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财政部会同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办法》规定,央企应上交国家

红利的比例,按不同行业,分三类执行。按照这一规定,2009年财政部征收的红利总量将超过500亿,并有可能达到800亿,将用于弥补社会保障资金亏空。这表明:()

A我国财政能集中力量办大事

B我国财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C我国财政能有效调节资源的配置

D我国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历时八年的争议后,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有望在2012年10月推出。进行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归根到底是要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实现社会公平。为此,进行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必须要  

①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②进一步完善维护社会公平的政策措施,健全各项社会保障制度

③增加货币发行量,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众的扶持力度

④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坚决取缔非法收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之所以说“大包干”体现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是因为

A它扩大了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

B它将农民的“产”和“酬”结合起来

C它正确处理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D它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要求不适应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这给我们的启示是①提高经济效率是增加社会财富的根本途径②绝对公平的收入分配才有助于社会安定和谐③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④要注重社会公平制度的建设,理顺分配关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据《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财政部门应大力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支持西部大开发,加快城市化进程;通过支出、税收、债务、补贴等手段支持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的调整。上述材料表明

A财政是国家实现宏观调控的强制手段      

B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C财政可以有力地促进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 

D财政属于国家宏观调控中的经济手段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3年12月14日晚,“嫦娥三号”成功实现月面软着陆。我国在探月工程上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这充分表明

①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②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③国家财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④财政具有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2年3月16日新华网载文指出,2012年我国全年公共财政预算主要指标拟安排如下:中央财政收入55 920亿元,同比增长9%;中央财政支出总量64 120亿元,同比增长13.7%。这种财政收支情况

A说明我国财政收支处于最理想状态

B说明我国存在财政赤字

C会使债务增加,必然带来债务危机

D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江苏省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至2010年11月底,全省700多万60岁以上农民均可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60元。这表明,财政

A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B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C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D能够促进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0年10月1日,我国“嫦娥二号”卫星发射成功。“嫦娥二号”任务总经费国家投入约9亿元人民币,我国经济发展为“探月工程”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说明

①经济发展对发挥财政作用的影响是基础性的②财政为科技发展提供物质保证

③财政收入越多越好④财政是宏观调控的重要行政手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这就要求

①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③推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④扩大 GDP 中财政收入的比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②③

正确答案

A
下一知识点 : 征税和纳税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国家财政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