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简述知识学习的作用。

正确答案

(1)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2)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3)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初中物理中,定量研究的力仅有重力、浮力.由于浮力本身的难度,加上初中生的思维层次造成了在教学中浮力、阿基米德原理属于重、难点内容.
如果你现在为学生讲“阿基米德原理”这一课,请说说你的讲课思路.

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
一、教学目标
按照课程标准,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会利用二力平衡和称量法测浮力.了解阿基米德原理.
2.过程与方法
在验证浮力大小的实验中,经历从观察实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验证、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的全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设计的过程,知道物理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的重点是阿基米德原理.难点是验证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大小的关系.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围绕着设法验证阿基米德原理这个主题,从观察漂浮在水中的木块引入新课,结合已学二力平衡的知识,通过重力判断浮力的大小和方向,学习浮力的定义.然后让学生通过手按木块体验浮力.在体验浮力的活动中,学生感觉到浮力在增大,观察到液面在上升.
为了研究物体浸入体积和排开液体体积之间的关系,将带有刻度的试管漂浮在量筒水中,学生将观察到量筒中液面变化和对应试管上的示数.根据实验现象,结合阿基米德研究测量体积方法的过程,得出V=V
利用胶头滴管往试管中滴水,增加试管总重力,根据二力平衡从而判断试管受到浮力增加.同时学生观察到液面上升,V变大,即G变大,引出阿基米德原理.
凭借前期二力平衡、排水法测体积相关知识的铺垫,引导学生得出测量F和G的方法,然后验证试管受到的浮力是否等于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在完成实验后根据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形成小组实验结论.
[*]
带着对浸没在水中的钩码是否受到浮力的思考,让学生观察钩码从空气中到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从而判断出浸没的物体也受到浮力.结合上一个试管实验经验,完成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情景:观察漂浮在水中的泡沫塑料.
提问:漂浮在水中的泡沫塑料处于静止状态,它受到什么力
回答:泡沫塑料受到重力和浮力.
(二)进行新课
1.浮力概念
我们把物体浸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托的力称为浮力.
根据二力平衡,F=G.而且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是水,或者其他液体.
活动:学生用手把泡沫塑料慢慢往下按.
[*]
提问:在下按的过程中,手有什么感觉同时你看到泡沫塑料浸入水中的体积怎么样烧杯中的水面有什么变化
2.浮力大小
(1)V=V
阿基米德也曾发现过类似的现象.阿基米德在鉴定王冠是否为纯金、测王冠体积时碰到了困难.洗澡时,他找到了解决方法.他发现当他浸入装满水的浴桶中时,水溢出桶外.今天我们不能把浴桶搬进实验室,就用量筒来代替浴桶,量筒里没装满水,试管浸入其中,排开的液体不会溢出,只会使水面上升.请学生注意观察试管放入前后,量筒的示数变化和试管静止后液面对应试管上的示数.
V2-V1=V3
提问:V2-V1是被试管排开的那部分水,我们称为V
V3相当于图片中哪部分体积(阿基米德浸入水中的体积,称为V)
回答:V=V
(2)G↑F
说明:在刚才按泡沫塑料时,我们除了观察到液面上升,还感觉到用力更大了.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继续利用试管来研究一下.
演示:用胶头滴管向漂浮的试管中滴入水,注意保持试管漂浮.
提问:在滴水的过程中,量筒中液面怎么变化,排开液体的体积怎么变化排开液体的重力怎么改变在这个过程中试管的总重力怎么变化试管保持漂浮,试管受到的浮力怎么变化
回答:V↑G
G↑F
说明:G变大,F变大.那F和G有什么关系呢阿基米德通过进一步实验发现了F=G.接下来我们就用实验来验证一下.
3.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1)讨论实验方案
①如何测得浮力(F)(F=G)
②如何测得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G)(G=mg=ρg,V=V2-V1)
(2)交流实验设计方案
4.学生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并填写实验记录单.
提问:漂浮的试管受到浮力,那浸没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浮力(让钩码沉到量筒底部)
提问:弹簧测力计下的钩码处于静止状态,也受重力和拉力.当我用手托时,你们观察到了什么
回答: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
提问:那我现在把它浸没在水中,你们又观察到了什么
回答: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
提问:钩码受到浮力了吗是否也满足F=G
观察记录表格,简述实验步骤.
学生实验验证.
(三)总结
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当物体全部或部分浸在液体中时,它会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这部分液体所受的重力大小.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为主线,开门见山的引出浮力概念,将较多的笔墨花在利用原有知识:二力平衡和排水法测体积的知识来完成验证实验.
在准备新课时碰到的难题是怎么样将语言难以表述的知识点V=V表达清楚.既然物理本就是一门基于实验的学科,那就让学生利用观察实验数据直观感受到V=V.因而可以自制带有刻度的试管,使试管漂浮在量筒水中,学生将观察到量筒中液面变化和对应试管上的示数.根据实验数据,学生可以直观地发现试管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试管浸入的体积.并且利用多媒体展现阿基米德研究测量体积方法的情景以及生活中人浸入水中的情景,将实验中的V、V和实际相联系.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实验作业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是( )

