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某大洋部分洋流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1分)

小题1:某海轮从A航行到B,若一路顺风顺水,则所利用的盛行风为_________,所利用的洋流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                

小题2:如果此海轮从B返回到A处时,仍是顺风顺水,则所利用的盛行风为____________,所利用的洋流是______  ____和_____________。

小题3:C处附近为____________渔场,其形成与____  _______暖流与____________寒流交汇有关。

小题4:D、E两处盐度相比,________处较低,原因是________         _____。

正确答案

小题1:东北信风 加那利寒流 北赤道暖流 (3分)

小题2:盛行西风 墨西哥湾暖流 北大西洋暖流 (3分)

小题3:纽芬兰  墨西哥湾暖流 拉布拉多寒流  (3分)

小题4:D 处于亚马孙河口地区,有大量的陆地淡水注入 (2分)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从A到B经过北大西洋的中低纬海区,北半球低纬的盛行风带为东北信风,经过的洋流为加纳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

小题2:从B返回A,要顺风顺水,则应走中纬度海区,可利用盛行西风和洋流墨西哥湾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

小题3:图示C附近位于纽芬兰岛附近,为纽芬兰渔场,渔场的成因主要从寒暖流交汇分析。

小题4:图示D位于亚马逊河河口,大量河流水注入,盐度低,而E位于副热带海区的大陆西岸,受沿岸寒流影响,降温减湿,盐度较高。

点评:本题考点较多,但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能结合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画出图示地区的洋流分布,并结合风带的分布即可。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8分)

(1)用箭头绘出太平洋A、B、C、D、F几只洋流的方向,并注明其中的寒流。

(2)写出形成下列洋流的盛行风带名称:H            ;K            

(3)用序号①标注出北太平洋中著名渔场的大致位置,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4)图中洋流G对沿岸气候起到            作用。

正确答案

(1)A流向东北、B流向东南(寒流)、C流向东、D流向西、F流向东(3分)

(2)东南信风带,中纬西风带(2分)

(3)北海道渔场处,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2分)

(4)寒流降温减湿(1分)

试题分析:

(1)根据世界大洋环流分布规律。A流向东北、B流向东南(寒流)、C流向东、D流向西、F流向东。

(2)根据洋流的成因和全球的风带。形成下列洋流的盛行风带名称:H东南信风带;K中纬西风带。

(3)北太平洋中著名渔场的大致位置位于A北部北海道渔场处,其形成原因是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

(4)图中洋流G是寒流,对沿岸气候起到降温减湿作用。

洋流分布规律:①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为顺时针,南半球为逆时针;②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低压为中心的逆时针大洋环流;③南纬40°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点盐度的大小并简述其原因。(9分)

(2)简述甲地区赤潮频发的原因。(6分)

正确答案

(1)甲地盐度小于乙地(3分。)因为乙地常年处于副高控制下,蒸发旺盛盐度高;(3分)甲地处于沿海,受入海径流影响盐度低。(3分)

(2)从自然因素来看,甲海区纬度位置较低,阳光强烈;海水温度较高;近珠江河口,水浅,海流速度小,水体交换慢;从社会经济因素看,地处珠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发达,沿海工业生产排放量大;该地农业生产也较发达,化肥农药大量使用,最后也通过珠江汇流入海(合理即可,每点2分,答三点满分)

试题分析:

(1)盐度大小的比较主要分析影响因素:最根本的是降水量和蒸发量,盐度和降水量呈反比,和蒸发量呈正比。 判断根据三个方面: 1.纬度,副热带海区最高,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2.河流,有河流注入的地方,在河水的稀释下,盐度变低。 3.洋流,暖流盐度高,寒流盐度低。本题主要看甲、乙两地位置,甲在沿海既受入海径流的影响,又受沿岸暖流影响,因此盐度较小,而乙位于副热带海区,常年受副高控制降水少,蒸发强。盐度高。

