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 共9549题
  •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 共9549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已知碳化铝(Al4C3)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甲烷.为了探究甲烷性质,某同学设计如图两组实验方案;甲方案探究甲烷与氧化剂反应(如图1所示);乙方案探究甲烷与氯气反应的条件(如图2所示).

甲实验现象:溴水无颜色变化,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水硫酸铜变蓝色.乙实验操作过程:通过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两瓶甲烷与氯气(体积比为1:4)混合气体(Ⅰ、Ⅱ),Ⅱ瓶用预先准备好的黑色纸套套上,Ⅰ瓶放在光亮处(不要放在日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按图2安装好装置,并加紧弹簧夹a和b.

(1)写出碳化铝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实验甲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主要是______,能否直接排入空气中?______(填“能”或“否”).

(3)下列对实验甲有关现象与结论的叙述都正确的是______

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结论是甲烷不能与氧化剂反应

B.硬质试管里黑色粉末无颜色变化,结论是甲烷不与氧化铜反应

C.硬质试管里黑色粉末变红色,推断氧化铜与甲烷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甲烷不能与溴水反应,推知甲烷不能与卤素单质反应

(4)写出硬质试管里可能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过一段时间,打开图2的a、b弹簧夹,Ⅰ、Ⅱ中观察到现象是______

(6)通过甲、乙实验,可以得出实验结论是______.(任写两条)

正确答案

Al4C3+6H2SO4=2Al2(SO43+3CH4

干燥CH4

CO2

A

2CH4+7CuO7Cu+CO+CO2+4H2O

在I瓶中:颜色逐渐变浅,且有油状液体产生,出现白雾,且可以看见水倒吸入I、Ⅱ瓶中

①通常状况下甲烷性质稳定,与强氧化剂、强酸不反应,②但在光照条件下可发生取代反应

解析

解:(1)碳化铝(Al4C3)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甲烷,碳化铝与硫酸反应可理解为碳化铝(Al4C3)与水反应,产物再和硫酸反应,所以产物为硫酸铝和甲烷,反应方程式为:Al4C3+6H2SO4=2Al2(SO43+3CH4↑,

故答案为:Al4C3+6H2SO4=2Al2(SO43+3CH4↑;

(2)碳化铝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甲烷,甲方案探究甲烷与氧化剂反应,盛放浓硫酸的装置放置在氧化剂氧化铜之前,所以实验甲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干燥CH4,甲烷和氧化铜反应,碳元素化合价升高,生成碳的氧化物,产物中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可能有一氧化碳生成,所以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故答案为:干燥CH4;CO2;否;

(3)A.甲烷不能与强氧化剂反应,若能反应,则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在甲烷的作用下会褪色,现不褪色,结论是通常条件下,甲烷不能与强氧化剂反应,故A正确;

B.甲烷能与氧化铜反应,当少量甲烷参加反应,硬质试管里为大量黑色粉末氧化铜和少量铜的混合物,业可能为氧化亚铜,现象无颜色变化,结论是甲烷不与氧化铜反应时错误的,故B错误;

C.氧化铜与甲烷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硬质试管里黑色粉末也能变红色,故C错误;

D.甲烷不能与溴水反应,但甲烷能与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4)甲烷中碳元素化合价为-4价,甲烷与氧化铜反应,碳元素化合价升高,甲烷与氧化铜物质的量之比2:7,先根据氢守恒确定水前系数,再根据碳、氧守恒得硬质试管里可能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2CH4+7CuO7Cu+CO+CO2+4H2O,

故答案为:2CH4+7CuO7Cu+CO+CO2+4H2O;

(5)由于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物有CH3Cl(气体)、CH2Cl2(油状液体)、CHCl3(油状液体)、CCl4(油状液体)、HCl(极易溶于水),所以在I、Ⅱ瓶中:颜色逐渐变浅,且有油状液体产生,出现白雾,且可以看见水倒吸入I瓶中,

故答案为:颜色逐渐变浅,且有油状液体产生,出现白雾,且可以看见水倒吸入I、Ⅱ瓶中;

(6)实验甲、乙说明①通常状况下甲烷性质稳定,与强氧化剂、强酸不反应,②但在光照条件下可发生取代反应,

故答案为:①通常状况下甲烷性质稳定,与强氧化剂、强酸不反应,②但在光照条件下可发生取代反应.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所示,U形管的左端被水和胶塞封闭有甲烷和氯气(体积比为1:4)的混合气体,假定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可以忽略.将封闭有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的装置放

置在有光的地方,让混合气体缓慢地反应一段时间.

