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 共440题
读“上海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十一五规划中,上海将嘉定和宝山的功能定位“汽车嘉定”和“精钢宝山”。现在又将部分县区进行了重新界定:“海洋南汇”、“精化金山”,还有“航天闵行”和“创新和谐国际化浦东”的功能定位也已确定。
( 1 )崇明区(岛)的功能应该界定为( ) (2分)
A.“商业崇明” B.“渔业崇明” C.“生态崇明” D.“知识崇明”
( 2 )从“钢铁宝山”到“精钢宝山”转变的原因不是( )(2分)
A.提升循环经济的需要 B.绿化美化的需要
C.发展集约经济的需要 D.产业升级的需要
( 3 )自来水的取水口将移至A处,其原因是( )(2分)
A.水质较好 B.地处河流下游
C.距市中心近 D.接近居民区
( 4 )B地钢铁厂,它所需要的煤大量来自________、_________省,所需铁矿石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其区位选择考虑的主导因素是接近___________。(5分)
( 5 )C是金山石化总厂,其属于(双项选择)( )(2分)
A.基本无污染工业 B.轻度污染工业
C.严重污染工业 D.污染大气和水源的工业
( 6 )D、E两处重点生产蔬菜、肉、蛋、奶等农副产品,说明 ___________ 对农业区位的突出影响。(2分)
( 7 )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正确答案
(1)C(2分) (2)B(2分) (3)A(2分)
(4)山西、安徽,澳大利亚、印度、巴西(任意两个),消费市场(每空1分,共5分)
(5)CD(2分) (6)市场区位及需求
(7)地形平坦,气候温和湿润,水源充足,紧靠浦西外滩,经济基础好,技术力量雄厚,交通便利(任意四点,4分)
本题考查区域发展的综合分析。(1)崇明岛目前为上海的农业基地和旅游基地,故符合“生态崇明”的功能。(2)从普通钢铁生产到精钢生产主要是经济效益和产业升级的需要,而与绿化关系不大。(3)自来水厂应布局于河流上游,水质好。(4)宝钢的煤炭主要来自就近的安徽和煤都山西;铁矿石主要来自世界主要的铁矿石出口国:巴西、印度和澳大利亚。影响宝钢布局的主导因素是接近市场。(5)石化工业为严重的大气和水污染企业。(6)D、E两处距离市中心较近,故说明市场的影响。(7)城市发展的区位条件主要从自然条件:地形、气候和河流及社会经济条件:交通、科技、政策、劳动力、工农业基础等方面分析。
读以下鲁尔区工业分布图回答
(1)鲁尔区兴起于19世纪中叶,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鲁尔区兴起凭借当地的优越条件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
(2)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能源消费主体由__________取代__________,鲁尔区主导产业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迅速衰退。
(3)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钢铁市场竞争加剧,鲁尔区竞争主要来自__________国家。与鲁尔区相比中国辽中南工业区最主要优势是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丰富的煤炭资源 ②便利的水陆交通运输 ③充足的水源 ④广阔的市场
(2)石油 煤炭 煤炭 钢铁
(3)日本 铁矿资源丰富。
试题分析:(1)丰富的煤炭资源、水源;便利的水陆交通;广阔的市场等条件是鲁尔区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2)20世界50年代后,受廉价石油的竞争,故石油取代煤炭成为世界主要能源,进而导致了鲁尔区的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的衰退。(3)20世界50年代后,世界主要的钢铁出口国为日本,中国辽中南工业区主要依托当地丰富的煤、铁资源优势而发展起来。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鲁尔区发展的基本概况,并能结合世界传统工业的发展等内容分析即可。
读下列三幅图,回答问题。
美国“硅谷”
印度的班加罗尔
中国的中关村
(1)美国“硅谷”、亚洲“硅谷”和中关村的气候特点分别是怎样的?
(2)三地发展成为电子工业中心的相同之处有哪些?