(2)赤潮,又叫红潮,是一种水华现象。它是海洋灾害的一种,是指海洋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增殖和聚集,引发一定范围和一段时间内水体变色现象,其形成既有自然原因又有社会经济原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突破6亿吨,实现“十连增”,在连年丰收的背景下要更加强调“粮食安全”。 2013年我国进口粮食超过7000万吨,进口量占我国总产量的约12%。在7000多万吨进口粮中,谷物进口近1400万吨,大豆约5800万吨。其中,主要从美国进口大豆。

材料二 亚太地区略图

材料三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政策以来,孝感市首个“家庭农场”将于2013年4月竣工开业。该农场以无土栽培有机蔬菜、瓜果为主,兼顾家禽家畜、水产养殖,采用循环经济生产模式,以“养为种供肥料、种为养供饲料、水肥循环再利用”的方式,生产绿色有机蔬菜、瓜果等农产品,为本地居民提供无公害产品和为附近游客提供采摘观光服务。

(1)与我国黑龙江省相比,美国大豆带发展大豆生产有哪些有利条件?(8分)

(2)从美国进口大豆,如果从中国出发什么季节最适宜,为什么?(3分)

(3)请从循环经济角度,用示意图表示该家庭农场的生产过程,并简述其优点。(9分)

正确答案

(20分)

(1)自然条件:

①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多晴天,光照强烈;(2分)

②昼夜温差大,利于养分积累,大豆品质高;(2分)

③美国大豆带纬度较低,热量条件好;(2分)

社会经济条件:

①科技水平较高;(2分)

②机械化水平较高。(2分)

(五个要点任选四个,每个要点2分,共8分)

(2)冬季。(1分)由于一般采用海洋运输(海运)。冬季南北温差较大,西风风力加大,使得北太平洋暖流势力增强,且航行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从而加快航速。(2分)

(3)示意图3分,有机蔬菜、瓜果,水产养殖,家禽家畜养殖,各1分。

优点:

①经济效益:调整农业结构,增加经济效益。(2分)

②社会效益: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2分)

③生态效益:减少废弃物排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2分)

试题分析:。

(1)黑龙江省是我国主要的的大豆生产区,而美国大豆产量和质量都比我国高,从自然条件分析美国大豆产区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多晴天,光照强烈,有利于大豆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夜晚温度低,呼吸作用弱,利于养分积累,大豆品质高;美国大豆带纬度较我国黑龙江省低,热量条件好,有利于大豆生长,我国黑龙江省纬度较高,易受低温冷害的影响,影响大豆的产量和质量;而且美国科技水平较高,大豆品种优良,机械化水平较高,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2)本题考查的是洋流的地理意义,洋流影响轮船在海洋运行速度,顺洋流流向,速度快,节省燃料和时间,逆洋流航行,速度慢,浪费燃料和时间,继而影响海洋运输成本。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一般采用海洋运输,自西向东穿越太平洋航行,冬季南北温差较大,西风风力加大,使得北太平洋暖流势力增强,且航行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从而可以加快航行速度,所以选择在冬季从我国出发比较适宜。

(3)根据材料三内容所述,可以画出如下图示意的家庭农场生产过程。

从图中可以看出整个生产过程中,多种农业同时发展,生产结构发生了变化,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而且减少了化肥的使用,减轻了污染,有利于 改善生态环境,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生产过程中发展了旅游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民收入,提高了经济效益,还有利于社会发展和进步,有利于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和谐发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为某大陆西侧海面平均水温(℃)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此海区位于   (南或北)半球。 

(2)用洋流符号(暖流→,寒流)在图上画出该海区洋流的分布(2分);如果该海域位于东北太平洋,则这两支洋流的名称分别是                。 

(3)图中A处以北的沿海地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附近的洋流其性质属于     (寒流或暖流)对该气候的形起了           作用。 

(4)地球上具有此种分布模式的海区是(双选题)( 2分 )

正确答案

(1)北

(2)画图如下图所示:(14℃~16℃间画向右的暖流,A附近海域画向北的暖流和向南的寒流) 

阿拉斯加暖流 加利福尼亚寒流

(3)暖流  增温增湿

(4)AB

试题分析:

