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大西洋沿北纬32°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海底地形的名称: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___。

(2)海洋和大气之间不断进行着水热交换。a、b两处洋面相比,向大气输送热量较多的是____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纬度带海水盐度相对较高,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随着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越来越受关注,下列现象受海平面上升影响会加剧的是________。(不定项选择,填字母)

A.风暴潮

B.海岸侵蚀

C.咸潮入侵

D.沿海平原土壤盐渍化

正确答案

(1)大陆坡;海盆;海岭

(2)a;受暖流影响,海水温度高,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多

(3)受副热带高气压(副高)影响,气温高,降水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4)ABC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1为“某种海岸地貌结构示意图”,图2为“南半球部分海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l)图1所示海岸类型是_________海岸,图2中①、②两处最有可能:出现该海岸类型的是______处,该

    类型海岸的特点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C海岸可持续发展方向多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A一B板块边界多岛弧和________,成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分析图2中B处不能形成世界性大渔场的主要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淤泥质;主要由粘土和粉沙组成;海岸坡度平缓,一般海岸线比较平直

(2)发展海洋生态旅游;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海岸

(3)海沟;板块碰撞挤压

(4)非沿海大陆架和河流入海口;没有寒暖流交汇,或上升流影响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海底地形A处为________,P处为________;B处是________物质上升处。

(2)在M、N板块的地壳部分,硅铝层较薄,甚至缺失的是________(填写字母)板块的地壳处。

(3)下列各类岩石中,在H处常见的是________(填字母)A.玄武岩B.页岩C.花岗岩D.石英岩

(4)据勘探,C、D、E三处海底地层岩石年龄按自老到新依次排列是________,这个发现为学说建立________学说提供了事实依据。

(5)如M板块为太平洋板块,则N板块的名称是________板块,当M板块俯冲到N板块下面,N板块受挤压上拱,形成高大山系的名称是________山系。

正确答案

(1)海沟;海岭;地幔

(2)M

(3)A

(4)ECD;海底扩张

(5)美洲;科迪勒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为某大洋海底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处地形为__________,B处地形是__________。

(2)从海底地形分布特点来看,A多分布在大洋的___________(部位),B多分布在大洋的___________(部位)。

(3)厨币①②③④为大洋底部形成的四座火山,其年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A、B是海底形成的两类不同地形,请你说说其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海沟;洋中脊

(2)边缘;中部

(3)①<②<③<④;离洋中脊越近,火山年龄越小

(4)A是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面,拖曳形成的;B是在地幔物质的上升作用下形成的。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2为A海域附近海底地形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的地形名称为: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简述图中B、C两海域的海水性质差异、资源优势与存在的环境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M海峡表层海水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大陆架;大陆坡

(2)B 海域的温度、盐度均低于C 海域;B 油气资源丰富;B 海域有世界著名渔场;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3)自西向东(或自东南向西北);地中海海水盐度高,密度大,大西洋海水盐度小,密度小;表层海水自大西洋流向地中海(或自西向东)。冬季受西风带影响,M 海峡密度流会受到风海流叠加作用影响。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我国东南部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分布图及海岸带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甲、乙、丙三处最可能见到图2景观的是_______

(2)图1中数字代表的地理名称: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图中属于潮间带的是______。(填数字)

(3)如果在甲、乙、丙三处中选一处发展滩涂养殖,你认为______处最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海域滩涂养殖业易受______海洋灾害影响;滩涂养殖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______。

正确答案

(1)乙

(2)水下岸坡;领海基线(最低退潮线);②

(3)甲;此处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淤泥质海岸

(4)风暴潮;赤潮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太平洋西部部分海域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图

材料二:海洋初级生产力是指浮游植物、底栖植物及自养细菌等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能力,以每年单位面积所固定的有机碳或能量来表示。海洋初级生产力主要受光照、温度、营养盐、海水垂直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材料三:海洋初级生产力决定了鱼虾蟹等海洋生物饵料的多少,进而影响海产品产量的高低。

(1)图示海区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E地海洋初级生产力高的原因是,位于长江口附近,海水中的___________较为丰富;海底地形类型是__________,深度较_____,______较为充足。

(3)①、②、③地中,渔业资源最丰富的是____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

(4)沿海易发生赤潮,其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由沿海向外海递减

(2)营养盐;大陆架;浅;光照

(3)③;海洋初级生产力较高,饵料丰富

(4)威胁海洋生物生存;破坏海域生态环境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钓鱼岛位于东经123°~124°,北纬25°~26°,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钓鱼岛正式名称为钓鱼列岛,它是由钓鱼岛、黄尾屿、南小岛、北小岛等岛屿组成的,总面积约7平方千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甲乙小图,a,b,c,d四地中代表我国钓鱼岛的是____,钓鱼岛所处的海底地形为__________。

(2)钓鱼岛附近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图中所显示的苏东海洋经济区与闽东南海洋经济区海岸线特征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地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b;大陆架

