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感器
- 共161题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只选择一题作答,若两题都作答,则按(1)题计分.
(1)(本题供使用选修1一1教材的考生作答.)
在现代生活中,许多地方需要传感器,例如,电冰箱制冷系统的自动控制就要用到______
A.压力传感器
B.声传感器
C.光传感器
D.温度传感器
(2)(本题供使用选修3一1教材的考生作答.)
一个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过程中,电场力做了2×10-6 J的正功,那么______
A.电荷的电势能减少了2×10-6 J
B.电荷的动能减少了2×10-6 J
C.电荷在B处时具有2×10-6J的电势能
D.电荷在B处时具有2×10-6 J的动能.
正确答案
(1)电冰箱制冷系统需要根据温度的高低进行自动调温控制的,因此需要用温度传感器,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电场力做功对应着电势能的转化,而不是说明电荷具有多少电势能.本题中电场力做了2×10-6 J的正功,说明电势能减小了2×10-6 J,动能增加了2×10-6 J,而不能说明电荷具有多少动能或电势能,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有一种测量人体重的电子秤,其原理图如图中的虚线所示,它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踏板和压力杠杆ABO、压力传感器R(是一个阻值可随压力大小而变化的电阻器)、显示体重的仪表G(其实质是电流表).已知压力传感器的电阻与其所受压力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设踏板和杠杆组件的质量可忽略不计,接通电源后,压力传感器两端的电压恒为4.68V,则:
(1)该秤零刻度线(即踏板空载时的刻度线)应标在电流表刻度盘______mA处?
(2)利用表中的数据归纳出电阻R随压力F变化的函数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1)踏板空载时,由表格可知F=0,电阻R=300Ω,而压力传感器两端的电压恒为U=4.68V,由欧姆定律I==15.6mA.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压力F增大时,电阻减小,根据数学归纳法得出R=300-0.6F.
故答案为:15.6;R=300-0.6F.
“加速度计”作为测定物体加速度的仪器,已被广泛应用,如图所示为应变式加速度计的原理图。支架AB固定在待测系统上,滑块穿在AB之间的水平光滑杆上,并用轻弹簧连接在A端,其下端有一活动臂可在滑动变阻器上自由滑动,随着系统沿水平方向做变速运动,滑块相对于支架将发生位移,并通过电路转化为电信号从电压表输出,已知电压表量程为8V,滑块质量为m=0.1 kg,弹簧劲度系数k=20 N/m,电源电动势E=10 V,内阻不计,滑动 阻器总电阻R=40Ω,有效总长度l=8 cm,当待测系统静止时,滑动触头P位于变阻器R的中点,取A→B方向为速度正方向。
(1)确定该加速度计测量加速度的范围。
(2)为保证电压表能正常使用,则电路中R0至少应为多大?
(3)根据R0的最小值,写出待测系统沿A→B做变速运动时,电压表的输出电压Ux与加速度a的关系式。
(4)根据R0的最小值,将电压表上的表盘改成适当的加速度刻度,将对应的加速度值填入图中的小圆内。
正确答案
解:(1)加速度计最大测量范围由弹簧最大形变量决定
因xm=4 cm,所以
(2)变阻器最大电压为8V,则串联的分压电阻R0上电压为U0=2 V
由,得
,即R0的最小值
(3)弹簧长度的形变量在变阻器中点两侧4 cm以内,设弹簧形变量为x,则电压表示数的改变量为△U=
而,
,即
当变阻器滑片处于中点位置时,电压表示数为4V,所以输出电压与加速度的关系为
(4)由以上关系式可知,当U=0时,a=8m/s2;当U=2V时,a=4m/s2;当U=4V时,a=0;当U=6V时,a=-4 m/s2;当U=8V时,a=-8 m/s2。刻度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是电饭煲的电路图,S1是一个温控开关,手动闭合后,当此开关温度达到居里点(103℃)时,会自动断开。S2是一个自动温控开关,当温度低于70℃时,会自动闭合;温度高于80℃时,会自动断开。红灯是加热时的指示灯,黄灯是保温时的指示灯。分流电阻R1=R2=500Ω,加热电阻丝R3=50Ω。两灯电阻不计。
(1)分析电饭煲的工作原理。
(2)计算加热和保温两种状态下,电饭煲消耗的电功率之比。
(3)简要回答,如果不闭合开关S1,能将饭煮熟吗?