(1)假设甲烷与氯气(体积比为1:4)反应充分,且只产生一种有机物,请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

(2)经过几个小时的反应后,U形管右端的玻璃管中水柱变化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3)试解释U形管右端的玻璃管中水柱变化的原因______

正确答案

CH4+4Cl2CCl4+4HCl

B

反应过程中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且生成的HCl能够溶解于水中,所以左侧压强减小,故右侧玻璃管中的水柱降低

解析

解:(1)甲烷中的氢原子可以被氯原子取代,甲烷与氯气反应充分,且只产生一种有机物即四氯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H4+4Cl2CCl4+4HCl,

故答案为:CH4+4Cl2CCl4+4HCl;

(2)经过几个小时的反应后,消耗氯气,反应中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所以压强减小,且生成的HCl能够溶解于水,U型管右端的玻璃管中水柱降低,

故答案为:B;

(3)由上述化学方程式CH4+4Cl2CCl4+4HCl可知,此反应中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且生成的HCl易溶解于水,所以左侧压强减小至零,故右侧玻璃管中的水柱降低,

故答案为:反应过程中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且生成的HCl能够溶解于水中,所以左侧压强减小,故右侧玻璃管中的水柱降低.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3春•商南县月考)如图所示,U型管的左端被水和胶塞封闭有甲烷和氯气(体积比为1:4)的混和气体,假定氯气在水中溶解度可以忽略.将该装置放置在有光亮的地方,让混和气体缓慢地反应一段时间.

(1)假设甲烷与氯气充分反应,且只产生一种有机物,请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此反应属于______

(2)经过几个小时的反应后,U型管右端的玻璃管中水柱变化是______

(3)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系列有机物中:常用作灭火剂的是(填化学式)______,能有效证明CH4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而非平面正方形结构的是(填化学式)______

(4)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甲烷的一种同系物的结构简式______. 

A.氢原子数为十二  B.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结构.

正确答案

解:(1)甲烷中的氢原子可以被氯原子取代,甲烷与氯气反应充分,且只产生一种有机物即四氯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H4+4Cl2CCl4+4HCl;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故答案为:CH4+4Cl2CCl4+4HCl;取代反应;

(2)经过几个小时的反应后,消耗氯气,反应中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气体颜色变浅,生成油状液体,所以压强减小,且生成的HCl能够溶解于水,U型管左端液面上升,U型管右端的玻璃管中水柱降低;

故答案为:U型管右端的玻璃管中水柱降低;

(3)在反应生成物中有四种有机物: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常用作灭火剂的是四氯甲烷;CH2Cl2只代表一种物质,可以判断甲烷分子是空间正四面体结构,而不是平面正方形结构;

故答案为:CCl4;CH2Cl2

(4)A、根据烷烃的通式可知,2n+2=12,n=5,则烷烃为戊烷,有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三种同分异构体;

B、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结构,说明戊烷只有一种氢原子,该戊烷为新戊烷,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符合下列条件的甲烷的一种同系物的结构简式

解析

解:(1)甲烷中的氢原子可以被氯原子取代,甲烷与氯气反应充分,且只产生一种有机物即四氯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H4+4Cl2CCl4+4HCl;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故答案为:CH4+4Cl2CCl4+4HCl;取代反应;

(2)经过几个小时的反应后,消耗氯气,反应中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气体颜色变浅,生成油状液体,所以压强减小,且生成的HCl能够溶解于水,U型管左端液面上升,U型管右端的玻璃管中水柱降低;

