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 共1746题
对3NO2+H2O═2HNO3+NO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该反应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变为+5价和+2价,所以生成硝酸的二氧化氮是还原剂,其计量数是2,生成NO的二氧化氮是氧化剂,其计量数是1,所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质量之比都是1:2,故A正确;
B.该反应中氧化产物是硝酸,还原产物是NO,所以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故B错误;
C.该反应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变为+5价和+2价,所以二氧化氮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水中各元素都不变,所以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故C错误;
D.在反应中若有6mol NO2参与反应时,有4mol电子发生转移,故D错误;
故选A.
铜和浓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
(1)浓H2SO4作______剂,具有______性.
(2)在该反应中,若消耗了32g Cu,则转移了______mol 电子,还原了______mol H2SO4,生成______ L SO2(标准状况)气体.
(3)以下三种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写出序号)①浓H2SO4②稀H2SO4③CuSO4
(4)用双线桥表示铜和浓硫酸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Cu+2H2SO4(浓)CuSO4+SO2↑+2H2O.
正确答案
氧化
氧化
1
0.5
11.2
①>③>②
解析
解:(1)该反应中,硫酸得电子化合价降低,所以硫酸是氧化剂,铜失电子作还原剂,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故答案为:氧化,氧化;
(2)设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x,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是y,生成二氧化硫的体积是z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转移电子
64g 1mol(被还原) 22.4L 2mol
32g y z x
x==1mol,
y==0.5mol,
z==11.2L,
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1mol,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是0.5mol,生成11.2L二氧化硫;
(3)Cu+2H2SO4(浓)CuSO4+SO2↑+2H2O中浓硫酸的氧化性大于硫酸铜,铜离子得电子能力大于氢离子,所以硫酸铜的氧化性大于稀硫酸,所以三种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①>③>②,故答案为:①>③>②;
(4)该反应中,硫酸得电子数=1(6-4)=2,铜失电子数=1(2-0)=2,所以转移电子数是2,双线桥表示铜和浓硫酸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故答案为:.
0.001mol金属放入10mL 0.1mol/L某酸溶液中,产生22.4mL氢气(标准状况),下列情况中一定不可能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题意知:金属是0.001mol,酸也是0.001mol,生成的氢气也是0.001mol,
如果酸相对于金属过量时,金属和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所以一定是二价金属,酸无要求;
如果金属相对于酸过量,酸和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所以一定是二元酸,但如果是一价金属,金属不会过量,
因此金属的化合价一定是二价以上.
故选A.
下列反应肯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中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
B.由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
C.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
D.复分解反应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选;
故选:D.
氮化铝(AlN)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陶瓷工业等领域.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如下反应合成:Al2O3+N2+3C 2AlN+3C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还原剂)升(化合价升高) 失(失去电子) 氧(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剂)降(化合价降低) 得(得到电子) 还(发生还原反应)若说剂正相反.可以分析出,在氮化铝的合成反应中,N2的化合价由0→-3,发生改变,N2是氧化剂;Al2O3 中Al、O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A错误;
B.在氮化铝的合成反应中,N2的化合价由0→-3,每生成2 mol AlN,N2得到的电子是3×2=6mol电子.故B错误;
C.氮化铝中Al的化合价为+3价,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C正确;
D.氮化铝晶体是由Al3+和N3-构成的离子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