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图,回答下题。

(1)当AB为晨线时,此日是___________前后。

(2)当DF为昏线时,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_________。

(3)当AC为晨线时,此时是_________节气,当DE为昏线,此日是_________节气;当AD为晨线时,此

    日是_________节气。

(4)若DE为晨线,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_点;当北京时间为8点整,DF是_________线。

正确答案

(1)12月22日

(2)23°26′N

(3)夏至;冬至;春分或秋分

(4)20;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中的AB线表示晨昏圈的一部分,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回答:(5分)

(1)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2)地球上出现极昼的地区是                   

(3) 此时北京时间是            

(4) 图示这一天,澳大利亚悉尼日出、日落的方向分别是(    )

正确答案

(5分)

(1) 20°S,110°W     由20°S 向南北两侧递减

(2) 70°S及其以南地区 

(3) 3:20 

(4) 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我国某地区中学的地理研究小组对学校所在地区进行了经线和纬度测定实验。下图是某天实验的示意图(MN弧是测杆阴影端的连线)。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上_______(填哪条线段)反映了当地的经线,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发现某天,阴影OP的长度刚好处在一年之中的平均值,这天可能的节气是_____________;若测杆的长度和阴影OP相等,这天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__

(3)分析(2)小题的计算结果,当地纬度是   __   

正确答案

(1)OP  OP是最短的阴影,属于正午太阳位于最南点时的照射状况,指示南北方向

(2)春分或秋分   45°   

(3)45°     

试题分析:

第(1)题,应利用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出现的时间判断当地的经度,故结合图示OP位置为当地正午时的杆影位置,故可据此判断当地的经度。

第(2)题,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特征,夏半年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则日影长度较短;冬半年正午太阳高度较小,则日影长度较长,故阴影OP的长度刚好处在一年之中的平均值应判断为春分日或秋分日。测杆的长度和阴影OP相等可利用直角三角形原理计算其正午太阳高度为45°。

第(3)题,根据春秋分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5°,结合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纬度差即为太阳直射点纬度和当地纬度的距离可计算当地纬度。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的周日、周年变化判断日影方向和长短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公式计算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该图左图为某日某时昼夜分布情况,斜线区为黑夜,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根据左图的昼夜分布情况,在右图(以极点为中心)中画出晨昏线,用斜线区表示黑夜部分,并标注相应的经纬度。(4分)

(2)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2分)

(3)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范围分别是:

今天:                                                  

昨天:                                                 

(4)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靠近    日点(近或远),公转速度逐渐       (加快或减慢)。

正确答案

(10分)(1)画图略(4分)

(2) 120°W,23°26′N (2分)

(3)今天:从60°E向东至180°(1分)

昨天:从60°E向西至180°(1分)

(4)远(1分) ; 减慢(1分)

试题分析:

第(1)题,光照图转绘是较难的题型。

【指点迷津】画图关键注意以下步骤:

①      判断转绘的图的类型。该图是南极上空俯视图。

②      在原图中找信息,主要找关键的点,即切点、交点的经纬度坐标;关键的线,零时经线、12时经线、晨昏线;及极昼极夜区。本题据图可知: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夜、南半球的切点为西经120°南极圈、赤道上的两交点为:东经150°和西经30°。

③      画晨昏线,连接一切点,两交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

④      确定昼夜半球,根据出现极昼极夜的信息画出昼夜半球。夜半球用阴影表示(根据题目要求画)

第(2)题,据左图东经60°平分夜半球,所以为0时经线,其与12时经线为同一经圈,故直射点的经度为西经120°,晨昏线相交于极圈,且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所以直射在北回归线,综上所述,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23°26′N,120°W)。

第(3)题,日期界线有两条,即自然日界线0时经线,其以东为今天,以西为昨天;人文日界线大致与180°重合,其以西为今天,以东为昨天;图示时刻 ,东经60°平分夜半球为0时经线,所以东经60°向东到180°为今天,东经60°向西到180°为昨天 。

第(4)题,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向经单位时间所扫过得面积相等。所以,7月初,远日点,公转速度慢;一月初,近日点,公转速度快据图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6月22日前后,靠近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此后公转速度还会变慢,直到7月初达最慢。

点评:本题组难度较大,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题目信息的把握,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学生要掌握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并找到突破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该图中L1、L2为晨昏线,α、β为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完成下列各题。(10分)

⑴若甲图中L1为晨线,则A点地方时为      

若甲图中L1为晨线,α≠0,则阳光直射   (南半球或北半球)。

若甲图中L1为晨线,α=20°,A点位于东八区中央经线上,则太阳直射点位置是       。(2分)

⑵若乙图中β=0°,则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⑶若甲、乙两图均位于北半球夏至日,则α=       ,L1是    线。

⑷若乙图中L2为昏线,β=22°,则下列现象最可能出现的是     ­­­。(3分)