故答案为:U型管右端的玻璃管中水柱降低;

(3)在反应生成物中有四种有机物: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常用作灭火剂的是四氯甲烷;CH2Cl2只代表一种物质,可以判断甲烷分子是空间正四面体结构,而不是平面正方形结构;

故答案为:CCl4;CH2Cl2

(4)A、根据烷烃的通式可知,2n+2=12,n=5,则烷烃为戊烷,有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三种同分异构体;

B、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结构,说明戊烷只有一种氢原子,该戊烷为新戊烷,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符合下列条件的甲烷的一种同系物的结构简式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做甲烷和氯气的取代反应实验的方法是:用排饱和食盐水法在集气瓶中先充入4/5体积的氯气和体积的甲烷气体,用灯光照射瓶中的混合气体

B用金属钠分别与水、乙醇反应,可比较两者中羟基的活泼性

C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乙酸,先向其中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醇,再充分加热

D向2mL10%CuSO4溶液中滴入2%的NaOH溶液4~6滴,振荡后加入淀粉的水解液(淀粉和稀硫酸的混合液且加热4~5min)2mL,加热至沸腾,则有红色沉淀出现

正确答案

C,D

解析

解:A.甲烷与氯气反应的物质的量比是1:4,反应的条件是光照,故A正确;

B.水和乙醇中都含有羟基,根据与钠反应的剧烈程度可判断二者的活泼性强弱,故B正确;

C.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故C错误;

D.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应在碱性环境中反应,故D错误.

故选CD.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U型管的左端被水和胶塞封闭有甲烷和氯气(体积比为1:1)的混和气体,将封闭有甲烷和氯气的混和气体的装置放置在有光亮的地方,让混和气体缓慢的反应一段时间.

(1)请写出该反应生成一氯甲烷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经过几个小时的反应后,U型管右端的玻璃管中水柱变化是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3)请说出U型管左端的玻璃管中实验现象______

正确答案

CH4+Cl2CH3Cl+HCl

降低

管中气体颜色变浅,管壁上有油状液滴,管中有少量白雾

解析

解:(1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甲烷的化学方程式:CH4+Cl2CH3Cl+HCl,

故答案为:CH4+Cl2CH3Cl+HCl;

(2)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的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均是油状的液体,只有一氯甲烷和氯化氢是气体,氯化氢极易溶于水,使容器内压强变小,故右端水柱降低,

故答案为:降低;

(3)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消耗氯气,颜色变浅,生成的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均是油状的液体,只有一氯甲烷和氯化氢是气体,氯化氢气体遇水蒸气形成盐酸小液滴,所以产生少量白雾,

故答案为:管中气体颜色变浅,管壁上有油状液滴,管中有少量白雾.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甲烷与氯气反应的实验探究:

(1)操作方法:向两支盛有甲烷的试管中(其中一支用黑纸包好),分别快速地加入0.5g KMnO4和1mL浓盐酸,然后迅速地轻轻塞上胶塞,放在试管架上,将没有包黑纸的试管在室内光线(日光灯)照射下,或用高压汞灯的紫外线照射,片刻后,请猜想你所观察到的现象.

(2)你从实验中能得到哪些信息?

(3)从所得实验信息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4)你能说出其中的反应原理吗?

正确答案

解:(1)甲烷和氯气的反应需要在光照下发生,或用高压汞灯的紫外线照射,KMnO4和浓盐酸之间反应可以产生氯气,甲烷和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产物是有机物以及氯化氢,现象是:没有包黑纸的试管内黄绿色气体变浅,试管壁出现油滴,包黑纸的试管内无现象,答:没有包黑纸的试管内黄绿色气体变浅,试管壁出现油滴,包黑纸的试管内无现象;

(2)甲烷和氯气的反应需要在光照下发生,没有光照或是用高压汞灯的紫外线照射反应不会发生,答:甲烷和氯气的反应需要在光照下发生,没有光照或是用高压汞灯的紫外线照射反应不会发生;

(3)从所得实验信息中得到甲烷和氯气的反应需要在光照下发生的启示,答:甲烷和氯气的反应需要在光照下发生;

(4)甲烷中的氢原子可以被氯气中的氯原子代替,得到卤代烃,根据被取代的氢原子数目的不同,而得到不同的取代产物,

答:甲烷中的氢原子可以被氯气中的氯原子代替,得到卤代烃,同时下来的氢原子和氯原子结合成HCl,根据被取代的氢原子数目的不同,得到不同的取代产物.

