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33年初,美国已经有半数银行倒闭,完全失业人数达到1500万—1700万人。还有许多人处于半失业状态,这表明30年代大危机

[ ]

A波及范围广

B持续时间特别长

C破坏性特别大

D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33年3月,罗斯福在就职演说时说:“叹交换手段难逃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这则材料从侧面反映了美国

[ ]

A经济危机来势汹涌

B经济危机范围广、破坏性强

C危机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D危机持续时间特别长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33年,美国前总统柯立芝说:“在其他萧条时期,总可以看到能够寄托希望的事物,但现时举目四顾,却看不出任何希望。”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上万的人的确认为: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上述材料表明

[ ]

A经济危机给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

B经济繁荣导致社会贫富分化

C经济危机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D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 ]

A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B意大利人入侵埃塞俄比亚

C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

D日本发生二二六兵变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严冬季节,一个煤矿工家庭的母子有这样一段对话:子:“家里为什么不生火?”母:“因为我们买不起煤。”子:“为什么买不起?”母:“因为你父亲失业了”子:“父亲为什么失业?”母:“因为煤生产得太多了。”这段对话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它最有可能出现于

[ ]

A1825年的英国

B1861年的俄国

C1868年的日本

D1871年的德国

正确答案

A
下一知识点 : “自由放任”政策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