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的运动
- 共13201题
图17中弧线ABC为晨昏线的一段,阴影部分为黑夜。图18为地球极地俯视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请把图17中的晨昏线转绘到图18中,并用“”表示夜半球。(2分)
(2)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3分)
(3)此时,a地球公转速度较 (快、慢),南京气候特征 。(3分)
(4)此日,a点昼长为 小时,b点日出为 点,a点在b点的 方向(3分)。
正确答案
略
地处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市,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城市用地日益紧张,滨海地带的开发成为热点。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长江口及上海市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1987-2006年上海市F围垦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
(1)甲、乙、丙、丁四处中,淤积作用明显的两处是 和 处,水深大于5m的是 和 __________ 处。
(2)1987-2006年上海市F围垦区面积增加量居前两位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和 。
(3)上海市精品钢铁、化学和船舶工业基地(区)布局的总体特征是 ;影响微电子产业基地布局的最重要因素是 。
(4)S处临近中国最大的集装箱港洋山港,有铁路抵达和高速公路经过。目前上海市正在S处建设临港新城,简要分析临港新城发展的有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海市在F围垦区内规划建设工业开发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在引进工业企业与开发区建设中应防止出现哪些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乙;丁;甲;丙
(2)旱地;建筑用地
(3)临江濒海、位于郊区;技术与高素质人才
(4)①滨海地带,用地充足、环境条件好;②靠近装备产业基地、临近洋山港,有产业支撑与居住需求;③交通条件好,对外联系方便。
(5)①严格工业企业准入,防止传统工业企业的过度引进;②合理布局工业企业,防止土地资源浪费;③严格控制工业“三废”排放,防止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④做好海岸带防护,防止台风等自然灾害对工业生产的影响与破坏。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绘出晨(昏)线,并注明是晨线还是昏线,在夜半球一面打上斜线。
(2)图中C、D两点所在的平面叫______面,目前α角的度数是______。
(3)图中所示的日期是______月______日前后,这一天太阳直射的纬度是______。
(4)图中A点的昼长是______小时,B点的季节是______季。
(5)图中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
正确答案
(1)略
(2)黄道面;23.5°
(3)12;22;23.5°S
(4)12;冬季
(5)66.5°
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小实验,以证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写出实验用材、实验步骤和所得结论。
正确答案
实验用材:有轴的球状物,地球仪,撑开的雨伞,墨水和清水等。
实验步骤:
1.将球状物的虚拟北极点向上,在球状物上滴适量的墨水滴,
2.正确模拟地球自转方向,进行旋转,
3.观察并描述墨滴流痕的偏转方向,
4.再将虚拟南极点向上,重复2、3步骤,但偏转方向与2步骤相反。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可证明地表物体做水平运动时,运动方向会发生偏转,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左偏。
下图左图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右图为我国部分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在甲图中画出晨昏线,并用表示夜半球。
(2)此后,太阳直射点向________(南或北)移动。
(3)甲图中,①地昼长为________小时;下列各地的夜长由长到短的排序正确的是________。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③②①
(4)此时,乙图中三个城市正午太阳高度的比较,正确的是________。
A.北京小于汕头B.汕头大于海口C.海口小于北京D.汕头小于北京
(5)简要叙述此时至次年3月1日,北京昼夜长短状况及变化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2)北
(3)12;C
(4)A
(5)北京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渐短
读下图,回答问题:
(1)C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
(2)A在_________半球(东或西)。
(3)C点关于地心对称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
(4)当A地8点时,B地为________点。
(5)BC间的最短距离是_________km。
正确答案
(1)50°S,45°E
(2)东
(3)50°N,135°W
(4)2
(5)5550
读太阳光照图(虚线为回归线和极圈),回答问题。
(1)画出夏至日的晨昏线与夜半球(用斜线表示)。
(2)从天文含义看夏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季节,南温带的
范围是______________。
(3)ABCD四点的昼长的长短为____________,四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
(4)此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_______(南、北)移动,此时温州吹
[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5)若A径线为本初子午线,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北京时间为_______时。
B地夜长______小时。
正确答案
(1)“略”
(2)一年中白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23.5°S—66.5°S
(3)A>D=C>B;D=C>A>B
(4)南;A
(5)23.5°N,60°E;16;16
读下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完成下列要求。
(1)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月、日、时)。
(2)请在图下部分的圆上绘画斜线阴影,正确表示黑夜状况。
(3)请描述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
直射点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移动方向: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12月22日8时
(2)
(3)23°26′,180°;由南回归线转向北移
下图中AO和BO分别为昏线和晨线,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判断,图示日期在北半球二分二至日中的________日前后,地球上出现极昼现象的区是________。
(2)B地地方时是________点,O地地方时是________点。
(3)A地经度是______,该日A地的夜长约________小时。
(4)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________________,纬度是________________。
(5)一年中,A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是________。
正确答案
(1)冬至(12月22日);南纬70 °及其以南地区
(2)6;0
(3)180°;8
(4)60°E ;20°S
(5)46°5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中心的极点是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②中心的极点是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D转至C处时,所用时间为_________。说一说你的计算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南极点;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
(2)北极点;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
(3)4小时;①先计算出C、D两点间的经度差为60°,②然后根据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15°/小时,计算出
所需时间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