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的社会作用
- 共2163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时下,一些人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传统美德缺敬少行;对琴棋书画等文化瑰宝及清明、端午等民情风俗不感兴趣,却盲目沉溺于美国大片、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文化习俗,津津乐道于占卜算命、烧香祈福和帝王文化。
材料二 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集中体现。我国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做的贡献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美国文化产业占整个GDP的25%,英国达到11%,而我国只占到2.6%。
材料三 2011年11月,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缅甸慈善义演。演出在如梦如幻的芭蕾手语诗《我的梦》中拉开序曲,聋人舞蹈《千手观音》、缅文歌曲《外外赛赛》、京剧《三岔口》及合唱《天下一家》……演出在乐观的手语诗《生命永恒》中圆满结束。中国残疾人艺术家们,以震撼心灵的表演、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不向困难屈服的尊严,诠释了生命的伟大、顽强和美好,展现了中国的开放和残疾人艺术家们的国际视野,深深征服了缅甸观众。
小题1:指出材料一反映了我国文化领域存在着哪些突出问题?(2分)
小题2:阅读分析材料一、二,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8分)
小题3:结合材料三,运用创新意识哲学知识,说明文化单位如何推出更好更多的文化产品? (10分)
正确答案
小题1:文化建设相对滞后,思想道德建设薄弱。(2分)
小题1:①解放文化生产力,在文化事业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上取得新进展,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文化软实力;(2分)
②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2分)
③解决目前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的现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2分)
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2分)
小题1:①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能够不断推出新文化产品是坚持发展观点的结果,这就要求文化单位必须树立创新意识。(3分)
②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坚持辩证否定观,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出大量优秀文化作品,这又要求文化单位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扬弃、推陈出新。(3分)
③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创作聋人舞蹈、芭蕾手语诗等新作品,是坚持辩证法革命批判精神的结果,这说明文化单位只有密切关注实际变化,敢于突破成规陈说,确立新观念,寻找新思路,才能创造更好更多的文化作品。(4分)
本题以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集中体现为背景。
小题1:考查学生对文化建设知识的理解。
小题1:可以从文化建设相对滞后,思想道德建设薄弱方面回答。(2)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可以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文化软实力、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方面回答。
小题1:可以从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扬弃、推陈出新,敢于突破成规陈说,确立新观念,寻找新思路等方面结合材料分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于1992年启动,已成为世界上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独立开展空间实验、独立进行出舱活动的国家。中国多次成功发射载人飞行器,表明中国在空间科学技术领域已日趋成熟。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二号”再到“天宫一号”,中国航天事业每次里程碑式的跨越发展,都在壮国威、振民心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实施空间实验工程具有经济、科技、军事和国家发展战略等方面的重大意义,工程所带动的基础科学和高科技相应措施进步,也有利地推动了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材料二 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高低不仅影响到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影响到一国的综合国力。目前,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仅为3.27%,相当于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提高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迫在眉睫。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角度,说明我国为何重视航天事业,以提高文化竞争力。(12分)
(2)针对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的现状,从文化传播的角度,为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6分)
正确答案
(1)(12分)①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我国经济的发展为航天事业的开展提供了物质支持,同时,航天事业的进行也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4分)
②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国只有真正掌握核心金属,才能把握发展的战略主动权,切实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4分)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发展航天事业,有利于带动基础科学和高科技进步,从而推动经济和科技的发展。(4分)
(2) (6分)发挥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2分);通过教育传播科学文化。(2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应从实际出发;(2分)(若考生从其他角度回答,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
(1)该题围绕我国重视航天事业的发展,提高我国文化竞争力的表现,考查学生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的识记、理解和运用。首先与回答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包括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两个方面,再回答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和地位。
(2)该题需要从材料中概括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现状,原理范围要求在“文化传播”的内容中选取,提出合理化建议是措施类题目,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养是措施要达到的目标。可以从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文化传播的手段上考虑。
2011年初“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的热播,“中国文化”成为世界的话题。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赞誉……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加大了中国的影响力,增强了炎黄子孙民族自豪感。
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10分)
正确答案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1分)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也给世界带来商机。(3分)(也可答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提高了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了中国国家形象。(3分)④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给更多的人通过中华文化了解了中国,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3分)(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通读材料,寻找材料中的关键句,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带来了新的商机,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加大了中国的影响力,增强了炎黄子孙民族自豪感,把这些句子放在一起,就会发现,这些都是文化的影响,有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有文化和经济相互交融,有文化对人的影响,结合材料分析整理即可。
点评:本题的问题比较宽泛,除了告诉我们是考文化生活的知识,别的什么信息也没有了,考生只能靠材料来寻找知识点,这时需要考生利用发散思维,也需要考生对知识点十分熟悉,这样的题目具有相当的难度。
小杨是一位大学生“村官”。大学一毕业,小杨打破传统观念,只身来到千里之外的一个乡村任村委会主任助理。任职期间,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下,她走访农户,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和政策,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协助主任处理一系列村务。她刻苦学习雕刻知识,与该村艺人共同努力,使该村濒临失传的木雕工艺重放异彩,并将原先小打小闹的木雕品发展为人人喜爱的旅游纪念品。短短两年,该村的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因此,“村官”小杨得到了领导和村民的一致好评。小杨自己也认为当“村官”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村官”小杨给乡村带来的变化体现了《文化生活》哪些道理?
正确答案
①“村官”小杨向农民传授农业科技知识,推动该村传统木雕工艺品转化为旅游纪念品,使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表明文化能反作用于经济。
②“村官”小杨和艺人共同努力使原先小打小闹的传统木雕工艺实现了新的发展,表明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继承与创新。
③该村社会风气明显好转,表明优秀文化可以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
④小杨给该村带来的变化与她自身良好的素质密不可分,表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的重要性。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内容较为宽泛,是整个文化生活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准确、灵活掌握和运用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教材有效信息的提取。仔细审读材料,抓住关键语句进行分析。推如动该村传统木雕工艺品转化为旅游纪念品,使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小杨和艺人共同努力使原先小打小闹的传统木雕工艺实现了新的发展。该村社会风气明显好转等再结合课本知识看体现了什么道理。注意答案的组织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的有机结合。
点评:做本题:第一步,审读设问,明确答题方向。依据设问,明确答题的知识范围和答题方向,可以通过设问中的关键词或者所涉及的主体进行定位。第二步,审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依据设问限定,审读材料,提取有效地材料信息。第三步,依据材料信息与设问限定,整合知识,组织答案。
有人认为,要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不能仅仅关注技术研发和资金投入
这些经济问题,还应该在汽车文明上做文章。并指出,随着汽车时代的迅速到来,汽车与环
境、汽车与能源等矛盾日益显露;汽车文明的缺乏更是纵容了醉酒驾驶、疲劳驾驶等“马路
杀手”。
请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构建汽车文明的重要性。(8分)
正确答案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2分)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2分)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构建汽车文明,有利于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2分)
③构建汽车文明,有利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2分)
④构建汽车文明,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自身的道德修养。(2分)
(从其它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略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