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 共439题
近代,随着国门被打开,许多外国人来到中国,他们目睹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1915年,约翰夫妇来到中国,他们可能看到中国人
①乘火车探亲访友②坐轮船出国留学③陪朋友看电影④陪家人看电视
[ ]
正确答案
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
[ ]
正确答案
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风尚的是
[ ]
正确答案
旗袍源于满族妇女服装。20世纪20年代初,流行于上海等地社会上层妇女。当时有人撰文指出:“近来上海女界旗袍盛行……惟旗袍之名,若有宗社党(满清贵族组成的秘密组织)之臭味……故我以为袍可着,惟不可以以旗名。无以,其改称为暖袍乎!”对以上言论理解有误的是
[ ]
正确答案
近代中国人社会习俗的变化主要反映在婚丧嫁娶等方面。下列小说反映的是反对我国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观念内容的是
[ ]
正确答案
1869年《教会新报》报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 ]
正确答案
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扳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
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②文化教育日渐衰落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
[ ]
正确答案
“旗袍是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由民国服饰设计师参考满族女性传统旗服和西洋文化基础上设计的一种时装,是一种东西方文化糅合具象”。张爱玲在《更衣记》中写道:女人穿旗袍“倒不是为了效忠于满清,提倡复辟运动,而是因为女子蓄意要模仿男子”。据此,作者主要想强调的是
[ ]
正确答案
1906年除夕,两广总督岑春煊发布谕告,宣布从明年正月起,废除“婢膝奴颜,有伤气节”的下跪请安,大小官员相见,概用长揖,同时废除禀帖中的“卑职”等用语。其后,湖北、江苏、河南等省纷纷效仿。这种现象说明在当时
[ ]
正确答案
近代史上西方文化不断传人,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和生活习惯。张有才的爷爷张富贵1915年结婚,由于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结婚典礼上他的穿着应该是
[ ]
正确答案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