E.亚欧大陆受低压控制                       F.我国东北的河流进入第一次汛期

正确答案

(1)6时。南半球。20°S,150°W。(2)66°34′。(3)23°26′,昏线。(4)ABC

本题考查局部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1)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时间为6时。若甲图中L1为晨线,则图示L1的东侧为昼半球,故越往北昼越短,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若甲图中的L1为晨线,α=20°,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20°S;A点位于东八区中央经线上,则120°E时间为6时,则计算12时,为150°W。(2)若乙图中的β=0°,即晨昏线与经线重合,表示春分或秋分日,则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计算即可。(3)若表示北半球的夏至日,则晨昏线与经线的交角为23°26';且昼长分布规律为:越往北昼越长,故L1应表示昏线。(4)若乙图中L2为昏线,则说明L2以东为夜半球,故越往北夜越长,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而β=22°,即太阳直射点纬度为南纬22°,故为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地球公转和自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在乙图中画斜线表示夜半球;在右上角粗线段上画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

(2)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__(月、日、时)。

(3)此日P点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此日Q点昼长_______小时。

(4)图示时刻,假设有一架飞机从P地以每小时1000千米的速度沿最短航线飞往M地,其飞行方向是_______方向,达到时,M地的区时是_______时。

正确答案

(1)“略”(夜半球在晨昏线的右边,箭头为逆时针方向)

(2)6月22日20时

(3)66.5°;18

(4)西北;10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左图“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 ”和下右图“中国部分区域图” ,完成下列要求。(9分)

(1)在上左图上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出夜半球。

(2)上左图表示的日期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北半球的昼      (大于或小于)夜,该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      (方向)移动。

(3)上左图中A、B、C三地昼夜长短相同的两地是        

(4)该日           (选择填空)。

A.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B.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C.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

D.距太阳直射点越远的地方,日出时间越晚

(5)该日上右图所示的四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    ,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        

正确答案

(1)画图略

(2)23°26′S, <,北

(3)AB

(4)B

(5)海口,哈尔滨

试题分析:

(1)图中显示太阳光线垂直照射在南回归线上,所以南极圈内发生极昼,北极圈内发生极夜,画晨昏线是应与太阳光线的垂直,而且过地心,背对太阳光线的半球为夜半球。

(2)上左图显示太阳光线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所以表示的日期太阳直射的纬线是23°26′S,北半球的昼长小于夜长,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的最南界线,所以该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动。

(3)同一天同一条纬线上昼夜长短相同,上左图中A、B在同一纬线上,所以A、B两地昼夜长短相同。

(4)图中显示太阳光线垂直照射在南回归线上,这一天为北半球冬至日,该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夜,南回归线以北地区距太阳直射点越远的地方,日出时间越晚,北极圈及其以内没有日出现像,南回归线以南距太阳直射点越远的地方,日出时间越早,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故答案选B。

(5)上左图中显示太阳光线垂直照射在南回归线上,我国城市均处于北半球,这一天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该日上右图所示我国的四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海口,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纬度最高的城市哈尔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A、B、C、D四点的节气(北半球)是A、          B、           

C、          D、        

(2)当地球位于C点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地方是            ,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3)地球公转至     点时,我国东部地区出现高温多雨的天气;

(4)从D到A太阳直射点将向     (南或北)移动,到A点时,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的地区是           ;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小值的地区是               

正确答案

(1)夏至 秋分 冬至 春分 

(2)南回归线  昼短夜长 

(3)A  

(4)北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南半球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二分二至日”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位置。A为夏至、B为秋分、C为冬至、D为春分。

(2)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地球位于C点时,对应的节气为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南回归线太阳高度为90°,北半球昼短夜长,所以北京昼短夜长。

(3)本题考查我国东部的季风气候,我国东部为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为北半球夏季。

(4)D为春分,A为夏至,从D到A,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且向北移动,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南半球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

点评: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南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等判断地球的节气“二分二至日”。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春秋二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A点的时刻为        时(1分),D点的昼长为      小时(1分) ,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       小时(2分)。 

(2)图中A、B、C、D四点中,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分)

(3)图中A、B、C、D四点中,此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是          (2分)。昼长最长的是         (2分)。

正确答案

(1) 12     12     4

(2)  D〉A〉C〉B

(3)  A         B

略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回答问题。(12分)

(1)在图中左上角弧线上未指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如果补上应为    时针方向。(1分)

(2)A在D的    方向,C在北京的   方向。(2分)

(3)写出下列两城市的经纬度位置:

①北京:   ;②匹兹堡:   。(2分)

(4)一架飞机从北京起飞,计划全程沿经线以每小时1 100 km的速度匀速飞行,由北京经

过B点,最后在匹兹堡降落。请回答:

①飞机飞行需要________小时。(1分)

②飞行依次途经的国家有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③假若此时起飞时北京的区时为3月21日8时, 那么降落时匹兹堡的区时应为3月________日________时。(2分)

正确答案

(1)逆    (2)东南 西南     (3)40°N,116°E 40°N,80°W

(4)①10 ②蒙古 俄罗斯 加拿大 美国 ③21 5

(1)地球自转方向是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2)顺地球自转方向是向东,反之是向西;纬度越低是向南。所以A在D的东南方,C在北京的西南。(3)根据自转方向可知是北半球,纬度都是40ºN;顺自转方向数值增加为东经,数值减少是西经。(4)本题考查经纬度求距离的方法。纬度变化1度,距离是111km。根据经纬度确定地理位置;时间的计算是东加西减,加上飞行的时间进行计算。

下一知识点 : 地球的圈层结构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地球的运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