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制取溴苯的实验装置,装置A是酸式滴定管,分液漏斗中是苯和液溴的混合物,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混合物滴在铁丝上(酸式滴定管活塞关闭).试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为什么A用酸式滴定管而不用碱式滴定管______

(2)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观察到A中的现象是______.垂直于A的导气管要做得长一些,是为了______

(4)实验结束时,打开A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B中,充分振荡,目的是______,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C中盛放CCl4的作用是______

(6)能证明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可向试管D中加入AgNO3溶液,若产生淡黄色沉淀,则能证明.另一种验证的方法是向试管D中加入______,现象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橡皮管属有机物且含碳碳双键,苯和液溴都会腐蚀橡皮管,而酸式滴定管全部是玻璃做的,不会受到腐蚀,故选用酸式滴定管,

故答案为:苯和液溴都会腐蚀碱式滴定管的橡皮管,而酸式滴定管全部是玻璃做的,不会受到腐蚀;

(2)苯和液溴在铁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3)由于反应放热,且苯和溴两种反应物的沸点都较低,故答案为:反应液微沸,有红棕色气体充满A容器.导气管做得长一些利于散热,故答案为:导气兼起冷凝的作用,使挥发的苯和溴蒸气回流到A中;

(4)我们知道氯气与NaOH溶液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将其中的“Cl”换成“Br”即得Br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此可知实验结束时,打开A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B中,充分振荡,故答案为:除去溶于溴苯中的溴.故答案为:Br2+2NaOH═NaBr+NaBrO+H2O;

(5)CCl4能溶解溴不能溶解溴化氢.故答案为:除去溴化氢气体中的溴蒸气;

(6)如果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则有HBr生成,如果发生的是加成反应,则无HBr生成.也就是说,如果要证明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只需检验有无HBr生成.题目已经给出检验Br-的方案,我们再回答出检验H+的方法即可.但溴易挥发,溴化氢气体中的溴蒸气对溴化氢的检验有干扰作用,因此,在检验溴化氢前必须除去溴蒸气,这也正是C中盛放的CCl4的作用.故答案为: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

解析

解:(1)橡皮管属有机物且含碳碳双键,苯和液溴都会腐蚀橡皮管,而酸式滴定管全部是玻璃做的,不会受到腐蚀,故选用酸式滴定管,

故答案为:苯和液溴都会腐蚀碱式滴定管的橡皮管,而酸式滴定管全部是玻璃做的,不会受到腐蚀;

(2)苯和液溴在铁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3)由于反应放热,且苯和溴两种反应物的沸点都较低,故答案为:反应液微沸,有红棕色气体充满A容器.导气管做得长一些利于散热,故答案为:导气兼起冷凝的作用,使挥发的苯和溴蒸气回流到A中;

(4)我们知道氯气与NaOH溶液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将其中的“Cl”换成“Br”即得Br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此可知实验结束时,打开A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B中,充分振荡,故答案为:除去溶于溴苯中的溴.故答案为:Br2+2NaOH═NaBr+NaBrO+H2O;

(5)CCl4能溶解溴不能溶解溴化氢.故答案为:除去溴化氢气体中的溴蒸气;

(6)如果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则有HBr生成,如果发生的是加成反应,则无HBr生成.也就是说,如果要证明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只需检验有无HBr生成.题目已经给出检验Br-的方案,我们再回答出检验H+的方法即可.但溴易挥发,溴化氢气体中的溴蒸气对溴化氢的检验有干扰作用,因此,在检验溴化氢前必须除去溴蒸气,这也正是C中盛放的CCl4的作用.故答案为: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为某学生设计的制取溴苯的装置.

(1)图中的错误之处是:①____________

(2)按加入的顺序,烧瓶中所装的试剂是______

(3)与烧瓶口连接的垂直向下的导管的作用是______

(4)反应完毕后,向锥形瓶中的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现象是______,这是因为生成了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5)反应完毕后,将烧瓶中的液体倒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可以观察到烧杯底部有______色不溶于水的液体,这是因为______的绦故.在粗产品溴苯中加入______可以除去杂质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6)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因为在铁的催化作用下,溴和苯的反应已经很剧烈,可达沸腾,不需酒精灯加热,液溴取代苯环上的氢生成溴苯的同时还会生成HBr,溴化氢极易溶于水,长导管不能伸到液面以下,防止倒吸,应在液面以上2~3cm处,故答案为:不需酒精灯加热;长导管应伸到液面上方2~3cm处;

(2)试剂是密度大的加入到密度小的溶液中去,最后放固体铁,所以先加苯,再加液溴,最后加上铁粉,故答案为:苯、液溴、铁粉;

(3)苯和溴在铁的作用下反应剧烈,可以达到沸腾,使苯和溴成为蒸汽,在经过长导管时,可以将之冷凝并回流下来,故答案为:导气和冷凝回流;

(4)溴和苯在催化剂不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溴苯并生成HBr,HBr是强酸,在溶液中电离出氢离子和溴离子,向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可以出现淡黄色沉淀,实质为:Ag++Br-=AgBr↓,

故答案为:出现淡黄色沉淀;AgBr;Ag++Br-=AgBr↓;

(5)溴和苯在催化剂不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溴苯是一种密度比水大,并且不溶于水的褐色物质,在粗产品溴苯中还含有溴单质,可以用氢氧化钠除去,反应的实质是:Br2+2NaOH=NaBr+NaBrO+H2O,

故答案为:褐;溴苯的密度比水大,呈褐色,沉在烧杯的底部;氢氧化钠;Br2;Br2+2NaOH=NaBr+NaBrO+H2O;

(6)烧瓶中发生反应为溴和苯在催化剂不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的过程,化学方程式为:+Br2+HBr,故答案为:+Br2+HBr.

