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4分)

(1)判断A地的海岸类型,并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指出P海域应属于我国海洋权益的何种类型。(2分)

(2)分析C海域发展滩涂养殖的不利因素。(2分)

正确答案

(1) A处是基岩海岸   内水或领海。(2分)

(2)滩涂养殖的不利因素:台风、风暴潮,热污染。(2分)(写两个就可得满分)

(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处没有沉积物,所以是基岩海岸。P处是凹陷的海湾,属于内海。

(2)滩涂养殖的区位因素分析。东南沿海多台风,风暴潮的影响;离核电站近,影响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海洋地理】阅读有关钓鱼岛的资料,回答问题。(10分)

钓鱼岛列岛(FishingIslands)由钓鱼岛(主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和3块小岛礁等8个无人岛礁组成(这些岛屿在地质上和花瓶屿、棉花屿、彭佳屿一起,都是台湾北部近海的观音山、大屯山等海岸山脉延伸入海后的突出部分,为台湾岛的附属岛屿)。

下图为钓鱼岛、赤尾屿领海示意图,图加为钓鱼岛周边海底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l)上图所示甲、乙处海底地形分别是:甲____,乙____,丙处所在的板块是____板块。(3分)

(2)丁处海岸带类型____,其利用方向____。(3分)

(3)图示中国钓鱼岛领海基线使用的方法是____。(1分)

(4)钓鱼岛附近海域是我国台、浙、闽渔民的传统捕捞作业区。简述钓鱼岛西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________。(3分)

正确答案

(1)大陆架 大陆坡 亚欧板块(3分)

(2)基岩海岸海岸,旅游(3分)

(3)直线基线法(1分)

(4)大陆架海水浅,阳光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强;位于沿岸冷水流与台湾暖流的交汇处,海底营养物质容易被带到表层(3分)

试题分析:

(1)由图可知:甲地等深线深度小于200米,且等深线稀疏,属浅海大陆架;乙地深度500-2000米,深

度变化大,是大陆坡;丙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带,属深海俯冲带,故属亚欧板块。

(2)丁在台湾岛北侧,题干资料显示都是台湾北部近海的观音山、大屯山等海岸山脉延伸入海后的突出

部分,为台湾岛的附属岛屿。属基岩海岸海岸。基岩海岸海岸,岸线曲折且曲率大,气势磅薄,奇石叠嶂岬角与海湾相间分布,有发展旅游的资源优势。

(3)钓鱼岛附近海域岛屿岛礁众多,钓鱼岛领海基线使用的方法是直线基线法.。是指在海岸线极为曲

折,或者近岸海域中有一系列岛屿情况下,可在海岸或近岸岛屿上选择一些适当点,采用连接各适当点的办法,形成直线基线,来确定领海基线。

(4)钓鱼岛附近海域属大陆架海水浅,阳光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强;位于沿岸冷水流与台湾暖流的交汇

处,海底营养物质容易被带到表层,饵料丰富,渔业资源丰富。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1月中下旬,由于持续遭遇寒潮天气侵袭,渤海沿岸出现近30年来同期最严重海冰灾害,环渤海湾40%的海面被冰层覆盖,大量船舶被困。

材料二 渤海海域海冰范围示意图(白色区域为海冰覆盖区域)

(1)简要分析这次海冰形成的原因。

(2)海冰是除风暴潮外最严重的海洋灾害,简要评述海冰的危害。

(3)为了减小海冰的危害,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正确答案

(1)①由于渤海湾地区相对封闭且多位于浅海区,海水交换能力和流动性较差;②渤海湾沿岸有多条河流注入,海水含盐量较低,易结冰;③自2009年11月以来,我国经历了几次寒潮天气,持续低温,导致近海水温较低。

(2)危害海洋水产养殖业、海上交通运输、海上钻井平台,破坏海洋生态。

(3)建立海冰预警预报机制和海冰灾害的应急预案,加大科研投入和相关课题的研究。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海水温度。形成海冰重要的原因是海水温度低。渤海海区全部位于大陆架,海区较浅,距离大陆近,冬季陆地气温低;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持续受寒潮影响。

(2) 海冰不仅对海洋水文状况自身,对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会直接影响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它能直接封锁港口和航道,阻断海上运输,毁坏海洋工程设施和船只。

(3)为了减小海冰的危害,应该采取的措施是提前预报和预警。海洋自然灾害防治有①加强海洋自然灾害的预报与监测。②加强沿海工程设施建设。③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能力

点评:海洋灾害的种类多,危害大,如风暴潮、海啸等,平时学习应关注其形成的原因,产生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5分)地理

