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
- 共595题
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材料一:
石羊河流域示意图(图1)
材料二:
石羊河流域某采样点垂直剖面图(图2)。
(1)石羊河的总体流向为_________________。从内、外流河类型看,该河为_________河,判断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所示地层,埋藏越深,距今年代越______;深度1.6米处是沉积,由此可推断该地的干湿状况,距今5000年前后比现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
(4)为了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自西南向东北;内流;没有流入海洋
(2)久;湖沼湿现代为沙,古代为湖沼
(3)温度大陆性气候;荒漠化
(4)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发展喷灌,滴灌等以节约用水对流域内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等。
某校兴趣4组查阅资料时发现,在下图甲中①处有一瀑布,有史为证,此瀑布“激流翻滚,惊涛怒吼,其声方圆十里可闻,其形恰如巨壶倒悬,场面极为壮观”。然而同学们在秋游时,并未欣赏到如此壮观的场面。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试分析该瀑布景观最为壮观的季节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图乙中信息,试说明该瀑布形成的地质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游时,同学们对图甲中②河谷的成因产生了好奇,纷纷发表看法,一共提出了四种假设,请你将
下面的假设补充完整。
假设一:向斜成谷;
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要验证上述假设,同学们必须寻找的资料或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夏季,该流域降水集中在夏季,水量很大。
(2)流水侵蚀作用(岩性差异造成流水的差异侵蚀,较坚硬的砾岩受侵蚀弱,较松软的砂岩受侵蚀强,
形成断面和水潭,发育成瀑布)
(3)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松散易被侵蚀成河谷;断层两翼的岩体相对上升,中间的岩体相对下降形成
河谷;河流侵蚀下切形成河谷
(4)河床及其两侧的岩石性质和形成年代或当地的地质构造
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材料一:
石羊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
石羊河流域某采样点垂直剖面图
(1)石羊河的总体流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内、外流河类型看,该河为_______河,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所示地层,埋藏越深,距今年代越______;深度1.6米处是______沉积,由此可推断该地的干湿状况,距今5000年前后比现在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从西南流向东北;内流;河流没有流入海洋,而是消失在沙漠里
(2)远;湖沼;湿润;当时为湖沼沉积,属水域环境;而现在是风沙堆积,属荒漠环境
(3)温带大陆性气候;土地沙漠化(荒漠化)
读下面一则报道,回答下列问题。
美国出版的《科学》杂志刊登一篇文章说,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地球在6500万年前遭受一颗小行星撞击而导致恐龙灭绝,但这并非是地球唯一的“飞来横祸”。另一颗小行星(也可能是彗星)在距今约2.5亿年前也撞击过地球,触发了地球上最大规模的物种灭绝……
有关证据是科学家们在对远古时代的沉积物进行研究时发现的,这些从日本、中国和匈牙利的不同地点搜集的沉积物来自地质史上的二叠纪和三叠纪之间…
这颗撞击地球的小行星撞击的威力相当于地球上最大地震的100万倍,由此还引发了地球上最大规模的火山运动。火山灰和撞击引起的灰尘覆盖整个地球达数百年。当时地球上的主要物种,包括1.5万种三叶虫全部灭绝,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生脊椎动物被毁灭……
(1)“二叠纪和三叠纪之间”应该是距今约_______年,这也是_______代和_______代的时间界线。
(2)简要分析当时全球气候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当时地球上生物遭毁灭的直接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2.5亿;古生;中生
(2)在撞击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撞击所产生热量及火山喷发的热能的作用,地球上的温度很高。
一段时间以后,由于大量的灰尘遮天蔽日,太阳辐射被极大地削弱,地球一气温降低。
(3)撞击发生后,地球上暗无天日,许多植物因为得不到充足的阳光而大片的死亡。由于植物的大片死
亡,许多动物也因:食物缺乏而大量死亡。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确定地层年代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岩石中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规律,二是根据______________。
(2)图示所在的地质构造为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岩层形成时一般呈水平状
态,从A区岩层的形状及地层的顺序来看,此处地层的顺序有________现象,在野外可以通过研究____
_____来证明。
(3)在此图区域能找到古生代的煤层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此地缺失__________________,其缺失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③号地层由含珊瑚化石的石灰岩组成,则证明侏罗纪时,该区域的环境为_________,有可能形成
