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工作的目标及功能
- 共553题
小强的家在某乡镇,其父母在某大城市打工。一年前,小强正准备升小学四年级时,父母把他接过来,并将他安排在该城市的一所学校读书。但是,仅上了几天课,小强就不愿意去学校了,整天在家闷闷不乐。在父母的盘问下,他说自己完全听不懂上课的内容,尤其是英语。此外,也没有同学和他一起玩,他感到很孤单。小强的父母找到了学校的社会工作者,要求为小强提供服务。
[问题]
针对小强目前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正确答案
针对小强目前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以下介入策略:
(1)为小强提供课业辅导
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大学生志愿者资源,定期为小强提供课程学习辅导,尤其是英语课程,使小强增强学习信心,逐步适应新学校的学习进度、难度和教师的教学方法。
(2)为小强提供情绪疏导和支持
小强来到新学校,很多课程听不懂,又没交上朋友,心情沮丧。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与小强的谈话,帮助小强疏导情绪,调整心理状态,激发潜能,建立初步自信。
(3)协助小强学习人际沟通技巧
社会工作者可以协助小强学习一些人际沟通技巧,做好准备工作后,鼓励他尝试着与同学接触。
(4)走访小强学校的老师和同学
社会工作者可以走访小强学校的老师,请老师为小强提供支持和鼓励,帮助小强适应学校生活、重树自信。同时,社会工作者可以针对小强的同学做思想工作,请他们多理解小强的处境,组织热心的同学做志愿者,和小强结成帮扶对子,帮助小强尽快融入班集体。
(5)联系小强的父母
请他们平时多与小强沟通,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心理变化,适时地采取措施,帮助小强健康的成长。
解析
暂无解析
服务对象小明在社会工作者张兰的帮助下,慢慢开始走出阴影,接着张兰又提供一些新的方法和知识,希望能对小明以往的方式有所调整,此时,张兰扮演的角色是______。
A.治疗者
B.使能者
C.教育者
D.倡导者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社会工作者指导服务对象学习处理问题的新知识、新方法,调整原来的行为方式,是扮演的教育者角色。
城市流浪儿童的生存状况极其恶劣。首先,他们的衣食住行毫无保障,居无定所,忍饥挨饿,生病更是无人照料;其次,遭遇家庭和社会歧视,因为种种原因流浪在外的儿童往往被人们与违法犯罪联系起来;最后,流浪儿童缺乏保护和自救的方法,容易被犯罪团伙控制,做出违法行为。
[问题]
如果你是救助管理站的一名社会工作者,请针对救助站里的流浪儿童,设计一个社会工作的介入策略。
正确答案
鉴于上述流浪儿童面临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的介入策略主要包括:
(1)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
评估他们现有的文化程度和学习能力,根据年龄和文化程度等具体情况,在救助站救助期间,分组为他们传授文化知识,对年龄稍大一些的,可以考虑对其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其依靠自身技能、通过正常途径谋生的能力。
(2)思想和行为矫正
①通过小组活动和个案辅导,运用专业方法改变他们的心理和认知偏差,帮助他们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②通过各种活动,让他们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学会与他人相处和沟通的技能,并能认清自我,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使他们有信心回归社会,自强自立。
(3)传授法律知识,强化自我保护意识
通过小组活动和个案辅导,向他们传授安全知识,普及基本法律知识,强化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其遵纪守法的观念,且能够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解析
暂无解析
社会工作者的本职工作是( )。
A.助人自助
B.助人服务
C.慈善募捐
D.提供服务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提供服务是社会工作者的本职工作。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社会上作者将理论、知识和技能结合起来去实现助人目标。显而易见,社会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对服务的开展有直接影响。
服务对象反复恳求社会工作者代替他们作决定,而社会工作者根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也确实可以判断出自己的决定优于服务对象的决定,决定的后果也不涉及重大利益。这时社会工作者正面临的伦理难题是:( )。
A.保密问题
B.情理法问题
C.价值中立还是价值介入
D.个人利益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冲突
E.自决原则和知情同意
正确答案
E
解析
[提示] 教材第二章第二节指出,常见的社会工作伦理难题包括:保密问题;情理法问题;价值中立还是价值介入;个人利益和社会责任;自决原则和知情同意。而题中社会工作者碰到的是自决原则和知情同意的伦理难题。
人力资源包括质量和数量,()构成人力资源质量的核心。
A.身体素质
B.心理素质
C.文化技术素质
D.思想道德素质
正确答案
C
解析
文化技术素质是指员工群体的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水平、工作经验和工作技能等。它是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知识结晶,是人力资源质量的核心部分。
社会工作者在承担倡导者角色时,应该避免的是( )。
A.认真评估服务对象的能力和状况
B.与服务对象一起评估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支持的效果
C.强行推动服务对象接受社会工作者的倡导
D.不向服务对象解释所倡导的行为的原因
E.以专家的名义向服务对象施加压力
正确答案
C,D,E
解析
[提示] 倡导是社会工作者直接向服务对象提倡某种行为。在服务对象必须采取新的行动才能有助于其走出困境但服务对象对新的行动又不了解时,社会工作者应该成为受助者采取某种行为的倡导者,即向服务对象倡导某种合理行为,并指导他们以使其成功。当然,这里的倡导不是不顾受助者接受程度的强行推动,而是在认真评估了服务对象的能力和状况,评价了社会工作者对他的支持和效果的基础上做出的。合适的倡导可以增强受助者的信心和勇气,而在倡导背后还有社会工作者的支持。因此,答案是CDE。
社会工作者小玲在儿童福利院组织了一个成长小组。考虑到孩子的认知特点和行为能力,每次小组活动结束时,小玲会让每个孩子举起印有笑脸或者哭脸卡通头像的牌子,表达自己对本次小组活动的感受。社会工作者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
A.促进组员互动
B.进行组员评估
C.开展组员分工
D.促进组员合作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梁先生有10年饮酒历史。最近感觉胃部及肝部有问题,去医院检查。医生建议他戒酒。但是,他坚持认为饮酒不会危害自己的健康,而且饮酒有助于他放松思想,因此拒绝戒酒。妻子担心继续饮酒会影响健康,所以向社会工作者求助。根据( )理论,社会工作者建议粱先生的妻子首先帮助粱先生改变对饮酒的认识,认清饮酒的危害。然后监督他逐渐控制酒量,直至最终达到戒酒的目的。
A.精神分析
B.生态系统
C.增加权能
D.认知行为
正确答案
D
解析
社会工作者建议服务对象改变认知(即对饮酒的看法),属认知行为疗法。
体现秘书人员理论修养、政策水平、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社会交际乃至处理人际关系等综合素质的水平和能力是指( )。
A.收集工作
B.调查工作
C.督察工作
D.文字表达
正确答案
B
解析
调查研究的内容:基本情况调查、专题性调查、经验性调查、突发事件或事故调查。调查研究的过程是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条理性,这一过程形成了调查研究应该遵循的基本程序,这就是准备工作、了解情况、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炼。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