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

A.【选修2——海洋地理】

图示意某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9分)

(2)简述M附近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对沿岸气候产生的影响。(6分)

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冰雹是在气流强烈升降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体降水现象,其颗粒大小一般为5~50mm。月雹日指月降雹的天数,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多年平均月雹日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省冰雹发生最多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9分)

(2)简述冰雹带来的危害,并提出防御措施。(6分)

C.【选修6——环境保护】

图示意1986~2002年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地区地面沉降的发展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1986~2002年该地区地面沉降的空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人为原因。(9分)

(2)简述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6分)

正确答案

A.【选修2——海洋地理】  

(1)由东南向西北递增。(或由南向北、由近岸向外海递增)

由南向北,纬度越来越低,获得太阳辐射越来越多;近岸受(秘鲁)寒流的影响,比同纬度其他海域表层海水温度更低。

(2)若表层海水温度升高,沿岸气温升高、降水增多;若表层海水温度降低,沿岸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1)春季。春季冷暖气流常在该省交汇,易使暖气流强烈抬升;春季气温回升快,空气对流加强。

(2)危害:毁坏农作物,击伤人畜,甚至破坏建筑物。

措施:加强监测与预报.做好人工防雹等。

C.[选修6—-环境保护]

(1)沉降面积不断扩大,深度不断加深。 

该地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生活需水量加大,过度开采地下水。

(2)合理开采地下水等管理措施;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人工回灌等工程措施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8年2月27日,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全线贯通,预计6月通车。杭州湾跨海大桥是同三国道(黑龙江同江至海南三亚)跨越杭州湾的便捷通道,北起嘉兴市海盐郑家埭,南止宁波市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

材料二:东汉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说:“涛之起也,随月盛衰,小大满损不齐同” 。我国自古以来,钱塘观潮之风盛行,著名诗人对之吟咏不绝。苏东坡诗云:“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材料三:随着“长三角”在全国经济地位的日益凸现,专家学者认为,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的“东方大港”应是个组合概念,它应该是上海、宁波、舟山三港分工协调、互为犄角的一个全新的大港口格局。

(1)专家介绍杭州湾跨海大桥不会截断闻名于世的钱江潮。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钱江潮最为壮观,试分析该季节钱江大潮形成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2)杭州湾地区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有________。(至少写两种)

(3)核电站对海洋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有哪些?

(4)简析全球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区可能带来哪些影响?

正确答案

(1)天体引潮力最大,正值天文大潮;口大内小,呈喇叭口;受偏东风和台风的影响;河水的顶托作用

(2)潮汐能  波浪能  盐差能

(3)热能污染,水质变坏;产生放射性污染

(4)影响:淹没沿海低地;加剧风暴潮、洪涝灾害的威胁;海水入侵和地下水水质下降;破坏红树林、珊瑚礁等湿地生态环境;影响城市和港口功能发挥

(1)钱江大潮形成的有利因素从天体条件,地形条件,盛行风条件方面分析。

(2)海洋动力资源有潮汐能 波浪能 盐差能等。

(3)核电站对海洋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有热能污染,水质变坏;产生放射性污染。

(4)全球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区可能带来影响从低地被淹,生态环境破坏,加剧洪涝,影响港口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平洋西部部分海域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图。

材料二 海洋初级生产力是指浮游植物、底栖植物及自养细菌等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能力,以每年单位面积所固定的有机碳或能量来表示。海洋初级生产力主要受光照、温度、营养盐、海水垂直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材料三 海洋初级生产力决定了鱼虾蟹等海洋生物饵料的多少.进而影响海产品产量的高低。

(1)图示海区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

(2)E地海洋初级生产力高的原因是:位于长江口附近,海水中的________较为丰富;海底地形类型是________,深度较________,________较为充足。

(3)①、②、③地中,渔业资源最丰富的是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

(4)沿海易发生赤潮,其危害是________。

(5)简述为防止近海天然捕捞量下降,促进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正确答案

(1)由沿海向外海递减

(2)营养盐 大陆架 浅 光照

(3)③ 海洋初级生产力较高,饵料丰富

(4)威胁海洋生物生存;破坏海域生态环境

(5)实行休渔制度;防止过度捕捞;发展海洋牧场;防治海洋污染。

(1)根据等值线的分布特征可知,等值线的变化规律是大致垂直等值线由高值向低值递减。

(2)海洋初级生产力高的原因从河川径流,光照等方面分析。

(3)渔业资源最丰富从河川径流,光照等方面分析。

(4)赤潮,其危害从海洋生态环境方面分析。

(5)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海洋生态系统破坏和海洋环境污染方面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钓鱼岛位于东海大陆架,周围海域有丰富的石油、渔业等资源。在地质结构上,钓鱼岛是附属于中国台湾的大陆岛。图为“钓鱼岛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4分)

