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 共440题
如图是“ 我国甲 乙两个工业基地示意图 ”,读图回答:(14分)
(1)这两个工业基地的名称分别是:甲 ,乙 ,图中两个工业中心城市的名称分别是:A ,B 。
(2) 这两个工业基地的结构特点分别是:甲 ,乙 。
(3)两个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相同的有利条件是:
① ,② ,
③ ,④ 。
(4)两个工业基地在自然资源条件方面的差异是:
甲: ;乙: 。
正确答案
(1)京津唐工业基地 沪宁杭工业基地 唐山 无锡(4分)
(2)京津唐工业基地是综合性工业基地,轻重工业都发达( 1分 )
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效益最高的大型综合性工业基地(1分)
(3)农业基础好 水陆交通便利 技术力量雄厚 原有基础较好(劳动力资源丰富)等(4分)
(4)京津唐工业基地范围内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石油、海盐、棉花等资源,但水资源缺乏 ;(2分)
沪宁杭地区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需从外地大量调入,附近淡水资源丰富(2分)
本题考查我国的主要工业基地。(1)结合图示的海陆轮廓和主要铁路线分布等要素判断,甲为京津唐工业基地,以北京、天津和唐山为中心;乙为长三角工业基地,以上海、杭州和南京为中心。(2)京津唐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科技水平高,故是我国北方轻重工业都很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而长三角是我国规模最大,结构最完善的轻重工业都很发达的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3)影响工业发展的主要条件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劳动力、工农业基础等方面分析。(4)结合图示反映甲地矿产资源不足,但由于位于北方,故水资源不足,而长三角地区矿产资源不足,但水资源较充足。
分析“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治理”案例的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立足于区内发展工业的优越条件,早在19世纪中叶,就发展成为以煤炭、钢铁、化学等重化工业为核心的德国最大工业区。
20世纪50年代以后,伴随世界能源结构变化,世界钢铁产量过剩以及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涌现,鲁尔区单一的重化工业结构日益暴露弊端,主导产业迅速衰落,失业率上升。
为此,鲁尔区一方面对煤炭和钢铁工业实行了“关、并、转”等合理化改组。同时,鼓励兴建新兴工业和保险、旅游等第三产业部门,并进一步加强交通建设和人才培养。
另一方面,对严重的环境污染进行了综合治理,建立了完备的治污设施,大规模植树造林等,使昔日浓烟蔽日、黑尘满地的厂区,成为环境优美的花园。一些老工业建筑物和工业废墟上的遗物,被改造成为别具风格的各种文化艺术景点和服务设施,如有的仓库被用来开设餐厅,原先的高炉墙被用作攀岩爱好者的运动场所等。
鲁尔区的整治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1)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成为德国最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凭借的是当地的 、 、 和 等工业发展的优越条件。
(2)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主体由 取代 。鲁尔区主导产业中的 工业迅速衰退。
(3)鲁尔区的重化工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主要包括(多项选择) ( )
正确答案
1)煤田 水源 交通 市场 (2)石油 煤炭 煤炭 (3)ABC
本题以鲁尔区的相关信息资料为背景,结合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一热点问题,具体考查老工业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治理等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分析、对比、综合的能力。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是煤炭资源非常丰富,水源因有众多河流而充足,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有便利的水陆交通,和欧洲广阔的市场条件。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石油的大量使用,使鲁尔的基础工业部门煤炭工业受到很大打击,导致鲁尔区经济的衰退,从材料中可看出,鲁尔区为了促进产业转型和开放,采取了很多措施。
