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 共9549题
  •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 共9549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是某种有机物分子的球棍模型图.图中的“棍”代表单键或双键,不同大小的“球”代表三种位于不同短周期的元素的原子.对该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2HCl3

B该有机物的分子中一定有碳碳双键

C该有机物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D该有机物可以由乙烯和氯化氢加成反应得到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最小的是氢,中间的球最多能形成四条共价键,是碳原子,最大的球形成单键是第三周期的氯,所以该有机物化学式为C2HCl3,故A正确;

B.这是一种结构类似烯烃的物质,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故B正确;

C.该有机物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类似乙烯的结构,所以所有原子共平面,故C正确;

D.乙烯和氯化氢加成得到氯乙烷,不能得到C2HCl3,故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对于分子中手性碳的位置在碳原子上的组合准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④⑦

C④⑤⑥

D②④⑥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中②④⑥碳原子指连有四个不同基团,是手性碳原子,其中④碳中左右不对称,是不同的基团.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形结构,而不是正方形的平面结构,理由是(  )

ACH3Cl只有一种空间结构

BCH2Cl2只有一种空间结构

CCHCl3只有一种空间结构

DCCl4是非极性分子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无论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还是平面正方形结构,CH3Cl都不存在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

B.甲烷是正方形的平面结构,而CH2Cl2有两种结构:相邻或者对角线上的氢被Cl取代,而实际上,其二氯取代物只有一种结构,因此只有正四面体结构才符合,故B正确;

C.无论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还是平面正方形结构,CHCl3都不存在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

D.无论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还是平面正方形结构,结构都对称,是非极性分子,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分子式为C7H12O2的有机物含有一个六元环结构,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产物只有一种,又知该有机物的分子中含有两个甲基,则该有机物的可能结构有(  )

A6种

B8种

C10种

D14种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由题目水解产物只有一种得,C7H12O2为环酯,所以分子式为C7H12O2为饱和环酯,可推测该有机物环上含有一个“-COO-”的六元环,环上其余为4个碳原子,在环外有两个碳,,所以共有6种结构;

两个甲基在同碳上的,在苯环上有四个碳原子,有四种.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01年9月1日将执行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规定,酱油中3-氯丙醇(ClCH2CH2CH2OH)含量不得超过10-4%.相对分子质量为94.5的氯丙醇(已知-OH基和-Cl不能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共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先固定一个氯原子的位置,然后改变羟基的位置,ClCH2CH2CH2OH,其可能的结构简式为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液态烃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3-二溴-2-甲基丁烷,则该烃是(  )

A3-甲基-1-丁烯

B2-甲基-2-丁烯

C2-甲基-1-丁烯

D1-甲基-2-丁烯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某液态烃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3-二溴-2-甲基丁烷,故分子中含有1个C=C双键,根据烯烃加成原理,双键中的一个键断开,结合Br原子生成2,3-二溴-2-甲基丁烷,采取倒推法相邻碳原子之间各去掉1个Br原子形成双键,故相应的烯烃为CH3-CH(CH3)=CH2-CH3,名称为:2-甲基-2-丁烯,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温州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2H6与C3H8没有同分异构体,CH2O2与C2H4O2属于同系物

B一定条件下,乙酸乙酯、淀粉、蛋白质、乙烯都能与水发生水解反应

C一定条件下,完全燃烧14g含氧质量分数为a的乙烯、乙醛混合气体,则生成水的质量为18(1-a)g

D全降解塑料()可由单体环氧丙烷()和CO2缩聚制得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CH2O2﹑C2H4O2,分子组成相差CH2但结构不一定相似,CH2O2为甲酸,C2H4O2可能为酸羧酸或酯,故A错误;

B.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水解,故B错误;

C.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甲醛的分子式为CH2O,两物质中C、H原子数目之比都是1:2,故混合物中C、H元素质量之比=12:2=6:1,含氧的质量分数为a,则C、H元素质量分数之和=1-a,故H元素质量分数=(1-a)×=,生成水的质量为14g×××18=18(1-a)g,故C正确;