(1)图中A地海岸类型是______海岸, B地多基岩海岸,其主要利用方向为______。(3分)

(2)台湾布袋盐场发展晒盐业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3分)

(3)根据材料说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我国固有领土的理由。_______________(4分)

(4)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我国应坚决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请列举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举措。______________(4分)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

第(1)题,海岸根据其形态和成因,大体可分为基岩海岸、砂(砾)质海岸、淤泥质海岸和生物海岸海岸类型。图中A地为长江入海口处主要由河流携带入海的大量细颗粒泥沙在潮流与波浪作用下输运、沉积而成。成因上属淤泥质海岸。基岩海岸,又称港湾海岸,主要由地质构造活动及波浪作用所形成。其特征为地势陡峭,岸线曲折,水深流急。基岩海岸常有突出的海岬,在海岬之间,往往形成深入陆地的海湾,岬湾相间,绵延不绝,海岸线十分曲折。最为壮观的景象是从海上奔腾而来的巨浪在悬崖峭壁上撞出冲天水柱,所以B地及沿海岸利用方向应为建港口,发展旅游业。

第(2)题,布袋盐场位于台湾西部平原,同时受台湾山脉影响,处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而降水相

对较少。从地形、降水与蒸发等方面分析。

第(3)题,根据剖面图分析:钓鱼岛与中国的台湾、彭湖、舟山群岛同我国在一个大陆架的自然延伸面上,按国际公认的大陆架公约,同在一个大陆架上的岛屿归该国所有;而与日本管辖下的琉球群岛(冲绳)相隔着两千米深的海沟,因而,从自然地理结构上看,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

第(4)题,应从法律制度建设、人的意识、行为行动等方面进行分析。

点评:本题以钓鱼岛问题为背景考查我国海岸类型、钓鱼岛的地理归属、台湾发展盐业的有利条件以及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举措等重要知识;对锻炼获取信息、描述、阐释事物的能力有很大帮助。考查范围广泛与现实结合紧密。另外,学生还需了解海岸大体可分为基岩海岸、砂(砾)质海岸、淤泥质海岸和生物海岸海岸类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12,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小题1:用图中字母表示属于大陆架的区域是___    __。字母H代表的水深一般不超过

_     米。

小题2:海底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分布在字母A、D两处的矿产资源是:A处____________; D处________ _________。(2分)

小题3:海洋渔业资源十分丰富,主要集中在沿海__     ___海域(填写字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分)

小题4: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除上述提到的两种外,还有_____ 和______等两种。(2分)

小题5:图中箭头E的含义是                           。(1分)

正确答案

小题1:A   200(2分)

小题1:石油、天然气    锰结核(2分)

小题1:A   ①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②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饵料丰富(3分)

小题1:海洋能源、海洋化学资源、海洋空间资源(任选两个,2分)

小题1:入海的河川径流(1分)

该题以海岸带的剖面图为切入点,综合考查了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小题1:根据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可知,A为大陆架,其深度小于200米。

小题2:石油和天然气分布在大陆架(A),滨海(C)主要是砂矿,锰结核分布在洋盆(D)。

小题3:鱼类的生长不仅需要充足的光照,还要有丰富的饵料,因此营养物质不能缺少

小题4:海洋资源包括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化学资源和空间资源等。

小题5:箭头由陆地指向滨海,应当是入海河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A【海洋地理】北京时间2014年4月2日7:46(当地时间20:46),智利西北部附近海域发生8.0级地震。位于夏威夷的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发出警告。

(1)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本次地震发生的原因。(2分)

(2)据图判断海啸抵达夏威夷的时间大约是北京时间   ,夏威夷在接到海啸预警后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4分)

(3)震中附近海岸类型主要是   ,这类海岸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是      等。(3分)

(4)1960年智利大地震引发的世界最大海啸使日本东部沿海地区受到损害,但对我国影响很小。简析我国大陆沿海受其影响小的主要原因。(1分)

正确答案

(1)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相互挤压(2分)

(2)4月2日22:30左右(1分) 启动紧急预案;加强海啸观测和预警;组织人员紧急撤离到较高位置;动员人们远离海岸和河口;船舶驶往大洋深处(每点1分,任答3点得3分)

(3)基岩海岸(1分)修筑港口;发展海洋旅游(2分,每点1分)

(4)西北太平洋岛链阻挡(1分)

试题分析:

(1)智利位于南美洲西部沿海,处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相互挤压地带,地壳不稳定,属于板块消亡边界,所以多地震。