的能源矿产是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地层中化石的年代
(2)褶皱;岩层发生了弯曲;颠倒;化石
(3)古生代后期的地层;此地在古生代后期相对高度较高,没有什么沉积作用或形成那个时代的地层,
后来由于地壳上升被侵蚀掉了
(4)热带海洋;石油、天然气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约30亿~40亿年前,浅海中出现蓝藻类植物。约5亿~7亿年前,空气中含氧量达到现代大气的1%左右,部分氧转化为臭氧,分布在大气圈上层,吸收许多对生物有害的紫外线。透过臭氧层到达海面的少量紫外线,只能进入几厘米厚的水层。于是海水中生物活动的空间大幅度扩张,不仅藻类植物趋向繁荣,直接或间接依靠植物为生的海洋动物也迅速繁衍起来。4亿年前,空气的含氧量约为现代大气含氧量的10%左右,产生足够厚的臭氧层,使地面紫外线辐射量减少到生物能够忍受的程度,此后植物才稳固地登上陆地,动物则紧随其后。
(1)生物的产生和发展与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物登上陆地后,其发展情况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物登上陆地后,使陆地面貌发生了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生物是在地球发展历史中产生的,是地理环境的产物。
(2)发展非常迅速,寒武纪可谓生物大爆炸时期。
(3)形成了地球上生机勃勃的有机世界,构成了地理环境中非常活跃的因素。
地质工作者在下列各地发现了不同的古生物化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之间的地质构造为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D—E之间的地质构造为_________,它是岩层受_________而造成的。
(3)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_________岩;按地质年代来讲,该区域最老的岩层至少形
成于_________ 代。
(4)在B处往下打钻,可能发现的矿床有(双选)
[ ]
A、铁矿
B、金矿
C、石油
D、天然气
(5)若该地区位于我国贵州省,则A、C两处植被生长更为茂盛的是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背斜;地层中间老两翼新
(2)褶皱;挤压
(3)沉积;古生
(4)CD
(5)A;A处位于山地的向阳坡和夏季风的迎风坡,光照和水分充足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景观为地质历史上距今_______年至_______年的_______代,动物界正是_______动物的时代,
植物界为_______植物的时代。
(2)图中大型动物是曾经称霸地球的_______,但后来在地球上完全销声匿迹了,与此同时灭绝的动物
还有海洋中一半以上的_______动物种类。
(3)有不少科学家认为,图中大型动物灭绝的原因是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的,并且找到了小行星撞击地
球的证据。这些证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2.5亿;0.7亿;中生;爬行;裸子
(2)恐龙;无脊椎
(3)在世界上许多地方的中生代地层内,科学家发现铱元素的含量异常,高出相邻岩层平均值的30倍左
右。因为铱元素在地球表面并不常见,而陨石中却经常存在铱含量较高的现象。在美洲尤卡坦半岛的
北部海岸,地质学家发现了一个部分淹没在海中的陨石坑,直径180~200千米,陨石坑中到处开裂的岩
石表明,曾发生过一次强烈的爆炸。这是中生代小行星撞击地球最可能发生的地点。
观察发现甲乙两地中1、2、3、4岩层含有化石且有对应关系,读地质剖面略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可以判定
[ ]
A、甲为向斜
B、乙为地堑
C、乙为向斜
D、甲为地垒
(3)根据图中化石,动物在这一时期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 ]
A、海生无脊椎动物 爬行动物 脊椎动物
B、爬行动物 海生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C、爬行动物 脊椎动物 海生无脊椎动物
D、海生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爬行动物
(4)在野外,我们常能看到一些在地质构造上发育的地貌,试简述甲山地和乙谷地分别是怎样形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C
(2)A
(3)D
(4)地壳运动发生褶皱形成背斜和向斜;在外力的长期作用下,背斜顶部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地区岩
石比较坚硬抗蚀能力强反而成山岭。
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石羊河流域示意图(下图左)。
材料二:石羊河流域某采样点垂直剖面图(下图右)。
(1)右图所示地层,深度1.6米处是湖沼沉积,由此可推断该地的干湿状况,距今5000年前后比现在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
(3)为了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湿润;该地当时是湖泊、沼泽,现在是沙漠
(2)温带大陆性气候;土地荒漠化
(3)提高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全流域水资源协调管理,合理分配水资源;合理开采地下水;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答出任意4点即可)
下图为某岛国,有关该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在板块的相互碰撞的地带,不可能形成的是
[ ]
正确答案
板块构造学说有助于人类进一步认识
①海陆间水循环的机理;②洋流分布和运动规律;③地震分布和活动规律;④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
[ ]
正确答案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下列各大洲之间的距离,今后将逐步扩大的是
[ ]
正确答案
海沟、岛孤和海岸山脉分布在
[ ]
正确答案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