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的运动
- 共13201题
(8分)读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虚线表示极圈或回归线),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上用→标出太阳光线。
(2)图示的是北半球的 (节气),此时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的 点(填近日或远日)附近。
(3)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此时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 值。
(4)C点的昼长是 小时,A点此刻位于 线上(填晨线或昏线)。
(5)A、B、C、D 四点的白昼长度由长到短排列是 。
正确答案
(1)略
(2)冬至日,近日点;
(3)90°,小;
(4)12,昏线;
(5)D>B>C>A;
略
读下图回答问题。已知图中弧线①-N-③为某经线圈中的一段,其中N为北极点,阴影为某一时刻晨昏圈平面,①、②、③、④四个点把晨昏圈平均分成四个等份,甲乙两点纬度值相同,乙地的经度为70°E。
(1)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纬度为________。甲地纬度为________②地时间约为________点。
(2)①地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度,昼长为________小时,④地________点日出。
(3)如图所示季节,正是我省降水较________(多\少)的季节。该季节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20°N,70°E 80°N 18
(2)40°,24,0。
(3)多 温和多雨 受西风控制。
略
下图中的虚线表示兰州白昼最长的一天地球表面的晨昏线和日界线,图中相邻两根经线之间的经度差相等。读图回答:(8分)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分)
(2)A点的昼长为______小时。(2分)
(3)B点是6月______日_______时。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 (快、慢)。(3分)
(4)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比B点的__ _(小、大)。(1分)
正确答案
(1)23°26′N, 150°W (2分)
(2)16(2分)
(3)22(1分) 8(1分) 慢(1分)
(4)大(1分)
略
甲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此时北京时间为9时,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图中A 地经度为 。
(2)若此时某地的地方时为11点40分,且该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该地
的地理坐标可能是 ___________。
(3)在昼夜平分的纬线上属东半球范围的那一段中,且为昼半球的部分所跨经度范围
为 _________________向东至 ________________。
(4)假设一飞机从某航空母舰(60°W,30°N)起飞,以每小时1 110千米的速度向北匀速飞行,计划沿经线圈绕地球一周,因故在中国浙江杭州某机场(120°E,29.8°N)降落,飞机飞 行了 小时(取整数)。
(5)乙图是甲图的极点俯视图,请在乙图上绘出甲图所示昼夜分布状况(用阴影部分表示夜).画出第四问中飞机飞行的路径(用箭头表示),并注明起飞处E和降落处F。
正确答案
(1)105°W
(2)160°E 0°;160°E 46°52′N
(3)75°E-160°E (4)12
(5)作图略(4分)
略
(11分)读图,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1)此时是__月__日,地球位于___(近日点或远日点),公转速度较__。(3分)
(2)图中甲、乙、丙三处,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处,白昼最长的是___处,图中乙点位于丙点的__方向。(3分)
(3)此刻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乙地日出时刻是____时,白昼____时。(3分)
(4)在图中所示的这一天,丙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1分)
正确答案
(1)6 月22日 远日点 慢(3分)
(2)甲 乙 西北 (3分)
(3)(180° 23°26′N)4 16(4分)
(4)90°(1分)
(1)根据图示: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所以此时是6月22日前后,地球位于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
(2)甲位于赤道,地球自转速度最大;乙纬度最高,白昼时间最长;根据图示:图中乙点位于丙点的西北方向。
(3)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3°26′。根据180°位于昼半球的中央,所以直射点的经度为180°。根据乙地与甲地经度间隔为30°,所以日出时间为4点,白昼时间为16小时。
(4)该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丙位于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
下图为太阳光照图,斜线(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空白部分表示昼半球,读后完成下列要求:
(1)此时节气是________,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季节是________;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经度是________;
(3)此时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甲点的昼长为________时;
(4)此时乙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时;
(5)甲和乙两地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________,角速度的关系是甲________乙
(6)有一水平运动的物体从乙点向正北运动,将向什么方向偏?________。(填正北,东北或西北)
(7)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
(8)在图中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正确答案
(1)夏至;夏季
(2)23°26´N,150°E;
(3)昼长夜短,0时;
(4)12时,10 时;
(5)乙,甲 =乙
(6)东北
(7)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8)见图中所示
略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22分)
(1)在图上标出B、C、D、E的经度。(8分)
(2)根据图上阴影(表示夜)的位置,判断这一天的节气是 。(2分)
