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 共439题
1913年章太炎在报上刊登征婚广告,条件如下:以湖北籍女子为限;须文理清顺;大家闺秀;要不沾染学堂中平等自由之恶习;有从夫之美德。以上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
[ ]
正确答案
民国初年,生活在上海的某君能够
①在西餐厅喝咖啡②穿中山装上班③聚会时与朋友握手④网上阅读《西游记》
[ ]
正确答案
某班学生在历史课上表演反映清末民初礼仪风俗的课本剧,下列表演的内容不属于新式礼仪的是
[ ]
正确答案
1900年蔡无培在“征婚启事”中提出:第一,对方不缠足;第二,对方应识字读书、通文墨;第三,一夫一妻,自己不娶妾;第四,丈夫先死,妻子可以改嫁;第五,夫妻意见不合可以离婚。这说明
[ ]
正确答案
“消失的旧时光1943,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况在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 ]
正确答案
下文是发表于《时报》的《新陈代谢》一文的内容:“……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这段文字反映的社会变化最早应该发生在
[ ]
正确答案
1912年8月20日《时报》刊载的《苏州之士煞》一文,对苏州人士的装束评论说:“绸伞高擎足踏革履之女界学生华丽煞”,“马鞭高挥自穿之将弁人材气焰煞”,“草帽高带口衔雪茄之少年学生时髦煞”。对此评论理解准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人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对“断发”问题理解表述正确的是
①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提出“断发”主张②“断发”具有反清革命色彩
③人们的平等观念有了某些增强④革命引起了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
[ ]
正确答案
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夫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文》。文中指出:“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嗣后备官厅人员,相称成以官职。”本文旨在倡导
[ ]
正确答案
如果你生活在19世纪70年代的上海,下列场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 ]
正确答案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