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氮是地球上极为丰富的元素.

(1)在配合物Fe(SCN)2+中,提供空轨道接受孤对电子的中心离子微粒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已知SCN-呈线性结构,HSCN分子属于______ (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2)N≡N的键能为942kJ•mol-1,N-N单键的键能为247kJ•mol-1,计算说明N2中的______键比______键稳定(填“σ”“π”).

(3)(CH33NH+和AlCl-4可形成离子化合物,该化合物常温下为液体,其挥发性一般比有机溶剂______

填“大”或“小”).

(4)X+中所有电子正好充满K、L、M三个电子层,它与N3-形成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X的元素符号是______,与同一个X+距离最近且相邻的N3-______个.

正确答案

解:(1)在配合物Fe(SCN)2+中,提供空轨道接受孤对电子的中心离子是Fe3+,该离子核外有23个电子,最外层有13个电子,3d能级上有5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知铁离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或[Ar]3d5;SCN-呈线性结构,HSCN分子为V形结构,则该分子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所以为极性分子,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5或[Ar]3d5;极性分子;

(2)N≡N的键能为942kJ•mol-1,N-N单键的键能为247kJ•mol-1,氨气分子中π键键能==347.5kJ/mol,键能越小越稳定,所以N2中的σ键比π键稳定,故答案为:σ;π;

(3)分子晶体的熔沸点较低、离子晶体的熔沸点较高,熔沸点较低的液体易挥发,所以(CH33NH+和AlCl-4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挥发性一般比有机溶剂小,故答案为:小;

(4)X+中所有电子正好充满K、L、M三个电子层,则该离子核外电子数=2+8+18=28,所以X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9,为Cu元素,以X+为中心采用沿三轴切割的方法知,其配位数是6,故答案为:Cu;6.

解析

解:(1)在配合物Fe(SCN)2+中,提供空轨道接受孤对电子的中心离子是Fe3+,该离子核外有23个电子,最外层有13个电子,3d能级上有5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知铁离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或[Ar]3d5;SCN-呈线性结构,HSCN分子为V形结构,则该分子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所以为极性分子,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5或[Ar]3d5;极性分子;

(2)N≡N的键能为942kJ•mol-1,N-N单键的键能为247kJ•mol-1,氨气分子中π键键能==347.5kJ/mol,键能越小越稳定,所以N2中的σ键比π键稳定,故答案为:σ;π;

(3)分子晶体的熔沸点较低、离子晶体的熔沸点较高,熔沸点较低的液体易挥发,所以(CH33NH+和AlCl-4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挥发性一般比有机溶剂小,故答案为:小;

(4)X+中所有电子正好充满K、L、M三个电子层,则该离子核外电子数=2+8+18=28,所以X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9,为Cu元素,以X+为中心采用沿三轴切割的方法知,其配位数是6,故答案为:Cu;6.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

AH2O

BNH3

CCl2

DBCl3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水分子中,氢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所以氢原子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A错误.

B、氨气分子中,氢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所以氢原子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B错误.

C、氯气分子中,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两个原子共用1个电子对使两个原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故C正确.

D、氯化硼中,硼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所以硼原子最外层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稀有气体为什么不能形成双原子分子?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稀有气体的原子结构均满足8电子或2电子稳定结构,则均为单原子构成的分子,

答:稀有气体的原子结构均满足最外层电子稳定结构,则均为单原子构成的分子.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以下电子排布式是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的是(  )

A1s22s12p1

B1s22s22p5

C1s22s22p53s1

D1s22s22p53s2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应为1s22s2,发生电子跃迁为1s22s12p1,所以不是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故A错误;

B.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5,符合基态原子电子排布规律,故B正确;

C.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发生电子跃迁为1s22s22p53s1,所以不是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故C错误;

D.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1,发生电子跃迁为1s22s22p53s2,所以不是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开发新型储氢材料是氢能利用的重要研究方向.

(1)Ti(BH43是一种储氢材料,可由TiCl4和LiBH4反应制得.