读五大湖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是______________市,是重要的__________(矿产)产区。
(2)图中B是___________市,C是__________市,E是________市,其中,有“汽车城”之称的是____________。
(3)图中虚线箭头表示___________(矿产品)的运输方向。
(4)图中各城市共有的工业部门是____________工业,该种工业布局的方式________型,发展该种工业的有利条件有:资源条件是__________,交通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农业条件是_____________,历史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德卢斯 铁矿
(2)芝加哥 底特律 匹兹堡 C E
(3)铁矿石 煤炭
(4)钢铁 资源(或煤铁复合体) 煤铁资源丰富 五大湖和运河廉价水运条件
农业基础好 开发历史悠久(殖民者最早的落脚点)
略
东北地区是我国以机械等部门为主的老工业基地。下表为“东北产业结构变化表”,下图为“东北某城市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图,结合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东北产业结构变化表
1978年
2005年
第一产业比重(%)
20.0
12.8
第二产业比重(%)
64.3
49.6
第三产业比重(%)
15.7
37.6
东北某城市以煤炭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
(1)请简述东北地区发展机械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2)产业结构调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措施之一。与1978年相比,2005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字母A表示____工业,B表示____工业。
(4)工业旅游是指以工业生产场所、工业产品、工业生产工艺过程等为主要吸引物开发的旅游项目。开发工业旅游最主要的条件是(填代号)____
(5)试分析上图所示产业结构调整模式的优点。
正确答案
(l)原料丰富;能源充足;市场条件好;交通便利;技术基础;国家政策支持
(2)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下降,但依然保持优势 第三产业比重大幅度上升
(3)钢铁 森林 (4)A
(5)避免煤炭资源枯竭带来的经济衰退;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就业机会;保护生态环境。
本题以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为例说明传统工业区如何调整这一问题。第(l)题,这是东北地区机械工业发展的基础。应根据东北地区资源、交通、技术、市场、国家当时政策进行多方面分析。第(2)题,可从表中直接分析1978年与2005年的产业结构差异并加以分析,哪些产业比例上升,哪些产业比例下降。第(3)题,根据产业特点可分析出其工业部门。如A为机械工业提供原料,煤炭需求量大,应为钢铁工业。B提供木材,又是造纸工业的原料,应为森林工业。第(4)题,工业旅游是新兴的旅游项目,与其他旅游项目一样,其开发最主要的条件是资源的游览价值。第(5)题,图中产业结构的优.点要从图中分析,并加以提炼、加工。
分析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治理“案例的图文资料,回答(12分)
鲁尔区位于德国中西部,立足于区内的优越条件,早在19世纪中叶,就发展成为以煤炭、钢铁、化学等以重化工业为核心的德国最大的工业区
20世纪50年代以后,伴随世界能源结构变化、世界钢铁产量过剩以及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一大批新兴工业涌现,鲁尔区单一的重化工业结构日益暴露弊端,主导产业迅速衰落,失业率上升
为此,鲁尔区一方面对煤炭和钢铁工业实行了“关、并、转”等合理化改组,同时,鼓励兴建新兴工业和保险、旅游等第三产业部门,并进一步加强交通建设和人才培养。
另一方面,对严重的环境污染进行了综合治理,建立了完备的治污措施,大规模植树造林等,使昔日浓烟蔽日、黑尘满地的厂区,成为环境优美的花园。一些老工业建筑物和工业废墟,被改造成为别具风格的各种文化艺术景点和服务设施,如有的仓库被用来开餐厅,原来的高炉墙被用作攀岩爱好者的运动场所等。
鲁尔区的整治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效。
① 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成为德国最要的重化工业区,凭借的是当地的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_等工业发展的优越条件。
②鲁尔区的重化工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主要包括(多项选择)
A 废气污染 B 水体污染 C 固体废物污染 D 辐射污染
③在治理污染中,鲁尔区主要采取了_________ 、__________ 、等措施
④除以上措施外,鲁尔区采取哪些整治措施?
