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沿北回归线的东西向某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地质构造上看属于向斜的字母是____________,图中共有_________条断层,B处地形形成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的虚线圈F属于板块的____________边界,该地带往往形成_______________。

(3)若开采石油、天然气,应在________处。(填字母)

(4)若F处在太平洋板块中,则E点应处在___________板块中,若E点为我国的台湾岛,该岛多地震的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在甲、乙两处要选择一处打隧道,应该选择在______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B;两个;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石坚实,不容易被侵蚀而成为山岭

(2)消亡;海沟

(3)D

(4)亚欧;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或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5)甲;甲处更安全(或者受地下水的影响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地中海沿岸地质剖面图,图2是图1岩层局部放大图。

材料二:

        “地震真正的故事记录在岩石和土壤中。”地震是由地壳深处断层的运动引起的,如果运动足够强烈,地表就会产生裂缝,数年后,沉积物又将裂缝覆盖。

(1)图示地区位于_______板块和_______板块的边界,其边界类型为__________边界。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④两处分别可能是哪两类岩石_____(只填代号),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花岗岩和石灰岩B、玄武岩和大理岩 C、喷出岩和沉积岩D、花岗岩和大理岩

(3)②⑥两处可能存在的矿产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填代号)。

         A、有色金属B、石油C、金刚石D、大理岩

(4)结合材料二和图2,判断图1中①处至少发生过_______次地震(只填代号)。

         A、2 B、3 C、4 D、5

正确答案

(1)亚欧;非洲;消亡;图中地质构造为褶皱,是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2)D;②处为岩浆侵入地壳凝固,是侵入岩;④处为石灰岩接近岩浆受高温作用形成的变质岩,为大理岩

(3)A;B

(4)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板块名称:B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

(2)A、B两大板块间的边界属________边界;C、D两大板块间的边界属________边界。

(3)E处的高大山脉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形成的。

(4)东非大裂谷是由于非洲板块的________作用形成的。

(5)安第斯山脉是美洲板块和________板块碰撞形成的。

(6)红海是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板块________(碰撞或张裂)形成的。

正确答案

(1)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2)消亡;生长

(3)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碰撞

(4)张裂

(5)南极洲

(6)非洲;印度洋;张裂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结合下图所示的地理区域,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区域最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资源是____________。该区域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限制性资源是____。

(2)2011年中国从利比亚撤侨期间,2月份K海域盛行____________风。

(3)L海的面积在____________(扩大或缩小),它是怎样形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内容与图示地区实际情况相符的有①有某种丰富的常规能源和新能源②有某种丰富的金属矿产和森林资源③有历史悠久的文明'占国④分布较密集的黑人⑤交通和战略位置重要⑥经济和科技水平较高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⑤D、①⑤⑥

(5)L海域两侧晒制海盐的有利自然条件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H国沙漠广大,与我国西北地区沙漠形成的原因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石油;水(淡水)

(2)西南

(3)扩大;处于板块生长边界,断裂下陷而形成。

(4)C

(5)天气炎热干燥,有适于晒盐的天气;红海有高盐度的海水,原料丰富。

(6)西亚地区沙漠成因: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带控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气候干燥形成热带沙漠。我国西北地区沙漠成因:地处内陆,远离海洋,水汽不容易到达,形成温带沙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保障问题显得日益重要。阅读我国和世界某种“绿色”能源的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该“绿色”能源2007年产消差统计图  

材料二我国该“绿色”能源的主要进口路径图

(1)该“绿色”能源是_______。2007年,我国该能源的主要产区分别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省区。

(2)我国从中亚地区输入该能源的主要运输方式是______。

(3)2010年11月20日,一艘轮船从A地出发,沿图中航线(实线)历时半个月运输该能源前往B地,航行过程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影响途经沿岸陆地自然带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

(4)能源输出地C所在国家处于板块的________边界,地壳运动活跃,近年来频发__________等自然灾害。

(5)该能源在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量使用,试分析其对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天然气;新疆;四川;陕西;青海

(2)管道运输

(3)变小;热量

(4)消亡地震、火山喷发

(5)解决该地区能源短缺问题,提高能源保障程度;促进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天然气属于清洁能源,其大量使用能够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减少环境污染。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是某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处__________________为气候,B处为__________________气候。

(2)该季节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_迅速南下时形成的。

(3)运用板块构造理论,比较说明B、C两地区地壳活动共同点及其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E两地降水量较多的是哪里?分析该地降水量较大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亚热带湿润(亚热带季风);热带沙漠

(2)寒潮;冬季风(冷锋)

(3)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均位于板块交界地带。

(4)D,地处中纬,常年受西风影响;位于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作用明显。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部海域发生9.0级强烈地震,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造成了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

材料二:2011年3月16日2:00(世界标准时间),东亚部分地区等压线图

(1)图中气候分界线南北两侧的气候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甲、乙两地降水季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海域附近是世界重要渔场,渔业资源十分丰富,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本地震多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专家认为,3月16日我国不会受到核泄漏的严重危害,试根据材料二从大气和海水运动角度加以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甲多冬雨,乙多夏雨;  原因:冬季,东亚区盛行西北风,甲地位于迎风坡,降水多于乙地;夏季,该区盛行东南季风,乙地位于迎风坡,降水多于甲地;

(2)位于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的交汇处

(3)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

(4)该日福岛附近主导风向为偏西风;受到洋流(日本暖流)影响,海洋水体主要向东北方向运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印度洋局部地区洋流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表示的是北半球的_______季。

