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材料一:

2008年12月5日,“2008峨眉山——乐山大佛冰雪温泉欢乐节”在风景秀丽的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拉开序幕,本届冰雪温泉欢乐节以“激情峨眉山,亲情氡温泉”为主题,融冰雪、温泉、拜佛、美食、武术、度假等六大系列活动为一体。

材料二:

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的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大佛,位于海拔3077米的金顶上、高48米的十方普贤佛像,是世界上最高的金佛。去乐山、峨眉山的旅程,就成了世界都闻名的朝圣之旅。

结合乐山大佛周边环境示意图,回答(1)——(2)题。

(1)游人在拜佛时发现,在乐山大佛脸上出现黑色条纹,鼻子已经变黑,胸部和腰部也出现好几处“伤

疤”。“莫非大佛病了”?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大佛出现生病的主要原因是

[ ]

A、臭氧层空洞

B、游客破坏

C、气候变暖

D、风化和酸雨

(2)规划人员在规划图中机场的位置时,考虑的因素正确的是

①充分研究当地的自然条件,选择地质条件好、地基稳定、平坦开阔且有一定坡度的位置

②要选择少雾、少雷暴、视野开阔、少鸟类飞行的位置

③为了防止噪声污染环境,机场应离城市越远越好

④要能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要紧靠市中心的边缘

[ ]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图为“风力搬运随高度的变化”示意图,与图示信息相符的是

[ ]

A同一高度,沙粒越小,风力所搬运的沙重量越大

B风力搬运的沙重量与高度呈正比

C风力所搬运的中沙重量不超过50克,粗沙重量不超过10克

D在50厘米以下的高度随高度增加,风力所搬运的沙重量,细沙的变化幅度最小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气候变化与两极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一些航运专家表示,一条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通道将在北极地区出现,寂静的冰寒之地将变成繁忙的贸易路线。据此回答(1)——(2)题。

(1)该北极航线开通的主要条件可能是

[ ]

A、可以缩短大西洋与太平洋航线的距离

B、全球气候变暖使北冰洋海域的浮冰融化

C、为了开发北冰洋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

D、更加方便进行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

(2)某北极科学考察团,在北极冰川附近发现了下图中的岩石,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沉积作用

D搬运作用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各图所示意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于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B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根据票据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票据中,可以挂失止付的是( )。

A.已承兑的商业汇票
B.未记载付款人的汇票
C.未填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汇票
D.未填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本票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未记载付款人的票据或者无法确定付款人及其代理付款人的票据不能挂失止付,可以挂失止付的票据包括:(1)已承兑的商业汇票;(2)支票;(3)填明“现金”字样和代理付款人的银行汇票;(4)填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本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我国医务人员可以实施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是

A人工代孕技术

B以生殖为目的的克隆技术

C出于医学需要进行性别选择

D胚胎赠送助孕技术

E以生育为目的进行的嵌合体胚胎技术

正确答案

C

解析

我国卫生部2003年6月修订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原则》规定,我国医务人员不得实施代孕技术、生殖性克隆技术、胚胎赠送助孕技术、以生育为目的的嵌合体胚胎技术,也不得实施非医学需要的性别选择。但是,规定中并没有反对实施医学需要的性别选择。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资料记载,四川峨眉山的乐山大佛在唐代建成之初,佛体丹彩描绘,金粉贴身,形象光鲜。如今大佛全身布满沧桑,脸上的黑色条纹如一行行眼泪,胸部、腹部和腿部剥落了好几大块,露出红色"肌肉"。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造成乐山大佛现状的主要外力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佛像损害最大的环境问题是什么?请给出解决这一环境问题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风化;流水侵蚀

(2)酸雨;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开发天然气和水能资源等新能源;减少矿物燃料的比重;转变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达标排放,回收使用,较少酸性气体排放。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形:甲是__________,乙是_________。地质构造:甲是___________,丙是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甲地地形的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说明判定乙地地质构造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于交通建设的需要,欲在甲、乙、丙三地建设东西向隧道,简要分析为什么不能选择乙、丙两地建设隧道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谷地(鞍部);山地;背斜;断层

(2)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为谷地。

(3)岩层年龄:中心岩层老,两翼岩层新;岩层弯曲形态:岩层向下弯曲。

(4)乙地为向斜,向斜是雨水和地下水的汇集区,隧道易变成水道;丙地为断层,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地质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造成建筑物塌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为“地层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岩层形态看地质构造,图中A处为_________构造。

(2)图中C处形成山谷的原因是_________。

(3)从安全性考虑,在图中A、B、C三处中,最不适合建设大型工程(如选作水库坝址等)的是_________处。

(4)图中所示岩石,按成因属于_________ 岩。

正确答案

(1)断层

(2)背斜顶部因受张力易被侵蚀而成谷

(3)A

(4)沉积岩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乙自然带的主要植被是__________________。

