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每空1分)

(1)此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是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的昼夜情况是           

(2)此时太阳直射的纬度是           ,该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        移动。

(3)甲点在赤道,乙点在40°N,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是        点,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是                                                       

(4)甲点的昼长是           小时,日落时间           点。

(5)此时深圳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此时深圳与北京相比,昼长较长的是           

正确答案

(1)夏至日, 极昼。(2分)  

(2)23°26´N(北回归线), 南。(2分)

(3)乙,  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2分)

(4)12,  18。 (2分)        

(5)昼长夜短,  北京。 (2分)

试题分析:

(1)图中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所以节气为夏至,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为极昼。

(2)北回归线的纬度为23°26´N,因此时太阳直射最北位置,所以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

(3)因乙地与直射点纬度差最小,所以正午太阳高度较大;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4)甲地位于赤道,昼长为12小时;因昼夜等长,所以日落的地方时为18时。

(5)因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所以北京的昼长于深圳。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16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3分)

(1)如果A位置为二分日二至日之一,说出地球由A位置公转到B位置的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2分)

(2)在甲图中用字母M标出直射点、用箭头表示太阳光线(光线画在甲图左侧)、用阴影表示夜半球。(3分)

(3)甲图中Q点所在晨昏线属于      线(晨线或昏线),该点上的太阳高度角为        。(4分)

(4)简述地球由B位置公转到C位置过程中,甲图中M点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特点。(4分)

正确答案

(1)公转速度渐慢,过远日点后逐渐变快(快—慢—快) (2分)

(2)(3分)

(3)昏线,0°(4分)

(4)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先变大,达到90°后再变小。

昼夜长短变化:昼渐长,夜渐短(4分)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综合分析。(1)根据图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A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判断为夏至日,B为秋分日,从6月22日到9月23日,地球公转经过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故公转速度的变化为先变慢,再变快。(2)甲图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大约位于赤道到南回归线之间,注意直射阳光为经过地心和直射点的连线的延长线;晨昏线过地心与阳光相垂直。(3)顺着自转方向经过Q点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故判断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4)从B点公转到C点,太阳直射点先逐渐接近M点,再逐渐远离,故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再变小;太阳直射点向南移,故南半球的M点昼长变长。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为“北京时间16点、太阳直射A点时的光照图”,A点是20°N。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每格2分)

(1)C点位于B点的     方向,其地理坐标是          ,此日昼长是    小时。

(2)等值线①、②、③中,昼长最短的是        

(3)AE两点之间的球面最短距离大约是           千米。

(4)若此时F点地方时为6时,在右上图中画出DAGBC线此日的昼长变化折线图。

正确答案

(1)正北     70°N,120°W      24

(2)③

(3)约6670千米

(4)折线图略

本题考查太阳高度的综合分析。(1)根据等昼长线的分布,B点表示北极点,故C点位于B点的正北方向。根据A点的纬度为20°N,故C点纬度与A点纬度互余,为70°N,图示A点所在经线为正午12时,结合北京时间16时,计算为60°E,故C点的经度为120°W。图示C点出现极昼,故昼长为24小时。(2)图示太阳直射点位于20°N,故越往北昼越长,越往南昼越短。(3)图示AE的距离为该圆的半径,故根据A点的太阳高度为90°,E圆弧的太阳高度为30°,则利于A点所在经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大小计算两地的纬度差为60°,故距离为60*111KM。(4)F点的地方时为6点反映该地位于赤道上,则D点昼长为12小时,GBC点出现极昼;有A点向G点昼长逐渐变长。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4年巴西世界杯开幕时间将于2014年6月12日至7月13日在巴西举行。世界杯比赛再一次回到巴西,巴西世界杯比赛的赛程时间表已经出炉,巴西世界杯开幕式确定在当地时间(西3区)6月12日15:00在圣保罗进行,而里约热内卢马拉卡纳球场将承办决赛。完成问题:

(1)成都的王先生准备去观看世界杯开幕式,飞机飞行时间约13小时,下列成都起飞的航班合理的是:(  )