(2)图中① ②分别处于__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__板块。

(3)图中③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

(4)若不考虑地形①②③三地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

正确答案

(1)夏

(2)非洲;印度洋

(3)热带气候季风

(4)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加勒比海岛国海地于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约10千米,震中离海地首都太子港只有15千米。海地位于两大板块的消亡边界,地震是由板块相互挤压引起的。这次地震受灾人数达300万,造成严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板块消亡边界多地震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此次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板块挤压;岩层变形破裂。

(2)震级高,震源浅,震中距离城市近(或人口密集,或抗灾能力差)。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指出图示地区板块界线的位置,分析该地区多火山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界线:陆地西南海岸线附近(沿2000~3000米左右等深线)的海沟。

原因:大洋(西南侧的)板块俯冲到大陆(东北侧的或美洲)板块之下(或答两侧的板块互相挤压),导致这里多火山。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京时间2010年2月27日凌晨,智利发生里氏8.8级特大地震,给智利带来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材料二:南美洲部分区域图。

(1)智利处于美洲板块和           _板块的         (生长或消亡)边界,因此多地震。

(2)此季节,圣地亚哥受           (气压带或风带)控制,气候特征是          

(3)A洋流按性质分属于           ,该洋流对从东向西经过麦哲伦海峡船只航运速度的影响是          

(4)某考察团从北部的阿里卡沿海岸线向南到麦哲伦海峡进行考察,发现自然景观有明显的变化,该变化体现自然带分布的        ____,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____

(5)圣地亚哥附近发展铜矿开采和冶炼工业的优势条件有                     

正确答案

(1)南极洲;消亡

(2)副热带高压带;炎热干燥(“高温少雨”也算对)

(3)寒流;减慢(减速)

(4)纬度;热量

(5)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应该答得更准确;水力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0年4月以来,冰岛南部埃亚菲亚德拉冰川附近 火山多次大规模喷发,火山熔岩不仅融化了部分冰川,导致山洪暴发、道路桥梁被毁,腾空而起的火山灰更使欧洲部分空域成为航空禁区。

(1)冰岛是欧洲西北部的一个岛国,处在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之间;从板块移动方向看,冰岛位于板块的________边界(填“生长”或“消亡”)。

(2)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的岩浆受到强大的________作用,沿着薄弱地带喷涌出地表的现象。成因上,火山喷发所形成的岩石属于________。

(3)冰岛火山喷发的烟尘缓缓向英国、挪威、德国、波兰等国飘移,“吹瘫”了欧洲空中交通,其原因主要是该地区受到________风的影响。

(4)火山喷发时产生的火山灰云团,削弱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反映在“大气热量平衡示意图”中相应的数字编号是________、________;增强了射向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图中相应的数字编号是________。从理论上说,空中火山灰云团使得当地昼夜温差变________。

(5)火山喷发破坏地理环境,影响经济活动。然而,也为人类带来 有利的方面,列举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亚欧;美洲(次序可互换);生长

(2)压力(内力、地质);岩浆岩(火成岩)

(3)西(西北)

(4)①;②;③;小

(5)带来肥沃的火山灰土壤;带来硫磺等有用矿物;利用火山景观发展旅游;有利于火山研究。(任答两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局部地区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图。

材料二   天然橡胶是轮胎制造的主要原料,其主产区在亚洲,而主要消费地集中在亚洲、美国和欧洲。

材料三 2010 年11 月1 日,位于①区域的默拉皮火山再次喷发出大量烟尘和火山灰,冲上6 千米的半空。此区域下半年来已有多座火山相继喷发。

(1)①、②两处气候类型相同,但形成原因却有很大不同,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说明此季节A 处盛行风的风向,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及其对该地区气候干湿状况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分析①区域成为发达国家轮胎生产商工厂转移首选地的区位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受此次火山喷发影响最大的交通运输方式是_________ ,简析①区域多火山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正确答案

(1)均为热带雨林气候,①处成因: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②处成因: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

(2)西北风;澳大利亚大陆夏季比海洋升温快,形成低压中心;随太阳直射点的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为西北风;  西北风来自海洋,较为湿润,带来较多降水。

(3)世界天然橡胶主产区,原料丰富;人口众多,廉价劳动力充足;四面环海,海运便利。

(4)空运;  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三大板块交界处,多岩浆活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__带,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南或北)半球,A地盛行风向

    是_______风,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①洋流按性质分属于_______,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_______作用。

(3)图中A位于___________板块。②海域地处__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__板块的交界,其板块边界

    的类型是_______(生长或消亡)边界。

正确答案

(1)热;北;西南;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而形成的

(2)寒流;降湍减湿

(3)印度洋;印度洋;非洲(可颠倒顺序);生长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等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单位:毫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等年降水量线的分布状况,比较A、B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板块构造理论,比较说明图中C、D两地区地质活动和地形特征的异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E河及支流冲积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简述其土地资源优势;现在为什么又要停止开发其荒地并且加以保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B地降水量在2000mm以上,A地降水量250至500mm,B地降水量多于A地。因为A地位于亚欧大陆东岸,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风影响时间短,主要受来自大陆内部的干燥气流(冬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少;地形为低缓的山地和高原,对湿润气流的抬升作用不明显;沿岸寒流经过,降温减湿作用明显。B地位于北美西海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全年多雨;地形为高大山地和高原,对湿润气流的抬升作用明显;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作用明显。

(2)地质活动相同:C、D两地区均位于板块碰撞地带(或均为板块消亡边界),地质活动(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地形特征不同:C地形成岛弧一海沟;D地形成海岸山脉。

(3)该平原为我国的“三江平原”,其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土地资源优势是:耕地面积大;土壤肥沃;;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区,重要的湿地资源;湿地在蓄洪抗旱、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有重要意义;多年来对三江平原的开垦,使得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生物种类减少。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