正确答案
解:(1)电饭煲接上电源,S2自动闭合,同时手动闭合S1,这时黄灯短路,红灯亮,电饭煲处于加热状态。加热到80℃时,S2自动断开,S1仍闭合。水烧干后,温度升高到“居里点”103℃时,开关S1自动断开,这时饭已煮熟,黄灯亮,电饭煲处于保温状态。由于散热,待温度降至70℃时,S2自动闭合,电饭煲重新加热。温度达到80℃时,S2又自动断开,再次处于保温状态,如此循环
(2)加热时电饭煲消耗的电功率
保温时电饭煲消耗的电功率
两式中R并=
从而有
(3)如果不闭合开关S1,开始S2是闭合的,R1被短路,功率为P1;当温度上升到80℃时,S2自动断开,功率降为P2;温度降低到70℃,S2自动闭合……温度只能在70℃~80℃之间变化,不能把水烧开,不能煮熟饭
某学生为了测量一物体的质量,找到一个力电转换器,该转换器的输出电压正比于受压面的压力(比例系数为k),如图所示,测量时先调节输入的电压,使转换器空载时的输出电压为零;而后在其受压面上放一物体,即可测得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的输出电压U。
现有下列器材:力电转换器、质量为m0的砝码、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干电池各一个,开关及导线若干,待测物体(可置于力电转换器的受压面上)。
请完成对该物体质量的测量。
(1)设计一个电路,要求力电转换器的输入电压可调,并且使电压的调节范围尽可能大,画出完整的测量电路图;
(2)简要说明测量步骤,求出比例系数k,并测出待测物体的质量m;
(3)请设想实验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个问题。
正确答案
(1)设计的电路图如图所示
(2)测量步骤与结果:
①调节滑动变阻器,使转换器的输出电压为零
②将砝码放在转换器受压面上,记下输出电压U0③将待测物放在转换器受压面上,记下输出电压U
则有:U0=km0g,U=kmg
由以上两式得
(3)可能出现的问题:待测物体的质量超过转换器的量程
为了节能和环保,一些公共场所使用光控开关控制照明系统,光控开关又可采用光敏电阻来进行控制。光敏电阻是阻值随着光的照度而发生变化的元件(照度可以反映光的强弱,光越强照度越大,照度单位为lx)。某光敏电阻Rp在不同照度下的阻值如下表所示:
(1)根据表中数据,请在图(1)给定的坐标系中描绘出阻值随照度变化的曲线。根据图像可以发现,光敏电阻的阻值随照度的增大而____________(只要求定性回答)。
(2)如图(2)所示,当1、2两端所加电压上升至2V时,控制开关自动启动照明系统。请利用下列器材设计一个简单电路,给1、2两端提供电压,要求当天色渐暗,照度降低至1.0(1x)时启动照明系统,在图(3)虚线框内完成电路原理图(不考虑控制开关对所设计电路的影响),提供的器材如下:性能如上表所示的光敏电阻Rp;电源E(电动势3V,内阻不计);定值电阻(R1=10kΩ,R2=20kΩ,R3=40kΩ,限选其中之一并在图中标出)开关S及导线若干。
正确答案
(1)
(2)
如图所示,图甲是某中学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吴丽同学自制的电子秤原理示意图,目的是利用理想电压表的示数指示物体的质量。托盘与电阻可忽略的金属弹簧相连,托盘与弹簧的质量均不计,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与弹簧上端连接,当托盘中没有放物体时,滑片恰好指在变阻器R的最上端,此时电压表示数为零,设变阻器总电阻为R,总长度为L,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限流电阻阻值为R0,弹簧劲度系数为k,不计一切摩擦和其他阻力。
(1)推出电压表示数U与所称物体质量m的关系式;
(2)为使电压表示数与待测物体质量成正比,请利用原有器材进行改进,在乙图的基础上完成改进后的电路原理图,并求出电压表示数U'与所称物体质量m的关系式。
正确答案
解:(1)当在托盘中放质量为m的物体后,弹簧被压缩x,则有mg=kx,此时滑动变阻器滑片以上的阻值设为R1,则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电压表的示数为U,U=IR1由以上各式解得
(2)如图所示,设电流为I',
电压表的示数为U',U'=I'R1联立解得
如图所示为检测某传感器的电路图。传感器上标有“3V 0.9 W”的字样(传感器可看做一个纯电阻),滑动变阻器R0上标有“10Ω 1A”的字样,电流表的量程为0.6 A,电压表的量程为3 V。求:
(1)传感器的电阻和额定电流。
(2)为了确保电路各部分的安全,在a、b之间所加的电源电压最大值是多少?
(3)如果传感器的电阻变化超过标准值1Ω,则该传感器就失去作用。实际检测时,将一个恒压电源加在图中a、b之间,闭合开关S,通过调节R0,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R0两端的电压.检测记录如下:
若不计检测电路对传感器电阻的影响,你认为这个传感器是否仍可使用?此时a、b间所加的电压是多少?