A:6月12日11:00         B:6月13日11:00

C:6月12日14:00         D:6月13日14:00

(2)巴西世界杯举行期间达州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里约热内卢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为46°20′,则里约热内卢的纬度为___________。

(4)长时间剧烈运动,尤其是高温高湿天气,为了保持正常体温,人体要大量排汗。在排汗的同时,体内液体和电解质(钠、钙、钾、镁等)会大量随汗流失,容易出现抽筋,因此巴西世界杯设置了球员喝水时间。请你从气候的角度解释本界巴西世界杯出现多名球员抽筋现象的原因。

正确答案

(1)A

(2)昼短夜长      先变小,再变大

(3)22°54′S

(4)巴西纬度低,温度高;地表河流多,森林面积大,蒸发蒸腾作用强空气湿度大;东部地形较开阔,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容易深入,加剧了高温和高湿。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面甲图中ABC为昏线,且与极圈相切,据此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根据甲图提供的信息,在乙图适当位置画出太阳光线、晨昏线,并用斜线表示夜半球。(3分)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北半球的节气为        ,北京时间为                      时。(5分)

(3)该日,地球公转速度较    (快、慢),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2分)

(4)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                          ;该日以后,太阳直射点相        (方向)移动。(2分)

正确答案

(1)见下图。(3分)

(2)23º26′N ; 夏至;   6  22  8(5分)

(3)慢;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2分)

(4)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南(2分)

试题分析:

(1)甲图中ABC为昏线,且与极圈相切,说明图示时刻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图乙中心点是北极点,画图时注意北极圈里是极昼、180°经线是12:00。

(2)由图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为(23º26′N;180°),所以该日为 夏至日;北京时间是 6月22日8点。

(3)夏至日时,太阳运行在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慢; 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4)该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该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观察我国某地(40°N)屋内朝南窗户的阳光照射情况以及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中A、B、C、D代表二分二至点),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当太阳直射赤道时,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2)地球从C公转到D处的过程中,该地的昼长如何变化?

(3)地球公转到图中(填字母)        位置时,正午射进该地屋内的阳光面积达到一年中最大。当该地正午阳光射进窗子时,北京时间为13点,求出该地所在经度是                      

(4)从B公转到C的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会怎样变化?

正确答案

(1)50°

(2)变长

(3)C,105°E

(4)变快

试题分析:

(1)当太阳直射赤道的时候,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就是90°-40°=50°。

(2)由图示可以得出A位置为夏至日,B位置为秋分日,C位置为冬至日,D位置为春分日;所以地球从C公转到D处的过程中,即从冬至日到次年的春分日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所以对于北半球的地点,虽然昼长在不断的增加,依然还是昼短夜长。

(3)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射进该地屋内的阳光面积越小,反之越大;当夏至日时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此时射进该地屋内的阳光面积最小,冬至日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此时射进该地屋内的阳光面积最大。该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3时,所以该地的经度为105°E。

(4)从秋分日到冬至日地球公转向着近日点方向前进,近日点地球公转速度最快,所以,该时段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加快。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6分)

(1)A处的经度为________。此半球为________(南或北)半球。

(2)A、B、C三处中线速度最大的一处为________。C处的线速度约为A处线速度的________。

(3)图由C转到D需________小时,E的角速度 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C的角速度。

正确答案

(1)10°E 北 

(2)A 一半 

(3)2 等于

试题解析:

(1)顺地球自转方向,20°到A点,方向不断偏东,即向东经方向,同时两地的经度差为30°(东经和西经分界线为0°),故A点经度10°E。一般情况下,没有指明南北半球,原则上定义为北半球。

(2)考查地球自转线速度,其分布规律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60°的线速度是赤道的一半。故最大的线速度为A(A在赤道上);C处的线速度约为A处线速度的一半(C在60°的纬线上,A赤道上)。

(3)考查地球自转角速度,其分布规律,除两极外,全球角速度相等,且每小时15°。故E的角速度等于C的角速度,C转到D为2小时(夹角为30°)。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14分):

(1)该图表示的是每年         (节气)日的情况,此刻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地球位于     (远日点或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     (快或慢)。