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实习作业法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实验作业,以获得知识或验证知识,培养操作能力的方法。实验法是自然科学教学最重要的方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分析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体系及其启示。

正确答案

为适应中国教育改造和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需要,中国在20世纪20年代曾形成职业教育思潮,其倡导者和代表人物是黄炎培。早在1913年他就发表《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提倡教育与学生生活、学校与社会实际相联系。1917年发起中华职业教育社,又创办中华职业学校,探索职业教育,逐渐形成其完整的职业教育思想。
他的职业教育思想体系:在职业教育的作用上他认为,就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人获得生活能力,其价值在于“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于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使学校培养之人无不可用,社会从业者无不受良好训练,国无不教之民,民无不乐之生,社会国家得以立基。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以达到为个人谋生、为社会服务、促进实业发展、增长社会经济、稳定社会秩序等目的。如何办职业教育他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即:
(1)只从职业学校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
(2)只从教育界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
(3)只从农工商职业界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在办学宗旨、培养目标、教学组织、办学方式等方面均需社会化,即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须适合社会生产与合作,学校专业、课程、教学、年限的规定均需考虑社会需要、可能和学生、家长的意愿,办学需充分联络社会力量。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是“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是“敬业乐群”,热爱所业,尽职所业,有优美之情操,有协作之精神,职业教育不仅是为己谋生,更是为群服务。
黄炎培在近代第一次如此完整地系统论述职业教育,这对当前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有积极意义,发展职业教育有了历史借鉴和指导思想。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假设涉及的主要变量有哪些

正确答案

变量是指在质或量上可以变化的事物的特征,或可以测量、操纵的条件和现象。从变量与研究假设的关系来看,作为研究理论具体化的研究假设正是由变量与变量间的关系所构成的,研究结果也正是基于对变量资料的分析得出的。假设涉及的主要变量包括以下几种:
(1)自变量
自变量又叫实验变量、刺激变量或输入变量。它是实验前假定存在的因果联系中的原因变量,也就是研究者施加于被试的可以操纵的教育影响,通过它的变化来引起其他变量发生变化。一项具体的研究可能只包含一个自变量,也可能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一个自变量可以影响一个或多个因变量。在实际的教育实验中,自变量往往就是那些改革措施,如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材内容、课程结构等。
(2)因变量
因变量又叫效果变量、实验结果或输出变量。它是实验前假定存在的因果联系中的结果变量,是通过自变量的作用而产生变化的结果因素,如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在教育实验中,因变量一般表现为学生的发展,是经过自变量的作用后产生变化的知识、能力、态度、兴趣、情感、意志以及各种素质的综合表现。在教育实验中产生的新教育方法、教学模式、课程等方面的优化,也属于因变量。
(3)无关变量
无关变量也称为干扰变量、控制变量、无关因素,它是指教育实验中除了自变量与因变量以外的其他一切变量。因它与实验目的无关,与实验所要检验的、被表述为假说的因果关系也无关,所以称其为“无关变量”。这些因素虽然在实验研究人员所要探讨的因果关系中既不是原因变量也不是结果变量,但它们对于结果变量(因变量)可能产生影响,因而可能会干扰研究者对自变量的操纵和对因变量的观测,从而干扰实验研究本身的效果。同时,因为它对实验效果具有干扰作用,因而需要研究者在实验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设法加以控制。实际上,研究中很难做到控制所有干扰,因此要集中考虑会影响实验因变量的主要因素,而对影响不大的因素可不予考虑,但在结果分析时要加以说明。

解析

暂无解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