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以下任选一题。

10.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

B.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若分子的密集程度不变,当分子热运动加剧时,压强一定变大

C.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为r0(平衡位置) 时,分子势能最小且一定为零

D.单晶体和多晶体均存在固定的熔点

(2)如题10图所示,ABC为粗细均匀的“L” 型细玻璃管,A端封闭,C端开口。开始时AB竖直,BC水平,BC内紧靠B端有一段长=30cm的水银柱,AB内理想气体长度=20cm。现将玻璃管以B点为轴在竖直面内逆时针缓慢旋转90o,使AB水平。环境温度不变,大气压强P0=75cmHg,求:旋转后水银柱进入AB管的长度。

11.(1)一简谐横波以4 m/s的波速沿x轴正方向传播已知t=0时的波形如题11图1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波的周期为1 s

B.x=0处的质点在t=0时向y轴负向运动

C.x=0处的质点在t=1/4s时速度为0

D.x=0处的质点在t=1/4 s时向下振动

(2) 一棱镜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A=30°,斜边AB=a。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n=。在此截面所在的平面内,一条光线以45°的入射角从AC边的中点M射入棱镜(如题11图2所示)。画出光路图,并求光线从棱镜射出的点的位置(不考虑光线沿原路返回的情况)。

正确答案

10.

(1)C

(2)根据题意为等温变化 满足

其中设进入AB管水银长度为x cm,

则P1=P0                     

             

x=5cm                                

11.

(1)C

(2)光路图如图所示

设折射光线与AB的交点为D,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

由折射定律得

解得r=30°

由几何关系可知,在D点的入射角θ=60°

设全反射的临界角为C,则sin C=

解得C=45°

因θ>C,光在D点全反射。

设光线的出射点为E,且DE⊥BC,过M作AD的垂线交于点F,由几何关系得:

BD=a-2AF,BE=BDsin 30°

解得BE=a ,即出射点在BC边上离B点a的位置。

解析


知识点

波的图象分子的热运动 布朗运动光的反和折射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液体中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

B它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其运动剧烈程度与温度无关

D其运动轨迹可以记录

正确答案

A

解析

知识点

分子的热运动 布朗运动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6 分

14.下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中分子热运动加剧,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都会增大

B对气体加热,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C物质内部分子间吸引力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排斥力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增大

D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对悬浮颗粒碰撞作用不平衡而造成的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分子的热运动 布朗运动物体的内能 热量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6 分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

B在热传递中,热量一定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向内能少的物体

C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D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是因为分子间作用力是斥力

正确答案

C

解析

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A选项错误;在热传递中,热量不一定从内能多的物体传向内能少的物体,B选项错误;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C选项正确;气体分子间距大于10r0,分子间作用力忽略不计,D选项错误。

知识点

分子的热运动 布朗运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热力学第一定律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6 分

1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为r0(平衡位置)时,分子力为零,分子势能最小

B同时撞击固体微粒的液体分子数越多,布朗运动越剧烈

C第二类永动机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违反了热力学第一定律

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果保持压强不变,温度升高时,体积会增大

正确答案

A,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分子的热运动 布朗运动热力学第二定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4 分

请考生在第15、16、17三题中任选二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二题计分。

15.模块3—3试题

(1).关于分子动理论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布朗运动是水分子热运动的宏观表现

B.每一个分子都有势能和动能,每个分子的动能与势能之和就是该分子的内能

C.只有热传递才可改变物体的内能

D.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也是其内能的一部分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再变化到状态C,其状态变化过程的p-V图象如图所示。已知该气体在状态A时的温度为27℃。求:

①该气体在状态B、C时的温度分别为多少摄氏度?

②该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C的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传递的热量是多少?

16.模块3—4试题

(1)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波传到x=1m的P点时,P点开始向下振动,此时为计时起点,已知在t=0.4s时PM间第一次形成图示波形,此时x=4m的M点正好在波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P点的振动周期为0.4s    

B.P点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 轴正方向 

C.当M点开始振动时,P点正好在波峰

D.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10m/s 

E.从计时开始的0.4s内,P质点通过的路程为30cm

(2)1966年33岁的华裔科学家高锟首先提出光导纤维传输大量信息的理论,43年后高锟因此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如图所示一长为L的直光导纤维,外套的折射率为n1,内芯的折射率为n2,一束单色光从图中O1点进入内芯斜射到内芯与外套的介质分界面M点上恰好发生全反射,O1O2为内芯的中轴线,真空中的光速为c。求:

Ⅰ.该单色光在内芯与外套的介质分界面上恰好发生全反射时临界角C的正弦值;