(2)根据材料,地震时北京时间是4月2日7:46,根据图中等值线判断,大约15小时后到达夏威夷地区,此时北京时间是4月2日22:30左右。 接到海啸预警后,可以启动紧急预案,加强海啸观测和预警,组织人员紧急撤离到较高位置。动员人们远离海岸和河口,船舶驶往大洋深处等措施。

(3)震中位于南美洲西海岸,属于安第斯山脉西麓,所以海岸主要是基岩海岸。开发利用的方式主要是修筑港口,发展海洋旅游等。

(4)我国东部洋面有西北太平洋岛链阻挡,所以海啸影响小。日本位于岛链上,直接受到海啸的影响,所以受到损害。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太平洋沿岸局部地区示意图”,并回答问题。

(1)在全球六大板块中,图中E地所属的板块是    (单项选择)

A.非洲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南极洲板块  D.美洲板块

(2)F区域的自然景观主要是        (单项选择)

A.森林  B.草原  C.荒漠  D.草甸

(3)从地域分异规律看,自F区域向G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是      地带性的表现。F地所属气候类型区东西狭窄,呈带状分布,其主要原因是                   

G区域的气候类型为                 气候。

(4)H海域成为世界著名渔场的原因是                

(5)20世纪下半叶以来,H海域表层海水多次异常升温,造成气候反常,鱼群大量死亡。这一现象被称为           现象。

(6)请在图中粗虚线上添加方向箭头表示H海域洋流的流向,并画一条示意曲线表示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特点。

正确答案

19、(1)D (2)C (3)纬度 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紧逼海岸 地中海 (4)涌升流带来下层海水的营养盐类,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吸引大批鱼群 (5)厄尔尼诺 (6)(绘图)箭头朝北 等温线向北弯曲或向北延伸

(1)从经纬度分析,这里属于东南太平洋,图东侧大陆为南美洲,故E所在的板块为美洲板块。(2)受南美洲西侧海区的秘鲁寒流影响,热带荒漠带向低纬度方向延伸,在F处沿海植被仍然为荒漠。(3)自F区域向G区域是沿着纬度变化方向变化更替,所以属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也叫纬度地带性规律)。南美洲西侧的热带荒漠带,受到沿海南北方向的山脉限制,东西狭窄,呈带状分布。G区域位于南纬30度到4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4)H海域的世界著名渔场为秘鲁渔场,成因是上升补偿流将底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使表层营养物质丰富,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丰富。(5)H海域为秘鲁附近海域,正常的洋流为自南向北流动的秘鲁寒流,但每隔几年,温暖的海水从赤道向南运动,迫使秘鲁寒流向西流动,使本来比较寒冷的海水变暖,温暖的海水“杀死”了鱼类的饵料-浮游生物,鱼群大量死亡,同时秘鲁海域温度升高,上升气流加剧,降水增多,上升到高空的气流流到非洲、亚洲、澳大利亚上空,使下沉气流加剧,降水减少,干旱严重。这一现象叫做厄尔尼诺现象。(6)H海域洋流为秘鲁寒流,方向自南向北,由于寒流的影响,使经过这里的等温线发生弯曲,寒流使温度降低,等温线湾向低纬度即向北弯曲,所以在该海域画一条等温线,向北弯曲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地球海陆面积分布表和“海陆随纬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表中给出了海洋和陆地面积在南北半球的百分比。陆地在____________半球较多,但是和海洋面积比较,不论南半球还是北半球,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球的海洋占全球面积的____________%。

(2)上图给出了海陆随纬度的分布,由图可以看出,除了____________地区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之外,在其余大多数纬度上的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这种随纬度分布的___________,正是地球上海陆分布的一个特点;而另一个特点就是海陆分布的____________。例如,南极是陆地,北极是____________;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是____________集中的地方,而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却是____________连成一片。

正确答案

(1)北 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71

(2)45°N—70°N以及70°S以南 不均性 对称性 海洋 陆地 三大洋

本题考查海陆面积的情况以及各纬度海陆面积的分布。由表和图可知,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但无论是哪个半球都是以海洋为主;从纬度分布情况来讲,除了45°N—70°N以及70°S以南地区外,其他的纬度地区都是海洋大于陆地。全球的海陆分布具有不均衡性,南极地区没有海洋而北极地区没有陆地。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钱塘潮为什么能够“举世闻名”?而中秋节前后又“格外壮观”?

