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5世纪到16世纪,欧洲人的消费观念中理性节俭是美德;20世纪中期,欧洲经济学家则提出“奢侈是美德,节俭是罪恶”。造成这一转变的背景是

A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实行

B经济“大萧条”时期的来临

C经济发展“黄金时期”的出现

D战后“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横扫全球的经济风暴(1929年经济危机),将世界资本主义的巨宅大厦,推回到早年“国民经济”及帝国时代的陋屋规模,西方国家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运用国家干预经济模式

B重建世界货币体系

C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D建立极权政体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美国总统胡佛面对经济危机时说:“只要大企业得到繁荣,千百万失业工人也会得到好处。”这说明他采取的政策是(  )。

A采取有利于本国的货币政策

B奉行“自由放任”的传统政策

C加强参与国际市场的争夺

D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干预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自由放任主义认为,社会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是指

A市场的自我调节

B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

C政府刺激消费的措施

D政府大量增发纸币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人认为:“1929年以后,世界各国所实行的政策宣告了一种全球化倒退趋向。”文中“全球化倒退”的主要表现是()

A奉行自由贸易政策

B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C推行贸易保护主义

D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正确答案

C
下一知识点 : “自由放任”政策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