第(1)题,海水等温线由南向北递减,可推断此海区位于北半球。 

第(2)题,用洋流符号(暖流→,寒流)在图上画出该海区洋流的分布,如下图所示:

(14℃~16℃间画向右的暖流,A附近海域画向北的暖流和向南的寒流) 

如果该海域位于东北太平洋,则这两支洋流的名称分别是阿拉斯加暖流和加利福尼亚寒流。

第(3)题,图中A处以北的沿海地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附近的洋流其性质属于暖流对该气候的形起了增温增湿的作用。 

第(4)题,地球上具有此种分布模式的海区是A.欧洲西侧中纬度海区和B.北美洲西侧中纬度海区。北半球中低纬海区形成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北顺南逆,大洋沿岸东寒西暖,如下图所示: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判断洋流流向和性质的判断方法。

【规律技巧】(1)判断洋流流向的方法:

①洋流成因法:根据洋流分布与气压带、风带之间的内在联系判断。

②洋流性质法: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就是洋流的流向。

③洋流概念法:洋流水温低于所经海区的洋流是寒流,洋流水温高于所经海区的洋流是暖流;一般寒流由高纬流向低纬,暖流由低纬流向高纬。

④特定环境法:密度流的流向取决于表层海水海区的气候特征和地理环境。

(2)寒暖流的判读方法:

①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分布规律确定南、北半球:如果海水等温线的数值自北向南逐渐增大,则该海域在北半球,如图甲;如果海水等温线的数值自北向南逐渐变小,则该海域在南半球,如图乙。

②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确定洋流的性质:如果海水等温线向低值凸出(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地区温度高,则洋流为暖流;如果海水等温线向高值凸出,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地区温度低,则该洋流为寒流,如下图: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造成图甲所示海区表层洋流形成的动力来自________风。

(2)标出图中底层洋流的运动方向,以及由此形成的渔场名称。

(3)请在图中画出正常年份甲图海区上空形成的热力环流模式图。

(4)简述在上题所述热力环流影响下,该地区及附近大洋东西两岸近地面的天气状况。

正确答案

(1)东南信风

(2)略 秘鲁渔场

(3)略

(4)大洋西岸水温高,气压低多高温多雨天气,大洋东岸水温低,气压高多干燥晴朗天气。

(1)南半球赤道附近表层海水运动是在东南信风作用下形成的南赤道暖流。

(2)

表层海水在东南信风作用下流动后,垂直方向上底层海水过来补充,沿岸上升流在秘鲁沿岸形成秘鲁渔场。

(3)大洋西岸表层海水温度高,气流上升,大洋东岸表层海水温度低,气流下沉。构成顺时针大气环流。

(4)大洋西岸表层海水温度高,气流上升,容易凝云致雨。大洋东岸表层海水温度低,气流下沉,气候比较干燥。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分别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洋流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

小题2:B洋流的成因是___________,与同纬度北半球海区比较,B洋流水温较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小题3:当厄尔尼诺现象现象出现,C海区及其沿岸会出现的灾害是____。

正确答案

小题1:东澳大利亚暖流 西风漂流 秘鲁寒流    (3分)

小题2:风海流,南半球的西风带驱动   (2分)靠近南极洲气温很低;冰山融化吸热;南极风大。 (2分)

小题3:水灾,鱼群死亡渔场减产(3分)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世界大洋分布规律①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为顺时针,南半球为逆时针判断:A为东澳大利亚暖流B为西风漂流D为秘鲁寒流。

小题2:B洋流是西风漂流,属于风海流,南半球的西风带驱动,与同纬度北半球海区比较,B洋流水温较低的原因是靠近南极洲气温很低;冰山融化吸热;南极风大。

小题3: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秘鲁寒流势力减弱。当厄尔尼诺现象现象出现,C海区及其沿岸会出现的灾害是水灾,鱼群死亡渔场减产。

点评:洋流分布规律:①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为顺时针,南半球为逆时针;②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低压为中心的逆时针大洋环流;③南纬40°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分析海洋表面平均盐度、温度、蒸发量和降水量随纬度变化的曲线图回答:(8分)