解析

解:(1)甲烷和氯气的反应需要在光照下发生,或用高压汞灯的紫外线照射,KMnO4和浓盐酸之间反应可以产生氯气,甲烷和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产物是有机物以及氯化氢,现象是:没有包黑纸的试管内黄绿色气体变浅,试管壁出现油滴,包黑纸的试管内无现象,答:没有包黑纸的试管内黄绿色气体变浅,试管壁出现油滴,包黑纸的试管内无现象;

(2)甲烷和氯气的反应需要在光照下发生,没有光照或是用高压汞灯的紫外线照射反应不会发生,答:甲烷和氯气的反应需要在光照下发生,没有光照或是用高压汞灯的紫外线照射反应不会发生;

(3)从所得实验信息中得到甲烷和氯气的反应需要在光照下发生的启示,答:甲烷和氯气的反应需要在光照下发生;

(4)甲烷中的氢原子可以被氯气中的氯原子代替,得到卤代烃,根据被取代的氢原子数目的不同,而得到不同的取代产物,

答:甲烷中的氢原子可以被氯气中的氯原子代替,得到卤代烃,同时下来的氢原子和氯原子结合成HCl,根据被取代的氢原子数目的不同,得到不同的取代产物.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常温下,把一个盛有一定量甲烷和氯气的密闭玻璃容器放在光亮的地方,两种气体发生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容器内压强不变

B容器内分子总数不变

C容器内原子总数不变

D容器内发生的反应是取代反应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甲烷与氯气反应是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反应后压强减小,故A错误;

B.CH4+Cl2CH3Cl+HCl,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容器内分子总数不变,故B正确;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即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故C正确;

D.甲烷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生成氯代烃,属于取代反应,故D正确.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四川省盛产天然气.某研究小组研究甲烷被空气催化氧化的规律.以下是研究报告的部份内容,请你完成相关的内容:

A、提出假设.反应产物可能有:

猜想①一氧化碳;猜想②甲醇;猜想③甲醛; 猜想④甲酸;猜想⑤水;猜想⑥炭;猜想⑦二氧化碳.

B、查阅资料.①RCHO遇强碱生成RCH2OH和RC00H;②甲酸分子中含有醛基.

C、实验探究.

(一)主要药品:略

(二)实验装置:见下图(铁架台、酒精灯未画出),请在D方框内画出装有碱石灰的球形干燥管(含连接仪器)

实验操作:

交流与评价

I、研究小组甲、乙、丙、丁、戊五人有以下叙述,其中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甲、A装置太复杂,用H装置代替  

乙、A装置虽复杂,但也不能用H装置代替

丙、B装置中的细长铁管内,将催化剂分散在SiO2中的主要目的是:增大气体和催化剂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度

丁、猜想⑤是不需要经过实验证明就成立的.

戊、在B和C置之间增加I装置,昉止倒吸

II、B中自动恒温电加热器可任设某一温度,若再补充部份仪器,可研究______(任答一点)

正确答案

解:实验操作:(1)E加热后,缓慢通气体,E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气体中本身不含有二氧化碳,而一氧化碳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却可以和氧化铜反应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故答案为:①;

(2)将D装置取走,连接好其余装置,继续反应,观察到E中澄清石灰水始终不变浑浊,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则一定不含有二氧化碳,证明⑦一定不成立,故答案为:⑦;

(3)甲酸是一元弱酸,该酸能使pH试纸变为浅红或是红色,故答案为:浅红或是红;