①Ti的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②LiBH4由Li+和BH4-构成,BH4-的空间构型是______,BH4-中B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LiBH4中不存在的作用力有______ (填代号).

a.离子键    b.共价键    c.金属键    d.配位键

③Li、B、H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______

(2)MgH2也是一种储氢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已知该晶胞的体积为V cm3,则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g•cm-3[用V、NA表示(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MgH2要密封保存,遇水会缓慢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一种具有储氢功能的铜合金晶体具有立方最密堆积的结构,晶胞中Cu原子处于面心,Au原子处于顶点位置,氢原子可进入到由Cu原子与Au原子构成的四面体空隙中.若将Cu原子与Au原子等同看待,该晶体储氢后的晶胞结构与CaF2的结构相似,该晶体储氢后的化学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①基态电子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保里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Ti的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24s2,故答案为:3d24s2

②BH4-中B原子价层电子数=4+(3+1-4×1)=4,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是正四面体构型;BH4-中B原子是sp3杂化;Li+和BH-4之间存在离子键,硼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配位键,所以该化合物中不含金属键,故选c,

故答案为:正四面体;sp3;c;

③非金属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越大,非金属性最强的是H元素,其次是B元素,最小的是Li元素,所以Li、B、H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H>B>Li,

故答案为:H>B>Li;

(2)该晶胞中镁原子个数==2,氢原子个数=4×=4,则质量为2×26/NA,据ρ=,则该晶体的密度为g•cm-3,氢化镁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MgH2+2H2O=Mg(OH)2+2H2↑;

故答案为:g•cm-3;MgH2+2H2O=Mg(OH)2+2H2

(3)CaF2的结构如图,根据题意知,该晶胞中铜原子个数=6×=3,金原子个数=8×=1,氢原子可进入到由Cu原子与Au原子构成的四面体空隙中,则H原子应位于晶胞内部,氢原子相当于该晶胞中的F离子,所以该晶胞中应含有8个H,所以其化学式为Cu3AuH8

故答案为:Cu3AuH8

解析

解:(1)①基态电子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保里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Ti的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24s2,故答案为:3d24s2

②BH4-中B原子价层电子数=4+(3+1-4×1)=4,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是正四面体构型;BH4-中B原子是sp3杂化;Li+和BH-4之间存在离子键,硼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配位键,所以该化合物中不含金属键,故选c,

故答案为:正四面体;sp3;c;

③非金属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越大,非金属性最强的是H元素,其次是B元素,最小的是Li元素,所以Li、B、H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H>B>Li,

故答案为:H>B>Li;

(2)该晶胞中镁原子个数==2,氢原子个数=4×=4,则质量为2×26/NA,据ρ=,则该晶体的密度为g•cm-3,氢化镁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MgH2+2H2O=Mg(OH)2+2H2↑;

故答案为:g•cm-3;MgH2+2H2O=Mg(OH)2+2H2

(3)CaF2的结构如图,根据题意知,该晶胞中铜原子个数=6×=3,金原子个数=8×=1,氢原子可进入到由Cu原子与Au原子构成的四面体空隙中,则H原子应位于晶胞内部,氢原子相当于该晶胞中的F离子,所以该晶胞中应含有8个H,所以其化学式为Cu3AuH8

故答案为:Cu3AuH8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可以由下列反应合成三聚氰胺:CaO+3CCaC2+CO↑,CaC2+N2CaCN2+C,CaCN2+2H2O═NH2CN+Ca(OH)2,NH2CN与水反应生成尿素[CO(NH22],尿素合成三聚氰胺.

(1)写出与Ca在同一周期且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内层排满电子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 CaCN2中阴离子为CN22-,根据等电子原理可以推知CN22-的空间构型为______

(2)尿素分子中C原子采取______杂化.尿素分子的结构简式是______

(3)三聚氰胺俗称“蛋白精”.动物摄入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后,三聚氰酸与三聚氰胺分子相互之间通过______结合,在肾脏内易形成结石.

(4)CaO晶胞如图所示,CaO晶体中Ca2+的配位数为______

(5)CaO晶体和NaCl晶体的晶格能分别为:CaO 3401kJ•mol-1、NaCl 786kJ•mol-1.导致CaO比NaCl晶格能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1s22s22p63s23p63d104s2或[Ar]3d104s2

直线形

sp2

分子间氢键

6

CaO晶体中Ca2+、O2-的带电量大于NaCl晶体中Na+、Cl-的带电量

解析

解:(1)与Ca在同一周期且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内层排满电子的基态原子是锌,根据构造原理,基态的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或[Ar]3d104s2;等电子体具有相同的价电子数、原子总数,结构相似,二氧化碳分子是直线形,所以CN22-离子的空间构型是直线形.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或[Ar]3d104s2;直线形;

(2)CO(NH22分子中中心原子C原子上含有三个σ键一个π键,所以空间构型是平面三角形,碳原子采取sp2杂化,尿素分子的结构简式是

故答案为:sp2

(3)三聚氰酸与三聚氰胺分子相互之间能形成氢键,所以是通过分子间氢键结合,在肾脏内易形成结石.