解析

解:(1)因为在铁的催化作用下,溴和苯的反应已经很剧烈,可达沸腾,不需酒精灯加热,液溴取代苯环上的氢生成溴苯的同时还会生成HBr,溴化氢极易溶于水,长导管不能伸到液面以下,防止倒吸,应在液面以上2~3cm处,故答案为:不需酒精灯加热;长导管应伸到液面上方2~3cm处;

(2)试剂是密度大的加入到密度小的溶液中去,最后放固体铁,所以先加苯,再加液溴,最后加上铁粉,故答案为:苯、液溴、铁粉;

(3)苯和溴在铁的作用下反应剧烈,可以达到沸腾,使苯和溴成为蒸汽,在经过长导管时,可以将之冷凝并回流下来,故答案为:导气和冷凝回流;

(4)溴和苯在催化剂不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溴苯并生成HBr,HBr是强酸,在溶液中电离出氢离子和溴离子,向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可以出现淡黄色沉淀,实质为:Ag++Br-=AgBr↓,

故答案为:出现淡黄色沉淀;AgBr;Ag++Br-=AgBr↓;

(5)溴和苯在催化剂不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溴苯是一种密度比水大,并且不溶于水的褐色物质,在粗产品溴苯中还含有溴单质,可以用氢氧化钠除去,反应的实质是:Br2+2NaOH=NaBr+NaBrO+H2O,

故答案为:褐;溴苯的密度比水大,呈褐色,沉在烧杯的底部;氢氧化钠;Br2;Br2+2NaOH=NaBr+NaBrO+H2O;

(6)烧瓶中发生反应为溴和苯在催化剂不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的过程,化学方程式为:+Br2+HBr,故答案为:+Br2+HBr.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和化工原料,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难溶于水

B易挥发,有毒性

C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属于烃类化合物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解:A、苯是一种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故A正确;

B、苯是一种有毒、易挥发的液体,故B正确;

C、苯分子相对分子只有78,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

D、苯分子是有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所以属于烃类化合物,故D正确;

故选ABD.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为苯和溴取代反应的改进实验装置.其中A为带支管的试管改制成的反应容器,在其下端开了一个小孔,塞好石棉绒,再加入少量铁屑.填写下列空白:

(1)向反应容器A中逐滴加入溴和苯的混合液,几秒钟内就发生反应.写出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______,该反应的类型为______反应.

(2)试管C中苯的作用是______;反应开始后,观察D试管,看到的现象为______;能说明苯与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的现象为______

(3)在上述整套装置中,具有防倒吸作用的仪器有______(填字母).

(4)改进后的实验除①步骤简单,操作方便,成功率高;②各步现象明显;③对产品便于观察这三个优点外,还有一个优点是______

正确答案

取代

除去溴化氢中混有的溴蒸汽

石蕊试液变红,导管口有白雾产生

E中有淡黄色的沉淀生成(或者石蕊试液变红)

DEF

对尾气进行处理,防止对空气造成污染

解析

解:(1)苯与液溴在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方程式为:,故答案为:;取代;

(2)溴苯中的溴易挥发,溴和四氯化碳都是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知,溴易溶于四氯化碳,所以四氯化碳的作用是吸收溴蒸汽;该反应中有溴化氢生成,溴化氢溶于水得到氢溴酸,氢溴酸是酸性物质,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氢溴酸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溴化银,

故答案为:除去溴化氢中混有的溴蒸汽;石蕊试液变红,导管口有白雾产生;E中有淡黄色的沉淀生成(或者石蕊试液变红);

(3)当两端压力发生压力变化时,液体会产生倒吸现象,DE装置中导气管不插入溶液中可以防止倒吸,倒置的漏斗下口很大,液体上升很小的高度就有很大的体积,上升的液体的本身的压力即可低偿压力的不均衡.因此由于上部还有空气隔离,液体不会倒吸入上端的细管道,所以具有防倒吸作用的仪器有DEF,

故答案为:DEF;

(4)改进后的实验除①步骤简单,操作方便,成功率高;②各步现象明显;③对产品便于观察这三个优点外,还有一个优点是:对尾气进行处理,防止对空气造成污染,故答案为:对尾气进行处理,防止对空气造成污染.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物质中,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不能发生化学反应使溴水褪色的是(  )

A乙烯

B

C甲苯

D己烷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乙烯能使溴水和高锰酸钾褪色,分别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苯既不能与溴水反应,也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B错误;

C、甲苯不能与溴水反应,但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正确;

D、既不能与溴水反应,也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错误;

故选:C.

下一知识点 : 芳香化合物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苯的结构与性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