保证,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政治文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2)①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政治的反映,先进的文化对政治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②发展先进文化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有助于培养的“四有”公民,提高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国家。③发展先进文化,有助于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增强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能力。
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在京举行。会议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请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对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重要性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将会极大地促进社会的发展。②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因素,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文化竞争力。③文化塑造人生。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将极大地推动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
材料一:清华大学等机构联合发布的《2011年最受关注十大焦点民生问题》显示,最令人关注的是“社会道德风气”,从2005年以来首次进入国人关注问题前十名。“小悦悦事件”、“撞人反称做好事”……去年发生的一系列焦点事件,不断挑战公序良俗,拷问社会良知,引发社会文化发展和改革的深层思考:国人的道德底线究竟在哪里?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呼吁:“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用”良知的尖刀“来深刻解剖自身存在的丑陋,忍住刮骨疗伤的疼痛来唤起社会的警醒与行动。”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要制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施纲要;要在全党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
材料三: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赛场内外,大学生志愿者们用热情,真诚,良好的服务,为国家赢得尊严和友谊,被媒体称为“鸟巢一代”。上海世博会上,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了世博会志愿者“海宝一代”的身上,他们为世博会志愿者注入了飞扬的青春色彩。亚运会上志愿者青春的笑容,再次让亚洲人民感受到了中国青春一代的无私奉献和文明素养。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三,运用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有关知识回答:在以后的生活中,你打算如何进一步弘扬“鸟巢一代”、“海宝一代”身上所体现出的志愿者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又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对经济政治的发展起促进作用。②优秀文化塑造人生,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利于引领社会思潮,抵制错误思想的影响。④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2)①加强自身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我们青少年学生应该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修养。②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提高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③在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积极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在江苏,大多数公共文化场所已陆续实现免费开放。这意味着将有更多公众走进文化艺术殿堂,感受文化魅力。某校高三(1)班同学就“免费时代下,公众如何看待和享受文化大餐”这一主题进行探究。现在请你参与其中。
【享用文化】
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走进这些免费开放的公共文化场所:在美术馆,欣赏古今中外书画大师的作品;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在科技展览馆,体验现代科技的神奇……同学们在历史与现实中穿越,享受精神愉悦,接受文化熏陶。
(1)结合材料,探究公共文化场所免费开放的文化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证观点】
同学们走访文化主管部门了解到:公共文化场所告别“门票经济”免费开放之后,虽然少了门票收入,但参观人数大幅增加,同时也带动了相关文化产品的消费。从社会效益和城市整体经济考虑,应该说这是一件“双赢”的举措。
(2)同学们认为,公共文化场所免费开放既利民又利国。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该观点加以论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升素养】
同学们在免费开放的公共文化场所观察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大声喧哗,乱吐乱扔,随意触摸展品,损坏公物……为此,同学们呼吁公众提高公德素养。
(3)从生活与哲学和政治生活角度,就公民提高自身公德素养各提两条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有利于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②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③有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④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⑤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四有”新人。(如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等角度答,言之有理也可)
(2)①公共文化场所免费开放,有利于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改善居民消费结构,将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相协调,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可见,这一举措既利民又利国。②公共文化场所免费开放的同时,也带动了相关文化产品的消费。这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利国的同时,民众也必将从中受益。
(3)生活与哲学角度:①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公民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提高社会公德意识。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应重视量的积累。公民提高自身公德素养,应从平时做起。
政治生活角度:①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公民在享受文化权利的同时,应自觉履行公民义务,遵守社会公德。②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是统一的。公民应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结合起来,提高公德素养,维护国家利益。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