(4)甲酸可以和碳酸氢钠发生反应,除去甲酸可以用碳酸氢钠,甲醛能和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即:HCHO+2[Ag(NH32]++2OH-HCOO-+NH4++3NH3+H2O+2Ag,故答案为:HCHO+2[Ag(NH32]++2OH-HCOO-+NH4++3NH3+H2O+2Ag,故答案为:碳酸氢钠溶液蒸馏,取馏出物;HCHO+2[Ag(NH32]++2OH-HCOO-+NH4++3NH3+H2O+2Ag;

交流与评价:

Ⅰ、甲、A装置和H装置的用途不一样,要根据作用来选择装置,A装置太复杂,可以实现用空气的二氧化碳处理,反应物的充分混和等方面的作用,H装置不能代替,故甲错误;

 乙、A装置和H装置的用途不一样,要根据作用来选择装置,A装置虽复杂,但也不能用H装置代替,故乙正确;

丙、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度,将催化剂分散在SiO2中可以增大气体和催化剂的接触面积,故丙正确;

丁、猜想⑤需要经过实验证明是否成立,现存数据无法说明该猜想的结论,故丁错误;

戊、I装置是一个安全瓶,在B和C置之间增加I装置,可以有效的昉止倒吸,故戊正确.

故答案为:乙、丙、戊;

Ⅱ、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受温度的影响,每一种催化剂均有自己的催化效果最佳温度,自动恒温电加热器可任设某一温度,再补充部份仪器,还可以研究催化剂活性最强时的温度或不同温度下甲烷的妆化率或是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或同温度下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等,

故答案为:催化剂活性最强时的温度或不同温度下甲烷的妆化率或是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或同温度下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等.

解析

解:实验操作:(1)E加热后,缓慢通气体,E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气体中本身不含有二氧化碳,而一氧化碳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却可以和氧化铜反应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故答案为:①;

(2)将D装置取走,连接好其余装置,继续反应,观察到E中澄清石灰水始终不变浑浊,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则一定不含有二氧化碳,证明⑦一定不成立,故答案为:⑦;

(3)甲酸是一元弱酸,该酸能使pH试纸变为浅红或是红色,故答案为:浅红或是红;

(4)甲酸可以和碳酸氢钠发生反应,除去甲酸可以用碳酸氢钠,甲醛能和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即:HCHO+2[Ag(NH32]++2OH-HCOO-+NH4++3NH3+H2O+2Ag,故答案为:HCHO+2[Ag(NH32]++2OH-HCOO-+NH4++3NH3+H2O+2Ag,故答案为:碳酸氢钠溶液蒸馏,取馏出物;HCHO+2[Ag(NH32]++2OH-HCOO-+NH4++3NH3+H2O+2Ag;

交流与评价:

Ⅰ、甲、A装置和H装置的用途不一样,要根据作用来选择装置,A装置太复杂,可以实现用空气的二氧化碳处理,反应物的充分混和等方面的作用,H装置不能代替,故甲错误;

 乙、A装置和H装置的用途不一样,要根据作用来选择装置,A装置虽复杂,但也不能用H装置代替,故乙正确;

丙、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度,将催化剂分散在SiO2中可以增大气体和催化剂的接触面积,故丙正确;

丁、猜想⑤需要经过实验证明是否成立,现存数据无法说明该猜想的结论,故丁错误;

戊、I装置是一个安全瓶,在B和C置之间增加I装置,可以有效的昉止倒吸,故戊正确.

故答案为:乙、丙、戊;

Ⅱ、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受温度的影响,每一种催化剂均有自己的催化效果最佳温度,自动恒温电加热器可任设某一温度,再补充部份仪器,还可以研究催化剂活性最强时的温度或不同温度下甲烷的妆化率或是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或同温度下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等,

故答案为:催化剂活性最强时的温度或不同温度下甲烷的妆化率或是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或同温度下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等.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是研究甲烷取代反应实验装置图,具体的实验方法是:取一个100mL的大量筒,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先后收集20mL CH4和80mL Cl2,进行实验.

