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的运动
- 共13201题
地球绕日公转的速度随着日地距离的变化而变化。
[ ]
正确答案
√
地球公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为365日6时9分10秒,叫做1个回归年。
[ ]
正确答案
×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登封观星台位于河南省登封县(约113ºE,34ºN),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天文台建筑。观星台上有两间小屋,小屋之间有一横梁,台下正北方有一“长堤”(见下左图),每天正午,横梁的影子会投在“长堤”上,利用它可以了解四季变化。
(1)当地球由丙处向乙处运动期间,太阳直射在 半球,河南登封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是 ,横梁在“长堤”上的正午投影逐日向 (填写方向)移动。
(2)横梁在“长堤”上的正午投影距离观星台最近之日,北半球的节气为 日,该日地球位于图中公转轨道上的 处,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
。
(3)每日横梁在“长堤”上离观星台最近的投影出现时间比北京时间12:00早还是晚?为什么?
(4)若黄赤交角变小,则夏至日时横梁在“长堤”上正午投影的位置有何变化?为什么?
正确答案
(1) 南 昼渐短、夜渐长 北
(2)夏至 丁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晚 登封位于东经120度以西,地方时比东经120度的地方时晚(强调东西关系)
(4)变远(或向北移动) 当黄赤交角变小时,夏至日时太阳直射点移至北纬23度26分以南,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横梁在“长堤”上正午投影距观星台更远
略
读图,回答问题:(5分)
(l)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名称:
A: 角 B: 平面 C: 平面
(2)图中数字①是 和C平面斜交的角度,目前它的读数是 。
正确答案
(1) 黄赤交角 赤道 黄道
(2) 地轴 66°34′
(1)角A是C所在的由于公转产生的黄道平面和B所在的由于自转产生的赤道平面的夹角,叫黄赤交角。
(2)图中可以看出①是地轴和黄道平面的夹角,地轴与赤道平面是垂直的,①和角A是互余的,因此①的度数是66°34′。
(18分)读“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曲线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太阳东升西落实质上是 运动的体现。(2分)
(2)据图该地的地理经度和纬度是 ,判断依据是 。(8分)
(3)①②③三条表示太阳视运动的曲线中,表示冬至日的是 ,这一天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是 ;日影朝 方向。(6分)
(4)当该地太阳视运动曲线如图中③所示时,该地昼长约 小时。(2分)
正确答案
(1)自转;
(2)40°N,120°E;北极星的高度为40°,北京时间12点为正午;
(3)③;26°34′;正北:
(4) 11小时
略
(10分)读图10,当太阳直射甲点时,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所示日期是 。(1分)
此时,南半球昼夜长短的状况是 ;
昼长达到全年最大值的纬度范围是 。(3分)
(2)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全年最小值的纬度范围是 ,上海、悉尼、新加坡三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 。(2分)
(3)乙地的时刻为 点;0时所在经线的经度是 。(2分)
(4)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我国长江下游 (南、北)岸的河运港口更容易受泥沙淤塞的影响。(1分)
(5)乘飞机从甲地到丙地,最短航线的飞行方向是 。(1分)
正确答案
(1)6月22日(1分)
昼最短、夜最长;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2分)
0º—90ºN(1分)
(2)0º—90ºS(1分) 上海、新加坡、悉尼(1分)
(3)4(1分) 60ºW(1分)
(4)北(1分)
(5)先向正北,越过极点再向正南(1分)
略
(11分)图中圆表示晨昏圈,所示区域全部为夜半球,且a点与c点纬度相同,读图回答。
(1)在图中用⊕标注出极点的位置;并画出图示范围内过c点的完整经线。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北京时间是 。
(3)此时a地的昼长为 ;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
(4)a、c两点间最短距离为 ;将a、b、c三点的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 。
(5)此时,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正确答案
(1)略(2分) (2)(20°W、10°N) 21时20分(2分) (3)0 20°(2分)
(4)2220千米(2分) a=b=c(1分) (5)AD(2分)
本题考查晨昏线的综合分析。(1)在图中用☆标注极点位置——极点位于线段ac的中点;并画出图示范围内过c点的完整经线——连接bc并延长至极点位置即可。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20°W、10°N),北京时间是21:20。
(3)此时a地的昼长为0时,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20°。
(4)a,c两点的最短距离为2*10*111=2220㎞,将a,b,c,三点的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a=b=c。
(5)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据此判断即可。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分布位置及流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7分)
(1)写出下列洋流的名称:(5分)
a___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
(2)图中表示风海流又是暖流的是__________(填番号),既是补偿流又是寒流的是__________(填番号),环绕所在纬线圈一周的是_________(填番号)。(4分)
(3)一架飞机从N地飞往M地,其飞行方向是___________,一架飞机从F地飞向E地,其飞行方向是____________(2分)
(4)用圆圈在图中圈出世界著名渔场,并简述其洋流在渔场的形成中所起的作用。(4分)
(5)简述当厄尔尼诺现象产生时,c洋流附近陆地气候的异常现象。(2分)
正确答案
(1) a 秘鲁寒流 b 南赤道暖流 c 东澳大利亚暖流 d 西风漂流 e 西澳大利亚寒流(5分)
(2) b ae d(4分)
(3) 由西北向东南由东北向西南(2分)
(4) 秘鲁渔场(1分) 秘鲁寒流为垂直上升补偿流,将海底营养物质带到海面,浮游生物生长旺盛,成为了鱼类的饵料。(3分)
(5)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减少,气候干旱(2分)
略
读中心点为极点的示意图,回答问题:
小题1:该图表示______半球的示意图。
小题2: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则甲地的时间为______时;北京时间是______时。
小题3:若阴影部分表示7月6日,那么非阴影部分表示______,北京为______月______日______时。
正确答案
小题1:北
小题2:9;14
小题3:7月7日;7月7日8时
小题1:依据图中所给的两个经度值,可知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即可得出答案。
小题2: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说明00经线为晨线;因为晨昏线和经线圈重合,所以太阳直射在赤道上,亦即00经线上的时间为6时。由此就可得到答案。
小题3:阴影部分表示7月6日,说明00经线上的时间为0时,即7月7日0时。由此就可得到答案。
读“地球日照示意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
(1)该图表示 月 日前后太阳光照射地球示意图,北半球为 (节气)。(2)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北极圈内出现 现象。
(3) A地处于五带中的 带, 该日A地的昼长为 小时。
(4)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
正确答案
(1)6 22 (2分) 夏至 (2) 北回归线 极昼
(3)北温带 16 (4)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1)从图中可以看出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是北半球的夏至,6月22日前后。
(2)因为从上题可知是北半球的夏至,因此此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3)A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因此在北温带之间。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晨昏线,该图中的晨昏线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是晨线,所以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是6点,那这个交点所在的经线也是6点,A点所在的经线在交点的西侧,两条经线的经度差是30°(看图中),时间差是2小时,因此A点所在是经线地方时是6点-2小时=4点。A点在晨线上,因此A点是4点钟日出,所以日落时间是20点,那么昼长时间是20点-4点=16小时。
(4)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是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因此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