Ⅱ.该单色光在光导纤维中的传播时间。

17.模块3—5试题

(1)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结构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辐射出光子,用这些光子照射逸出功为2.49eV的金属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群氢原子能辐射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其中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所发出的光波长最短 

B.这群氢原子在辐射光子的过程中电子绕核运动的动能减小, 电势能增大 

C.能发生光电效应的光有三种  

D.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是9.60eV

(2)如图,Q为一个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其DB段为一半径为R的光滑圆弧轨道,AD段为—长度为也R的粗糙水平轨道,二者相切于D点,D在圆心O的正下方,整个轨道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物块P的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P与AD段轨道间的滑动摩擦力为正压力的0.1倍,物体Q的质量为2m,重力加速度为g,

(1)若O固定,P以速度从A点滑上水平轨道,冲至圆弧上某点后返回A点时冶好静止,求的大小;

(2)若Q不周定,P仍以速度从A点滑上水平轨道,求P在光滑圆弧轨道上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h。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动量守恒定律分子的热运动 布朗运动物体的内能 热量光导纤维及其应用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跃迁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6 分

14. 2013年12月,很多机场的航班因重度霾无法起降,众所周知,雾霾天气中主要污染物是PM2.5。PM2.5是指空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其浮在空气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进入肺泡对人体形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环境温度低于0℃时,PM2.5不具有内能

B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是分子热运动

CPM2.5在空中受到的是非平衡力作用

DPM2.5的空间尺度大于电子的直径

正确答案

C,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分子的热运动 布朗运动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6 分

14.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破镜难圆是因为分于间有斥力

B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分子的运动

C热量有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D使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不计分子势能的气体)等压压缩,其内能一定减小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分子的热运动 布朗运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6 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只有外界对物体做功才能增加物体的内能

C功转变为热的实际宏观过程是可逆过程

D一定量的气体,在压强不变时,分子每秒对器壁单位面积平均碰撞次数随着温度降低而增加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分子的热运动 布朗运动物体的内能 热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33.请从33~35题中任选一题做答

33.【物理——选修3-3】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的扩散运动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

B.大颗粒的盐磨成了细盐,就变成了非晶体

C.自行车打气越打越困难主要是因为胎内气体压强增大而非分子间相互排斥的原因

D.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发生碰撞的次数,与单位体积内气体的分子数和气体 温度都有关

(2)如图所示,“13”形状的各处连通且粗细相同的细玻 璃管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只有G端开口,与大气相通,水银面刚好与C平齐。AB= CD = L,BD = DE =,FG =。管 内  用 水 银  封 闭有两部分理想气体,气体1长度为L气体2长度为L/2。现在仅对气体1缓慢加热,直到使BD管中的水银恰好降到D点,若已知大气压强P0 = 76cmHg,环境温度始终 为t0= 270C,L = 76cm,求此时(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①气体2的压强为多少厘米汞柱?

②气体1的温度需加热到多少摄氏度?

34.【物理一选修3-4】

(1)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平衡位置位于x=3 m处的质点正在过平衡位置向+y方向运动且经过0.1s后第一次到达波峰,若a、b两质点的坐标分别为xa=2.5 m,xb=5.5m,则(  )

此波沿-x方向传播B.波速为10m/sC.t=0.5s时,a质点正在向y轴负方向运动D.t=0.3s时,b质点正在向y轴负方向运动E.当a质点处在波峰时,b质点恰在波谷

(2)如图所示,一玻璃砖的横截面为半圆形,MN为截面的直径,Q是MN上的一点且与M点的距离QM=R/2 (R为半圆形截面的半径)。MN与水平光屏P平行,两者的距离为d,一束与截面平行的红光由 Q点沿垂直于MN的方向射入玻璃砖,从玻璃砖的圆弧面射出后,在光屏上得到光点K(未画出)。已知玻璃砖对该红光的折射率为n=,真空中的光速为c。求:

①光线在玻璃砖中传播所需要的时间;

②红光由于玻璃砖的折射在屏上的光点K相对于Q点移动的水平距离。

35.【物理——选修3-5】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在辐射光子的同时,轨道也在连续地减小

B.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则半衰期减小

C.用能量等于氘核结合能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不可能使氘核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

D.某放射性原子核经过2次α衰变和一次β衰变,核内质子数减少3个

(2)如图所示AB为光滑的斜面轨道,通过一小段光滑圆弧与光滑水平轨道BC相连接,质量为m的小球乙静止于水平轨道上,一个质量大于m的小球甲以速度v0与乙球发生弹性正碰,碰后乙球沿水 平轨道滑向斜面AB,求:在甲、乙发生第二次碰撞之前,乙球在斜面上能达到最大高度的范围?(设斜面足够长)