(3)从“硅谷”的形成和发展分析,_____________是影响微电子工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发达国家中,著名的微电子工业中心还有:日本的______________和德国的_____________。
(4)中国中关村的电子工业科技园存在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1)美国“硅谷”是地中海气候,特点是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印度的班加罗尔是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干湿季分明;中关村是温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2)接近高校科研院所,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交通便利。
(3)人才和交通 硅岛(九州岛) 慕尼黑
(4)离市区近,环境质量较差,交通拥挤,用地紧张,地价高,研究开发费用投入不足,科技创新不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
影响新兴工业区的因素主要是知识、人才、交通、环境,在分析其区位因素时,要看何种因素促进了其发展,何种因素限制了其发展,是本题解题的关键。中国中关村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环境质量、科技创新、交通、拥有自主产权等方面。
区位分析一直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通过比较美国的“硅谷”、亚洲的“硅谷”和中关村的电子工业,知道中国中关村发展的优势和不利因素,对于全面牢固掌握知识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两图表示的工业基地分别是:甲是 、乙是 。(2分)
(2)两工业基地形成的共同区位条件是丰富的 ,便利的 ,
广阔的 。(3分)
(3)乙工业基地当前发展中遇到一些困难,你认为今后应该采取哪些方面的措施才能重振雄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鲁尔区 辽中南工业基地(2)煤炭资源 交通运输 消费市场(3)改造传统工业;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调整工业布局;进一步完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发展科技、教育,培养和引进人才;消除污染,美化环境;增加资金投入,促进设备更新。(答出其中3点即可)
试题分析:(1)根据图示的重要地理事物可判断,甲图为德国鲁尔区,乙图为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2)鲁尔区的区位优势包括:丰富的煤炭资源、水资源、靠近铁矿;水陆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结合辽中南工业区的基本概况总结,两地的共同区位优势为丰富的煤炭资源,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和广阔的市场。(3)借鉴鲁尔区整治 的基本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对传统工业部门的改造;调整工业布局;发展科技;发展交通;整治环境等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低,能根据图示的海陆轮廓、重要地理事物准确进行区域定位,并能结合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发展的基本概况比较分析,学会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和知识的迁移应用是解题的关键。注意答题的完整性要求。
(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大西三角”的全称是“西部川陕渝陇金三角”,可称为“新西三角”、“西三角”,包括以重庆为中心的成渝城市群、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以兰州为中心的西(宁)兰(州)银(川)城市群。
材料二:“西三角”地区地形示意图。
(1)简要分析四川盆地成为我国重工业基地的原因。(6分)
(2)对比重庆、西安的气候特征差异及成因。(8分)
正确答案
(1)有煤天然气等丰富的能源资源;有铁矿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丰富的水资源;工业基础雄厚;丰富的农副产品供应;劳动力丰富;国家政策支持。(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共6分)
(2)差异:冬季气温重庆高于零摄氏度,西安低于零摄氏度;重庆气温年较差小于西安;重庆年降水量大于西安;重庆降水季节变化小于西安。(气温和降水各答一条即4分)
成因:重庆纬度低,西安纬度高; 西安冬季受冬季风影响大,重庆影响小; 重庆雨季长,夏季风控制时间长,西安雨季短,夏季风控制时间短。(任答两条4分)(语言合理即可).
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1)影响重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一般从自然条件:土地、水源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资源、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劳动力、工农业基础等方面分析。(2)重庆位于长江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西安位于秦岭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两地的气候特征的差异主要从气温和降水等方面分析。成因主要从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如纬度、冬季风的影响和夏季风的影响等方面分析。
12.下图为印度著名的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和中国的沪宁杭工业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比较两个工业区的工业区位条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作为一个形成较晚的传统重工业区,为了避免出现德国鲁尔区曾经出现过的衰落现象,应当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3)针对沪宁杭工业区在发展中的主要制约因素,近年来采取了哪些解决措施。
正确答案
(1)相同点:有发达的铁路系统和海港条件,交通运输十分便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自然条件优越。
不同点: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等资源;沪宁杭工业区矿产资源和能源短缺。
(2)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繁荣经济;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3)通过建设西气东输工程、扩建秦山核电站、从国外大量进口铁矿资源等措施,缓解沪宁杭工业区能源、资源短缺的问题。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等等); 提高能源利用率。
略
读世界两工业区简图,回答问题。
(l)简述甲、乙两工业区区位条件的主要差异。
(2)钢铁等相关产业在两工业区都有明显的集聚特点,简述该特点的有利影响。
正确答案
(1)甲地资源、能源(或煤铁)丰富,乙地资源、能源缺乏
(2)利于生产协作、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运费(或降低成本),集中处理废弃物等。
读图可知甲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该工业区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乙工业区(中国的沪宁杭工业区)资源、能源缺乏。工业集聚有利于生产协作,共同利用基础设施,以降低生产成本。
印度班加罗尔和中国中关村都是高新科技工业区。
正确答案
对
本题考查世界高新产业的布局,新兴工业区的布局。新兴工业区相对于传统工业区而言,传统工业的布局是在资源丰富的基础上的。如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印度东北部工业区,中国辽中南工业区。而新兴工业区的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的工业区,而高新科技工业区更以技术为主导因素,如美国的硅谷,印度的班加罗尔,中国的中关村。所以本题叙述争取。
分析下列各图,回答有关问题:(12分)
(1)A地是世界高技术工业的先驱和典范,以_____ ___工业为主导,该工业按其主导区位因素应属于 导向型工业。
(2)B地是著名的______________工业区,这里的优势资源是_________。该区的钢铁公司将高炉建到荷兰的海边,原因是_________
(3)C工业区以 为独特的发展模式,生产规模
以 型企业为主。
(4)在D处布局钢铁工业,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和 。世界钢铁工业的布局经历了由 区位--- 区位----港口区位的变化。
正确答案
(1)微电子 技术
(2)鲁尔 煤炭 BD
(3)工业小区 中小
(4)市场 交通 煤矿 铁矿
略
科技革命使世界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一些国家结合自身条件,抓住机遇,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这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重要经验。20世纪中后期,在一些传统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出现了一种新兴的工业区。如意大利的萨索洛,数百家以瓷砖生产为中心的中小企业,通过生产一销售一服务一信息网络,实现了规模经济生产,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
简述这类新兴工业区的特点。
正确答案
以轻工业为主;中小型企业为主(或者企业规模小);生产过程与布局分散;生产灵活多变,产品面向市场。
工业的特点要从企业规模、工业类型、生产方式及其地区分布等方面作答。意大利新兴工业区有以下特.奴:以雇员在25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为主;以轻工业为主;生产过程大多是分散的,或实行家庭包工;资本集中程度低,当地主要行业往往包括数百个中小企业;工业大多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成为“分散型工业化”地区。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