(1)若研究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还需要的条件是______

(2)若将如图所示装置放在光亮的地方,等待片刻,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3)若将如图所示装置放在强光下照射会有______(填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

(4)写出甲烷和氯气的第一步反应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光照

可以观察到量筒内气体颜色变浅,量筒壁上出现油状液滴,量筒内水面上升

爆炸

CH4+Cl2CH3Cl+HCl

解析

解:(1)CH4与Cl2反应需光照条件下进行,故答案为:光照;

(2)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油状取代物,消耗氯气,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生成的HCl易溶于水,量筒内液面上升,故答案为:可以观察到量筒内气体颜色变浅,量筒壁上出现油状液滴,量筒内水面上升;

(3)CH4与Cl2遇强光会发生爆炸,故答案为:爆炸;

(4)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第一步反应生成一氯甲烷,方程式为:CH4+Cl2CH3Cl+HCl,故答案为:CH4+Cl2CH3Cl+HCl.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甲烷和氯气反应的情况,设计了几个实验.

请填写下列空白:

【实验一】用如图所示装置,排水法收集一试管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光照后观察到量筒内形成一段水柱,认为有氯化氢生成.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只写第一步)

(2)水槽中盛放的液体最好为______;(填标号)

A.水    B.饱和石灰水    C.饱和食盐水      D.饱和NaHCO3溶液

【实验二】用排蒸馏水法收集一试管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光照反应后,滴加AgNO3溶液,看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认为有氯化氢生成.

(3)该实验设计的错误之处______

【实验三】

步骤一:收集半试管氯气,加入10mL 蒸馏水,充分振荡,采用DIS系统的pH传感器测溶液的pH(下同).测得pH=3.26.

步骤二:收集一试管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各占50%),在40W的日光灯下光照6min后,加入10mL 蒸馏水,充分振荡,测得pH=1.00.

(4)判断该反应中有氯化氢生成的依据是______

(5)假设氯气完全参与反应,且不考虑氯气溶解于水.往反应后的溶液中加水稀释到100.00mL,取20.00mL稀释液,加入10.00mL浓度为0.01mol•L-1的AgN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试管中原有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mL.

正确答案

CH4+Cl2CH3Cl+HCl

C

氯水中加入AgNO3溶液也会产生白色沉淀

步骤二测得的pH值比步骤一测得的pH值低

11.2

解析

解:(1)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甲烷分子中的氢原子被氯气分子中的氯原子取代,生成一氯甲烷和氯化氢,

故答案为:CH4+Cl2CH3Cl+HCl;

(2)Cl2+H2O⇌H++Cl-+HClO,氯气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所以防止氯气和水反应,水槽中盛放的液体最好为饱和食盐水,

故答案为:C;

(3)氯水中存在化学平衡:Cl2+H2O⇌H++Cl-+HClO;次氯酸是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三种分子:Cl2、HClO、H2O;四种离子:H+、Cl-、ClO-、OH-(少量),所以当氯水中加入AgNO3溶液时会发生Ag++Cl-=AgCl↓产生白色沉淀,

故答案为:氯水中加入AgNO3溶液也会产生白色沉淀;

(4)步骤一:氯气溶于水后,Cl2+H2O⇌H++Cl-+HClO生成盐酸,其pH为3.26,步骤二:pH=1.00,比3.26小,说明除了氯气溶于水生成盐酸外还有别的反应产生HCl,

故答案为:步骤二测得的pH值比步骤一测得的pH值低;

(5)取20.00mL稀释液,加入10.00mL浓度为0.01mol•L-1的AgN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参加反应的银离子的物质的量为1×10-4mol,根据方程式 Ag++Cl-=AgCl↓则100.00mL溶液中含氯离子5×10-4mol,根据甲烷和氯气反应的原理,每1mol氯气参加反应生成1mol氯化氢,则试管中原有氯气为5×10-4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5×10-4mol×22.4L/mol═1.12×10-2L=11.2mL,故答案为:11.2.

下一知识点 :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供原料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