(3)在北半球图上绘出恰当的阴影(表示夜)的部分。(4分)
(4)当甲点是22日16点时,乙处是 月 日 时。(2分)
(5)丁处的昼长约 小时,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该日北京(39°54′N,116°E)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 。(6分)
正确答案
(1)标注略(B:110°W,C:160°E,D: 70°E,E: 160°E)
(2)北半球的夏至日
(3)略(连接丙与D、A之间的扇形区域是夜)
(4)6 23 6
(5)10 23°26'N 73°32'
解答此题应充分利用圈示内容,运用联系思维进行解答。图示南北半球的连接点A所在的经线为20°W,由此可知,C、B、E、D四点所在经线的度数;南极圈处于阴影部分,可知此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由地球自转方向可知B点处于昏线上,即为18时。由此可以确定图上各点的经度、地方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计算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
图是以某极点为中心的太阳俯视图,图中外圆为赤道,图示时刻为北京时间18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图中极点为 (南、北)极点,PB为 (晨、昏)线。
(2)北半球节气是 。直射点地理坐标纬度 ,经度 。
(3)图中各点的地方时刻分别是:D为 点,E为 点。A地夜长为 小时。
(4)A、B、D三地比较,线速度的大小关系为: ;角速度的大小关系 。
(5)若一物体沿纬线从D向F作水平运动,则物体将向 (南、北)发生偏转。
(6)A地位于D地的 方向。
(7)此日后3个月内,海口(20°N,110°30′E)的正午太阳高度将: (选择填空)。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先变大再变小 D.先变小再变大
正确答案
(共13分,每空1分)
(1)南 昏线
(2)夏至 23°26′N 30°E
(3)10 20 16
(4)B>D>A B=D=A(或相等)
(5)南
(6)东南
(7)C
试题分析:
第(1)题,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故图中极点为南极点;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PB上的点正在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故PB为昏线。
第(2)题,由图可知南极圈内为极夜现象,故北半球节气是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纬度23°26′N,又因为30°E平分昼半球,故太阳直射点所在经度为30°E。
第(3)题,由图可知:C点在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上,其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时,D点与C点经度差为60度,时间差为4小时,D在C的东侧,故D的时间早,为6+4=10点,另外由图可知:B点为18时,E点比B点快2小时,故E为20点。A地16时日落,故A地夜长为(24-16)*2=16小时。
第(4)题,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到两极递减,角速度除南北两极外,各处相等,故A、B、D三地比较,线速度的大小关系为:B>D>A;角速度的大小关系:B=D=A(或相等)。
第(5)题,由地球自转方向可知,该半球为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在地表运动的物体向左偏,故若一物体沿纬线从D向F作水平运动,则物体将向南发生偏转。
第(6)题,本题考查光照图中风向的判读,由图可知:A地位于D地的东南方向。
第(7)题,此日后3个月内,即由6月22日至9月23日,海口(20°N,110°30′E)的正午太阳高度将先变大再变小。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解答本试题需注意:(1)先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南北半球,再根据极圈内的现象来判断节气。(2)夏至日不是夏季,答题时要看清题意,让我们回答什么,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失分。(3)时间的判断要找参考时间,如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18时,然后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来计算要求点的时间。
下图是一幅“极地侧俯视图”,相邻的经线经度差相同,图中周长最小的实线圈纬度为45°,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1)此图大部分地区的日期是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
(2)图中B点地方时是 时,昼长 小时,A、B、C三点中白昼最短的是 。
(3)A、B、C三点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 ,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 。
(4)此时悉尼是 (季节),昼夜长短情况为 。
正确答案
略
(10分)下图是地球光照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_______半球。
(2)此图所示日期是_______,北半球节气是_______。
(3)图中ABCD各点中,白昼最长的是______,白昼最短的是_____,二者相差______小时。
(4)图中A、B、C、D四点中,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5)此时B点的地方时为 ,北京时间是 。
(6)此日全球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 。
正确答案
(1)北半球
(2)6月22 夏至日
(3)C D 12
(4)DABC
(5)6:00 2:00
(6)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试题分析:
(1)根据地球自转方向逆时针判读,此图表示北半球。
(2)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所以北半球的节气是夏至日,日前是6月22日前后。
(3)根据昼弧长度计算昼长,白昼最长的是C点24小时,最短的是D点12小时,二者相差12小时。
(4)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所以由大到小排序为:DABC。
(5)晨线和赤道的交点与B点在同一经线上,所以B点180°地方时为6:00,通过计算北京时间为2:00。
(6)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所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为从北回归线往南北两侧递减。
点评:本试题为地球运动方面的一道基础题,认真读图,首先判读南北极点,然后进一步根据题意解答试题。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