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的运动
- 共13201题
读昼夜分界图,回答:(8分)
(1)这是北半球 节气,太阳直射点位于 线。
(2)此时,有极昼现象的地区是 。
(3)此时,D点地方时为 时,和D点地方时相同的
是 点。
(4)若A点的经度为90°E,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时。
(5)ABCD四地中昼最长的是 ,夜最长的是 。
正确答案
(1) 冬至 , 南回归
(2) 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
(3) 2, B
(4) 14
(5) B , C
(1)根据光照图可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是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2)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3)地方时的计算,目前A是12点,计算D的地方时。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4)A是12点A点的经度为90°E,北京时间计算。(5)自北向南昼增加,夜减小。
下图为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EDF表示晨昏线,且ED为晨线。
(1)在图上找出夜半球,并用斜线表示其范围(4分)
(2)该图所示的日期在 月 日前后(4分)
(3)图中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角相等的两点是 ,(4分)地方时相等的两点是 (4分)
(4)图中各点中地方时为正午12点的两个地方是 。(4分)
正确答案
(1)夜半球的范围如下图所示:
(2)12月22日
(3)CD BD
(4)BD
试题分析:
第(1)题,图中EDF表示晨昏线,且ED为晨线,则DF为昏线,这样南极圈内为极昼现象。夜半球的范围如下图所示:
第(2)题,南极圈内为极昼现象。则该图所示的日期在12月22日前后。
第(3)题,同一条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等。图中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角相等的两点是C、D,地方时相等的两点是BD。
第(4)题,BD所在经线平分昼半球,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正午12点。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晨昏线的含义与判断方法,知道极圈内的现象与节气、日期的对应关系。
读地球绕日公转图回答:
(1)图中字母所示日期:A B C D
(2)图中地球公转速度 点较快, 点较慢(填字母)
(3)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且白昼越来越长,地球处在 向 的阶段。(填字母)
(4)由B点向C点,太阳直射点如何移动 (向南、向北)
正确答案
(1)3月21日 6月22日 9月23日 12月22日
(2)D B
(3)A B
(4)向南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南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等判断地球的节气“二分二至日”。图中A为春分,B为夏至,C为秋分,D为冬至。所以A为3月21日前后,B为 6月22日前后,C为 9月23日前后,D为12月22日前后。
(2)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速度。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速度较快,1月初为近日点,7月初为远日点。所以D点较快,B点较慢。
(3)本题考查昼夜长度的变化规律。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于夜,太阳直射点往北移动,北半球白昼逐渐变长。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所以地球处于A向B运动过程中符合条件。
(4)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由B点向C点,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到赤道。
点评: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南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等判断地球的节气“二分二至日”。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春秋二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地理位置是 。
(2)此时北半球为 节气。
(3)C点昼长为 小时,此时C点地方时为 。
(4)此时北京时间是 月 日 时
正确答案
(1)南纬23.5度,东经90度
(2)冬至
(3)6 15点
(4)12月22日14点
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是北半球,北极圈是极夜现象,时间是12月22日,直射点的纬度是南回归线,直射点的经度就是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根据计算可知12时的经度是东经90度。
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是北半球,北极圈是极夜现象,时间是12月22日,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此时C点是15时,C处于昏线上,说明下午有3个小时,根据白昼以正午12时对称可知上午也是3个小时,所以白昼是6个小时。
东经90度是12时,则北京时间(东经120度)是14时。
读地球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图中晨昏圈与经线圈相交成23°26′的角),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_____;2分)
(2)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快或慢);位于公转轨道的_____(近日点或远日点)附近。(2分)
(3)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时,国际标准时(中时区区时)是____时。2分)
(4)此时地球上出现极昼的范围是______。(2分)
(5)此日,济南(约37°N),正午的太阳高度角约为____(2分)
正确答案
( 1)23°26′s,90w( 2分) (2) 快 近日点 (2分) (3)2 18 (2分) (4) 南极圈及其以南(2分) (5)B (2分)
略
下面为12月22日四城市昼夜长短变化示意图(阴影范围表示夜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四城市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填字母,下同);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向左偏转的城市是 ;处于夏季的城市是 。
(2)B城市位于 带(热量带名称)。
(3)B城市白昼增长的时期为 至 ,该城市白昼最长时太阳直射在 纬线上;当B城市白昼为24小时时,A、C、D三城市白昼由长到短的正确排序是 。
(4)当B、C、D三城市昼夜长短与A城市相同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的规律是(2分)
正确答案
(1) A C C
(2) 北寒带
(3) 12月22日 6月22日 23°26′N(北回归线) DAC
(4) 由赤道分别向南、向北对称递减
试题分析:
(1)此时为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南极圈到南极点出现极昼;北半球则相反;赤道昼夜平分。结合上图四城市昼夜长短变化示意图(阴影范围表示夜长)可判断,A城市位于赤道;B城市出现极夜现象,位于北极圈以内;C地昼长夜短,位于南半球,赤道到南极圈之间;D地昼短夜长,位于北半球,赤道到北极圈之间。地球自转线速度赤道最大,所以四城市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A;由于地球自转,使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无偏转,所以水平运动的物体发送向左偏的城市是C;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处于夏季,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所以处于夏季的的是C。