(2)图中AD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         线上,A地日落时刻是         点钟,昼长      (小时)。D地日落时刻是         点钟。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该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向    (南或北)移动,此时,北半球昼夜长短的状况是___        ______。

(3)按图中所示情况,北京时间是          点钟。

(4)在图中所示的这一天,下列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正确答案

(14分)

(1)冬至  23.5°S   0° 近日点 快 

(2)昏   18  12  14  66.5°  北  昼短夜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3)20     (4)C

试题分析:

第(1)题,根据本地球光照侧视图,可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应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此刻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23.5°S ),由图可知180°经线平分夜半球,那么0°经线平分昼半球,即此时太阳直射0°经线。所以此刻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3.5°S,0°),冬至日地球离公转轨道的近日点越来越近,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第(2)题,根据地球至西向东自转可知AD位于由昼入夜的昏线上,A位于赤道上,永远昼夜平分,故A地日落时刻是18:00,D地昼长4小时,根据昼长=2(日落时刻-12:00)得出日落时刻=14:00,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90°-(23.5°-0°)=66.5°;冬至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此时,太阳直射0°经南回归线,北半球昼夜长短的状况是昼短夜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第(3)题,北京时间采用东8区的区时(120°E的地方时),由图可知中时区为12:00,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东8区位于中时区的东侧,则北京时间是20:00。

第(4)题,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C地位于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是90°,所以C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涉及的考点有太阳直射点的确定、昼夜长短的判断、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等知识点,学生只要掌握光照图的判断技巧就不难作答。

【知识小结】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º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º26’。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º,时间相差1小时,每1º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º-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1分)已知图甲中丙点地方时为0时,BC为晨线,且与赤道成66°34′夹角。图乙中S为南极点,据图和所学的地理知识,完成以下各题。

(1)0时所在的经线是自然日期分界线,其位置在地球表面并不是固定的,判断它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向东或向西),并说明理由。

(2)若图甲和图乙表示同一时刻,则图乙中此时日影朝正北的是(多选)   (    )

(3)此时,北半球昼夜长短的状况是___            _;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      __。此时地球公转到_____(近、远)日点附近。

(4)与伦敦处于同一日期的经度范围占全球的_______(用分数表示)。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正确答案

小题1:向西(1分)

理由: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地球上新的一天范围扩大,旧的一天范围缩小)。(1分)

小题2:BD(2分)

小题3:赤道至北极圈之间昼短夜长(1分)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夜现象(1分)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1分)近日点(1分)

小题4:5/6(1分)600W(1分)23.50S(1分)

试题分析:

小题1: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故0时经线自东向西移动。

小题2:根据甲图的晨昏线分布,丙点地方时为0时,即丙点位于夜半球的平分线,图示越往北昼越短夜越长,故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晨昏线与赤道成66°34′夹角,故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日影朝正北的,应为太阳在正南,即当地位于直射点以北的正午12时,或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子夜0时。结合丙点地方时为0时(120°E),故60°W为正午12时,故BD符合。

小题3:结合上题分析,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故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由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故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此时为北半球冬至日,地球公转接近近日点(1月初),而远日点为7月初。

小题4:根据120°E为0时,故全球处于新的一天的范围为120°E--180°(跨经度60°),伦敦位于旧的一天,范围为180°向东到120°E,跨经度300°,故占全球的5/6。太阳直射点的地理位置应包括经度和纬度,结合上题分析,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南回归线,23.5°S,太阳直射点的经线为12时所在经线,即0时经线对面的经线为60°W。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昼夜半球的分布及晨昏线与经线的位置关系,判断太阳直射点位置;掌握晨昏线图上时间问题的计算,利用太阳方位判断日影方向等内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回答:(3分)

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的这一天,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 。太阳直射点从A点移至B点期间,安徽省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安徽省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  昼长夜短,  昼渐短夜渐长

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一年中距离太阳直射点最近,故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太阳直射点从A移动到B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说明北半球昼长夜短,但昼变短夜变长。

下一知识点 : 地球的圈层结构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地球的运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