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入分配职能的实现
- 共308题
1998以来,我国政府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其主要手段是( )。
A.提高税率
B.增加财政转移支付
C.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例
D.增发国债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我国从1998年开始实施了积极(即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其主要内容有:①增发长期建设国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②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补充银行资本金,防范金融风险,并为充分发挥货币政策作用创造条件;③调整税收政策,增强税收调控功能;④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⑤调整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力度;⑥完善非税收入政策,规范收费制度,取消不合理、不合法收费项目,减轻社会负担,优化投资和消费环境。选项B也正确,但最佳答案是D。
作为社会的“安全网”和经济的“调节器”的是______
A.社会保险制度
B.社会保障制度
C.社会福利制度
D.宏观调控政策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基本制度,是社会的“安全网”和经济的调节器,从世界范围看,社会保障已有120多年的发展历史,历经多次世界经济大萧条而日益完善,显示出其在调节收入分配、缓解社会矛盾、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国家长治久安方面的强大功能。因此,B正确。AC为B中的一部分。宏观调控是政府为避免和克服经济运行目标而对经济运行过程中进行的调节与控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的功能有( )。
A.综合协调平衡功能
B.信息导向功能
C.政策指导调节功能
D.引导资源配置功能
E.调节收入分配功能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考核要点] 本题考核的是第一章第五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解题思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具有:综合协调平衡;信息导向;政策指导调节;引导资源配置等四项功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的功能有( )。
A.综合协调平衡功能
B.信息导向功能
C.政策指导调节功能
D.引导资源配置功能
E.调节收入分配功能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考核要点] 本题考核的是第一章第五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解题思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具有:综合协调平衡;信息导向;政策指导调节;引导资源配置等四项功能。
在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我国居民收入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贫富差距到了不容忽视的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1985年的1.7倍扩大到2003年的3.2倍,若将农民的实物收入、生产性投入和市民的隐形福利收入等考虑在内,城乡收入差距达到惊人的6倍;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人均收入水平已经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而在西北干旱地区、西南山区还有上千万人没有脱离贫困;城镇最富裕10%家庭的财产占全部城镇居民财产的45%,而城镇最贫穷10%家庭的财产只占全部城镇居民财产的1.4%。以基尼系数反映的居民个人收入差距水平自1994年开始,就超过了0.4这个临界点。这一段材料表明
A.缩小收入差距需要政府采取收入政策进行调节
B.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前必须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状况
C.在收入差距过大的状况下,必须加大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促进社会公平
D.单纯市场规律的作用会引起贫富差距的扩大和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解析] 上述材料显示了我国目前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贫富差距的严峻形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纯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必然会引起贫富差距的扩大,市场机制的这个缺陷是政府采取收入政策进行收入分配宏观调控的主要依据。正如题目中材料所示,从1994年开始,我国的基尼系数就已经超过了0.4的国际警戒线,如果政府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收入分配调控不力,则很容易会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形。所以,ACD项是正确的。活力进发、注重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缩小收入差距就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所以B项也是正确的。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