故答案为:分子间氢键;

(4)以钙离子为中心,沿X、Y、Z三轴进行切割,上下左右前后,结合图片知,钙离子的配位数是6,

故答案为:6;

(5)晶格能大小与离子带电量成正比,CaO晶体中Ca2+、O2-的带电量大于NaCl晶体中Na+、Cl-的带电量,导致的氧化钙晶格能大于氯化钠的晶格能,

故答案为:CaO晶体中Ca2+、O2-的带电量大于NaCl晶体中Na+、Cl-的带电量.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玻尔理论、量子力学理论都是对核外电子运动的描述方法,根据对它们的理解,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因为s轨道的形状是球形的,所以s电子做的是圆周运动

B3px、3py、3pz的差异之处在于三者中电子(基态)的能量不同

C处于同一轨道上的电子可以有多个,它的运动状态完全相同

D原子轨道和电子云都是用来形象地描述电子运动状态的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S轨道的形状是球形的,表示电子出现概率大小,而不表示电子运动轨迹,故A错误;

B.3px、3py、3pz属于同一能级上的电子,其能量相同,故B错误;

C.同一轨道上最多排2个电子,其自旋方向相反,故C错误;

D.原子轨道和电子云都用来描述电子运动状态而不是表示电子运动轨迹,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A元素原子的M电子层比次外层少1个电子.B元素原子核外L层电子数比最外层多6个电子.

(1)A元素的元素符号是______,B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

(2)A、B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及名称分别是______

正确答案

Cl

MgCl2、氯化镁

解析

解:A元素原子的M电子层比次外层少1个电子,则A为Cl元素;B元素原子核外L层电子数比最外层多6个电子,则B为Mg元素;

(1)A元素的元素符号是Cl;Mg的

故答案为:Cl;

(2)Cl、Mg两元素形成化合物为氯化镁,其化学式为MgCl2

故答案为:MgCl2、氯化镁.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春•漯河校级期中)核外电子是有规律地进行排布的,它们分层排布在K、L、M、N、O…层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K层上容纳的电子数只能是2个

BK层上容纳的电子数可以超过2个

CL层上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

D最外层上容纳的电子数可以超过8个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K层有1个轨道(叫s轨道),1个轨道最多可以容纳自旋方向相反的2个电子,可以容纳1个电子,如H原子,可以容纳2个电子如氦原子,故A错误;

B、K层有1个轨道(叫s轨道),1个轨道最多可以容纳自旋方向相反的2个电子,K层上容纳的电子数不能超过2个,故B错误;

C、L层有4个轨道(1个s轨道,3个p轨道),1个轨道最多可以容纳自旋方向相反的2个电子,故L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故C正确;

D、由于能级交错的原因,End>E(n+1)s.当ns和np充满时(共4个轨道,最多容纳8个电子),多余电子不是填入nd,而是首先形成新电子层,填入(n+1)s轨道中,因此最外层电子数不可能超过8个,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F3分子中原子的最外层都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B在0.1molNaHSO4晶体中阳离子与阴离子总数为0.3NA

C全氟丙烷(C3F8)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直线上

D向30mL 0.5mol/L NaOH(aq)中通入224mL CO2(标准状况),其离子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3OH-+2CO2═CO32-+HCO3-+H2O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BF3分子中B元素化合价为+3,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所以3+3=6,B原子未达8电子结构;F元素化合价为-1价,F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1|+7=8,F原子满足8结构,故A错误;

B、NaHSO4晶体是由钠离子与硫酸氢根离子构成的,0.1mol NaHSO4晶体中阳离子与阴离子总数为0.2NA,故B错误;

C、全氟丙烷(C3F8)可以看做2个-CF3取代CF4中的2个F原子形成的,具有四面体结构,3个碳原子呈Ⅴ形,故C错误;

D、224mLCO2(标准状况)物质的量为0.01mol,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015mol,所以n(CO2):n(NaOH)=1:1.5,介于1:1与1:2之间,反应生成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令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

根据钠元素守恒有2x+y=0.015,根据碳元素守恒有x+y=0.01,联立方程解得x=0.005、y=0.005,所以生成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为1:1,离子方程式为3OH-+2CO2═CO32-+HCO3-+H2O,故D正确.

下一知识点 :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原子结构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