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的运动
- 共13201题
GPS接收机能显示当地日出、日落的格林尼治(世界标准时间)时间。据此回答:
某日一外国游客在杭州时,其GPS接收机屏幕上显示的日出、日落时间分别是21:50、10:l0,则杭州日出的地方时大约是__________________
此日的日期最可能接近
正确答案
05:50 C
杭州日出日落的地方时使用的是北京时间,比世界时间早8小时。
此时杭州的日出日落时间为05:50和18:10,仍然昼长夜短,但接近昼夜平分,9月15日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接近赤道。3月15日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也接近赤道。
读下图,完成以下要求:
(1)A点在D点的 方向,B点在C点的 方向,C点位于D点 方向。
(2)若绘一张与此图图幅相等的北京市政区图,那么这两张图哪张图的比例尺大? 。
(3)6月22日这天A、B、C、D四点,何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何处白昼时间最长? 。
(4)A点终年受 气压带控制,多 雨,B点终年受 气压带控制,多 雨。
(5)C、D两点都位于海洋上,何处盐度最高? ,试述其形成原因: 。
正确答案
(1)正北 西北 东南 (2)北京市政区图的比例尺大 (3)B A (4)副极地低 锋面雨和气旋 赤道低 对流 (5)D D点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C点纬度高,蒸发量小于降水量
从图中判断ABCD点的经纬度,可以判断方向。比例尺越大则图幅的范围越小。
6月22日越靠近北回归线则正午太阳高度越大,A从纬度来看受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影响大。
读图,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5分)
图A
(1)图A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__________(晨或昏)线上。
(2)图A表示的是每年__________(节气)日的情况,此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_____。
(3)读图B“地球公转示意图”,在图B四节气中标出图A所示节气的名称。
图B
(4)在图中轨道上用箭头标出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
正确答案
(1)晨
(2)夏至 23°26'N
(3)略
(4)略
试题分析:
(1)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是晨线。甲乙两地均位于晨线上。
(2)图示北极圈以北是极昼,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应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即23°26'N。
(3)如图示。
(4)地球绕日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如图示。
读图,当太阳直射甲点时,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旧的一天的经度范围是由________向东至________。
(2)乙地的时刻为______时;乙地日出的时刻为_____时。
(3)此时,丙、乙两地比较,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的是_____,昼长较长的是_____。
正确答案
(1)180°向东至60°W
(2)4 0
(3)丙 乙
本题考查光照图的综合分析。(1)图示太阳直射甲点(23.5°N,120°E),旧的一天应顺着自转方向从180°到0时,计算0时的经度位置为60°W。(2)根据乙地位于甲地的西侧120°,计算乙地的时间为4时。图示乙地出现极昼现象,故日出为0时。(3)图示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故丙地较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大。此时全球的昼长分布为:越往北昼越长,故乙地的昼长较丙地长。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当D点为5月11日0点时,F点为5月 日 时,此时北京时间为5月 日 ______时。
A、B、C、D四点中,A点与 点地方时相同,B点与 点线速度相同。
正确答案
5月10日16点,5月10日22点
C D
D处的经度为150°E,当D点为5月11日0点时,F点与之差8小时,此时地方时为5月11日0点-8时=5月10日16点。北京时间为东经120经线地方时,与150°E差2小时,此时为5月10日22点。
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同一条纬线上线速度相同。
我国华北地区某学校操场有一垂直于地面的旗杆,请回答:
(1)一年中正午杆影始终指向当地的 ______方向。当一年中正午杆影最短时,杆影一天中的方向变化规律是: ,杆影长短变化规律是:
(2)将旗杆顶端的影子移动轨迹画在下图中。(A为旗杆的地面位置)
正确答案
(1)正北 西南-北-东南 长-短-长
(2)见下图。日出日落时的杆影方向,正午最短,长短变化对称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总在正南方向,杆影始终指向当地的正北方向。北纬40度一年中正午杆影最短时为夏至,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正午在正南,日影方向与太阳方向相反,所以一天中日影变化为西南-北-东南。日影长短正午最短,日出和日落最长。
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图为某地在二分、二至日的太阳视运动图,该地的纬度为: 。
(2)根据图推算该地夏至日的日出日落时间。日出: 日落:
正确答案
(1)40°N
(2)4:30 19:30
该地一年中太阳视运动轨迹方向偏南,位于北半球,根据春秋分正午太阳高度为50°,计算出当地地理纬度为40°N。根据冬至日昼长9小时,夜长为15小时,冬至时的夜长即为夏至时的昼长,正午为12点,在昼长15小时下,日出为4:30,日落为19:30。
图 为某日昼夜长短状况,分析回答
(1)此日太阳直射点位于 (填纬线)上。
(2)此日,海口、汕头、北京、悉尼四个城市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昼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为 。
(3)再过几天后,地球靠近 (填“远日点”或“近日点”)
(4)在图中画出再过3个月的全球昼长状况。
(5)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1)北回归线或23026'N (2)汕头、海口、北京、悉尼;北京、汕头、海口、悉尼(3)远日点(4)略(5)B
从图来判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现象
下图中a、b、c、d四条曲线分别表示A、B、C、D四个地点全年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读图回答:
(1)A、B、C、D四个地点按纬度值的大小,由大到小的排列是 。
(2)四个地点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的幅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 。
(3)7月上旬四个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 ,此后10天中白昼时间逐渐增长的地点是 。
正确答案
(1)cdab(2)cdba(3) bdac ac
从图中可以判断a地为南回归线,b为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c为南极圈,d为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的地区。
读图1一11,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小题1:(1)若AB为晨线、日期为 月 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坐标为 。
小题2:(2)若DF为昏线,此时为(节气) ,此时北京时间为 。
小题3:(3) 在乙图中绘出甲图中DF为昏线时的光照情况(绘太阳光线、晨昏线、用斜线标出夜半球),并判断乙图中G点的太阳高度,其依据是 。
正确答案
小题1:12 22 (0º经线,23º26′S)
小题2:夏至 6月22日20点
小题3:绘图略 0º G在晨昏线上
小题1:根据若AB为晨线,判断这是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并且12点经线为0º经线
小题2:DF0为昏线这个条件说明为夏至节气,时间为6月22日,同时0º为12点
小题3:F为昏线时,则为夏至,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同时G在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零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