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夏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中,作出晨昏线,并用斜线画出夜半球。

(2)这一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_

    ____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3)此时,P点的时刻为_____点。

(4)这天,P点的昼长为_____小时,北半球纬度愈高,白昼时间愈_____。

(5)这天,全球出现极夜现象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略”

(2)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或地区

(3)4

(4)12;长

(5)南极圈以内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完成下面的填空。

(1)图中阴影部分是夜间,那么晨昏线ABC属于昏线的是_____________。

(2)D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_时,D点白昼长_________小时。

正确答案

(1)AB

(2)6;18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为某日部分地区昼夜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

(1)按东、西半球划分,图上阴影部分主要位于____半球,此时甲地地方时是_______点。

(2)按南、北半球划分,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________。

(3)该日乙地的白昼时间长约________小时。

(4)如果晨昏线与甲地所在经线的夹角为10°,则该日正午时分上海(31°N)世博园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面(墙面与地面垂直)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________。

正确答案

(1)西;6

(2)北;东经60°

(3)11

(4)69°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太阳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           ,EF线为      (晨、昏) 线。(2分)

(2)该日,A、B、C、D、E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等于0º的是       。D点日出的地方时是_______点。(2分)

(3)该日D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度。(2分)

(4)该日,C点的昼长为______小时。 (2分)

(5)在图中绘出太阳光线。(2分)

正确答案

(10分)

(1)冬至   晨   (2分)       (2)E    6   (2分)

(3)66.5   (2分)              (4)8   (2分)

(5)绘图:阳光从昼半球一侧照过来,且与晨昏线垂直。   (2分)

试题分析:

第(1)题,据图北极圈出现极夜,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故为节气为冬至 ;用自转法(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即为晨线,相反为昏线)可判断EF线为晨线。

第(2)题,正午太阳高度等于0º即说明该地刚刚出现极夜,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北极圈为刚刚出现极夜的地区,故E地正午太阳高度等于0º。D地位于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日出6点,日落18点。所以D点日出的地方时是6点。

第(3)题,D地位于赤道 ,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正午太阳高度﹦90°--纬差(纬度间隔),可得:90°﹣(23°26′﹣0°)﹦66°34′。

第(4)题,此刻,C点位于晨线上,正值日出。该侧视图被经线平分为6等份,每等份30°,C点位于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点)的东侧30°的经线上,所以C点的地方时为8时,即C点8点日出,晚于6点两小时,日落也会早于18时两小时,即16时日落。可计算昼长为16—8=8时。

第(5)题, 。

点评:本题组综合性较强,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题目信息的把握,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学生要掌握晨昏线、节气、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光照图的相关规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中AEF弧线是晨昏线,此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在图中用斜线画出夜半球。

(2)图中各点中太阳高度角大于0°的点是________。

(3)B点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

(4)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北京时间为________时。

正确答案

(1)

(2) D              

(3) 16              

(4) (23.5°N,90°E)     14          

试题分析:

第(1)题,图中AEF弧线是晨昏线,此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根据图示自转方向要求画的图为北半球上空俯视图,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故如图所示 。

第(2)题,该图为北半球上空俯视图,图中AEF弧线是晨昏线,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跨过AE弧线进入昼半球,故A和B点都在晨线上。昼半球太阳高度大于零,晨昏线上等于零,夜半球上小于零。此时,只有D点在昼半球上,故D点太阳高度大于零。

第(3)题,根据太阳光照俯视图可知B点所在纬线圈白昼部分占整个地球的8格,每格2小时。所以B点的昼长为16小时。

第(4)题,此时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线(23.5°N),同时平分昼半球的经线是90°E(对应90°W)。所以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23.5°N,90°E);A点位于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处,该地的地方时为6时,即0°经线为6时,此时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为:(120°-0°)÷15°=8小时。6+8=14时,即此时北京时间(东经120°)的地方时为14时。

点评:本题组难度系数较低,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题目信息的把握,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学生要掌握地球运动的相关规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面地理景观模式示意图,AB 表示昏线,H1 和H2 分别代表当地对流层的高度,此时南极圈以内全部出现极昼现象,回答后面问题。

(1)此时a角的度数                     。北京时间是                            

(2)A、B两地对流层H1和H2厚薄关系是                            

(3)海洋C处此时气压中心的性质是             ,简述其成因                                                       、                               