D.全降解塑料()可由单体环氧丙烷()和CO2加聚制得,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分子中位于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数最多可能是(  )

A17个

B18个

C19个

D20个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在分子中,苯环平面与碳碳双键形成的平面通过旋转碳碳单键可以处于同一平面,乙炔是直线型结构,所以最多有11个C原子(苯环上6个、-CF3中1个、碳碳双键上2个、碳碳三键上2个)共面.在-CF3可能还有1个氟原子共平面,苯环上5个氢原子共平面,双键上2个氢原子共平面,总计得到可能共平面的原子有19个,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烃分子中有两个双键,它的分子式可能是(  )

AC4H6

BC7H8

CC5H10

DC10H22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双键的不饱和度为1,烃分子中有两个双键,不饱和度为1×2=2.

A.C4H6的不饱和度为=2;

B.C7H8的不饱和度为=4;

C.C5H10的不饱和度为=1;

D.C10H22的不饱和度为==0.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春•通渭县校级期中)(1)按系统命名法命 (1)有机物CH3CH(C2H5)CH(CH32的名称是______

(2)写出下列有机物的结构简式①2,3-二甲基-4-乙基己烷______②2-丁醇______

(3)下列分子中,其核磁共振氢谱中只有一个峰(信号)的物质是______

A.CH3-CH3       B.CH3COOH C.CH3COOCH3   D.CH3COCH3

(4)化合物A和B的分子式都是C2H4Br2,A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所示,则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请预测B的核磁共振氢谱上有______个峰(信号).

正确答案

解:(1)CH3CH(C2H5)CH(CH32,最长的碳链含有5个C,称为戊烷,编号从右边开始满足支链编号之和最小,在2、3号C各有一个甲基,该有机物命名为:2,3-二甲基戊烷,故答案为:2,3-二甲基戊烷;

(2)2,3-二甲基-4-乙基已烷,主链为己烷,含有6个C,在2、3号C各含有1个甲基,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3)CH(CH3)CH(C2H52;2-丁醇羟基位于2号碳上:CH3CHOHCH2CH3,故答案为:CH3CH(CH3)CH(CH3)CH(C2H52;CH3CHOHCH2CH3

(3)A.乙烷分子中有1种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有1个峰,故A正确;

B.CH3COOH分子中有2种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有2个峰,故B错误;

C.CH3COOCH3分子中有2种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有2个峰,故C错误;

D.CH3COCH3分子中有2种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有2个峰,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4)核磁共振氢谱中只给出一种峰,说明该分子中只有1种H原子,则A的结构简式为CH2BrCH2Br,B的结构简式为CH3CHBr2,有两种H原子,所以核磁共振氢谱上有2个峰,

故答案为:CH2BrCH2Br;2.

解析

解:(1)CH3CH(C2H5)CH(CH32,最长的碳链含有5个C,称为戊烷,编号从右边开始满足支链编号之和最小,在2、3号C各有一个甲基,该有机物命名为:2,3-二甲基戊烷,故答案为:2,3-二甲基戊烷;

(2)2,3-二甲基-4-乙基已烷,主链为己烷,含有6个C,在2、3号C各含有1个甲基,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3)CH(CH3)CH(C2H52;2-丁醇羟基位于2号碳上:CH3CHOHCH2CH3,故答案为:CH3CH(CH3)CH(CH3)CH(C2H52;CH3CHOHCH2CH3

(3)A.乙烷分子中有1种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有1个峰,故A正确;

B.CH3COOH分子中有2种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有2个峰,故B错误;

C.CH3COOCH3分子中有2种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有2个峰,故C错误;

D.CH3COCH3分子中有2种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有2个峰,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4)核磁共振氢谱中只给出一种峰,说明该分子中只有1种H原子,则A的结构简式为CH2BrCH2Br,B的结构简式为CH3CHBr2,有两种H原子,所以核磁共振氢谱上有2个峰,

故答案为:CH2BrCH2Br;2.

下一知识点 :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供原料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