正确答案

农历八月十五是月亮最圆的时候,这时太阳、地球、月亮几乎都在一条线上。杭州湾为三角形海湾,口大内小,海潮涌起时,海水由外海进入湾中,潮位堆高,潮差可达10米。夏季风盛行,又加剧了潮势。

本题需要运用地形、天文、气候等知识分析钱塘潮的成因。地形上:杭州湾为三角形海湾,口大肚小。天文上:农历十五为大潮。气候上:夏秋季节盛行东南风,加剧了潮势。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两幅海岸景观图”,回答相关问题。

(1)按照海岸物质组成来分,图甲中的海岸属于________海岸,图乙中的海岸于________海岸。

(2)图乙中海岸具有的特征是___________,这里是发展制盐业、________、________,以及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

(3)如果这两种类型的海岸发育在热带海域,那么有可能发育成珊瑚礁海岸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

(4)两种类型的海岸,有可能适宜建设优良海港的是________(甲或乙),原因是这里常发育有海湾,湾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利于航行和停泊,所以可建海港。

图示意某雏形生态工业园区的产业链,箭头表示物质、能量流动过程,其中虚线箭头表示副产品或废弃物的流动。完成(5)-(7)题。

(5)图中a、b、c分别代表 (   )

A.电厂、化工厂、盐场

B.盐场、电厂、化工厂

C.电厂、盐场、化工厂

D.盐场、化工厂、电厂

(6)该生态工业园区中(   )

A.发电厂的废水、废气与废渣得到有效利用

B.制盐的副产品得到利用

C.建材厂有效利用了盐场的废弃物

D.化工厂的废弃物得到利用

(7)该生态工业园区可能位于 (  )

A.晋南  B.粤北  C.冀东  D.闽西

正确答案

(1)基岩 淤泥质(三角洲)

(2)岸线平直,潮间带宽阔平坦,滩涂农业 海水增养殖业

(3)乙 (4)甲 海阔水深,风浪小

(5)C

(6)B

(7)C

(1)图甲是侵蚀海岸,是基岩海岸;图乙是堆积海岸,是泥质海岸。

(2)图乙中海岸线平直,大陆架较浅,可发展滩涂农业 海水养殖业及滨海旅游。

(3)发育成珊瑚礁海岸是堆积海岸,是泥质海岸,所以是乙海域。

(4)基岩海岸,水域较深,有避风的港湾可以建港。

(5)根据图意可知,海水淡化后的副产品可以制盐,然后发展化工厂。

(6)通过比较排斥可知,制盐的副产品得到利用。

(7)根据制盐的位置条件位于冀东。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为“黄河三角洲某海岸带环境问题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表示________,B表示___________ ,C表示_______________  。(3分)

(2)该海岸带侵蚀后退的最主要原因是(填选项字母)  ______。(2分)

A.过度开采利用地下水       B.入海径流、泥沙量减少

C.大面积围垦滩涂湿地        D.过量排放、倾倒废弃物

(3)苇滩、湿地的生态功能主要有  (填选项字母)  _______ 。(2分)

A.延缓全球海平面上升       B.容纳、净化污染物

C.增加河流水量             D.保护生物多样性

(4)海水富营养化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   (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原因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海水入侵 全球变暖 海洋污染

(2)B

(3)BD

(4)中低纬度  近岸海域  中低纬度阳光充足,水温高;济南近岸海域来自陆地的工农和生活污水多,含有大量的氮磷等物质,使得赤潮生物过度繁殖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996年中国制定的《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提出了中国海洋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其基本思路是:有效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切实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现海洋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和海洋事业的协调发展。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请你谈一谈如何落实我国海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2)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的逐步增加和海洋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海洋环境保护和减灾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为此,应采取哪些切实可行的措施?

正确答案

(1)维护国际海洋新秩序和国家海洋权益;统筹规划海洋的开发和整治;合理利用海洋资源,促进海洋产业协调发展;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加强海洋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建立海洋综合管理制度;积极参与海洋领域的国际合作。

(2)加强污染源控制,制定入海河流全流域水质目标,建立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确定主要污染物排海指标,严格限制超过规定数量的排放;加强海洋污染调查、监测和管理,完善污染监测网,健全卫星、船舶、岸站立体监视和执法体系;逐步建立排污收费制度,鼓励社会各方面发展海洋环保技术和产业;加强海洋监测和灾害预警系统建设,建设观测网、数据采集与通讯网、预警和服务网,以及资料质量控制系统,等等。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海洋大国。中国高度重视海洋的开发和保护,把发展海洋事业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加强海洋综合管理,不断完善海洋法律制度,积极发展海洋科学技术和教育。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系统的海洋事务,推进国家间和地区性海洋领域的合作,并认真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为全球海洋开发和保护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下一知识点 : 海洋水体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海岸与海底地形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