正确答案

33.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动量守恒定律波的图象分子的热运动 布朗运动晶体和非晶体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33.请从33-35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33.[物理——选修3-3]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布朗运动是液体或气体中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微粒越大,运动越显著

B.任何物体的内能都不可能为零

C.毛细现象是液体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温度越高表面张力越小

D.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其光学性质和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

E.液体饱和汽的压强称为饱和汽压,大小随温度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温度缓慢升高的变化,如图所示,p—T和V—T图各记录了其部分变化过程,试求:

①温度600K时气体的压强.

②在p-T图象上将温度从400K升高到600K的变化过程补充完整.

  34.[物理——选修3-4] 

(1)一列简谐横波在弹性介质中沿x轴传播,波源位于坐标原点O,零时刻开始振动,t1=3s时波源停止振动,如图为t2=3.5s时的波形图,其中质点a的平衡位置离原点O的距离x=5.0m。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波速为5m/s                       

B.波长为4m  

C.波源起振方向沿y轴正方向

D.在t=4.5s时质点a位于波峰 E.从波源起振开始计时3.0s内质点a运动的总路程为1.6m

(2)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照射在半径为R,折射率为的半圆柱形玻璃砖的圆柱面上,光线a是一条与半径重合的光线,该光线照射到圆心O点与直径AB夹角为45°,请作图并求出AB边上光线射出的长度。

35.[物理——选修3-5]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康普顿效应中,当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时,把一部分动量转移给电子,因此,光子散射后波长变长

B.将放射性元素掺杂到其他稳定元素中,并降低其温度,它的半衰期会改变

C.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是在卢瑟福核式结构学说上引入了量子理论 

D.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距核较近的轨道跃迁到距核较远轨道的过程中,原子吸收能量,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增大E.在黑体辐射中随着温度的升高,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会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长的方向移动

(2)如图所示,长为L=2m的木板A质量为M=2kg,A静止于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小物块B(可视为质点)静止于A的左端,B的质量为m1=1kg,曲面与水平面相切于M点。现让另一小物块C(可视为质点)从光滑曲面上离水平面高h=3.6m处由静止滑下,C与A相碰后与A粘在一起,C的质量为m2=1kg,A与C相碰后,经一段时间B可刚好离开A,g=10m/s2。求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波的图象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分子的热运动 布朗运动液体的微观结构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6 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压缩气体总能使气体的温度升高

C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过程一定能实现

D对一定量的气体,若用N表示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则 当压强不变而体积和温度变化时,N必定变化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分子的热运动 布朗运动热力学第一定律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6 分

14.以下有关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都与温度有关,所以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也叫做热运动

B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C两个分子从远处逐渐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为止的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合力先变大、后变小,再变大

D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分子的热运动 布朗运动热力学第二定律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6 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关于光电效应,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极限频率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B关于光电效应,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C按照大爆炸理论,我们所生活的宇宙是在不断膨胀的,遥远的星球远离地球而远去,由此可断言,地球上接收到远离星球发出光的波长要变长

D所谓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正确答案

A,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分子的热运动 布朗运动光电效应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第29、30题为物理题,第31、32题为化学题,考生从两道物理题、两道化学题中各任选一题作答。

29.[物理——选修3—3]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布朗通过实验观察到了水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B.麦克斯韦提出了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规律,即“中间多,两头少,,

C.开尔文认为绝对零度是可以达到的

D.克劳修斯提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并造出了第二类永动机

(2)被压瘪但尚未破裂的乒乓球放在热水里泡一会儿,就会重新鼓起来。这一过程乒乓球内的气体(   )

A.吸热,对外做功,内能不变        B.吸热,对外做功,内能增加

C.温度升高,体积增大,压强不变    D.压强增大,单位体积分子数增大

30.[物理——选修3—5](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玛丽·居里首先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B.查德威克在利用a粒子轰击铍核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

C.卢瑟福在“粒子散射实验中发现了电子

D.玻尔为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

(2)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个在同一直线上相向运动的小球,其中甲球的质量m1=2 kg,乙球的质量m2=1 kg,规定向右为正方向,碰撞前后甲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已知两球发生正碰后粘在一起,则碰前乙球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A.7 m/s,向右            B.7 m/s,向左

C.1 m/s,向左            D.1 m/s,向右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动量守恒定律分子的热运动 布朗运动
下一知识点 : 电磁学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热学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