(2)自然带甲一乙一丙自东向西的分布,体现了_________ 地域分异规律,它的产生主要受_________条件的影响。

(3)丙地处于我国西北地区,塑造该地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是_________

(4)甲地冬季盛行_________风。

正确答案

(1)(温带)草原  

(2)自沿海向内陆(经度地带性;水分  

(3)风力  

(4)偏北(西北)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大学地理系的同学,利用假期时间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活动,以下是他们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他的老家海南的三亚进行的,你认为最有可能是学生甲所绘制的是______图。

(2)学生乙自豪地说:“我是全班考察中到达最高海拔的一个。”属于学生乙绘制的图是________图,该地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学生丙说道:“我这次在同一个地方,冒着高达40多摄氏度的高温绘制了两幅图,应该数我最艰苦。”你认为哪两幅图是学生丙绘制的?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主要是由什么地质作用形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B

(2)C;冰川侵蚀作用

(3)A和E。A是风蚀蘑菇,主要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E是沙丘,主要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我国某校“环球探险社团”在暑期进行了网上模拟探险活动,下图表示探险区域和探险路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学生在纬度接近的A、B两区域看到的自然带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A区域自然带形成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2)C探险区存在一个________(高或低)温中心,该区域种植业集中于________地带,丰富的新能源有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坐船航行途径D海域,此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有________(填字母)。

A.轮船顺风顺水B.轮船逆风逆水C.白昼越来越长D.太阳从东偏北方向升起

(4)下图中最有可能在E地拍摄的照片是________,该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_______。

(5)探险路线经过墨西哥坎昆,2010年联合国气候大会在该地举行,这次会议共同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主要是什么?为解决此问题,我国近几年来采取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地形

(2)低;河谷;太阳能、风能、地热(任选两点)

(3)BD

(4)a;风力侵蚀作用

(5)全球变暖。调整产业结构,淘汰低能效工业;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绿色能源);发展科技,更新设备,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资源回收利用,倡导循环经济;加强管理与宣传,提高节能意识(任答2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晋陕蒙三个省级行政区接壤的地区被称为"乌金三角"。根据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乌金三角"地区区位示意图。

材料二:下图是"乌金三角"地区河流某水文站某时段水文监测的情况。

(1)这里的"乌金"是指___________。"乌金三角"地区将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______________生产基地。

(2)"乌金三角"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自东向西,处于______________的过渡地带,地表形态遭受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外力作用的交错地带,呈现典型的______________分布规律。

(3)根据材料二,"乌金三角"地区雨季的降水特点是______________。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乌金三角"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工业生产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乌金三角"地区在开发建设中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煤炭;②能源(煤炭、重化工)

(2)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暖温带向中温带季风、森林向草原);流水;风力(不分先后);经度地带性(地域分异)

(3)降水集中,以暴雨为主;流量大,含沙量大(成正相关关系)

(4)煤炭丰富;临近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答对其中即可。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5)开发煤炭资源,导致植被破坏;加剧土地的沙漠化、荒漠化、盐碱化和水土流失;产业结构偏重,工业三废污染严重;重工业需水量大,加剧水资源短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各气候带风化壳发育阶段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风化壳发育最好的地区是____________,其次是___________。(用数字代号)

(2)图中4地区的纬度范围大致是________,该纬度地带性植物生长量较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在地球上最典型的区域是____________;开发该地区的关键性制约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四条曲线中,与风化壳发育的厚度有明显对应关系的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图可知,影响风化壳发育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至少答三点)。

正确答案

(1)6;2

(2)14~30°;降水量太少,不能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北非的撒哈拉沙漠;缺水

(3)植物生长量;降水量;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降水多的地区生物及化学风化作用强烈

(4)温度变化,大气、水及生物的影响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酝酿已久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已于2010年12月获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雾,是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近地面的空气冷却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而成的细微水滴。

材料二:

成渝经济开发区地形图(图1)。

材料三:

成渝经济开发区资源、交通与城市分布及发展规划图(图2),方框中为规划产业。

材料四:

见表。

(1)根据所给材料,重庆冬季雾天多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所给材料,分析成都市群规划产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四,四川省农业人口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成渝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可能给该地区农业人口流动带来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记载,乐山大佛建成之初,金粉贴身,形象光鲜。如今在大佛脸上出现一条条的黑色条纹,胸部、腹部剥落了好几大块,露出红色“肌肉”。造成乐山大佛现状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____;对佛像损害最大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重庆位于河谷,地形封闭,风速小;长江干支流交汇处,空气湿度大;工业发达,排放的废气多,凝结核多(任答两点)

(2)技术先进;位于平原地区,农业基础好;交通便利;城市密集,市场广阔;旅游资源丰富。

(3)省际流动为主;主要流向沿海发达省份,由省际流动为主转变为省内流动为主(或者省内流动量增大,或跨省流动的部分农民工回流)

(4)风化、侵蚀;酸雨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