正确答案
解:(1)
(2)最大电流I=I传=0.3 A
电源电压最大值Um=U传+U0U传为传感器的额定电压,U为R0m=10Ω时R0两端的电压,即U0=I传R0m=0.3×10 V=3 V
Um=U传+U0=3 V+3 V=6 V
(3)设实际检测时加在a、b间的电压为U,传感器的实际电阻为R传',根据第一次实验记录数据有:U=I1R传'+U1
根据第二次实验记录数据有U=I2R传'+ U2
代入数据,解得:R传'=9.5Ω,U=3 V
传感器的电阻变化为△R=R传-R传'=10Ω-9.5Ω=0.5Ω<1Ω,所以此传感器仍可使用
现有热敏电阻、电炉丝、电源、电磁继电器、滑动变阻器、开关和导线若干,如图所示,试设计一个温控电路。要求温度低于某一温度时,电炉丝自动通电供热,超过某一温度时,又可以自动断电,画出电路图,说明工作过程。
正确答案
热敏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及电磁继电器构成低压控制电路
(1)电路图如图所示
(2)工作过程:闭合S,当温度低于设计值时,热敏电阻阻值大,通过电磁继电器电流不能使它工作,K接通,电炉丝加热。当温度达到设计值时,热敏电阻减小到某值,通过电磁继电器的电流达到工作电流,K断开,电炉丝断电,停止供热。当温度低于设计值,又重复前述过程。
如图甲所示为一测量硫化镉光敏电阻特性的实验电路,电源电压恒定,电流表内阻不计,开关闭合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小灯泡发光逐渐增强,测得流过电阻的电流和光强的关系曲线如图乙所示,试根据这一特性设计一个自动光控电路。
正确答案
由光敏电阻的特性曲线可以看出,当入射光增强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减小,流过光敏电阻的电流增大。根据题意设计一个路灯自动控制电路如图所示:
控制过程是:当有光照射时,流过光敏电阻的电流经过放大器输出一个较大的电流,驱动电磁继电器吸合使两个常闭触点断开;当无光照时,流过光敏电阻的电流减小,放大器输出电流减小,电磁继电器释放衔铁,使两个常闭触点闭合,控制路灯电路接通,路灯开始工作。
某课外小组设计了一种测定风速的装置,其原理如图所示,一个劲度系数k=120 N/m,自然长度10=1m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的M点,另一端N与导电的迎风板相连,弹簧穿在光滑水平放置的电阻率较大的金属杆上,弹簧是不导电的材料制成的。迎风板面积s=0.5 m2,工作时总是正对着风吹来的方向,电路的一端与迎风板相连,另一端在M点与金属杆相连,迎风板可在金属杆上滑动,且与金属杆接触良好,定值电阻R=1.0Ω,电源的电动势E=12 V,内阻r=0.5Ω。闭合开关,没有风吹时,弹簧处于原长,电压表的示数U1=9.0 V,某时刻由于风吹迎风板,电压表的示数变为U2=6.0V(电压表可看作理想表)。求:
(1)金属杆单位长度的电阻;
(2)此时作用在迎风板上的风力。
正确答案
解:设无风时金属杆接人电路的电阻为R1,风吹时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2,由题意得
(1)无风时:,得
所以金属杆单位长度的电阻
(2)有风时:,得
此时,弹簧长度
压缩量
由平衡得此时风力:
在科技活动中某同学利用自制的电子秤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如图所示为电子秤的原理图,托盘和弹簧的电阻与质量均不计。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与弹簧上端连接,当托盘中没有放物体时,电压表示数为零。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为R,总长度为l,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限流电阻的阻值为R0,弹簧劲度系数为k,不计一切摩擦和其他阻力,电压表为理想表,当长盘上放上某物体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求此时称量物体的质量。
正确答案
解:设托盘上放上质量为m的物体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由题设知:,则
①
由全电路欧姆定律知: ②
③
联立①②③求解得
如图所示是某路灯的光传感电路原理图,当光敏电阻RG受到光照时,阻值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非门输入端A出现____________电平,输出端Y出现____________电平(填“高”或“低”),发光二极管LED反向截止,____________发光(填“能”或“不能”),当把光遮住时,RG阻值增大,输入端A出现____________电平,Y端是____________电平(填“高”或“低”),二极管正向导通____________发光(填“能”或“不能”)。
正确答案
变小,低,高,不能,高,低,能
图甲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自制的电子秤原理图,利用电压表的示数来指示物体的质量。托盘与电阻可忽略的弹簧相连,托盘与弹簧的质量均不计。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与弹簧上端连接,当盘中没有放物体时,电压表示数为零。设变阻器总电阻为R,总长度为L,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限流电阻阻值为R0,弹簧劲度系数为k,若不计一切摩擦和其他阻力。
(1)试推出电压表示数Ux与所称物体质量m的关系式。
(2)由(1)计算结果可知,电压表示数与待测物体质量不成正比,不便于进行刻度,为了使电压表示数与待测质量成正比,请你利用原有器材在该小组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在图乙的基础上完成改进后的电路图,并推出电压表示数Ux与待测物体质量m的关系式。
正确答案
解:(1)设变阻器的上端到滑动端的长度为x,根据题意得,
mg=kx,Rx=xR/L,
联立求解,得
(2)电路图如图,mg=kx,Rx=xR/L,
则
传感器担负着信息采集的任务,在自动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感器能够将感受到的物理量(如温度、光、声等)转换成便于测量的量(通常是电学量),例如热传感器,主要是应用了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热敏电阻,热敏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图线如图甲所示,图乙是用热敏电阻R1。作为传感器制作的简单自动报警器线路图。则:
(1)为了使温度过高时报警器铃响,开关(报警前)应接在________(填“a”或“b”)
(2)若使启动报警的温度提高些,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点向_________移动(填“左”或“右”)。
正确答案
(1)a
(2)左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