(2)根据五带的划分,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为北温带,南回归线到南极圈为南温带,北极圈到北极点为北寒带,南极圈到南极点为南寒带;B地位于北极圈以内,所以B城市位于北寒带。
(3)B城市位于北半球,当太阳直射点向北移时,B城市的白昼就增长,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时间是12月22日至6月22日;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最北时,白昼的时间最长,所以该城市白昼最长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23°26′N);当B城市白昼为24小时时,即出现极昼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26′N),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南半球则相反,所以ACD三地白昼由长到短的正确排序是DAC。
(4)当BCD三城市昼夜长短与A城市相同时,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赤道;根据正午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即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的规律是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10分)“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
(1)乙地位于丙地的 方向,甲地距北极点 千米。(2分)
(2)此时,北半球为 (节气),该日往后几天内,地球公转速度将逐渐 。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4分)
(3)此时,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是 。甲、乙、丙三地中,一年内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的是 地。(2分)
(4)再过16个小时,甲地的地方时是 日 点。(2分)
正确答案
(1)东南;3330(2分)
(2)冬至,加快,180º,23º26′S(4分)
(3)昼短夜长;乙(2分)
(4)23, 4(共2分)
试题分析:
(1)由地球自转方向可以判断出此图为北极点俯视图的部分,复原成常见图如下。
丙的纬度比乙高,所以乙地位于丙地的南方,再根据自转方向知道乙地在丙地的东方,合起来即是答案。同一经线上,纬度每差一度距离相差111km,甲到北极点相差30°,故而距离约为3330km
(2)北极圈内完全是极夜,从而判断是冬至日。地球在一月初公转到近日点,公转速度达到最快。冬至日是12月22日前后,地球公转速度在未来几天仍然加快。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23°26′S。180°经线平分白昼,故而为直射点所在的经线。
(3)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越大,所以乙地符合要求。(4)此时甲地是12月22日12点,再过16个小时变成23日的4时。
(24分)图13为“30°N纬线圈和72.5°E经线”,其中30°N纬线上由10°W向西到155°E为夜半球,同时72.5°E经线上只有CD段处于夜半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简述你的判断理由。(12分)
小题2:图中A地位于C地 方向。此刻:北京时间为 ,30°N纬线圈上既位于夜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范围是 、 。(12分)
正确答案
小题1:20°S,72.5°E(4分)
经度的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上,此时昼半球的范围是从10°W向东到155°E,其中央经线为72.5°E;(4分)
纬度的判断:由于72.5°E经线是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此时只有CD段为黑夜,即为极夜的范围(2分);CD跨纬度20°,所以太阳直射在20°S。(2分)
小题2:西南(3分) 15:10(3分) 20°W向东到lO°W或10°W向西到20°W(3分) 155°E向东到160°E或160°E向西到155°E(3分)
小题1:此题关键是看懂图和题干中信息,并能转换成自己熟悉的光照图,就能很快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小题2:由上题可知72.5°E经线是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此时只有CD段为黑夜,即为极夜的范围,太阳直射在20°S,则C点的坐标为(70°N,72.5°E),因而图中A地位于C地西南方向,此刻72.5°E为12时,北京时间为15:10,根据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和图中昼夜分界可知0°N纬线圈上既位于夜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范围是20°W向东到lO°W或10°W向西到20°W和155°E向东到160°E或160°E向西到155°E两段。
根据A.B.C.D四地6月22日太阳高度日变化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24分)
(1)A、C两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A____________;C___________。(4分)
(2)B正午太阳高度角____________;D昼长为______________。(4分)
(3)A的经纬度位置是_____________;B所在的国家是____________。(6分)
(4)B在C的____________方向,D在B的______________方向。(4分)
(5)此日下列城市白昼最短的是( )(2分)
A.长春 B.广州 C.上海 D.北京
(6)此日前后,下列现象不可信的是( ) (4分)
A.阿尔卑斯山雪线降到最低 B.非洲热带热带草原的动物已向北迁移
C.罗马正处于多雨期 D.我国塔里木河正处于丰水期
正确答案
小题1:43°08′ 66°34′(4分)
小题2:46°52′ 24 (4分)
小题3:23°26′N,150°E 俄罗斯 (6分)
小题4:东北 正北(4分)
小题5:B (2分)
小题6:AC(4分)
小题1:从图中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可知A地为23°26′N上,C地在赤道上,则可计算处A、C两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别为43°08′、66°34′;
小题2:6月22日B刚好出现极昼现象,在66°34′N上,正午太阳高度角可计算得到46°52′,D地为北极点,出现极昼,昼长为24小时;
小题3:从图中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为90°,可知A地为23°26′N上,再根据北京时间10时,A地为正午可推出该地经度为150°E,同理可推出B地的坐标为66°34′N、120°E,位于俄罗斯境内;
小题4:C地在赤道上,经度为150°W,D为北极点,再根据上题的结论可以得到B在C的东北方向,D在B的正北方向;
小题5: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广州纬度低则次日白昼最短;
小题6:6月22日前后,阿尔卑斯山雪线降到最高,非洲热带热带草原的动物已向北迁移,罗马正处于少雨期,我国塔里木河正处于丰水期。
读某日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日为____月____日太阳高度分布图。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日,南回归线太阳高度是______。北极圈上的太阳高度是________。
(3)此日后,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________,接近______点。
(4)此日前后,印度半岛盛行________风;地中海地区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我国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12 22 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递减
(2)90° 0°
(3)快 近日
(4)东北 温和湿润 寒冷干燥
此题是把太阳高度纬度分布光照图变成了坐标图,关键是根据坐标找到此日太阳高度最大的线是南回归线,时间是12月22日,其它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