正确答案
①丰富的煤炭资源 便利的交通运输 丰富的水资源市场广阔
② ABC
③植树造林 建立治污措施 改组污染严重的企业
④调整工业结构 调整工业布局 发展第三产业拓展交通运输
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汽车工业有了长足发展。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l:汽车工业和食品工业的成本与规模的关系示意图
材料2:美国某汽车企业在中国的分布图
(l)材料1的图中,最有可能表示汽车工业的曲线是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我国汽车企业有100多家,但总产量不及某跨国公司一家的年产量,结合材料l指出我国汽车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该采取的措施。(6分)
(3)下表为甲汽车制造厂所在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与汽车业之间的关系。
汽车业
其他
GDP
85%
15%
就业人日
80%
20%
该表所示关系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我国汽车消费量猛增,可能会带来哪些问题?(3分)
正确答案
(1)A汽车生产成本高于食品生产
(2)存在的问题:企业数量多,但规模较小,规模效益小,生产成本高。措施:进行兼并,并扩大生产规模;加强协作。(3)该地区支柱产业是汽车工业;汽车工业就业人口多(4)加剧城市交通的压力;加大了环境的污染;加剧石油资源的供需矛盾;修建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该设施占地多。
本题考查了汽车工业的特点、区位因素、我国汽车工业存在的问题及汽车工业发展带来的问题。第(1)题,从图中提取信息可知B的平均成本低于A,所以A为成本高的汽车工业。第(2)题,提取材料信息“100多家汽车企业的总产量不及某跨国公司一年的产量”,即可解答。第(3)题,读表可知甲城市就业人口中汽车工人占80%,工业总产值中汽车业占85%,所以该城市的支柱产业是汽车工业,汽车工业就业人口数最多。第(4)题,汽车消费量的剧增,必然会带来环境污染、城市交通、用地压力及能源消耗量大增等问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甲、乙、丙三个地区中,被称为“第三意大利”的是 ,传统工业区是 ,至今工业化尚未普及的是 。
(2)意大利的新工业区以 型企业集聚的 为独特的发展模式。
(3)乙工业区的企业一般以 (轻、重)工业为主。
(4)乙工业区的工业企业主要分布在 ,甚至 。
(5)由b图和c图分析,我国温州乡镇企业的发展与意大利乙工业区的发展有何异同之处?
正确答案
略
读下面材料和我国鞍山钢铁工业基地区位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2003年夏,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东北视察时指出,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要把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和振兴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路子。
(1)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分析鞍山钢铁工业基地发展的优越区位条件________。(2分)
(2)鞍山钢铁工业基地和德国鲁尔区都属于传统工业区,鞍钢在改革与发展中可以借鉴德国鲁尔区在综合整治中的哪些经验?(4分)
正确答案
(1)接近原料、燃料产地;交通便利;接近消费市场(2分,答对2点即可得2分)
(2)调整工业结构和布局;发展科技和教育;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多样化;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消除污染,改善环境等(4分,任意答出4点即可得4分)
略
读西欧地区略图,回答问题。
(1)西欧分布最广的是____________气候。其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
(2)图中阴影部分所示的工业区, A是德国__________区, B是意大利的__________区。
(3)判断下列关于西欧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 ]
A、法国是最早出现逆城市化的国家
B、伦敦是世界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
C、河流多为冰川融水补给,水量变化大
D、C为石油城曼彻斯特、
正确答案
(1)温带海洋性;全年温和多雨
(2)鲁尔(传统工业);新兴工业
(3)B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1)图中字母A所在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此农业地域类型的基本特征有 、 等。
(2)字母B所在区域重点发展蔬菜、花卉生产,这些农产品能快速地供应到东北部工业区,这主要依赖
于 条件的改善和 技术的发展。
(3)图中甲城市带的分布特点是 ,形成的主要条件是 。
(4)以图中②为代表的工业区主要特点是: 、 、
、 等。
正确答案
(1)商品谷物农业 生产规模大 机械化程度高
(2)交通 冷藏 保鲜
(3)沿海分布 气候优越,地形平坦,交通便利
(4)从业人员素质高 产品更新周期短 研发费用高 产品面向国际市场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