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苯的结构与性质
- 共1758题
下列关于苯的化学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苯易发生取代反应,故A正确;
B.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B正确;
C.苯能与溴水不反应,但能发生萃取使之褪色,故C错误;
D.苯有可燃性,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D正确.
故选C.
图是苯与溴发生反应并进行产物检验的反应装置,具体实验过程如下:
(1)实验开始时,应关闭K2,开启K1,向装置(Ⅰ)中滴加苯和液溴的混合液,要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顺利流下,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2)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在装置(Ⅱ)中小试管内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小试管中苯的作用是______.小试管外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根据______装置(填装置序号)的现象能证明苯和溴发生的反应是取代反应.
(3)实验装置中的冷凝管“左低右高”的放置目的是______,整套实验装置中能防止倒吸的装置是______(填装置序号).
(4)反应结束后,开启K2,关闭K1和分液漏斗活塞,用冷毛巾紧捂装置(Ⅰ)的广口瓶.装置(Ⅰ)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打开分液漏斗上盖,使装置内外压强相等,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故答案为:打开分液漏斗上盖,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
(2)因从冷凝管出来的气体为溴化氢和溴单质,溴单质易溶于苯,苯变红棕色,苯吸收了溴单质,防止干扰溴化氢的检验,溴化氢不溶于苯,溴化氢遇空气中水蒸气形成酸雾,溴化氢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溴化银沉淀;(Ⅱ)有淡黄色沉淀生成说明有发生了取代反应,
故答案为:小试管中苯的颜色变成棕红色,有气泡;吸收挥发的溴单质,防止它干扰溴化氢的检验;小试管口有白雾产生,硝酸银溶液中产生淡黄色沉淀;(Ⅱ);
(3)冷凝管起冷凝回流作用,溴化氢不溶于苯,易溶于水,可防倒吸;大肚瓶可防倒吸,故答案为:使冷凝回流的反应物苯和液溴回到(Ⅰ)中继续反应;(Ⅱ)(Ⅲ);
(4)降温压强降低,左侧的水被压入(Ⅰ)中,溴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故答案为:(Ⅵ)中的水倒吸进入(Ⅰ),有密度比水大,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沉于广口瓶(Ⅰ)的底部;
解析
解:(1)打开分液漏斗上盖,使装置内外压强相等,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故答案为:打开分液漏斗上盖,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
(2)因从冷凝管出来的气体为溴化氢和溴单质,溴单质易溶于苯,苯变红棕色,苯吸收了溴单质,防止干扰溴化氢的检验,溴化氢不溶于苯,溴化氢遇空气中水蒸气形成酸雾,溴化氢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溴化银沉淀;(Ⅱ)有淡黄色沉淀生成说明有发生了取代反应,
故答案为:小试管中苯的颜色变成棕红色,有气泡;吸收挥发的溴单质,防止它干扰溴化氢的检验;小试管口有白雾产生,硝酸银溶液中产生淡黄色沉淀;(Ⅱ);
(3)冷凝管起冷凝回流作用,溴化氢不溶于苯,易溶于水,可防倒吸;大肚瓶可防倒吸,故答案为:使冷凝回流的反应物苯和液溴回到(Ⅰ)中继续反应;(Ⅱ)(Ⅲ);
(4)降温压强降低,左侧的水被压入(Ⅰ)中,溴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故答案为:(Ⅵ)中的水倒吸进入(Ⅰ),有密度比水大,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沉于广口瓶(Ⅰ)的底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苯可以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A正确;
B、蔗糖水解产物为葡萄糖和果糖,故B错误;
C、乙醇可催化氧化生成乙醛,连续氧化后生成乙酸,故C正确;
D、水煤气的制取方程式为:C+H2OCO+H2,故D正确.
故选B.
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下列关于苯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根据苯的物理性质可知,苯常温下为液体,不是气体,故A错误;
B.苯分子中只含有碳氢元素,能够燃烧,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B正确;
C.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与液溴、浓硝酸等发生取代反应,故C错误;
D.苯为一种有机溶剂,苯不溶于水,故D错误;
故选B.
关于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液溴在催化剂作用下能取代苯环上的氢原子,属于取代反应,故A正确;
B.在苯中加入溴水,苯能萃取出溶液中的溴,振荡并静置后上层液体为橙黄色,故B错误;
C.在苯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苯与酸性KMnO4溶液不反应,苯的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振荡并静置后下层液体为紫色,故C正确;
D.在一定条件下,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故D正确;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