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 共67题
如图为实验室中验证动量守恒实验装置示意图
(1)若入射小球质量为m1,半径为r1;被碰小球质量为m2,半径为r2,则______
A.m1>m2r1>r2
B.m1>m2r1<r2
C.m1>m2r1=r2
D.m1<m2r1=r2
(2)为完成此实验,以下所提供的测量工具中必需的是______.(填下列对应的字母)
A.直尺B.游标卡尺C.天平D.弹簧秤E.秒表
(3)设入射小球的质量为m1,被碰小球的质量为m2,P为碰前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则关系式(用m1、m2及图中字母表示)______成立,即表示碰撞中动量守恒.
(4)在实验装置中,若斜槽轨道是光滑的,则可以利用此装置验证小球在斜槽上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这时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小球释放初位置到斜槽末端的高度差h1;小球从斜槽末端做平抛运动的水平移s、竖直高度h2,则所需验证的关系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1)在小球碰撞过程中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定律故有m1v0=m1v1+m2v2
在碰撞过程中动能守恒故有m1v02=
m1v12+
m2v22
解得v1=v0
要碰后入射小球的速度v1>0,即m1-m2>0,
m1>m2,
为了使两球发生正碰,两小球的半径相同,r1=r2
故选C.
(2、3)P为碰前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M为碰后入射小球的位置,N为碰后被碰小球的位置,
碰撞前入射小球的速度v1=
碰撞后入射小球的速度v2=.
碰撞后被碰小球的速度v3=.
若m1v1=m2v3+m1v2则表明通过该实验验证了两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
带入数据得m1=m1
+m2
所以需要测量质量和水平位移,用到的仪器是直尺、天平.
(4)利用此装置验证小球在斜槽上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即判断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与动能的增加量是否相等,
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为mgh1,小球平抛运动的时间t=,则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s
,则动能的增加量为△Ek=
mv02=
,则所需验证的关系式为:mgh1=
,即S2=4h1h2.
故答案为:(1)C
(2)AC
(3)m1=m1
+m2
(4)S2=4h1h2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动量守恒的实验如图甲:
(1)将下列实验步骤正确排序
A.用天平测出小车A.B的质量m1.m2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的一端,用导线将打点计时器与电源相连,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A的后面
C.取下纸带,通过纸带测出它们碰撞前后的速度
D.接通电源,推动小车A使之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一体,并继续做匀速运动
E.在固定打点计时器的长木板一端下面垫上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使小车A能带动纸带做匀速直线运动
正确排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并将测得各计数点间距标在下面(如图乙),A为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______段来计算A车的碰前速度,应选______段来计算A车和B车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空填“AB”或“BC”或“CD”或“DE”)
(3)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m1=0.40kg,小车B的质量m2=0.20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前总动量=______kg•m/s;碰后总动量=______kg•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正确答案
(1)实验的正确顺序为A、B、E、D、C.
(2)在碰撞前小车A匀速运动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同,故相邻点之间的距离相同.而AB之间的距离并不相同,故应选BC段计算碰撞之前的速度.而CD段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也不相同,故应该选DE段计算碰撞后的速度.
(3)碰撞之前的动量P1=m1v1=m1×=0.40×
=0.40×1.05=0.420kgm/s
碰撞后的动量P2=(m1+m2)v2=(m1+m2)×=0.60×
=0.417kgm/s
故答案为(1)A、B、E、D、C.
(2)BC;DE.
(3)0.420;0.417.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