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

A甲图表示的地层中,②地层含有石油,开采时应在a处钻井

B乙图表示的地层中,b处绝对不会含有化石

C丙图表示流动沙丘,其所在地的盛行风向如C箭头所示

D丁图所示地形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读地理素描图,回答(1)——(3)题。

(1)因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属于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3)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是

[ ]

A

B

C

D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读地理素描图,回答(1)——(2)题。

(1)因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属于风力沉积地貌的是

[ ]

A

B

C

D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关下图说法正确的是

[ ]

AA图地貌都分布在高纬度地区

BB图地貌是由流水沉积作用造成的

CC图为冲积扇地貌,此地形一般分布在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地带

DD图地貌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往往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

正确答案

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1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图2为1中ⅠⅡ两点连线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表3为乙市工业产值构成表。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你认为沙地和旱地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应分别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地是我国“西气东输”重要的气源地,说出形成该气源地的地质构造和岩石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乙市工业结构特点,并解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自然环境特征:内陆地区;高原地形;气候较干旱;植被稀少等。

农业利用类型:耕地和牧草地。

治理措施:沙地——治沙和合理利用草场;旱地——水土保持。

(2)地质构造:向斜构造;岩石类型:沉积岩。

(3)以煤炭、电力、油气等重工业为主,轻纺工业比重较小。重工业比重提高,轻工业比重降低。该市煤炭、油气资源丰富,工业对矿产资源的依赖性更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两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它地处亚欧大陆中心,边境线长达982千米,与五国接壤,有6个国家一类口岸对外开放,具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甲、乙两图为该地所在区域图和地质剖面图。

材料二:

        喀什农副土特产丰富,盛产甜瓜、西瓜、葡萄、石榴、无花果、巴旦杏等瓜果,素有“瓜果之乡”的美誉。

(1)材料一中提到的“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中的 “一路”是指____。

(2)图甲中A处的地貌类型为_________,图乙中的B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________;结合甲、乙两图,分析喀什附近地区主要地形的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喀什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为探究提高西瓜产量的途径,分两组进行实验种植,A组直接在田里种植,B 组在田里覆盖一层砾石后种植。实验结果发现B 组种植的西瓜单产高于A组。试运用所学知识帮助他们解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地理位置、交通两方面分析喀什经济特区发展的优越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丝绸之路

(2)(山前)冲积扇;断层(地堑);受内力作用,地壳断裂凹陷;受流水的冲积作用,形成冲积扇平原。

(3)砂砾层减少了水分的蒸发;白天增温快,夜晚冷却快,增大土壤日温差,利于养分的积累;可以有效减少(风沙等造成的)土壤养分流失。

(4)该地位于亚欧大陆的中部,边境线长,与五国接壤,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业;该地具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有利于与周围地区的联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报道,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从2008年起赴索马里海域(图中丙附近)护航。

材料二  下面为非洲及周边地区略图,图上标出了1月和7月的风向,右为非洲东部部分地区的地形和构造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 图中东非地区的甲地,海拔1800米,下为该地1、7两个月的气温降水资料

(1)据图分析,索马里海域(丙附近)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维多利亚湖盆的成因是___________;Edward湖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

(3)甲地处赤道附近,气温年较差很小,从天文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 B最可能是_________(1、7月)的气温降水资料,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4)简要说明影响本区的7月份风向的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乙海区夏半年盛行离岸风使底层海水上泛,这对沿岸气候有何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正确答案

(1)印度洋和大西洋便捷通道,我国与欧洲和非洲的重要海上要道

(2)岩层受挤压弯曲,形成向斜构造;岩层断裂下陷

(3)赤道地区太阳高度变化较小,全年昼夜等长 ;7;7月份该地盛行东南风,地处迎风坡,降水较多(4)赤道低压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发生偏转 

(5)减温减湿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校兴趣小组查阅资料时发现,在甲图中①处有一瀑布,有史为证,此瀑布“激流翻滚,惊涛怒吼,其声方圆十里可闻,其形恰如巨壶倒悬,场面极为壮观”。然而同学们在秋游时,并未欣赏到如此壮观的场面。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试分析该瀑布景观最为壮观的季节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中的岩石按成因属于_______,该类岩石的突出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

(3)秋游时,同学们对甲图中②河谷的成因产生了好奇,纷纷发表看法,一共提出了四种假设的成因,请你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将下面的假设补充完整。

假设一: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发育成谷地。

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要验证上述假设,同学们必须寻找的资料或证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夏季。该河流是我国的黄河,夏季该流域降水多,水量大,是黄河的汛期,景观壮观。

(2)沉积岩;常含有化石,具有层理构造

(3)背斜,顶部受张裂作用,易被侵蚀,发育成谷;断层两翼的岩体相对上升,中间的岩体相对下降形

成河谷(地堑);河流流经,下切侵蚀,形成河谷

(4)河床及其两侧的岩石性质和形成年代,或当地的地质构造(言之有理即可)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能形成角峰、刃脊、u形谷的现代冰川

[ ]

A集中分布在南极洲

B集中分布在澳大利亚

C在低纬地区没有分布

D在巴西高原没有分布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原因是

[ ]

A流水搬运作用

B风力沉积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流水沉积作用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观察下图中的四种自然景观。回答(1)——(2)题。

(1)要取得四处景观的最佳观赏效果,应遵循的原则自左向右依次为

[ ]

A、仰观、远眺、乘船、选择特定地点

B、远眺、仰视、低临水面、俯瞰

C、选择特定地点、远眺、雨过天晴时、仰观

D、选择特定地点、雨过天晴时、乘船、仰观

(2)形成a图地貌景观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

A侵蚀、沉积

B溶蚀、搬运

C搬运、沉积

D风化、侵蚀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台湾东北的“野柳地质公园”有一块形似“金钱豹”的岩石,每年只能在农历大潮的退潮期间见到,不过在2011年4月勘查时,发现“豹头”掉在地上,金钱豹已“一命呜乎”(见图)。金钱豹头部消失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

A风力侵蚀作用

B海浪侵蚀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图中甲、乙两图中地貌形成的共同原因是

[ ]

A地壳运动

B侵蚀作用

C堆积作用

D岩浆活动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读某种地形示意图,完成(1)——(2)题。

(1)形成该种地形的主要原因是

[ ]

A、冰川侵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向斜成谷

D、背斜成谷

(2)该种地形在我国哪个地区分布最为普遍

[ ]

A内蒙古高原

B青藏高原

C云贵高原

D黄土高原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图中河流在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依次是

[ ]

A侵蚀、堆积、搬运

B搬运、堆积、侵蚀

C搬运、侵蚀、堆积

D侵蚀、搬运、堆积

正确答案

D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