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 共2159题
  •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 共2159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物理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B库仑提出了库仑定律,并最早实验测得元电荷e的数值

C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D牛顿不仅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而且提出了场的概念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故A正确;

B、库仑提出了库仑定律,密立根最早实验测得元电荷e的数值,故B错误;

C、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故C错误;

D、牛顿不仅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法拉第提出了场的概念,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在物理学发展中,有许多科学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有许多重要和有名的物理实验,关于这些实验,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次测定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827年在日内瓦湖上进行的,两船相距14km,实验员在一条船上敲响水中的一口钟,同时点燃船上的火药,另一条船上的实验员看到火药发光后10s听到了声音,由此测出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B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成功的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

C法国物理学家泊松反对光的波动说,他应用波动理论计算出,一定波长的光照射圆盘时,在盘后的阴影处会出现一个亮斑,泊松认为这是非常可笑的.但后来的实验表明,亮斑确实存在.这就是泊松亮斑的由来

D1886年,德国科学家赫兹制作了一套仪器,试图用它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结果他成功了,赫兹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捉到了电磁波,人们为了纪念他,把频率的单位定为赫兹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解:A、第一次测定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827年在日内瓦湖上进行的,两船相距14km,实验员在一条船上敲响水中的一口钟,同时点燃船上的火药,另一条船上的实验员看到火药发光后10s听到了声音,由于光速很快,可以认为看到光的时间和敲钟的时间是相同的.光的速度:C=3×108m/s,光传播的时间:t1==s=4.67×10-5s,声音传播时间为t2=10秒-t1=9.9999533s,所以声音的速度是v==1384.8m/s.故A正确.

    B、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成功的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证明光具有波动性.故B正确.

    C、泊松亮斑是由法国物理学家泊松应用波动理论计算出,是用来反对光的波动说,后来的实验表明,亮斑确实存在.符合史实.故C正确.

    D、1886年,德国科学家赫兹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捉到了电磁波,人们为了纪念他,把频率的单位定为赫兹,符合史实.故D正确.

故选ABC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咸阳期末)下列叙述符合物理史实的是(  )

A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B特斯拉1820年发现电流磁效应

C库仑测得元电荷电量

D焦耳提出分子环流假设解释磁现象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故A正确.

B、奥斯特1820年发现电流磁效应.故B错误.

C、密立根测得元电荷电量,故C错误.

D、安培提出分子环流假设解释磁现象.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下列表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A库仑利用库仑扭秤巧妙地实现了他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规律的研究

B法拉第发现电流的磁效应,这和他坚信电和磁之间一定存在着联系的哲学思想是分不开的

C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

D安培首先引入电场线和磁感线,极大地促进了他对电磁现象的研究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库仑利用库仑扭秤巧妙地实现了他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规律的研究,故A正确;

B、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这和他坚信电和磁之间一定存在着联系的哲学思想是分不开的,故B错误;

C、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没有用实验进行了验证,故C错误;

D、法拉第首先引入电场线和磁感线,极大地促进了他对电磁现象的研究,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许多科学家对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也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等等.以下关于物理学史和所用物理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卡文迪许测出引力常量用了放大法

B伽利略为了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用了理想实验法

C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形状和大小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之和代表物体的位移,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正确答案

A,D

解析

解:A、卡文迪许测出引力常量用了放大法,故A正确

B、伽利略为了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用了理想实验法,故B错误

C、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形状和大小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故C错误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之和代表物体的位移,这里采用了微元法,故D正确

故选AD.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下列说法中符合物理史实的是(  )

A玛丽居里首先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B汤姆生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从而证明了原子核可再分

C普朗克在1900年把能量子引入物理学,正确地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

D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

正确答案

B,C,D

解析

解:A、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核式结构学说,故A错误;

B、汤姆生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从而证明了原子可再分,故B正确;

C、普朗克把量子引入物理学,正确地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故C正确;

D、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故D正确;

故选:BCD.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在物理学发展史上,有一些定律或规律的发现,首先是通过推理论证建立理论,然后再由实验加以验证,下列叙述内容符合上述情况的是(  )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经过一段时间后卡文迪许用实验方法测出引力常量的数值,从而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

B普朗克提出了量子理论,后来爱因斯坦用光电效应实验提出了光子说

C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场理论并预言电磁波的存在,后来由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D汤姆生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后来由卢瑟福用α粒子散射实验给予了验证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解: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卡文迪许用实验方法测出引力常量的数值,从而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故A正确;

B、普朗克提出了量子理论,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现象,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故B正确;

C、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场理论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故C正确;

D、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否定了汤姆生提出的“枣糕模型”,故D错误.

故选AB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高安市校级期中)关于物理学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荷量 e 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的

B奥斯特研究并总结出电流对电流的作用规律

C安培研究并总结出计算电热的公式

D库仑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确认了真空中任何两个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规律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的,故A正确;

B、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安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故B错误;

C、焦耳研究并总结出计算电热的公式,故C错误;

D、库仑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规律,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  )

A爱因斯坦

B牛顿

C奥斯特

D伽利略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奥斯特,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通过望远镜观察天象以及深入研究第谷的数据提出行星运动三大定律

B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出现,使经典力学失去了意义

C第三宇宙速度达到16.7km/s,已经超出了经典力学的使用范围

D牛顿提出的牛顿运动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低速、宏观、弱引力的情况下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开普勒通过望远镜观察天象以及深入研究第谷的数据提出行星运动三大定律,故A错误;

B、相对论并没有否定经典力学,而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各自成立范围;故B错误.

C、经典力学的使用范围是低速、宏观物体,低速是与光速相比较,第三宇宙速度16.7 km/s,没有超出了经典力学的范围,故C错误.

D、牛顿是经典力学的奠基人,他提出了牛顿运动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故D正确.

故选:D.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