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的社会作用
- 共2163题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世博会历史上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从1851年英国伦敦的第一次世博会开始,人类找到了一种大规模文明交流的新形式。世博会成为多国文化融汇和最新科技展示的平台,也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集中展示和提升的重要途径
上海世博会对中国的意义,不仅在于向世界展示中国发展的巨大成就,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世博会的影响,大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如何以世博会为契机进一步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20分)
正确答案
充分发挥世博会的产业引领功能,更好实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交融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4分)2充分发挥世博会的文化交流与传播功能,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4分)3充分利用世博会的文化融汇契机,既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又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实现中华文化的创新;(4分)4充分发挥世博会的文明推动功能,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4分)5培育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的民族精神。(4分)
略
“山寨”一词源于广东话,兴盛于网络。其主要特点主要表现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2003年前后,仿制手机在南方城市“崭露头角”,但当时还没被称为“山寨机”,在大众眼里,它们不过还是仿制和盗版产品。直到2008年6、7月份,随着各网站建立“山寨手机”专题页面,“山寨”一词才得以迅速蔓延开来。山寨由“产品”被上升到“文化”高度,有一个明显的转折点,那就是“山寨明星”的出现。2008年8月份,某电视台播出“山寨周杰伦”的广告,后来又相继出现了山寨版的“F4、周华健、刘翔、李云龙”等等。关于山寨文化,有人认为:山寨文化其实就是盗版文化、侵权文化、强盗文化的替身,山寨文化不能给山寨产品披上华丽的外衣让其招摇过市。有的人认为:山寨文化折射出普通人的创新与智慧,对传统秩序的不屑与挑战,并使用一种幽默的方式来表达与嘲弄……
山寨文化得以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①经济是文化产生的基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科技的进步为山寨文化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3分)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山寨文化的兴起源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反映了不同社会群体的需要,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文化的多层次、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
此题考查对文化产生原因的认识,属于基础知识题。山寨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必然有其产生的根源。回答此题要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进行说明即可。
(12分)材料一:据国家统计局测算,截至2008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总产值7630亿元人民币,占GDP的2.43%。日本的文化产业产值约占GDP的30%,2006年日本的GDP是491 00亿美元,文化产业产值约为14700亿美元。 美国的文化产业的产值约占GDP的20%左右,2006年美国的GDP是1 32200亿美元,文化产业的产值即为26400亿美元.
材料二:美国的文化产品占据着40%的国际市场份额。其中:美国控制了全球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美国动画的产值几乎占据全球市场的30%,达到310亿美元;美国的电影产量占全球的6.7%,却占领了全球50%的放映时间;美国的体育产业总规模约为3000亿美元,约占GDP的2.3%。仅NBA一项就达到了100亿美元;在美国400家最富有的公司中,72家是文化产业公司。前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杜勒斯曾说:"如果我们教会苏联的年轻人唱我们的歌曲并随之舞蹈,那么我们迟早将会教会他们按照我们所需要的方法思考问题。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3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文化与政治之间的关系。(9分)
正确答案
(1)材料一说明我国的文化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应大力发展文化产业。(3分)
(2)①当今世界,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3分)
②美国企图通过强大的新闻帝国,通过电影、音乐等文化产品,推销他们的价值观念,达到利用经济、政治手段难以达到的战略目的,维护自己的全球战略利益。(3分)
③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我们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努力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3分)
(若考生答案与参考答案不完全一致,只要条理清楚,有自己的思考,言之有理,都可以酌情给分)
略
材料一 2010年,美国的文化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日本为18.5%,而作为文化大国的中国这个比例偏低。截至去年,文化部门主管的文化产业单位创造增加值近507亿元,但中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38%,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中有关文化的内容单独成段,文化产业也随之上升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地位。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2)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说发展文化产业有何意义?﹙9分﹚
(3)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说如何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10分﹚
正确答案
(1)材料一说明了与美、日、等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偏低,文化产业发展速度缓慢。﹙2分﹚
(2)①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又对经济政治产生重大影响,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政治的发展﹙3分﹚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随着文化产业的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3分﹚
③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文化竞争力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文化竞争力的提升﹙3分﹚
(3)①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我们要大力发展经济,为文化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同时搞好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为文化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保障,从而最终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②提高我国文化竞争力,注意培养创新性文化人才,只有如此,才能提高我国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从而是文化产业得到发展。﹙文化与政治经济关系﹚
③在继承中发展传统文化,同时加大文化创新,﹙文化继承和发展﹚大力发展教育,推动文化思想运动等﹙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以推动我国文化的繁荣,从而能生产出更多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更好的文化服务,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⑤要大力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很多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都离不开高技术手段,给观众以视觉的冲击和全新的感受,从而更好抢占文化市场。﹙科技﹚
⑥要扩大中华文化的传播,同时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这样才能把我国的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文化交流和传播﹚
⑦大力倡导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以提高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市场占有率,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
﹙以上随便说出5点,即可得10分,但如果单纯从如何发展文化的角度来展开,最多不超过8分,文化不同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答案的出发点是从文化角度,但落脚点一定是文化产业﹚
附:十七届五中全会节选: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略
2009年国庆杭州中山路·南宋御街正式开街,黄金周期间,南宋御街接待游客近135万人次,日均接待游客近17万人次,日均营业额达100多万元。
南宋御街国际旅游综合体建设将杭州城市历史的辉煌巧妙地与杭州城市的再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没有让历史文化遗产在隆隆的城市现代建设中湮灭,创造出了巨大的社会价值。
杭州市政府强调,在后续的南宋皇城大遗址综合保护工程实施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坚持保护第一、生态优先;坚持和而不同、兼收并蓄;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等原则,既加快考古发掘,体现真实性和历史性,又要创新保护方式,尽量利用现有建筑资源实现综合保护,确保在2014年能够开园。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杭州市政府上述做法的理论依据。(8分)网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分析南宋皇城大遗址综合保护为什么要坚持“保护第一、生态优先”的原则?(6分)
正确答案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给经济以重大影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杭州市建设南宋御街国际旅游综合体为经济发展提供文化支撑,吸引了大量游客,促进了杭州经济发展。
文化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实施遗址综合保护工程保留了传统文化元素,将杭州城市历史的辉煌巧妙地与杭州城市的再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坚持了继承基础上的创新。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繁荣。
南宋城隍遗址为御街的建设提供文化资源,御街建设推动杭州城市文化的创新和繁荣。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南宋城隍大遗址对于研究杭州市历史文化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每个要点2分,共8分)
(2)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分)
主次矛盾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南宋城隍大遗址综合保护工程涉及到规划、拆迁和建设等方方面面,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等关系,应着重把握文化保护、生态保护关键环节。(4分)
第一问考查传统文化的有关知识。可以从文化的影响、文化的传承、文化遗产的角度作答。第二问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并把这些关键词句与辩证法的知识一一对应。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