(4)D处气候特点是                                            

(5)M应属于地球圈层中的                          

正确答案

(1)23°26′; 12 月 22  日 14  时 

(2)A小于B

(3)低压;成因北半球冬季,海上气温比同纬度陆地高,形成低压

(4)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5)地幔(软流层)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所示区域为昼半球,A为圆心,B点纬度为75°,其中A点西侧为东半球,东侧为西半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C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此时北京时间

    是________。

(2)图中A、B、C三点的线速度大小排列是_________(用“>”“<”“=”符号表示);三点的正午

    太阳高度角大小排列是_________(用“>”“<”“=”符号表示)。

正确答案

(1)15°N,160°E;75°N,20°W;9:20

(2)A>B=C;A>C>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太阳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EF线的名称叫________。(晨线、昏线)

(2)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日。

(3)该日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_______,地转偏向力向右偏的是_____。

(4)此时此刻,C点的地方时是______点,B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点。这一天E点的昼长是______小时。

正确答案

(1)晨线

(2)冬至

(3)C;C

(4)8;2;0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地球光照图,此时北京时间为12点, 完成以下各题:(每空1分,共10分)

(1)此图日期为        前后地球上的光照示意图,此时阳光直射在     纬线上。

(2)如果有一A点为此时6时,且昼夜平分,则图中A点的坐标应为(          ),并在图上标出A点。

(3)图中E点位于       (晨线或昏线)上,此时E点的地方时为      点。

(4)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南北两侧降低。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的地区是                                                   

(5)这一天,哈尔滨、北京、杭州、广州四城市白昼由短到长的排序是                                                       

正确答案

⑴ 6月22日   23.5 0N

⑵ 300E,00   见图

⑶ 晨线   8  

⑷ 北回归线 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   

⑸ 广州、杭州、北京、哈尔滨

试题分析:(1)根据图示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内出现极夜,故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上。(2)A点此时昼夜平分,故判断其位于赤道上,此时北京时间为12时,即120°E地方时为12时,则计算6时所在的经线位于120°E西侧90°,即其经度为30°E。图示赤道与晨线的交点即为昼夜平分,且地方时为6时。(3)图示顺着自转方向,经过E点即将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故判断其为晨线。结合上题分析,A点为6点,则E点位于A点以东30°,故其地方时为8时。(4)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自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由于太阳直射点位于最北的北回归线上,则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5)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全球昼夜长短分布规律:越往北昼长越长。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晨昏线图的综合性试题,常规性考点,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解题关键是能抓住图示的基本信息,比如自转方向、晨昏线的分布特征、太阳直射点位置、时间信息等,进而确定二分二至日、时间计算和昼夜长短的判断、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此图所示为_______(节气)。

(2)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

(3)A、D、E点此时昼长的长短比较____________

(4)乙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时,日落时间是________时。

(5) B点的夜长为________小时,   C点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

(6)此时全球与甲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面积 (  )

A.等于1/2     B.等于1/3       C.小于1/2      D.大于1/2

正确答案

(1)冬至     (2分)

(2)(23°26′S,90°W) (4分)

(3)E>D>A  (2分)

(4)3   21   (2分)

(5)0    12   (2分)

(6)D         (2分)

试题分析:

(1)由45°E,可以推断出图示标出的90°应该为东经,进而得出顺时针方向表示自西向东,所以该半球为南半球,南极圈内全部为极昼,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所以节气为北半球的冬至日。

(2)90°E平分夜半球,所以地方时为0时,则90°W此时为12时,所以该经线即为太阳直射的经线;南极圈内全部为极昼,说明太阳直射的纬线为南回归线,故而直射点的坐标为23°26′S,90°W。

(3)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各地纬度越高昼越长,在A、D、E点中,E的纬度最高,所以昼最长,其次是D,最小的是A。

(4)由图示可以明显看出乙地所在的纬线圈有270°位于白昼范围,所以该纬线的昼长为18小时,纬度相同的各地昼长相等,知道了昼长,计算日出和日落时就就很简单了。

(5)B点位于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上,该点所在的纬线圈出现极昼,因而,该地的昼长为24小时,夜长为0小时,C处于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6)E所在的经线经度为90°W,它平分了昼半球,他的时间和日期是12月22日12时;从0时自西向东到180°经线为新日期,90°E为0时,A点所在的经线为180°,故而该日为23日,所以与甲地日期相同的范围则是由90°E自东向西到180°,这占到了全球的3/4,。

下一知识点 : 地球的圈层结构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地球的运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