(1)图中表示海洋表层平均盐度的分布曲线的是______。分布规律是:_________。(2分)

(2)南纬600的海区热量输送的主要方式是_____。其海水盐度大于同纬度北半球地区的原因是_____。(2分)

(3)图中A处附近,线①呈峰值的原因是_____; ②呈峰值的原因是_____。(2分)

(4)图中B处附近,线③呈峰值的原因是_____; ④呈峰值的原因是_____。(2分)

正确答案

(1) ①  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低纬度递减

(2) 洋流  几乎全部为海洋,陆地径流注入少,故盐度高。

(3) 地处副热带高气压带,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晴天多。

(4) 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       受赤道低压控制,多对流雨

本题考查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及影响因素和读图分析能力。(1)据盐度、温度及降水的纬度分布规律可知,①为盐度曲线,②为蒸发曲线,③为温度曲线,④为降水曲线;(2)南纬60°地区几乎全部为海洋,陆地面积少。(3)图中 A 附近,盐度线①②呈峰值的原因主要从纬度位置、气候等因素分析。(4)图中 B 处附近,温度曲线③④呈峰值的原因与纬度高低与大气环流形势有关。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上海某科学小组到非洲进行考察活动,下图表示该次考察活动的路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3分)

(1)若1月份科学小组乘坐的轮船航行至①海区,轮船速度________(较快、较慢),请说明原因。(5分)

(2)当科学小组到达②海区时,轮船顺流而行,请说明该洋流对沿岸自然环境的影响。(4分)

(3)沿途经过S国南端的“好望角”,请解释其被称为“好望不好过”的原因。(4分)

正确答案

(1)较快 1月份①海区(北印度洋)盛行东北风,洋流的流向为自东向西,轮船航行顺风顺水,因而速度较快。(5分)

(2)降温减湿,形成了热带荒漠景观;多海雾。形成较大渔场(4分)

(3)地处西风带,面临广阔的海洋(摩擦力小),风大浪高,不利于航行。(4分)

试题分析:

(1)读图,①海区位于北印度洋,这里是季风洋流,1月份盛行东北风,洋流的流向为自东向西,所以在这里轮船航行顺风顺水,因而速度较快。

(2)读图,在②海区,有本格拉寒流经过,寒流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在沿岸形成了热带荒漠景观。因寒流影响,近岸多海雾。寒流是因离岸风影响形成,是底层冷海水上泛形成,鱼类饵料丰富,形成较大渔场

(3) “好望角”位于非洲南端,地处西风带,面临广阔的海洋,受西风带影响,风大浪高,不利于航行。所以有“好望不好过”的说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36分)依据所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图。

        

材料二:索马里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极度贫困人口占人口总数的43%。加上内战和大旱,1991年以来粮食几乎全靠国际救济。索马里附近海域海盗活动猖獗,平均每4天就有一艘船遭劫,严重威胁国际航运业的安全。

材料三:索马里沿岸洋流随盛行风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北印度洋盛行强大的西南季风,夏季风驱使表层海水向东北流去的速度快,表层暖水流走后,从邻近索马里半岛的深水盆地中升起较为冷的、含盐量较低的水团来补偿表层水,成为上升补偿流。

(1)简述图示区域的地形、地势特征。(9分)

(2)判断夏季L洋流的方向,并分析其性质及对沿岸气候的影响(9分)

(3)甲地区为索马里主要的农业区,分析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9分)

(4)分析索马里海盗猖獗的主要原因。(9分)

正确答案

(1)山地高原为主;沿海有狭窄的平原;西北高,东南低;(9分)

(2)向东北,顺时针方向(3分)性质:寒流(3分)使沿岸气候更加干燥(3分)

(3)光热资源丰富,湿季雨量充沛(3分)有灌溉水源(3分)地形平坦(3分)

(4)索马里地理位置重要,扼守曼德海峡、亚丁湾海域,是印度洋进入地中海及大西洋的海上咽喉;过往船只多;索马里(及其周边国家)多年战乱;经济落后,贫困、失业人口多。(任答3分,9分)

下一知识点 :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