(2)①大陆架海区,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②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盐类;③附近有寒暖流交汇,使海水发生搅动,把饵料带到海面

(3)苏东海岸线平直,闽东南海岸线曲折;苏东海岸属于淤泥质海岸,宜发展滩涂水产养殖业和盐业;闽东南海岸属于基岩海岸,宜建深水海港,发展旅游业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太平洋西部部分海域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图。

材料二:海洋初级生产力是指浮游植物、底栖植物及自养细菌等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能力,以每年单位面积所固定的有机碳或能量来表示。海洋初级生产力主要受光照、温度、营养盐、海水垂直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材料三:海洋初级生产力决定了鱼虾蟹等海洋生物饵料的多少,进而影响海产品产量的高低。

(1)图示海区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

(2)E地海洋初级生产力高的原因是,位于长江口附近,海水中的_______较为丰富;海底地形类型是_______,深度较_______,___________较为充足。

(3)①、②、③地中,渔业资源最丰富的是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沿海易发生赤潮,其危害是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由沿海向外海递减

(2)营养盐;大陆架;浅;光照

(3)③;海洋初级生产力较高,饵料丰富

(4)威胁海洋生物生存,破坏海洋生态环境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中国春晓油田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的海底地形主要为____。

(2)什么是海洋专属经济区?它是如何划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大陆架

(2)专属经济区是在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它的宽度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超过200 海里。(3)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有利于缓解对陆地环境的压力;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有利于增加资源保有量;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有利于巩固国防安全;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有利于强化全民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M 群岛上有丰富的泥炭以及铅、煤、铁、银等矿藏资源,近海域有丰富渔业、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1 )M 群岛所在处的海底地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图中①②③洋流中,对秘鲁渔场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代号),该渔场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M 群岛及附近海域有丰富资源,完成下表。

正确答案

(1)大陆架;  水深小于200 米,坡度较小

(2)  ②;海水上升,饵料丰富

(3)空间资源-- 建港口;生物资源-- 海洋捕捞,养殖;矿产资源-- 开采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亚洲东岸某地海陆分布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的水循环类型属于________循环,简述该类水循环的主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地质构造上看,甲山地属于________构造,分析甲处地貌形态形成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乙处海底地形的名称为________,其所处的板块边界类型是________。

(4)丙区域常出现的地质灾害主要是

[     ]

    A、暴雨、泥石流

    B、火山爆发、地震

    C、台风、海啸

    D、洪涝、滑坡

(5)丁处的地质构造常形成________(地形),与此成因相似的我国名山有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海陆间;海陆间水循环可以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

(2)向斜;向斜的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3)海沟;消亡边界

(4)B

(5)块状山地;庐山、泰山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为亚洲东岸某地海陆分布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现出的水循环类型属于          循环,简述该类水循环的主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地质构造上看,甲山地属于                 构造,分析回答甲处地貌形态形成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乙处海底地形的名称为                       ,其所处的板块边界类型是                       

(4)丙区域常出现的地质灾害主要是                       

  A.暴雨、泥石流     B.火山喷发、地震      C.台风、海啸       D.洪涝、滑坡

(5)丁处的地质构造常形成                        (地形),与此成因相似的我国名山有                      

正确答案

(1) 海陆间;海陆间水循环可以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

(2) 向斜;向斜的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3) 海沟消亡边界

(4) B

(5) 块状山地;庐山、华山、泰山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岩层的弯曲状态看,图中甲、乙两处的地质构造,属于向斜构造的是                   处,属于背斜

    构造的是                处。

(2)在地貌上,乙地是                         (山岭、谷底)地貌,甲、乙两地在地貌上形成差异的主导作用

    是                               ,甲地有时地形倒置形成谷地的原因是                                                 

(3)若该地区发现有石油、天然气和地下水,则在甲处能开采出                                   

(4)图中A、B、C分别为海底的不同地形,渔业资源最丰富的是             地。

(5)图中D所示箭头表示水循环中的             环节。此循环可使                水得到补充和更新。

正确答案

(1)乙      甲

(2)谷地      内力作用      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3)石油      天然气

(4)A

(5)水汽输送      陆地水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中字母表示的海底地形名称是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

(2)①处为基岩海岸,其主要利用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处为砂质海岸,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③处为珊瑚礁海岸,它与红树林海岸同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海岸。

(3)图中②处附近有莺歌海盐场,分析其发展晒盐业的主要有利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南岛已被国家确定为“国际旅游岛”,这将促进其海岸带的大规模开发。在大规模开发海岸带过程中,应采取哪些措施保护海洋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大陆架;大洋盆地(海盆)

(2)筑港;坡缓水清,生物

(3)地势平坦,滩面宽阔;位于背风坡,晴天多,蒸发量大

(4)加强海洋环境的监测、监视;加强人海污染源的控制;强化海洋综合管理,全面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

下一知识点 : 海洋水体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海岸与海底地形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